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歷代楊柳賦研究--以書寫流變與詩賦對照為主
作者:何慧俐
作者(外文):HO,HUI-LI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
指導教授:許東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楊柳楊花柳花書寫FuWillowWillow flowerPoetryWrit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7
本論文從「楊柳賦作品本身的書寫流變」以及「同朝代的楊柳詩賦對照」兩項主軸,作為研究的縱向面與橫向面,希冀能由「楊柳賦史的概念」及「詩賦交融化出」的兩個面向作切入,以觀知歷代楊柳賦的書寫特色、演變與相關影響。
第一章回顧與楊柳主題相關的研究,並針對楊柳的離別祝願意象作分析。第二章至第七章以朝代為區隔,分別釐析漢代、六朝、唐代、宋代、明代、清代的楊柳賦書寫,乃在對楊柳賦作品的整理爬梳、文本意旨的闡述之外,更進一步觀察出歷代楊柳賦的書寫特色與轉變,並以同一作家或同朝代的楊柳詩、賦作品做比較,期能以不同面向的書寫比對,呈顯出屬於楊柳的賦史觀,並佐以各朝代的相關楊柳典故、史料、詩、詞、文章等作品為比對應證之資。第八章歸整出歷代楊柳賦的書寫特色、時代轉變、及楊柳詩賦書寫流轉的情形,並論及《全臺賦》洪繻〈春柳賦〉四篇皆受到傳統歌詠楊柳的賦作影響甚深,在歷代楊柳賦的傳承意義上,實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
整體而言,漢代楊柳賦的書寫,由君子比德的個體創作,轉變到暇豫優言的應制創作;六朝楊柳賦的書寫,由同題競采的優言文學,轉變成抒發己志的文士文學;唐代楊柳賦的書寫,由觀物興感的哲思文學,轉變到觀物頌德的科舉文學;宋代楊柳賦的書寫,由匠心獨運的創作手法,轉變到反璞歸真的抒情言志;明代楊柳賦的書寫,由喻世的官場文學,轉變到抒情的事類創作;清代楊柳賦的書寫,由宮廷學士的臣子心聲,轉變到天子皇帝的君王興嘆。
This doctoral thesis research into “writing change of willow fu” and “comparison between willow fu and poetry” that hopes from “concept of willow fu history” and “blend of willow fu and poetry” to comprehend the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 and related influence.
The first chapter reviews the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topic of willow and analyzes the separation and blessing image of willow. Chapter two to chapter seven discuss the willow fu writing in Han dynasty, Six dynasties, Tang dynasty, Song dynasty,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In addition to arrange and interpret the willow fu literature, these chapters observe the writing features and change and furthermore compare willow fu with poetry on the same author or dynasty that expect to use the writing comparison in different aspect to appear the willow fu history viewpoint. Chapter eight generalizes the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willow fu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illow fu and poetry.
Overall, the writing of willow fu in Han dynasty is from individual creation on emphasizing morality to collective creation on flattering king, the writing of willow fu in Six dynasties is from contender literary on flattering king to author literary on expressing ideal, the writing of willow fu in Tang dynasty is from philosophy literary on arising feeling to examination literary on expressing ideal, the writing of willow fu in Song dynasty is from creative skill on intending to decoration to expressing ideal on returning to innocence, the writing of willow fu in Ming dynasty is from official literary on analogy with world to classifying creation on expressing feeling, and the writing of willow fu in Qing dynasty is from minister emotion of palace scholar to king sigh of emperor.
