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重玄思想研究—從道論到心性論
作者:林東毅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Dong-Yi Lin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林文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重玄道教唐代心性道家Chongxuan (twofold mystery)TaoismTaoTang dynas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
唐代重玄思想自蒙文通「重玄一宗,創肇江東,入唐後猶餘響於西蜀」一語開啟了近五十年重玄研究熱潮後,如今(2017),有關重玄思想研究的專書或論文已不下百餘篇。其中,1993年盧國龍《中國重玄學》一書,將重玄思想分期為「四個階段、三次宗趣轉變」,更是為學界介紹了「重玄學」的整體樣貌。然而,《中國重玄學》出版後至今約二十餘年光陰,後來的研究學者多未能超出其範圍。當前學界或將重玄置於老子學中而論說,或以唐代道教學的其中一脈而成論,甚至僅針對某一時期的重玄思惟進行論述,始終未能再見一本涵蓋整個唐代重玄思想的專著,著實令人遺憾。
由於學界對重玄思想分期的討論尚未足夠,本篇即基於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便以「由心見性,顯性入道」作準則,用「道、性、心」三者為標的,將唐代重玄思想重新分為四期:唐以前「援佛入道時期」、初唐「轉空成道時期」、盛中唐「由心入道時期」、晚唐「心性成道時期」。以唐代重玄思想的外在歷時發展為主軸,而從重玄思想的內核:「道」、「性」、「心」的層遞,由「道論」到「心性論」的思惟轉移現象進行深入探究。相信本文《唐代重玄思想研究—從道論到心性論》的完成,將有助於重玄思想的相關研究者,能以更為細緻的角度去審視唐代重玄思想之興起與發展,並從中體悟出唐代道教學者面對佛學中觀挑戰之時,是以何種道教思惟體系去正面迎戰。
重玄思想的建立,雖部分淵源於佛學中觀對「空」之闡述。不過,「中觀」與「重玄」終究屬於兩種思惟體系。因著雙方在本體觀念上有所不同,也就是在「無本」與「有本」上的分歧,使得「重玄」不至於太過近「空」而失去了本身對「道體」的掌握。事實上,道教是基於本土的傳統思想,吸收了佛教的般若空,形成了所謂的「重玄」,並視之為道教本身之通義。唐代道教重玄學的新四期所面臨的,正是此「空」與「重玄」交涉辯證的時代議題。
唐代重玄思想,就道教本身發展言,影響了內丹學與全真道;就哲學發展言,和兩宋理學也有很大的關係。正因重玄思想是如此重要,所以湯一介遂將此「重玄思想」從哲學的角度接續在「先秦道家」與「魏晉玄學」之後,稱之為「隋唐重玄學」,並視作道家發展之第三期。
Meng Wentong’s phrasing of “the Chongxuan (twofold mystery) school” initiated a nearly 50-year academic enthusiasm for the Chongxuan philosophy of the Tang dynasty. Currently, more than 100 monographs and article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Chongxuan have been published. In particular, the publication of Lu Guolong’s Zhongguo Chongxuan Xue (Chongxuan Philosophy in China) comprehensively introduced Chongxuan philosophy to the academia. However, approximately two decades after the book’s publication, the academia has not managed to produce another more exhaustive monograph on the Chongxuan study. To address this gap, the author of this study aims to reinitiate a discourse on the Chongxuan philosophy of the Tang dynasty, basing the discussion in the changes of the Chongxuan philosophy and adopting the perspectives of Tao (the Way), Xing (nature), and Xin (mind) to scrutinize how the Chongxuan philosophy shifted from Tao theory to Mind–Nature theory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completion of this study will enable Chongxuan researchers to examine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ang Chongxuan philosophy from a more refined perspective.
一、古籍文獻
(一) 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北京:中國道教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道家道教研究中心、華夏出版社,2004年)

