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五代道教俗講管窺
書刊名:敦煌學
作者:鄭阿財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8
卷期:27
頁次:頁331-346
主題關鍵詞:唐代五代道教俗講講經變文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金榮華(19840700)。讀「葉淨能詩」札記。敦煌學,8,27-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重規(19790100)。敦煌變文新論。幼獅月刊,49(1),4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屹、劉菊林(2007)。論《太上妙法本相經》的北朝特徵--以對佛教因素的吸收為中心。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14-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小野四平(19820400)。鄧志謨の道教小說について(附錄:〈關於鄧志謨的道教小說〉中文摘要)。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4,151-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重規(19810600)。敦煌變文與儒生解經。靜宜學報,4,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龍晦(1985)。論敦煌道教文學。世界宗教研究,1985(3),60-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鴻勛(1993)。敦煌話本《葉淨能詩》再探。第二屆唐代學術會議。臺北:文津出版社。727-7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范成大、陸振岳(1986)。吳郡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卡(2004)。敦煌道教文獻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法滿(1988)。要修科儀戒律鈔。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豐楙(1997)。許遜與薩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昀(1975)。新校本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士瑩(1980)。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白化文、李鼎霞(1992)。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北京:花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趙璘(1983)。因話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88)。東岳大生寶懺。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司馬光、胡三省、章鈺(1956)。資治通鑑。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昉、汪紹楹(1961)。太平廣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宋)王灼(1990)。碧雞漫志,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鴻勳(1985)。敦煌話本「葉淨能詩」考辨。敦煌學論集。甘肅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正宇(1988)。敦煌文學雜考二題。敦煌語言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遊佐昇(1992)。敦煌俗文學與道教。道教。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騫(1982)。唐「話本」初探。敦煌變文論文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柴劍虹(1989)。詩話。敦煌文學。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金榮華(1996)。讀〈葉淨能詩〉續記。敦煌吐魯番論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鴻勛(2002)。敦煌道教話本《葉淨能詩》考辨。敦煌俗文學研究。甘肅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彥遠(1971)。記兩京外州寺壁畫觀。歷代名畫記。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西波(2006)。敦煌寫卷BD1219之道教俗講內容試探。天問‧丙戌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質(1985)。論鎮盜疏。雪山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