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由拒唐到學唐──元明清賦論趨向之考察
作者:游適宏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簡宗梧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賦論律賦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8)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4
對「正典」權威地位的質疑進而追溯其形成的歷史因素,是二十世紀後期文學評論的一個主要現象。本文的目的,即希望透過古代賦論史的回顧,審視現今習以為常的賦學知識中可能含有的偏見。
本文計分六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古代賦論」具有「文體批評」的特質,故建議以共同的「基源問題」──「賦該如何書寫」做為「古代賦論史」的解釋綱領,並提出「拒唐」與「學唐」實為元、明、清賦論中兩種對立的學習策略,可以此做為觀察線索來解釋這段期間的賦論演變。
第二章「律賦──唐人締造的書寫形態」,指出唐人已就文類結構上的差異,區分「律賦」及「古賦」兩種書寫形態,其中,「緝事比類」的「文本互涉性」取代「作者主體」,乃「律賦」有別於「古賦」的風格性分之殊。科場律賦題目取自重要典籍,則是國家基於權力的設計,目的在使讀書人為研習律賦而「驅使六籍」、「穿穴經史」的同時,接受國家預先遴選的政治、道德等價值觀。
第三章「『拒唐』的形成──停試律賦與唐無賦」,敘述在元、明「尚經術」的選才理念下,律賦因為被歸為有害國家的「摛章繪句之學」,遂遭到罷黜。祝堯、徐師曾等人乃藉此建立「古賦/律賦」等於「正統/異端」的論述模式,並建構以掊擊唐人律賦為目標的賦史觀,李夢陽更宣稱「唐無賦」,以阻止後學接觸唐代所有賦篇。
第四章「『拒唐』的開展──元明的『古賦』論述」,探討元明時期在直接譴責唐人律賦書寫形態之外,另建構一套「古賦」論述以為矯正的情形。祝堯等人除了將賦定位為「詩」,以取得賦該「吟詠情性」的「正當性」外,也確立了「辭」發於「情」的「麗則」觀,更據此重新遴選賦篇正典,建立一個不同於過去以「京殿苑獵」賦為主軸的「抒情賦傳統」。
第五章「『學唐』的提出──清代的『效律者法唐』」,先從清代科舉試賦的背景,追索清代提出「律體宗唐」的原因,且發現清代已逐漸突破元、明「古賦/律賦」壁壘分明的藩籬,以工律賦為學古賦的基礎。本章並就清代部分賦選及賦話進行分析,探究清代賦論家們心目中的唐律賦名家、傑作,及其所集中討論的律賦書寫技巧。
第六章「結論與討論」,除簡要說明本文的詮釋路徑,並就其得失稍做評估,更指出當代「重漢魏六朝賦而輕唐賦」的觀點,正是來自元明時期,而前人的「文學史」在為我們濾掉清代「賦莫盛於唐」的觀點時,其實也隔絕了我們公允對待唐賦及全面審視賦史的機會。因此,回顧「元明清賦論史」,將有助於我們檢驗賦學研究「先入為主」的偏見,拓展賦學研究的視界。
一、中文古代文獻
(一)經籍、史地類
不著撰人,《(江西)廣信府志》,影同治十二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
不著撰人,《(江蘇)無錫金匱縣志》,影光緒七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
不著撰人,《(浙江)衢州府志》,影光緒八年重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
王定保,《唐摭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王昶,《金石萃編》,台北:國風出版社,1964年。
王溥,《唐會要》,台北:世界書局,1982年。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撰,《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洪氏出版社,1986年。
朱熹集註,蔣伯潛廣解,《論語讀本》,台北:啟明書局。
朱鑑,《詩傳遺說》,徐學乾輯,納蘭成德校訂,《通志堂經解》,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宋濂,《元史》,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杜佑,《通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台北:世界書局,1961年。
封演,《封氏聞見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徐松,《登科記考》,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2年。
徐珂,《清稗類鈔》,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台北:宏業書局,1984年。
馬端臨,《文獻通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崑岡,《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台北:啟文出版社,1963年。
張壽鏞,《皇朝掌故彙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年。
脫脫,《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脫脫,《金史》,台北:鼎文書局,1976。
趙爾巽,《清史稿》,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歐陽脩、宋祁,《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
蕭子顯,《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二)文學類
不著撰人,《古賦青雲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宛委別藏。
不著撰人,《賦譜》,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校考》,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于慎行,《穀城山館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王世貞,《藝苑卮言》,丁福保編,《歷代詩話續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王芑孫,《讀賦卮言》,何沛雄編,《賦話六種》,香港:三聯書店,1982年。
王若虛,《滹南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王修玉,《歷朝賦楷》,台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
王梂,《燕翼貽謀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王逸注,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台北:長安出版社,1987年。