一、古人著作
(一)經部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左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爾雅》,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尚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詩經》,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伏勝撰,漢 ‧鄭玄注,清 ‧陳壽祺輯校,《尚書大傳》,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十三經注疏‧孟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劉熙,《釋名》八卷,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周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周易》,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論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晉‧杜預,《左傳正義》,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清‧顧藹吉編纂,《隸部》,清‧紀昀總纂修,《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香港九龍: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清‧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二)史部
漢‧司馬遷,《史記》,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漢‧佚名,《三輔黃圖》,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漢‧佚名撰,何清谷校釋,《三輔黃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晉‧陳壽,《三國志》,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唐‧李延夀,《南史》,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唐‧房玄齡,《晉書》,清‧紀昀總纂修,《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香港九龍: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南宋‧程大昌,《雍錄》,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張廷玉,《明史》,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清‧陶成、謝旻,《江西通志》,清‧紀昀總纂修,《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香港九龍: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三)子部
漢‧孔鮒,《孔叢子》,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漢‧應劭,《風俗通義》,(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晉‧葛洪,《西京雜記》,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南朝宋‧劉義慶編撰,南北朝‧劉孝標注,《世說新語》,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唐‧徐堅,《初學記》,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宋‧李昉,《太平御覽》,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宋‧吳淑,《事類賦》,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清‧汪灝、張逸少編纂,《御製佩文齋廣羣芳譜》,清‧紀昀總纂修,《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子部譜錄類,香港九龍: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清‧王士禎、張英編纂,《御定淵鑑類函》,清‧紀昀總纂修,《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香港九龍: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清末民國初‧徐珂編撰,《清稗類鈔》,上海:商務印書館,1917年。
(四)集部
南朝梁‧劉勰撰、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上下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南朝梁‧鍾嶸撰、韓晶譯注,《詩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等註,《六臣註文選》,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南朝陳‧徐陵輯,清‧吳兆宜注,《玉臺新詠箋注》,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北朝周‧庾信,《庾子山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唐‧白居易撰,顧學頡校點,《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李白撰,王載菴輯註,《李太白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唐‧李白撰,瞿蛻園、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0年。
唐‧李商隱,《玉溪生詩詳注》,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宋‧洪邁,《容齋隨筆》,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北宋‧李昉輯,《文苑英華》,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南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台北:里仁書局,1987。
南宋‧辛棄疾,《稼軒長短句》,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南宋‧郭茂倩編撰,《樂府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南宋‧張守,《毗陵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南宋‧章樵,《古文苑》,清‧紀昀總纂修,《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香港九龍: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元‧陳仁子輯《文選補遺》,清‧紀昀總纂修,《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香港九龍: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明‧張溥編,《漢魏六朝一百三家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明‧王驥德,《古本西記廂》,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明‧楊守陳,《楊文懿公文