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巨大化的書寫:論鯨向海詩集《大雄》中情感表述的藝術與想像
書刊名:臺灣詩學學刊
作者:劉益州
作者(外文):Liu, Yi-jhou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8
頁次:頁151-174
主題關鍵詞:鯨向海大雄巨大化想像Jing Shiang HaiDa ShiungGiantizedImagin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
  • 點閱點閱:124
期刊論文
1.渣妹(20021000)。日常的糾纏/神性的糾纏--側寫鯨向海。文訊,204,頁87-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韋佐(20090800)。同志詩的閱讀與陰性書寫策略--以陳克華、鯨向海、孫梓評為例。臺灣詩學學刊,13,209-2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顏元叔(19721200)。葉維廉的「定向叠景」。中外文學,1(7),72-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龔卓軍(20030100)。身體與想像的辯證:尼采,胡塞爾,梅洛龐蒂(5)--第四章:身體想像與他者/胡塞爾之二。文明探索叢刊,32,117-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方群(1999)。來自深海的回音──淺論鯨向海的三首近作。幼獅文藝,552,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瑞騰(2008)。那年秋天的動機已經變成落葉──談鯨向海入選《新詩三十家》的五首詩。幼獅文藝,653,58-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佩珊(2008)。精神不死,只是有病──析論臺灣現代詩中精神病症的想像書寫。臺灣詩學學刊,11,89-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佩苓(2009)。隱/現於詩句中的同志意象──以鯨向海為觀察對象。當代詩學,5,5-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雋弘(2009)。關於蘋果的魔術──我讀鯨向海〈那晚的魔術〉五首。幼獅文藝,664,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余境熹(2010)。楊寒詩歌:《與詩對望初論》。珠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冰(2001)。陌生化詩學:俄國形式主義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鯨向海(2009)。大雄。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光潛(1991)。談美。臺北市:金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恩斯特.凱西勒、于曉、張思明(1990)。語言與神話。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辛、甘霖(1991)。美學原理。臺北:曉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Cresswell, Tim、徐苔玲、玉志弘(2008)。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金健人(1988)。小說結構美學。木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段義孚、潘桂成(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洛夫(1975)。洛夫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海德格、孫周興(1996)。時間概念。海德格爾選集。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狄爾泰、張德興(2000)。體驗與詩──論弗利德利希‧荷爾德林。20 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驤華(1992)。葉慈。現代西方文論選 \\ 伍螽甫 ; 林驤華 (編)。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喬治‧森塔亞納、王濟昌(1991)。森塔亞納美學箋注。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宇文所安、鄭學勤(2007)。追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小楓(1990)。浪漫‧哲學‧詩──詩化哲學的試探。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昌明(2001)。「感覺性」與新詩語言析論。現代詩的語言與教學。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