王惲,《秋澗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王構,《修辭鑑衡》,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朱熹,《晦庵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朱熹,《楚辭集注》,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江含春,《楞園賦說》,葉幼明編,《賦話叢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排印中。
余丙照,《增註賦學入門》,台北:廣文書局。
何景明,《大復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吳訥,《文章辨體》,明嘉靖三十四年湖州知府徐洛重刊本。
李元度,《賦學正鵠》,清光緒17年經綸書局刊本。
李夢陽,《空同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李調元,《賦話》,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汪廷珍,《作賦例言》,葉幼明編,《賦話叢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排印中。
阮元,《揅經室全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四部叢刊本。
姚鉉,《唐文粹》,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影明嘉靖刊本。
洪邁,《容齋隨筆》,台北:大立出版社,1981年。
胡應麟,《詩藪》,台北:廣文書局。
范仲淹,《范文正別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孫奎,《春暉園賦苑卮言》,葉幼明編,《賦話叢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排印中。
孫梅,《四六叢話》,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徐師曾,《文體明辨》,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影日本嘉永5年刻本。
晁補之,《雞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浦銑,《復小齋賦話》,何沛雄編,《賦話六種》,香港:三聯書店,1982年。
真德秀,《文章正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祝堯,《古賦辯體》,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崔銑,《洹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許學夷,《詩源辯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陳元龍等,《御定歷代賦彙》,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74年。
陳師道,《後山詩話》,何文煥編,《歷代詩話》,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陳壽祺,《左海文集》,清刊本。
陳繹曾,《文說》,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陳繹曾,《文筌》,元刊本。
陸葇,《歷朝賦格》,台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
陸機原著,楊牧校釋,《陸機〈文賦〉校釋》,台北:洪範書店,1985年。
費經虞,《雅倫》,吳文治主編,《明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黃佐,《六藝流別》,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康熙重刊本,1973年。
楊士奇,《東里續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楊維楨,《麗則遺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葉方宣,《本朝館閣賦前集》,清乾隆29年困學齋刊本。
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趙孟頫,《松雪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縮印賜硯堂刊本。
劉祁,《歸潛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劉勰原著,王更生注釋,《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
潘遵祈,《唐律賦鈔》,清同治8年景賢書院重刊本。
鄭起潛,《聲律關鍵》,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宛委別藏。
蕭統編,李善注,《文選》(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宋淳熙本,1983年)
魏茂林,《國朝三十五科同館詩賦解題》,道光29年有不為齋藏版。
魏泰,《臨漢隱居詩話》,何文煥編,《歷代詩話》(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台北:世界書局,1969年。
嚴羽著,黃景進師撰述,《滄浪詩話》,台北:金楓出版公司,1986年。
蘇軾,《東坡七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
顧南雅,《律賦必以集》,道光壬午重刊本。
(三)目錄、類書及其他
王欽若等,《冊府元龜》,台北:大化書局,1984年。
李昉等,《太平廣記五百卷》,台北:新興書局,1958年。
李薦,《師友談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阮元,《四庫未收書目提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袁黃撰,沈昌世增訂,《增訂群書備考》,明崇禎5年刊本。
許衡,《魯齋遺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陶福履,《常談》,《叢書集成初編》本。
揚雄著,汪榮寶疏,《法言義疏》,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焦竑,《國史經籍志》,《明史藝文志廣編》,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
黃虞驥,《千頃堂書目》,《遼金元藝文志》,台北: 世界書局,1963年。
劉壎,《隱居通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四庫全書。
盧文弨,《補遼金元藝文志》,《遼金元藝文志》,台北:世界書局,1976年。