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明‧高啓,《高太史大全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清‧黃宗羲編,《明文海》,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清‧方玉潤,《詩經原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清‧王夫之撰、戴鴻森注,《薑齋詩話》,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清‧王士禎,《分甘餘話》,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永瑢,《四庫全書總目》,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清‧朱彝尊選編,《明詩綜》,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李調元,《賦話》,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清‧李漁,《閒情偶寄》,臺北:明文出版社,2002年。
清‧俞樾,《湖樓筆談》,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清‧陳元龍,《歷代賦彙》,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清‧董誥等奉敕編纂,《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陳夢雷編纂,蔣廷錫校訂,《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2003年。
清‧劉熙載,《藝概》,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清‧張定鋆輯,《三餘雜志》,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清‧錢陳群,《香樹齋詩文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清末民國初‧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

二、今人著作
(一)詩歌辭賦集
朱鶴齡箋註、沈厚塽輯評,《李義山詩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73年。
汪中注譯,《新譯宋詞三百首》,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周啟成等注譯、南朝梁‧蕭統編纂,《新譯昭明文選》,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邱燮友注譯,《新譯唐詩三百首》,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俞紹初,《王粲集》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張爾田,《玉谿生年譜會箋》,臺北:中華書局,1984年。
許俊雅、吳福助主編,《全臺賦》,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
傅亞庶注譯,《三曹詩文全集譯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曾棗莊、吳洪澤主編,《宋代辭賦全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年。
費振剛、仇仲謙、劉南平校注,《全漢賦校注》,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費振剛、仇仲謙、劉南平校釋,《全漢賦》,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年。
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馮浩注,《玉谿生詩詳註》,臺北:華正書局,1979年。
楊守敬、熊會貞疏,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水經注疏》,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
葉蔥奇,《李商隱詩集疏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
趙逵夫主編,《歷代賦評注》漢代卷、魏晉卷、南北朝卷、唐五代卷、宋金元卷、明清卷,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劉正浩等注譯,《新譯世說新語》,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
賴橋本、林玫儀注譯,《新譯元曲三百首》,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簡宗梧、李時銘主編,《全唐賦》,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羅敏中、肖希鳳選注,《初唐四傑》,湖南:岳麓書社,2000年。

(二)詩歌研究
吳調公,《李商隱研究》,臺北:明文書局,1988年。
周振甫,《詩經譯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考據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思想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9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9年。
楊柳,《李商隱評傳》,臺北:木鐸出版社,1985年。
董乃斌,《李商隱的心靈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滕志賢注譯,《新譯詩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糜文開、裴普賢,《詩經欣賞與研究》(二),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羅宗濤等,《中國詩歌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5年。

(三)辭賦研究
于浴賢,《辭賦文學與文化學探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尹占華,《律賦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王德華,《唐前辭賦類型化特徵與辭賦分體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李曰剛,《中國辭賦流變史》,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
李翠瑛,《六朝賦論之創作理論與審美理論》,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
侯立兵,《漢魏六朝賦多維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出版社,2003年。
許東海,《另一種鄉愁:山水田園詩賦與士人心靈圖景》,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4年。
許東海,《庾信生平及其賦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許東海,《經世與世變的辭賦書寫》,臺北:里仁出版社,2013年。
許東海,《詩情賦筆話謫仙:李白詩賦交融的多面向考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許東海,《諷諭‧美麗‧感傷:白居易之詩賦邊境及其文化風情》,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
許東海,《辭賦書寫新視界:風景‧夢幻‧困境》,臺北:里仁出版社,2008年。
許俊雅、吳福助主編,《全臺賦》,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
