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休閒運動阻礙在運動健身俱樂部之應用--以女性使用者為例
書刊名:休閒保健期刊
作者:劉鶯玲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
頁次:頁259-266
主題關鍵詞:休閒運動休閒運動阻礙運動俱樂部女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1
  • 點閱點閱:28
本文研究目的旨在探討「休閒運動阻礙」在運動健身俱樂部經營管理之應用。本研究方法係以相關之理論、趨勢與過去相關學者研究的成果和文獻作為本研究推論之依據。本文研究結果發現:女性參與運動俱樂部時之阻礙因素的產生,必須考量整體社會的結構面(經濟、政治、治安、教育等方向),且個人位於社會的地位及其扮演的角色,透過彼此間的交互作用的關係,都會有不同的休閒運動阻礙產生。因此,在探討女性休閒運動阻礙時,俱樂部業者應參酌當時之社會背景(經濟、政治、治安、教育等方向)與個人背景等考量因素(性別、社會階級、經濟、社交情形等),規劃設計符合現代女性與傳統女性的課程與行銷策略,方能針對女性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本文建議:現今社會最為人所重視的健康議題己經和休閒運動如此地密不可分。反之,休閒運動與健康生活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份。因此,運動俱樂部應積極體察女性會員在健康維護與身心協調上的需求,透過適當運動設施的擴建、增設與維護,提供良好的環境資源以減低環境阻礙造成之影響。透過多樣化的運動項目選擇及參與的便利性,方便女性會員取得技術與能力培養的指導需求,促成活動規畫參與的普及,以排除經驗阻礙的不利條件。
期刊論文
1.Jackson, E. L.、Searle, M. S.(1983)。Recreation non-participation: Variables related to the desire for new recreational activities。Recreation Research Review,10(2),5-12。  new window
2.彭淑美(19930600)。營利性運動休閒健身設施之經營管理。國民體育季刊,22(2)=97,89-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oothby, John、Tungatt, Malcolm F.、Townsend, Alan R.(1981)。Ceasing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Activity: Reported Reaso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3(1),1-14。  new window
4.李素馨(19970300)。都市女性休閒類型和休閒阻礙。戶外遊憩研究,10(1),43-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Jackson, E. L.、Dunn, E.(1988)。Integrating Ceasing Participation with Other Aspects of Leisure Behavior。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1),31-45。  new window
6.何金針(2000)。女性的領導。兩性平等教育,9,78-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Ellis, G. D.、Rademacher, C.(1987)。Development of a typology of common adolescent free time activies: A validation and extension of Kleiber, Larson, and Csikszentmihalyi。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4),284-292。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畢恆達、黃千秀(1999)。都會休閒與女性空間。台北。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中華民國有氧體能運動協會(2000)。台灣健身房(體適能中心)設施及管理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俊賓(2007)。台北市中正運動中心參與者之消費者決策型態與購買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秀琴(2004)。健身俱樂部運動指導員專業能力與進修需求認知之研究--以亞力山大健身俱樂部為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姜慧嵐(2000)。臺灣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產業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聖惠(2001)。健康休閒俱樂部之商圈經營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金冰(1991)。休閒俱樂部行銷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立賢(1996)。專科學生休閒興趣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秀華(1993)。健康適能俱樂部會員消費者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江盈如(1999)。大台北地區健康俱樂部顧客滿意度、忠誠度以及滿意構面重視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鐘瓊珠(1997)。大專運動員休閒行為之研究--以國立台灣體專專長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洪孟銓(2007)。連鎖型運動健身俱樂部會員體驗、品牌形象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賴政豪(2004)。運動健身俱樂部體驗行銷與體驗價值關係之研究--以原動力健身中心為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曾麗娟(2001)。應用行動研究改善運動健身俱樂部服務品質之個案實證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徐堅白(2000)。俱樂部的經營管理。台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Engel, James F.、Kollat, David T.、Blackwell, Roger D.(1984)。Consumer Behavior。The Dryden Press。  new window
3.Dattilo, John、Murphy, William D.(1991)。Leisure Education Program Planning: A systematic Approach。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