錢大昕,《補元史藝文志》,《遼金元藝文志》,台北:世界書局,1976年。
二、中文近人論著
(一)專書
Alex Callinicos著,杜章智譯,《阿圖塞的馬克斯主義》,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
Harold Bloom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The Western Canon),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Rene Wellek&Austin Warren著,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台北:志文出版社,1990年。
Robert C. Holub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台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
Steven Totosy de Zepentnek演講,馬瑞琦譯,《文學研究的合法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Umberto Eco等著,柯里尼編,王宇根譯,《詮釋與過度詮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王更生,《中國文學講話》,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丘瓊蓀,《詩賦詞曲概論》,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
古添洪,《記號詩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new window
伍謙光,《語義學導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
朱曉海,《習賦椎輪記》,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
江金太,《歷史與政治》,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7年。
何沛雄,《漢魏六朝賦家論略》,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何秀煌,《人性‧記號與文明──語言、邏輯與記號世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
何建華,《古代抒情賦精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
何新文,《中國賦論史稿》,北京:開明出版社,1993年。
余我,《中國古典文學評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吳以義,《庫恩》,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
李曰剛,《辭賦流變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李暉、于非,《歷代賦譯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李澤厚、劉綱紀,《兩漢美學史》,台北:金楓出版公司,1987年。
侃如《精簡國學基本問答》,台北:文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
周勛初主編,《唐詩大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憲,《超越文學:文學的文化哲學思考》,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
孟瑤《中國文學史》,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74年。
易君左,《中國文學大綱》,台北:信明出版社,1971年。
金吾倫,《托馬斯‧庫恩》,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4年。
青木正兒著,隋樹森譯,《中國文學概說》,台北:台灣開明書局,1954年。
前野直彬等,《中國文學概論》,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
胡適,《白話文學史》,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
胡學常,《文學話語與權力話語:漢賦與兩漢政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胡懷琛,《中國文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唐嗣德、程國節主編,《古典詩詞曲賦概說》,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徐志嘯,《歷代賦論輯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年。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徐嘉瑞,《中古文學概論》,台北:莊嚴出版社,1982年。
殷鼎,《理解的命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袁濟喜,《賦》,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
馬積高、黃鈞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高光復,《漢魏六朝四十家賦述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高光復,《賦史述略》,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略》,台北:文海出版社。
國立編譯館主編,《高級中學國學概要教科書》,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
張正體、張婷婷,《賦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年。
張國清,《中心與邊緣》,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張海明,《回顧與反思:古代文論研究七十年》,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踐主編,《國學三百題》,台北:建宏出版社,1997年。
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曹道衡,《漢魏六朝辭賦》,台北:群玉堂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
