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女女同盟:《失聲畫眉》的情欲再現與性別政治
書刊名: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作者:曾秀萍
作者(外文):Tseng, Hsiu-ping
出版日期:2019
卷期:22
頁次:頁25-52
主題關鍵詞:女同志情欲鄉土女性鄉土女同志女同志電影酷兒電影Lesbian desireLocal womenLocal lesbianLesbian filmQueer filmQueer cinem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59
  • 點閱點閱:13
期刊論文
1.曾秀萍(20110400)。扮裝鄉土--《扮裝畫眉》、《竹雞與阿秋》的性別展演與家/鄉想像。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2,89-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筱玫(20070300)。從精緻到胡撇:國族認同下的臺灣歌仔戲論述。民俗曲藝,155,79-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君琦(20150600)。在影史邊緣漫舞︰重探《女子學校》、《孽子》、《失聲畫眉》。文化研究,20,1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琳(2009)。試論華語女同性戀電影的書寫悖論。當代文壇,2009(2),116-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房運梅(2012)。21世紀華語女同性戀電影解讀。綿陽師範學院學報,31(9),137-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秀萍(20161200)。鄉土女同志的現身與失聲:《失聲畫眉》的女同志再現、鄉土想像與性別政治。淡江中文學報,35,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程波(2017)。身體經驗與策略性想像--近年中國女性導演華語同性戀題材電影的一種闡釋。粵海述評.藝無涯,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Muley, Laura(1975)。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on Cinema。Screen,16(3),6-18。  new window
9.王曉丹(20061000)。臺灣親屬法的女性主義法學發展--以夫妻財產制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21,35-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偉誠(20070300)。國族寓言霸權下的同志國:當代臺灣文學中的同性戀與國家。中外文學,36(1)=416,67-1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范銘如(20131200)。女性為什麼不寫鄉土。臺灣文學學報,23,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翠(20080700)。現代化之下的褪色鄉土--女作家歌仔戲書寫中的時空語境。東海中文學報,20,253-2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儒修(2009)。電影《孽子》的意義。跨世紀的流離:白先勇的文學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印刻。277-2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儀冠(2009)。性別符碼、異質發聲:白先勇小說與電影改編之互文研究。跨世紀的流離:白先勇的文學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印刻。291-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孟芳(2002)。台灣歌仔戲坤生文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柯雅雯(2006)。當代女同志文學的悼亡、自療與自我完成(1960-2003)(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鄧雅丹(2005)。《失聲畫眉》研究:鄉下酷兒的再現與閱讀政治(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Martin, Fran(2010)。Backward Glances: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s and the Female Homoerotic Imaginary。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劉人鵬、丁乃非、白瑞梅(2007)。罔兩問景︰酷兒閱讀攻略。桃園: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娟芬(19980000)。姊妹「戲」牆--女同志運動學。臺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永福、林燿德(1997)。蕾絲與鞭子的交歡--當代台灣情色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凌煙(1990)。失聲畫眉。台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2007)。臺灣小說史論。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白先勇(1990)。孽子。台北:允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雙英(20130000)。西方視域下的:字源語文與文學文化。臺北:臺灣學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Leung, Helen Hok-Sze(2008)。Undercurrents: Queer Culture and Postcolonial Hong Kong。Vancouver: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new window
10.王德威(1991)。閱讀當代小說--台灣、大陸、香港、海外。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光興(20060000)。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臺北:行人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莫言(19910727)。哭泣的畫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茂賢(19910716)。失聲畫眉:話題失焦、觀念失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中偉(19911025)。《失聲畫眉》電影情節涉及女同性戀港都歌仔戲班抗議片商不妥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910726)。《失聲畫眉》電影文宣得罪人傳統歌仔戲團自認遭羞辱要討個公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連翠末(19910629)。一隻鳥仔哭無聲--從《失聲畫眉》談本土化電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笠(19910715)。失「身」畫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藍祖蔚(19920427)。畫眉如何失聲:李康年/我們不迴避這些存在話題陳凱歌/人生戲夢往往難分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尤美女。民法親屬篇修法運動與台灣婦女人權之發展,http://www.scu.edu.tw/hr/document_imgs/documents/d6_7.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宇業熒(19911016)。江浪愛歌仔戲和愛電影一樣《失聲畫眉》蘊含對過去的感嘆與悼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自立早報(19910614)。向被遺忘的藝術工作者致敬!《失聲畫眉》座談會,與會者咸認搬上銀幕將對台灣電影和民俗文化提升,極具貢獻與意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亮雅(2001)。邊緣發聲--解嚴以來的臺灣同志小說。情色世紀末:小說、性別、文化、美學。臺北:九歌。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ilvio, Teri(2008)。Lesbianism and Taiwanese Localism in The Silent Thrush。AsiaPacifiQueer: Rethinking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the Asia-Pacific。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new window
3.包黛瑩(1993)。一個小社會的完整呈現:第四次百萬小說徵文決審過程紀錄關於《失聲畫眉》。失聲畫眉。台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貴芬(2007)。翻譯驅動力下的台灣文學生產--1960-1980現代派與鄉土文學的辯證。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何春蕤(19990000)。婦女運動.女同性戀.性解放。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臺北:女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凌(1997)。蕾絲與鞭子的交歡。蕾絲與鞭子的交歡--當代台灣情色文學論。台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聞天祥(1996)。孽子:只有淺淺的痕跡。攝影機與絞肉機:華語電影1990-1996。台北:知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Rubin, Gayle(1992)。Thinking Sex: Notes for a Radical Theory of the Politics of Sexuality。Pleasure and Danger: Exploring Female Sexuality。London:Pandora。  new window
9.邱貴芬(1997)。女性的「鄉土想像」:臺灣當代鄉土女性小說初探。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凌煙(1990)。我寫失聲畫眉(再版序)。失聲畫眉。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