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現代化之下的褪色鄉土--女作家歌仔戲書寫中的時空語境
書刊名:東海中文學報
作者:楊翠
作者(外文):Yang, Tsui
出版日期:2008
卷期:20
頁次:頁253-282
主題關鍵詞:現在性傳統鄉土歌仔戲臺灣在場ModernityTraditionThe indigenousXiang-tuTaiwanese folk operaPresence of Taiw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2
期刊論文
1.(1927)。歌仔戲怎樣要禁。臺灣民報,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施叔青(1994)。追逐成長。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翠(2003)。漂泊的魂體─論洪醒夫小說中所含蘊的「現代性焦慮」。彰化。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向陽(2003)。明月下的熄燈號─《自立晚報》報業文化的反省與批判。臺北。195-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翠(2000)。文學媒體與地方歷史記憶─以臺灣日報「臺灣副刊」的在地文史參與為例3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孟芳(2002)。台灣歌仔戲坤生文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紀慧玲(1999)。廖瓊枝:凍水牡丹。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片岡巖、陳金田(1987)。台灣風俗誌。臺北:眾文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叔青(1985)。臺上臺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貴芬(1997)。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永熾(1994)。一九七○年代的日本。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明德(1988)。歌仔戲的文化景觀。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洪醒夫(2001)。童年印象。洪醒夫全集.散文卷。彰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蘇偉貞(2002)。離開同方。離開同方。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維廉(1980)。陳若曦的旅程。尹縣長。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夏志清(1983)。陳若曦的小說。陳若曦自選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喬(1990)。「百萬徵文」種種。失聲畫眉。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姚一葦(1990)。我讀失聲畫眉。失聲畫眉。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90)。關於「失聲畫眉」。失聲畫眉。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學明(1998)。文化工業。臺北市: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楊憲宏(1994)。從膚淺閃爍到流行庸俗。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洪醒夫(2001)。懷念那聲鑼─「牛犁分家」野臺戲公演盛況啟示。洪醒夫全集.散文卷。彰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白先勇(1980)。烏托邦的追尋與幻滅。尹縣長。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若曦(1983)。最後夜戲。陳若曦自選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凌煙(1990)。自序。失聲畫眉。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向陽(2000)。暗室出口─主編「自立副刊」時代的回想,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葉石濤(1993)。從憧憬、幻滅到徬徨--談陳若曦文學的三個階段。陳若曦集。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