梁啟勳,《中國韻文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許結、郭維森,《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許結,《中國古典散文基礎文庫──抒情小賦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陳去病,《辭賦學綱要》,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陳東榮、陳長房主編,《典律與文學教學》,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陶秋英,《漢賦之史的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年。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傅隸樸,《中國韻文概論》,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1954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彭會資主編,《中國文論大辭典》:廣西:百花文藝出版社,1990年。
惠淇源,《歷代抒情小賦品匯》,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曾永義主編,《中國古典文學辭典》,台北:正中書局,1990年。
曾永義編,《中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元代》,台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曾枝盛,《阿爾杜塞》,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
馮沅君,《中國文學史》,台北:啟明書局,1958年。
黃瑞雲,《歷代抒情小賦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甯慧如,《北宋進士科考試內容之演變》,台北:知書房出版社,1996年。
楊大春,《文本的世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楊大春,《後結構主義》,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new window
楊紹旦,《清代考選制度》,台北:考選部,1991年。
葉幼明,《辭賦通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葉伯棠,《清代文官考選制度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1977年。
葛勤修《國學發凡》,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4年。
詹杭倫,《李調元學譜》,成都:天地出版社,1997年。
鈴木虎雄著,殷石臞譯,《賦史大要》,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
廖蔚卿,《六朝文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5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new window
趙海金《中國文學史》,台南:興文齋書局,1956年。
趙敏俐、楊樹增,《二十世紀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87年。
劉兆璸,《清代科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年。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年。
劉麟生,《中國文學論》,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8年。
劉麟生,《中國文學概論》,台北:文馨出版社。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蔡鍾翔、黃保真、成復旺,《中國文學理論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
鄭乃臧、唐再興主編,《文學理論辭典》: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
鄧鼎,《國學纂要》,台北:民力雜誌社,1966年。
澤田總清著,王鶴儀譯,《中國韻文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蕭華榮,《中國詩學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遲文浚、許志剛、宋緒連主編,《歷代賦辭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
霍松林主編,《辭賦大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薛鳳昌,《文體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鍾濤,《千家賦》,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簡宗梧師,《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簡宗梧師,《漢賦史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簡宗梧師,《賦與駢文》,台北:台灣書店,1998年。
鄺健行,《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台北:台灣書店,1999年。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學海出版社,1990年。
譚正璧,《國學概論講話》,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
靡文開、裴普賢,《中國文學欣賞》,台北:三民書局,1970年。
蘇雪林,《中國文學史》,台中:光啟出版社,1970年。
顧易生、蔣凡、劉明今,《宋金元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鹽谷溫著,孫俍工譯,《中國文學概論講話》,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70年。
(二)學位論文、國科會研究報告
吳旻旻,《漢代楚辭學研究──知識主體的心靈鏡像》,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李翠瑛,《六朝賦論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馬寶蓮,《唐律賦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new window
梁承德,《魏晉南北朝賦論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9年。new window