【魏晉南北朝至隋代】
顧歡,《道德真經注疏》收入《中華道藏》,冊10。
宋文明,《道德義淵》收入《中華道藏》,冊5。
《太上洞玄寶元上經》收入《中華道藏》,冊8。
《大乘妙林經》收入《中華道藏》,冊5。
《無上內祕真藏經》收入《中華道藏》,冊5。
《太上昇玄消灾護命妙經》收入《中華道藏》,冊6。
《太上靈寶智慧觀身經》收入《中華道藏》,冊6。
《太上老君內觀經》收入《中華道藏》,冊6。
《太上洞玄靈寶觀妙經》收入《中華道藏》,冊6。
《洞玄靈寶左玄論》收入《中華道藏》,冊5。
《洞玄靈寶定觀經》收入《中華道藏》,冊6。
《太上老君清靜心經》收入《中華道藏》,冊6。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收入《中華道藏》,冊6。
《太上玄都妙本清靜身心經》收入《中華道藏》,冊6。
《太上老君說了心經》收入《中華道藏》,冊6。
劉進喜、李仲卿《太玄真一本際經》收入《中華道藏》,冊5。

【唐代至五代】
成玄英,《老子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收入《中華道藏》,冊9。
李榮,《道德真經註》收入《中華道藏》,冊9。
黎元興、方惠長,《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收入《中華道藏》,冊5。
王玄覽,《玄珠錄》收入《中華道藏》,冊26。
孟安排,《道教義樞》收入《中華道藏》,冊5。
李隆基,《唐玄宗御註道德真經》收入《中華道藏》,冊9。
《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收入《中華道藏》,冊9。
趙志堅,《道德真經疏義》收入《中華道藏》,冊9。
《坐忘論》收入《中華道藏》,冊26。
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收入《中華道藏》,冊9。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收入《中華道藏》,冊6。
《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序》收入《中華道藏》,冊48。
張薦明,《道體論》收入《中華道藏》,冊26。
周固樸,《大道論》收入《中華道藏》,冊26。
佚名,《三論元旨》收入《中華道藏》,冊26。
史崇玄,《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序》收入《中華道藏》,冊5。
張萬福,《傳授三洞經戒法籙略說》收入《中華道藏》,冊42。

【宋代】
陳景元編,《西昇經集註》收入《中華道藏》,冊8。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收入《中華道藏》,冊3。
張君房編,《雲笈七籤》收入《中華道藏》,冊29。
謝守灝編,《混元聖紀》收入《中華道藏》,冊46。

【元代】
張天雨編,《玄品錄》收入《中華道藏》,冊45。
劉惟永編,《道德真經集義》收入《中華道藏》,冊12。
趙道一編,《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收入《中華道藏》,冊47。

(二)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漢文大藏經
梁.寶亮等集,《大般涅盤經集解》,冊37。
梁.僧佑,《弘明集》,冊52。
《出三藏記集》,冊55。
晉.竺道生,《妙法蓮花經疏》,冊27。
晉.慧遠,〈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冊45。
晉.支道林〈大小品對比要抄序〉,冊55。
後秦.鳩摩羅什譯,龍樹〈大智度論〉,冊25。
隋.杜順《華嚴五教止觀》,冊45。
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冊11。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冊36。
唐.玄嶷,《甄正論》,冊52。
唐.法琳,《辯正論》,冊52。
唐.道宣,《續高僧傳》,冊50。
《廣弘明集》,冊52。
《集古今佛道論衡》,冊52。
唐.道世,《法苑珠林》,冊53。

(三) 日本.漢эр Kanseki Repository資料庫
漢.劉安,《淮南鴻烈解》:
https://www.kanripo.org/text/KR3j0010/019#1a
宋.李昉,《太平御覽》:
https://www.kanripo.org/text/KR3k0012/666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
https://www.kanripo.org/text/KR2n0002/003#txt
宋.陶岳,《五代史補》:
https://www.kanripo.org/edition/WYG/KR2e0010/001
清.吳任臣,《十國春秋》〈前蜀十三列傳〉:
https://www.kanripo.org/text/KR2i0021/047#1a