許結,《中國賦學歷史與批評》,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
郭建勛,《辭賦文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郭維森、許結,《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馮小祿,《漢賦書寫策略與心態建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黃水雲,《中國辭賦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12年。
黃水雲,《六朝駢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黃水雲,《歷代辭賦通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詹杭倫、李立信、廖國棟,《唐宋賦學新探》,臺北:萬卷樓,2005年new window
廖國棟,《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以題材及主題為範圍》,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鄭倖朱,《蘇軾「以賦為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韓高年,《詩賦文體源流新探》,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簡宗梧,《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簡宗梧,《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簡宗梧,《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
魏耕原主編,《歷代小賦觀止》,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龔克昌,《中國辭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
龔克昌,《漢賦研究》,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0年。

(四)文學理論
王國維,《人間詞話》,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朱光潛,《詩論》,臺北:正中書局,1988年。
朱光潛,《談美》,臺北:金楓出版社,1991年。
羅立乾注譯,《新譯文心雕龍》,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

(五)其他
王立,《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84年。
石志鳥,《中國楊柳審美文化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周勛初,《唐詩大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
張可禮,《三曹年譜》,濟南:齊魯書社,1983年。
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學史料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陸侃如,《中古文學系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
劉知漸,《建安文學編年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85年。

三、論文著作
(一)學位論文
孔祥俊,《唐長安送別詩與灞柳文化》,西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王文桂,《成公綏辭賦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石志鳥,《中國古代文學楊柳題材與意象研究》,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白承錫,《初唐賦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new window
朴貞玉,《三曹詩賦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李惠,《唐詩柳意象審美文化價值新探》,西北民族大學文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林素美,《庾信賦篇用典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2年。
金昭希,《曹丕詩賦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邱美,《詩經中的植物意象及其影響》,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高瑋,《李德裕賦作研究》,廈門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張雅惠,《唐詩中「楊柳」意象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陳成文,《唐代古賦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陳協志,《王粲詩賦情志之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蔡碧芳,《南朝詩歌中柳意象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2年。
黎瀟宇,《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的意象與民族文化心理——柳意象、月意象、水意象的文化解析》,華中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07年。
鮑恩洋,《六朝詠物賦研究》,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謝朱娟,《吳淑「事類賦」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

(二)期刊論文
王建國,〈曹丕柳賦創作背景及時地考辨〉,《蘭州學刊》,總第141期,2004年第6期,頁303~304(下轉250)。
朱曉海,〈庾信《楊柳歌》釋論〉,《古典文獻研究》,第11輯,2008年,頁152-187。
江建高,〈唐詩楊柳情感內涵略論〉,《船山學刊》,2009年第3期,頁129-132。
余恕誠,〈杜甫與唐代詩人創作對賦體的參用〉,《文學遺產》,2010年第1期,頁49-57。
余恕誠,〈韓愈詩歌對賦體成分的吸收──兼論跨文體鑑賞〉,《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2期,2010年3月,頁116-154。
吳用,〈「折柳送別」原始意蘊探賾〉,《青海師範大學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頁100-101。
吳在慶,〈略論唐賦的三種作意及其相關問題〉,《寧夏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31卷第2期,2010年4月,頁17-23。
宋戰利,〈曹丕作品考年三題〉,《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1期,2011年1月,頁89~92。
李旭英,〈試探古典詩詞中「柳」的別離意象〉,《語文學刊》,2009年18期,頁103-104。
李惠、高銳,〈20世紀80年代以來古典詩詞柳意象研究綜述〉,《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二十四卷第5期,2008年10月,頁22-26。
李惠,〈唐詩柳意象文化意蘊審美演變原因探析〉,《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二十五卷第八期,2010年8月,頁12-16。
李菁,〈論柳意象在六朝詩歌中的生成定型〉,《學海》,2011年第1期,頁186-191。