陳成文,《唐代古賦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曾守正,《先秦兩漢文學言志思想及其文化意義──兼論與六朝文化的對照》,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黃水雲,《六朝駢賦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new window
戴文和,《「唐詩」、「宋詩」之爭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譚澎蘭,《六朝小賦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簡宗梧師主持,「近二十年(1971~1990)大陸地區賦學研究發展現況與評估」(計畫編號:NSC 83-0301-H-004-064-I2)。
簡宗梧師主持,「近五年(1991~1995中外賦學研究評述」(計畫編號:NSC 86-2417-H-004-014)。
(三)期刊、論文集、學術會議論文
Helmut Wilhel著,劉紉尼譯,〈學者的挫折感:論賦的一種型式〉,劉紉尼、段昌國、張永堂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
丁崑健,〈元代的科舉制度〉,《華學月刊》124期、125期,1982年 4月、5月。
于治中,〈正文、性別、意識形態──克麗絲特娃的解析符號學〉,呂正惠主編,《文學的後設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家》,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new window
尤信雄,〈中國文學史導讀〉,周何、田博元主編,《國學導讀叢編》,台北:康橋出版公司,1989年。
王文生,〈「詩言志」──中國文學思想的最早綱領〉,《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期,1993年3月。new window
王以憲,〈唐宋賦學批評述要〉,《江西師範大學學報》31卷3期,1998年。
王曾才,〈橫看成嶺側成峰──談歷史的解釋〉,《歷史月刊》5期,1988年6月。
王琳,〈兩晉辭賦觀簡論〉,《山東師大學報》1988年5期。
王夢鷗,〈劉勰宗經六義試詮〉,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87年。new window
牟世金,〈從漢人論賦到劉勰賦論〉,《文史哲》1988年1期。
何玉蘭,〈論宋人的辭賦觀與創作實踐〉,《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3年1期。
何沛雄,〈《文選》選賦義例論略〉,何沛雄,《漢魏六朝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
何沛雄,〈略論賦的分類〉,《中國書目季刊》21卷4期,1988年3月。
何冠驥,〈試論中國文學批評史的分期〉,《借鏡與類比:中國文學研究的現代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何春蕤,〈由讀者反應理論到反理論──費許的新實用主義〉,《中外文學》18卷12期,1990年5月。new window
何春蕤,〈多元開放的文學教室──史丹利‧費許的務實作風〉,呂正惠主編,《文學的後設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家》,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
何新文,〈浦銑及其賦話考述〉,《文獻》1997年3期。
何新文,〈晚唐律賦的藝術變化〉,《湖北大學學報》1995年1期。
何新文,〈賦話初探〉,《湖北大學學報》1991年2期。
余英時,〈近代紅學的發展與紅學革命──一個學術史的分析〉,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冷衛國,〈漢魏六朝賦學批評的對象與分期〉,《社會科學戰線》2000年1期。
呂正惠,〈宋詞的再評價〉,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編,《宋代文學與思想論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呂正惠譯,〈俄國形式主義〉,呂正惠、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學批評第一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
李生龍,〈全國首屆賦學討論會綜述〉,《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9年4期。
李春青,〈「吟詠情性」與「以意為主」──論中國古代詩學本體論的兩種基本傾向〉,《文學評論》1999年2期。
阮忠,〈二十世紀漢賦研究述評〉,《學術研究》2000年4期。
周慶華,〈形式與意義的全方位開放──後現代主義文學評述〉,周慶華,《秩序的探索──當代文學論述的省察》,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周慶華,〈論文體論〉,《文化大學中文學報》1期,1993年2月。new window
金中樞,〈北宋科舉制度研究(上)〉,《新亞學報》6卷 1期,1964年。new window
阿忠榮,〈唐代律賦簡論〉,《青海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1期。
芮寧生,〈近十五年來賦學著作提要〉,《文史知識》1998年2期。
俞士玲,〈論清代科舉與辭賦〉,南京大學中文系主編,《辭賦文學論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南帆,〈文學史與經典〉,《文藝理論》1998年12期。
南帆,〈詮釋與歷史語境〉,《外國文學研究》1999年1期。
姜建強,〈堯斯接受美學中的期待視野探論〉,《美學》1993年10期。
施友忠,〈劉勰文心雕龍英譯導言〉,施友忠,《二度和諧及其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new window
施淑,〈漢代社會與漢代詩學〉,《中外文學》10卷10期,1982年 3月。new window
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賦譜》略述〉,《中華文史論叢》49輯,1992年。
唐有伯,〈結構主義的源頭:索緒爾的語言學〉,《現代外國哲學》11輯,北京:人民出版社。
高友工,〈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李正治主編,《政府遷台以來文學研究理論及方法之探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孫亭玉,〈論班固辭賦觀〉,《中國文學研究》1988年4期。
韋積慶,〈阿圖塞〉,葉啟政主編,《當代社會思想巨擘:當代社會思想家》,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徐復觀,〈兩漢知識分子對專制政治的壓力感〉,《兩漢思想史‧卷一》,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
