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試論古代玉說與玉石之別
書刊名: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
作者:郭佑麟
作者(外文):Kuo, Yu-lin
出版日期:2003
卷期:25
頁次:頁41-62
主題關鍵詞:玉說玉文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34
  對於玉文化來說,造型是宏觀,紋飾是縱觀,啄工是微觀,玉質則是血氣,一切玉器文化的藝術成就與精神,皆發始於玉的質性。本文試從古人對玉的理解與角度,來試著扭轉日益將玉器或玉器文化過分物質化、商品化、商業化的後現代功利與速食主義文化結果,對玉文化提出一點省思與建言。
期刊論文
1.夏鼐(1983)。漢代的玉器:漢代玉器中傳統的延續和變化。考古學報,1983(2),125-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夏鼐(1983)。商代玉器的分類、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5),455-4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鄧淑蘋(19850600)。玉的鑑定八法。故宮文物月刊,3(3)=27,83-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仲禮(1994)。「玉器時代」-一個新概念的分析。考古,1994(9)=324,832-8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南泉(1991)。論中國古代的玉壁—古玉研究之二。故宮博物院院刊,1,10/76-88/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伯達(1993)。中國和闐玉。中國和闐玉。烏魯木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欒秉璈(1992)。怎樣鑑定古玉器。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馬王堆漢墓帛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夏志峰(2002)。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玉。中國玉文化‧玉學論叢。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光直(1986)。談「琮」及其在中國古史上的意義。文物與考古論集:文物出版社成立三十週年紀念。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越絕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東漢)許慎,(宋)徐鉉。說文解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清)椿園七十一。西域聞見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聞廣(1990)。中國古玉的研究。科技考古治笁。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