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智能障礙兒童音符與節奏教學經驗分享
書刊名:國小特殊教育
作者:李秀芬
出版日期:2009
卷期:48
頁次:頁61-69
主題關鍵詞:音符教學節奏教學智能障礙兒童Teaching of noteTeaching of rhythmChildren of mental retard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
  • 點閱點閱:4
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滿節奏性,節奏是人的本能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要項之一。筆者運用音樂治療、達克羅茲教學法與奧斯貝學習理論來啟發智能障礙兒童音樂節奏潛能,採用結構化教學,設計音樂活動來幫助學生理解音符與音值概念。教學期間學生反應熱烈,對操弄樂器感到愉悅,瞭解教學流程,活動進行順利。筆者希冀能廣泛地運用音樂治療於教學領域,在學習音樂知識與音樂技能外,更增進學生非音樂方面的技能。
期刊論文
1.張新仁(19930800)。奧斯貝[David P. Ausubel]的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教育研究,32,31-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美女(19980500)。音樂治療與傳達。國教之聲,31(4),26-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毓雅(2001)。達克羅茲教學法簡介。師友月刊,8,40-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博明(19980800)。幼兒節奏的遊戲化教學。國民教育,38(6),43-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統量(19930600)。節奏感與曲調感的教學理論與實際。國民教育,33(9/10),4-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riggs, C. A.(1991)。A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musical development。Music Therapy,10(1),1-21。  new window
圖書
1.陳淑瑜(2004)。特殊兒童音樂治療。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Davis, W. B.、Gfeller, K. E.、Thaut, M. H.(1999)。An introduction to music therapy: Theory and practice。Boston, MA。  new window
3.黃淑珍(1996)。最新鋼琴彈唱曲集。台中:立誼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惠齡(2003)。幼兒音樂律動教學。台北市:華騰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