袁燕萍,〈「文以氣為主」一說之論析〉,《書目季刊》22卷2期,1988年 9月。
馬寶蓮,〈王勃《寒梧棲鳳賦》與唐代律賦的發展〉,《國文天地》8卷10期,1993年4月。new window
張正體,〈唐代的科試制度與試賦體製研究〉,《中華文化復興月刊》20卷1期,1987年1月。
張亨,〈先秦思想中兩種對語言的省察〉,《思與言》8卷6期,1971年3月。new window
張展源,〈李克爾的歷史解釋學〉,《靜宜人文學報》11期,1999年6月。new window
張國慶,〈中和之美的幾種常見表現形式〉,《中國古代美學要題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張錦忠,〈國家文學與文化計畫〉,廖炳惠、馬健君主編,《文學‧法律‧詮釋──第十九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1996年。
張靜二,〈曹丕的文氣說〉,《漢學研究》3卷 1期,1985年6月。new window
張靜二〈試論文類學的研究範疇〉,《美國文學‧比較文學‧莎士比亞:朱立民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台北:書林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張雙英師,〈從「說服」觀點論諷諭性漢賦之特色──以司馬相如之賦為例〉,張雙英師,《中國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曹大中,〈論魏晉賦學〉,《中國文學研究》1989年2期。
曹明綱,〈唐代律賦的形成、發展和程式特點〉,《學術研究》,1994年4期。
曹虹,〈從「古詩之流」說看兩漢之際賦學的漸變及其文化意義〉,《文學評論》1991年4期。
曹虹,〈陸機賦論探微〉,《古代文學理論研究》17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梅家玲,〈論八股文的淵源〉,《文學評論》第9集。
許結,〈二十世紀賦學研究的回顧與瞻望〉,《文學評論》1998年6期。
許結,〈古律之辨與賦體之爭:論後期賦學嬗變之理論軌跡〉,政治大學文學院編,《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1996年。
許結,〈論清代的賦學批評〉,《文學評論》1996年4期。
許結,〈論唐代賦學的歷史形態〉,《南京大學學報》1996年1期。
許經田,〈典律、共同論述與多元社會〉,陳東榮、陳長房主編,《典律與文學教學: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選集》,台北: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1995年。new window
郭紹虞,〈賦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位置〉,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陳世驤,〈中國的抒情傳統〉,陳世驤,《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
陳昌恆,〈古代文論的百年研究與世紀前瞻〉,《華中師範大學學報》38卷4期,1999年7月。
陳界華,〈文學運動前言〉,《中外文學》14卷1期,1985年6月。new window
陳美朱,〈論唐賦的兩極評價〉,《中國文化月刊》218期,1998年5月。
陳國球,〈文學史的探索〉,陳國球主編,《中國文學史的省思》,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陳國球,〈論胡適的文學史觀〉,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文學與美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陳國球,〈關於文學史寫作問題──以柳存仁《中國文學史》為例〉,陳平原、陳國球主編,《文學史》第三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陳萬成,〈《賦譜》與唐賦的演變〉,南京大學中文系主編,《辭賦文學論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傅大為,〈「孔恩一生」的歷史與社會脈絡──評吳以義著《庫恩》一書〉,《台灣社會學研究》2期,1998年7月。new window
傅錫壬,〈劉勰對辭賦作家及其作品的觀點〉,淡江大學文理學院中文研究室編,《文心雕龍研究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1970年。
程章燦,〈辭賦批評:思的框架與史的脈絡──以六朝賦話為中心〉,政治大學文學院編,《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1996年。
黃俊傑,〈中國古代思想史中的「身體政治學」:特質與涵義〉,《歷史月刊》1999年10月號。new window
黃俊傑,〈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台大歷史學報》24期,1999年12月。new window
黃景進師,〈論儒學對魏晉至齊梁文論之影響──兼論六朝文藝美學之特徵〉,《中華學苑》36期,1988年 4月。
黃景進師〈孟子詩說的重新估價〉,《孔孟月刊》18卷4期,1979年12月。
黃維樑,〈精雕龍與精工甕──劉勰和「新批評家」對結構的看法〉,《中外文學》18卷 7期,1989年12月。new window
黃麗貞,〈賦的類別及其特色(一)〉,《中國語文》514期,2000年4月。
楊士毅,〈庫恩「典範」概念之分析〉(刊於《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學報》2期,1992年。
葉國良,〈八股文的淵源及其相關問題〉,《台大中文學報》6期,1994年6月。new window
詹杭倫,〈唐鈔本《賦譜》初探〉,《四川師範大學學報》增刊7期,1993年。
廖棟樑,〈接受美學與《楚辭》學史研究──以屈原形象的歷史建構為例〉,政治大學中文系編,《中國文學史暨文學批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系,1996年。
蔡信發,〈元代的經學〉,《孔孟月刊》27卷7期,1989年3月。new window
蔡英俊,〈曹丕「典論論文」析論〉,《中外文學》8卷12期,1980年5月。new window
蔡梅枝,〈唐初律賦探析〉,《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創刊號,1999年4月。
蔡鍾翔,〈賦論流變考略〉,政治大學文學院編,《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文學院,1996年。
蔡鍾翔,〈賦論流變考略〉,政治大學文學院編,《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文學院,1996年。
鄭毓瑜,〈六朝文學審美論探究〉,《中外文學》21卷5期,1992年10月。new window
鄧國光,〈劉壎《隱居通議》的賦論〉,《文學遺產》1997年5期。
蕭啟慶,〈元代科舉與菁英流動〉,《漢學研究》5卷1期,1987年6月。
