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禪宗啟悟文學的典範與創意--以《景德傳燈錄》為觀察核心
書刊名:花大中文學報
作者:蔡榮婷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ai, Jung-ting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
頁次:頁107-121
主題關鍵詞:禪宗文學不立文字證悟景德傳燈錄接受理論Jingde Chuandeng L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2
會議論文
1.蔡榮婷(2004)。從《祖堂集》看襌宗詩偈的接受活動。《聖傳與詩襌》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4年12月10-11日)。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贊寧(1987)。宋高僧傳。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壽福(1991)。西方現代文藝理論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鳩摩羅什(1987)。維摩詰所說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不空(1965)。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東京:大藏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不空(1987)。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裴休、圭峰宗密。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臺北:白馬精舍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晦翁悟明。聯燈會要。臺北:白馬精舍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贊寧(1987)。大宋僧史略。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晁公武。郡齋讀書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87)。別譯雜阿含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玄奘(1987)。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隨。福州雪峰山故真覺大師語錄序。臺北:白馬精舍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雷庵正受。嘉泰普燈錄。臺北:白馬精舍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彭際清。淨土聖賢錄。臺北:白馬精舍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遠門淨柱。五燈會元續略。臺北:白馬精舍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曉瑩。羅湖野錄。臺北:白馬精舍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聶先。續指月錄。臺北:白馬精舍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金元浦(2001)。接受反應理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宗密(1987)。禪源諸詮集都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郭宏安、張國鋒、王逢振(1997)。二十世紀西方文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忽滑谷快天、朱謙之(2002)。拈花微笑知本據如何。中國襌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垣(2001)。景德傳燈錄。中國佛教史藉概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石井修道(1987)。《景德傳燈錄》の歷史的性格。宋代禅宗史の研究:中國曹洞宗と道元禅。東京:大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柳田聖山(1999)。玄門「聖冑集」について。襌佛教の研究。京都:法藏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柳田聖山(2000)。『寶林傳』の成立と袓師禪の完成。初期襌宗史書の研究。京都:法藏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