:::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治安顧慮人口之查訪--警察職權行使法第十五條評釋
書刊名: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
作者:李震山李錫棟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 Chen-shanLi, Shyi-dong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0
頁次:頁1-34
主題關鍵詞:查訪危害治安權利干預行政調查行政指導警察權警察職權行使VisitHarmful to public securityInfringe on rights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Administrative guidancePolice authorityPolice duties enforcement ac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7
治安顧慮、人口查訪乃是基於公共秩序、社會安全之理由,授權警察將手伸入「危害預防」領域。在此危害之先前領域中,因危害或犯罪尚未發生,且所涉事件具有高度須預測及不確定之性質,故必須特別立法。此等立法除需有堅強法事實資料為依據外,實體要件之明確與程序制約亦極其重要,否則,在治安理由下,犧牲人權是在所難免,不得不慎重。再者,由於讓警察措施進入具體危害之先前領域,已挑戰法治國原理中基本權利保障的理論框架與界限,所以,查訪措施若屬人民基本權利之干預,即應隨犯罪預防制度之發展或其他制度之健全,隨時檢討改進;且若已有方法證明曾犯此等犯罪 (警職法§15 ) 之人已不具特別危險時,亦應適時免除查訪之干預,俾於維護公共福祉之範圍內,更能貫徹憲法保障人權之意旨。
期刊論文
1.洪文玲(2004)。「警察職權行使法評析」研討會與談之發言。台灣本土法學,56,138-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三角嘉裕。戶口調査と巡回連絡。警察學論集,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小林壽ー(1996)。警察の巡回連絡ガ地域住民の治安意識に及ぼす影響--地域レベルの分析。犯罪社會學研究,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河上和雄。情報收集活動の限界。警察學論集,27(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木村孝仁。巡回連絡と實態把握。警察學論集,5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蕭玉文(20010400)。從依法行政原則探究戶口查察之存廢。警光,537,36-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明鏘(20040300)。警察職權行使法基本問題之研究。臺灣本土法學雜誌,56,97-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上村千一郎、蔡秋雄(1997)。日本的治安爲甚麼那麼好:警民合作的成果。福祿壽興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立法院内政委員會(2004)。警察職權行使法案。立法院公報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清江(1993)。戶ロ査察新論。中央警官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下級裁判所刑事判例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橋昌規(1993)。新版巡回連絡。立花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小早川光郎。質問檢査權。租稅判例百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神長勳(1984)。行政調査。現代行政法大系2--行政過程。有斐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江橋崇。大學の自治と警察權。憲法判例百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廣瀨肇。行政調査の要件.手續。行政法判例百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