蕭啟慶,〈忽必烈時代「潛邸舊侶」考〉,《大陸雜誌》25卷1期至3期,1962年7- 9月。new window
蕭馳,〈化之影跡,非覆即變:論中國古典詩歌律化過程之觀念背景〉,蕭馳,《中國抒情傳統》,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9年。
龍宇純,〈荀子正名篇重要語言理論闡述──從學術背景說明「名無固宜」說之由來及「名有固善」說之積極意義〉,龍宇純,《荀子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new window
謝大寧,〈興觀群怨的美學意涵:試論孔子詩教的用心〉,《中正大學學報》2卷1期,1991年。
謝大寧,〈漢賦興起的歷史意義〉,政治大學中文系主編,《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簡宗梧師,〈枚乘《七發》與漢代貴遊文學之發皇──論《七發》為貴遊文學之說帖〉,輔大中文系編,《兩漢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華嚴出版社,1995年。
簡宗梧師,〈漢賦瑋字源流考〉,《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簡宗梧師,〈賦體語言藝術的歷史考察〉,簡宗梧師,《漢賦史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簡宗梧師,〈從專業賦家的興衰看漢賦特性與演化〉,簡宗梧師,《漢賦史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顏崑陽,〈《文心雕龍》「知音」觀念析論〉,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論叢》,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顏崑陽,〈漢代「楚辭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文學史》第二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顏崑陽,〈論《文心雕龍》「辯證性的文體觀念架構」〉,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論叢》,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顏崑陽,〈論漢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政治大學中文系主編,《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顏崑陽〈漢代「賦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政治大學文學院編,《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1996年。
鄺健行,〈初唐題下限韻律賦形式的審察及引論〉,鄺健行,《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台北:台灣書店,1999年。
羅聯添,〈唐代進士科試詩賦的開始及其相關問題〉,《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7期,1985年。new window
龔克昌,〈評漢代的兩種辭賦觀〉,《文史哲》1993年5期。
龔鵬程,〈知性的反省──宋詩的基本風貌〉,蔡英俊主編,《意象的流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
龔鵬程,〈從《呂氏春秋》到《文心雕龍》──自然氣感與抒情自我〉,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龔鵬程,〈試論文學史之研究〉,龔鵬程,《文學散步》,台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
龔鵬程:〈文學崇拜與中國社會:以唐代為例〉,龔鵬程,《文化符號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new window
龔鵬程,〈中國文人傳統之形成:論作者〉,龔鵬程,《文化符號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new window
龔鵬程,〈宋詩與宋文化──我對宋詩研究的基本看法〉,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三、英文資料
Abrams, M.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six edition. Orland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 1993.
Bokenkamp, Stephen R.(柏夷). The Ledger on Rhapsody: Studies in Art of the Tang Fu. dissertation of doctor philosophy in oriental language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86.
Childers, Joseph and Hentzi, Gary. The Columbia Dictionary of Modern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 Columbi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5.
Cuddon, J.A.. 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and Literary Theory, third edition. Cambridge: Blackwell Reference, 1991.
Fowler, Alastair. Kinds of Literatu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uty Press, 1982.
Hawthorn, Jeremy. A Concise Glossa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New York: Edward Arnold, 1992.
Lentricchia, Frank and Mclaughlin, Thomas. 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Selden, Rama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Brighton: The Harvester press, 1986.
Wellek, Rene and Warren, Austin, Theory of Literature. London:Penguin Books Ltd., 199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