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民眾最多人參與的休閒活動類型之分析--以1985年到2007年為例
書刊名:中華體育季刊
作者:高立學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1
卷期:25:1=96
頁次:頁22-30
主題關鍵詞:休閒活動休閒類型社會變遷調查運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95
本研究以1985年~2007年的臺灣社會變遷調查資料進行縱貫面研究,瞭解休閒活動參與狀況的變化。結果顯示,歷年來的休閒活動排名前1、2名都是看電視、錄影帶及聽音樂或與朋友餐敘或聊天。在沒有看電視問項的年份(1990、1995、2000年),逛街、逛夜市、購物和運動、爬山、露營才會名列第2。有關運動、爬山、露營、上健身房、散步的休閒活動項目,除了在1985和1990年排名第6,近年來已竄升到第2、3名。「使用電腦或上網」逐漸成爲當代多數人的主要休閒活動之一。「時常、有時、很少、從不」的量尺,較能反應受訪者主觀認定某項活動是否爲個人的休閒活動。「從來沒有、一年好幾次或更少、一月好幾次、一週好幾次、每天」的量尺,可以得到較具體的休閒活動參與資訊。
期刊論文
1.鄭健雄(200803)。城鄉居民休閒生活型態與其健康關係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2(3),65-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怡萱(2007)。以符號互動論探討消費者休閒體驗模式--以休閒農場為例。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Maslow, Abraham H.(1970)。Religions, Values, and Peak Experiences。New York:The Viking Press。  new window
2.Kelly, J. R.(1996)。Leisure。Allyn & Bacon。  new window
3.Neulinger, J.(1981)。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Charles C. Thomas。  new window
4.Maslow, Abraham H.、Frager, Robert、Fadiman, James、McReynolds, C.(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Harper。  new window
5.Smith S.(1980)。On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pleasure: Some implications for leisure policy。Recreation and leisure: Issues in an Era of Change。State College, PA。  new window
其他
1.(2010)。Leisure,http://dictionary.reference.com/browse/leisure, 20100322。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