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飯已捫腹,得意謳吟--飲食賦中文人情懷初探
書刊名:東華中國文學研究
作者:郭韻雯
出版日期:2008
卷期:6
頁次:頁75-99
主題關鍵詞:文人飲食飲食賦生命觀照飲食樂趣生命困境生活情懷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72
飲食在中國文化中所佔的重要性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文人的飲食賦作中所包含的特質裡,透露出賦家個體在生活、仕途以及內在涵養的種種點滴;平凡飲食中的食材,經由文人入微觀察、謹慎品嘗與反芻感受,進而書寫出如此引人注目的賦作。本文則對於歷代文人飲食賦中所表現或隱匿的特質,綜合觀察出三大方面,並加以探究;此三大特質分別是:一、記錄文人吃食樂趣。二、反映文人生命困境。三、體現文人生活情懷。此三大特質包含了文人賦作展現一種飲饌對於個體內在影響的進程,由吃食得到生活樂趣,且吃食爲生命困境帶來抒發解決的方式,而當口腹之欲昇華以滿足精神,使飲食的價值更加地提高,透過飲食深刻地觀察文人的生命;因此文人的飲食餐飲絕非等閒,將食物透過自我內在過濾後,方有文學作品的誕生,可謂是食材的二次精緻調理之良庖。
期刊論文
1.葉國良(19950900)。詩文與禮制(4)--六朝名士的道具:麈尾。國文天地,11(4)=124,43-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莊伯和(19830800)。談麈尾。故宮文物月刊,1(5)=5,77-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東海(20041200)。蘇軾飲食賦之困境觀照及其文類書寫策略。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6,101-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陸龜蒙、宋景昌、王立群(1996)。甫里先生文集。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葛洪、陳飛龍(2001)。抱朴子內篇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元龍(1999)。御定歷代賦彙。北京:北京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蒲松齡、劉階平(1975)。聊齋文集選注。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梅堯臣(2004)。宛陵先生文集。線裝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英(1986)。淵鑑類函。台北市: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姚察、魏徵、姚思廉(1993)。新校本陳書附索引。臺北巿:鼎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修生(1998)。全元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嚴可均(1982)。全晉文。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耒、李逸安、孫通海、傅信(1990)。張耒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圻(1974)。三才圖會。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仁湘(1993)。飲食與中國文化。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曲德來、遲文浚、冷衛國(2001)。歷代賦--廣選•新注•集評。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羅敬之(2000)。蒲松齡年譜。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夢雷(1985)。古今圖書集成。成都市:北京:巴蜀書社: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蘇軾、曾棗莊、舒大剛(2001)。三蘇全書。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慶生(2005)。金代文學家年譜。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董誥、周紹良(2000)。全唐文新編。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宋太祖、曾棗莊、劉琳(2006)。全宋文。上海辭書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庭堅、劉琳、李勇先、王蓉貴(2001)。黃庭堅全集。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康達維(1996)。文宴:早期中國文學中的美食。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76)。李俊民傳。元史。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