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鄉土美感教育的美學理論與實務:「炭礦夫之歌」一首臺語詩教材的創作歷程
書刊名:教育研究月刊
作者:陳新轉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57
頁次:頁83-94
主題關鍵詞:鄉土教育美感教育美學理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4
期刊論文
1.陳其南(2004)。公民美學運動在臺灣。書香遠傳,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謁政(1999)。建構社區美學--邁向臺灣集體記憶之空間詩學79-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Hunt, M.、李斯(1993)。心理學的故事。台北市:究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光潛(1967)。談美。臺北:開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汪信硯(1990)。科學美學。臺北:淑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Kant, Immanuel、牟宗三(1992)。康德:判斷力之批判。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LeDoux, Joseph、洪蘭(2001)。腦中有情。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德尼斯‧于斯曼、欒棟、關寶艷(1990)。美學。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黑格爾、朱孟實(1982)。美學。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Kegan, J.、張慈宜(2001)。發展三謬思。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Postrel, Virginia Inman、閻蕙群、陳俐雯(2004)。風格.美感.經濟學:美感是生活必需,風格是銷售必要。臺北:商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桂強(2005)。鮑姆嘉通美學思想評述,http://www.xslx.co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