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個賦體分類論述的形成--賦分為古賦、俳賦、律賦、文賦
書刊名:人文社會學報.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作者:游適宏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ou, Shih Hung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
頁次:頁75-89
主題關鍵詞:古賦俳賦律賦文賦祝堯徐師曾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
  • 點閱點閱:50
期刊論文
1.鄭杭生、李霞(2004)。關於庫恩的「範式」:一種科學哲學與社會學交叉的視角。廣東社會科學,200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沛雄(19880300)。略論賦的分類。中國書目季刊,21(4),19-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士毅(19921000)。庫恩[Thomas S. Kuhn]「典範」概念的分析。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學報,2,151-1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孟君、楊仲源(20020700)。賦體分類試析。建國學報,21,8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董崇選(19860300)。The Value of Genre Classification。文史學報. 中興大學,16,195-2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丁崑健(19820400)。元代的科舉制度。華學月刊,124/125,46-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萬光治(1996)。古賦與文賦芻論。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文學院。3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瓊英(1991)。宋代散文賦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水雲(1997)。六朝駢賦研究(博士論文)。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馬寶蓮(1993)。唐律賦研究(博士論文)。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揚雄、汪榮寶(1962)。法言義疏。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何、田博元(1989)。國學導讀叢編。台北:康橋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海金(1956)。中國文學史。台南:興文齋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更生(1990)。中國文學講話。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涂公遂(1981)。國學概論。台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踐(1997)。國學三百題。台北:建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侃如(1981)。精簡國學基本問答。台北:文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曾永義(1990)。中國古典文學辭典。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國文學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1988)。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以義(1996)。庫恩。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丘瓊蓀(1966)。詩賦詞曲概論。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袁濟喜(1994)。賦。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易君左(1971)。中國文學大綱。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Wellek, R.、Warren, A.、王夢鷗、許國衡(1990)。文學論。台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古賦辯體。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師曾。文體明辨。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青木正兒、隋樹森(1947)。中國文學概說。開明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靡文開、裴普賢(1970)。中國文學欣賞。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遲文浚、許志剛、宋緒連(1992)。歷代賦辭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傅隸樸(1954)。中國韻文概論。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彭會資(1990)。中國文論大辭典。廣西: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金吾倫(1994)。托馬斯.庫恩。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鈴木虎雄、殷石臞(1992)。賦史大要。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正體、張婷婷(1982)。賦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曰剛(1987)。辭賦流變史。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馬積高(1987)。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班固、顏師古(1984)。藝文志。漢書。台北:宏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力(1990)。古漢語通論(27)--賦的構成。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體序。古賦辯體。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唐體序。古賦辯體。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三國六朝體序。古賦辯體。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師曾。賦一上。文體明辨。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紹虞(1983)。賦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位置。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人物‧宦業。廣信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澄。谷山樵歌序。吳文正公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蘇過〈颶風賦〉題下注。古賦辯體。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白〈愁陽春賦〉題下注。古賦辯體。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歐陽脩〈秋聲賦〉題下注。古賦辯體。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長楊賦〉題下注。古賦辯體。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葉幼明(1991)。論「八股文賦」不能成立。賦學研究論文集。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