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本真與美善的交融--道教普度科儀「儒道會通」思想析論
書刊名:民俗與文化
作者:李建德
出版日期:2008
卷期:5
頁次:頁155-183
主題關鍵詞:中元普度道教儒家儒道會通鐵罐斛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
  • 點閱點閱:65
期刊論文
1.陳耀庭(1987)。論《先天斛食濟煉幽科儀》的歴史發展及其社會思想内容。世界宗教研究,19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秀娥(2007)。台灣的歲時節俗及其民俗意涵。彰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文國 ㄤ、周作奎(2007)。解讀道教的施食科儀。湖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進仕(2000)。臺灣民間「普渡」儀式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燕如(1998)。中元普度與政商之間:日據時期基隆地方領袖的發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江志宏(2003)。臺灣傳統常民社會的明幽二元思維:從中元普度談起(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豐楙、謝聰輝(2001)。台灣齋醮:濟度大事。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閔志亭(1998)。道教全真科儀。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阮元(2003)。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麗珠(200708)。中國哲學史三十講。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任繼愈(2005)。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彭文勤、賀龍驥(1986)。道藏輯要。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繼愈(200401)。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鍾彩鈞(1999)。傳承與創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胡道靜、陳耀庭、段文桂(1994)。藏外道書。成都:巴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郭慶藩、王孝魚(2006)。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豐楙(1997)。許遜與薩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蕭登福(2004)。道教與佛教。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宇初、張宇清、張國祥(1988)。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德范(1999)。敦煌道藏。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清聖祖、彭定求(2003)。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安、高誘、何寧(1998)。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壽、裴松之(1959)。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歐陽詢、汪紹楹(1965)。藝文類聚。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道聲子、伊慧子(1997)。薩祖鐵罐斛食全科。台中大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信成(2004)。青玄濟煉鐵罐施食。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明德、周益忠、吳明德(2007)。台灣新生代視野--當代的民間文化觀照。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道聲子、伊慧子(2006)。真人的家: 道教禮儀手冊。台中霧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任宗權(2006)。道教科儀概覽。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耀庭(2005)。道教禮儀。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鼓應(2007)。老子今註今譯。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卿希泰(2007)。道教文化與現代社會生活研究。成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閔智亭(200409)。道教儀範。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正一玉陽鐵觀上座全科,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