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孫家勤花鳥畫探討
書刊名: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
作者:黃崇鐵
作者(外文):Huang, Chong-tie
出版日期:2004
卷期:28
頁次:頁19-36
主題關鍵詞:孫家勤花鳥畫中國繪畫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24
  大千居士常稱許孫家勤教授之畫作曰:「著筆沉厚,傅色端艷,有隋唐以上風格,能起元明以來人物畫之衰,其山水上追董、巨、劉、李,花鳥兼綜徐、黃、藤、崔,並能自見性情,其縱肆處能攝取白陽青藤之精魄,奔赴腕下。」孫教授堪稱現代最傑出的畫家之一,更是美術教育界的師表。孫教授幼年由母親培養其對中國繪畫的認知,適得展露其繪畫天份,後拜北京「四友畫會」陳林齋,(號啟湖)為師正式啟蒙,從此立定畢生志向,一心投入,未曾稍改。曾入北平輔仁大學美術系,大陸易守,遷台後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以成績優異留校擔任助教,後任講師,任職期間與藝壇好友胡念祖,喻仲林創辦「麗水精舍」,是為台灣最早成立之國畫授課團體,同好切磋,教學相長,畫藝甚為精進。民國五十二年間,經由臺靜農、張目寒前輩推薦,帶藝拜師,捨棄當年師大穩定的教職,遠赴南美巴西投入張大千門下「大風堂」。其能在大千居士點撥下不斷謀求樹立自我風格的藝術獨創性,則是受人景仰之處,尤以晚期之破墨技法。融入彩墨及西洋畫法之理念,特有個人獨特風格,多樣且不落俗套,所發展出的破彩花鳥,層次分明的彩色描繪花影,更令其作品永不凋謝,永遠活在藝壇上,綻露迷人的光芒。本文以孫教授花鳥創作歷程為主軸,由其習畫的心路歷程順序簡介,又分述筆法、意境以及其前景展望,用以介紹其花鳥創作歷程耐人尋味之軌跡。
期刊論文
1.黃光男(2004)。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14(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光男(20020900)。水墨畫發展條件與展望。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光男(2004)。承傳古今─孫家勤畫展。承傳古今─孫家勤畫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柔堅(1989)。中國美術辭典。臺北:雄獅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啟泰(20030000)。張大千的八德園世界1953-1989。臺北:臺灣商務。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保楨(1982)。寫意花鳥畫技法。寫意花鳥畫技法。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宋子穠(2002)。孫老師家勤的繪畫理念─對我創作之影響。孫老師家勤的繪畫理念─對我創作之影響。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豫生(1995)。麗水精舍四十回顧展。麗水精舍四十回顧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鄧白(1988)。陳之佛先生的藝術成就。陳之佛花鳥畫集。江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恭上(1979)。景年花鳥畫譜 秋之部。景年花鳥畫譜 秋之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孫家勤。孫家勤國畫。孫家勤國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劉李琛(1987)。國畫個展前夕─訪畫家孫家勤一席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