(四)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80190&page=111
唐.李治,〈改元宏道大赦詔〉。清.董誥等,《全唐文》卷14: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44205&page=39
唐.李隆基,〈頒示道德經註孝經疏詔〉。清.董誥等,《全唐文》卷32: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93740&page=32
唐.李隆基,〈尊道德南華經詔〉。清.董誥等,《全唐文》卷32: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93740&page=19
唐.李隆基,〈答張九齡賀御註金剛經批〉。清.董誥等,《全唐文》卷37: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44362&page=64
唐.李隆基,〈答張九齡賀論三教批〉。清.董誥等,《全唐文》卷37: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44362&page=63
唐.李隆基,〈答張九齡請御註經內外傳授批〉。清.董誥等,《全唐文》卷37: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44362&page=53
唐.李隆基,〈賜皇帝進燒丹竈誥〉。清.董誥等,《全唐文》卷38: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44381&page=16
唐.李隆基,〈策道德經及文列莊子問〉。清.董誥等,《全唐文》卷40: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93741&page=32
唐.李隆基,〈一切道經音義序〉。清.董誥等,《全唐文》卷41: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93741&page=79
唐.李隆基,〈通微道訣碑文〉。清.董誥等,《全唐文》卷41: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93741&page=102
唐.李林甫等,《大唐六典》: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02723&page=162
唐.孫逖,〈天寶三載親祭九宮壇大赦天下制〉。清.董誥等,《全唐文》卷310: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46004&page=79
唐.陳子昂,〈荊州大崇福觀記〉。宋.李昉,《文苑英華》卷822: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3294&page=5
唐.盧照鄰,〈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清.董誥等,《欽定全唐文》卷167: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44839&page=28
宋.王溥,《唐會要》: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981&page=25
宋.王欽若、楊億等,《冊府元龜》: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6230&page=115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隋紀》: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87&page=16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03&page=160
宋.姚鉉:《唐文粹》〈大唐昇玄劉先生碑銘并序〉: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356&page=113
宋.陸游,《渭南文集》〈跋坐忘論〉: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587&page=29
宋.佚名,《宣和書譜》: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63609&page=102

(五)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4年)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
唐.李延壽,《南史》。
唐.魏徵等,《隋書》。
宋.歐陽脩等,《新唐書》。
宋.歐陽脩,《新五代史》。

(六) 古籍
魏.王弼等,《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唐.韋述、陳子怡校正,《校正兩京新記》(陝西:西安北院門合記印書館,1936年)
唐.劉肅,《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
宋.晁公武、孫猛校証,《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郭慶藩、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二、近人論著(依姓名筆劃排序)
(一) 專書
王純五,《天師道二十四治考》(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王宗昱,《道教義樞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王卡,《敦煌道教文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尹志華,《清代全真道歷史新探》(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4年)
李剛,《重玄之道開啟眾妙之門-道教哲學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李大華、李剛、何建明,《隋唐道家與道教》(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李申,《道教本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李申,《隋唐三教哲學》(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宇汝松,《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年)
何建明,《道家思想的歷史轉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周西波,《杜光庭道教儀範之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年)new window
周勛初,《周勛初文集》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周雅清,《成玄英思想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胡孚琛,《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姜生、湯偉俠主編,《中國道教科學技術史》(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卿希泰,《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孫亦平,《杜光庭思想與唐宋道教的轉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張繼禹,《天師道史略》(北京:華文出版社,1996年)
張崇福,《上清派修道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張廣保,《全真教的創立與歷史傳承》(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張澤洪,《道教齋醮科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張成權,《道家與中國哲學(隋唐五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強昱,《從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9輯》(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陳垣主編,《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new window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2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董恩林,《唐代老子詮釋文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蒙文通,《道書輯校十種》(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蒙文通,《佛道散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劉屹,《敦煌道經與中古道教》(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0年)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年)new window
劉固盛,《道教老學史》(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劉玲娣,《漢魏六朝老學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熊鐵基、劉固盛、劉韶軍,《中國莊學史》(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中國老學史》(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鄭燦山,《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關於道德經與重玄思想暨太玄部之討論》(臺北:學生書局,2009年)new window
鄭燦山,《六朝隋唐道教文獻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new window
魯迅,《魯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
盧國龍,《中國重玄學—理想與現實的殊途與同歸》(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3年)
盧國龍,《道教哲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年)
蕭登福,《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蕭登福,《六朝道教靈寶派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8年)new window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臺北:文津出版社,2011年)
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三)(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英.巴瑞特(Timothy Hugh Barrett)、曾維加譯,《唐代道教-中國歷史上黃金時期的宗教與帝國》(濟南:齊魯書社,2012年)
日.小林正美、李慶譯,《六朝道教史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日.小林正美、王皓月、李之美譯,《唐代的道教與天師道》(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
日.砂山稔,《隋唐道教思想史研究》(東京:平河出版社,1990年)
日.窪德忠,蕭坤華譯,《道教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
韓.金兌勇,《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的道教哲學》(成都:巴蜀書社,2005)