李暉,〈唐代「折柳」習俗考略〉,《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90期,1998年第1期,頁95-101。
李琳,〈古代詩詞中楊柳的文化內涵〉,《文學教育》, 2007年6期,頁112-113。
沈有珠,〈落絮游絲皆有情──唐代詩人的楊柳情結〉,《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3期,2003年3月,頁46-48。
谷敏,〈學而優則仕,仕而興則創──科舉制度影響下的文學發展〉,《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6期,2011年11月,頁82-83。
周明亮,〈折柳送別詩的民俗觀照〉,《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6期,2008年11月,頁71-74。
周明儀,〈從文化觀點談楊柳意象及其歷史背景〉,《台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刊》,第九期,2010年4月,頁25-47。new window
孫少華,〈孔臧四賦與西漢詩賦分途發微〉,《文學遺產》,第2期,2009年,頁14~19。
張哲俊,〈門柳與中日文學間的間接關係〉,《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34卷第1期,2011年1月,頁101~107。
張蕭繹,〈李商隱詩中柳意象分析〉,《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第8卷第6期,2008年12月,頁57~59(下轉63)。
梁士奇,〈「楊柳」意象溯源〉,《開封教育學院學報》,第27卷第3期,2007年9月,頁13-14。
梁再勝,〈論「柳」與六朝詩〉,《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增刊,2007年5月,頁294-296。
曹瑞娟、商光鋒,〈「折柳」與送別詩詞中的楊柳意象〉,《濟寧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7卷第2期,2006年4月,頁88-91。
畢庶春,〈辭賦暢神時期芻論〉,《遼東學院學報》,第6卷,總第37期,2004年第1期,頁1-8(下轉21)。
許東海,〈宰相‧困境‧家園:李德裕辭賦之罷相書寫及其陶潛巡禮〉,《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10年第2期(總第16期),2010年12月,頁57~80。new window
許東海,〈庾信賦之世變與情志書寫——宮體‧國殤‧桃花源〉,《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2006年6月,頁141~173。new window
許建華,〈偉姿逸態,英艷妙奇--從漢賦中的柳賦看漢人氣質〉,《成都教育學院學報》,第17卷第4期,2003年4月,頁13~15。
陳以鳳,〈《孔叢子》中孔臧四賦二書的真偽考辨〉,《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6期,2009年12月,頁48~51。
陳成文,〈從「唐無賦」到「賦莫盛於唐」——唐賦評價變遷之考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4期,2008年7月,頁115~148。new window
陳鳳珍,〈原型批評視野下唐詩中的楊柳意象〉,《文藝理論》,2009年2月,頁48。
程杰,〈論中國古代文學中楊柳題材創作繁盛的原因與意義〉,《文史哲》,總第304期,2008年第1期,頁113-123。
程章燦,〈「樹」立的六朝:柳與一個經典文學意象的形成〉,《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8卷第2期,2011年3月,頁52-61。
楊鑒生,〈曹丕柳賦作年考〉,《文學遺產》,第5期,2006年,頁125~126。
楊艷梅,〈漫議宋人詞筆下的柳意象〉,《松遼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1年4期,頁31-35。
董春林,〈宋代榆柳的種植及其文化意蘊〉,《甘肅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頁170-172。
董淑華,〈楊柳依依總是怨離愁——古詩詞中楊柳的離別意蘊瑣談〉,《遼寧工學院學報》,第7卷第1期,總第33期,2005年2月,頁39-41。
鄒艷,〈論唐人詠柳詩的文化內涵和音樂特色〉,《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期,2002年,頁18-22。
雷恩海,〈賦之再發現暨元白的理論貢獻〉,《西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2期,2006年3月,頁35-40。
廖聯思,〈楊柳依依寄情深——析李商隱的詠柳詩的思想內容〉,《時代文學》,第9期,2010年,頁192-193。
趙成林,〈律賦體式標準問題辨略〉,《中國韻文學刊》,2008年第1期,頁12-15。
趙俊波,〈再論唐代律賦的體式標準〉,《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2期,2010年4月,頁79-84。
劉入云,〈試論六朝詩歌中的柳意象〉,《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頁55-58。
蔡榮婷,〈禪宗啟悟文學的典範與創意——以《景德傳燈錄》為觀察核心〉,《花大中文學報》,第2期,2007年12月,頁107-122。new window
蕭磊,〈淺談我國古代詩詞中的「楊柳」意象〉,《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總第61卷第1期,2009年1月,頁76-77。
戴明璽,〈「折柳」的歷史演變、文化意蘊和宗教情感〉,《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3期,2002年9月,頁79-83。
謝穡,〈宋詞「柳」意象的女性化展現〉,《文史博覽(理論)》,2008年7月,頁20-21。
韓暉,〈漢賦的先驅孔臧及其賦考說〉,《文史哲》,第1期,1998年,頁32~35。
簡宗梧,〈六朝世變與貴遊賦的衍變〉,「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0年6月,頁1-14。
簡宗梧,〈從漢到唐貴遊活動的轉型與賦體變化之考察〉,《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1期,1999年6月,頁59-78。
簡宗梧,〈賦之今昔〉,《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第20卷第1期,2003年2月,頁1-6。
簡宗梧,〈賦的可變基因與其突變——兼論賦體蛻變之分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2期,2006年6月,頁1-26。new window
簡宗梧,〈賦與設辭問對關係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1期,2005年12月,頁17-30。new window
簡宗梧,〈賦與隱語關係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8期,2004年5月,頁33-54。new window
簡宗梧,〈賦與類書關係之考察〉,「第五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福建:漳州師範學院國際學術交流中心),2001年11月,頁1-15。
簡宗梧,〈賦體之典律作品及其因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6期,2003年5月,頁1-28。new window
簡宗梧、游適宏,〈律賦在唐代「典律化」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2000年11月,頁1-19。new window
簡宗梧、游適宏,〈清人選唐律賦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5期,2002年11月,頁21-35。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