(二) 期刊、專書論文
王瑛,〈杜光庭入蜀時間小考〉,《宗教學研究》Z1期(1995年)
李剛,〈道教重玄學之界定及其所討論的主要理論課題〉,《道家文化研究》第19輯(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李養正,〈試論支遁、僧肇與道家(道教)重玄思想的關係〉《宗教學研究》第2期(1997年)
李貴生,〈論乾嘉學派的文派問題-兼論學派的一般性質〉,《書目季刊》33卷1期(1999年)new window
李斌城,〈敦煌寫本唐玄宗道德經註疏殘卷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第1期(1987年)
林永勝,〈乞啓重玄之關-論重玄派研究之爭議焦點〉《清華學報》新34卷第2期(2004年)new window
陳吉生,〈試論中國民族學的八桂學派〉《廣西社會科學》第7期(2008年)
張成權,〈「重玄」學:超越魏晉玄學的道家哲學〉《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5年)
強昱,〈成玄英李榮著述行年考〉,《道家文化研究》第19輯(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張敬梅,〈從「玄之又玄」到「重玄」的演變〉,《宗教學研究》第01期(2004年)
湯用彤,〈論中國佛教無十宗〉《哲學研究》第3期(1962年)
湯一介,〈論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道家文化研究》第19輯(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程存潔,〈敦煌本《太上靈寶洗浴身心經》研究〉,《道家文化研究》第13輯(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葛兆光,〈攀龍附鳳的追認?-從小林正美《唐代ソ道教シ天師道》討論佛教道教宗派研究的方法〉,《唐研究》第10卷(2004年)。
董恩林,〈試論重玄學的內涵與源流〉《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03期(2002年)
蓋菲、黃永鋒,〈宮澤正順《道樞》研究成果述論〉,《世界宗教研究》第6期(2014年)
劉雪梅,〈論"重玄"一詞的佛教使用路向〉《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4年)
羅爭鳴,〈杜光庭兩次入蜀考〉,《宗教學研究》第1期(2002年)
日.中嶋隆藏,〈海空智藏經管窺-主要思想和所據佛典〉(上),《宗教學研究》第4期,(1998年)
日.麥谷邦夫,〈南北朝隋唐道教義學管窺-以《道教義樞》為線索〉,《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三) 學位論文
呂慧鈴,《重玄與道性:唐代老子學詮釋向度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new window
林永勝,《南朝隋唐重玄學派的工夫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林東毅,《李榮重玄思想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new window
張憲生,《唐代道教重玄派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new window
羅翌倫,《從郭象成玄英思想探究玄學重玄學思想的轉折與演變》(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new window

(四) 其他網路資料
朱越利:〈《坐忘論》作者考〉,《炎黃文化研究》第7期(2000年):http://www.ctcwri.idv.tw/INDEXA3/A302/A3078/A307807.htm 2016.09.20

杜保瑞,〈中國哲學的宇宙論思惟〉:http://homepage.ntu.edu.tw/~duhbauruei/4pap/9ord/ph23.htm 2016.01.14

開放康熙字典:http://kangxi.adcs.org.tw/kangxizidian/#%E9%96%AB 2016.11.2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