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語十四行詩研究
作者:曾琮琇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蔡英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漢語十四行詩商籟格律韻律抒情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2
本文以「漢語十四行詩」為研究主題。儘管漢語十四行詩的歷史至今約莫一個世紀,關於它的研究仍相當有限。漢語十四行詩移轉自西方十四行詩(sonnet)
,隨現代漢詩語言與詩體、規則的成熟,分屬兩岸的十四行詩都逐漸走出了不同的書寫道路。不過,我們同時發現,漢語十四行詩的定義並未隨十四行詩的創新而更新其涵蓋的內容與意義,許多具典範意義的漢語十四行詩因此成為遺珠。
本文討論幾個十四行詩的重要論題:首先,在中、西方十四行詩體格律的對照下,透過漢語十四行詩文本的觀察、文獻資料的爬梳,試圖重新界定「漢語十四行詩」的範疇。其次,從形式與意義的角度出發,探討漢語十四行詩文本在漢語語境下的生長變化;最後,探論漢語十四行詩在現代漢詩中的美學價值,並藉由此一論題呈顯現代漢詩詩學的一個側面。
The thesis focus on the Chinese Sonnet (known as Shang Lai). Although the text existed for around one century, study for the Chinese Sonnet is still limited. Chinese Sonnet originates from the Western Sonnet. Chinese Sonnet in China and Taiwan develop different styles gradually with the maturity of the language and rules on Modern Chinese poetry. The content and meaning of Chinese Sonnet, however, is not redefined, along with the renewal of Chinese Sonnet. Therefore, we have little understanding of many classic texts. In this thesis, we research important issues on the Chinese Sonnet.
First, we re-define "chinese sonnet" category by the Western and Chinese sonnet contrast analysis through observation by careful examination of Chinese sonnet texts, reference materials. Second, we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nd variation of these texts under Chinese context. Finally, we discuss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Chinese sonnet on Modern Chinese poetry.
一、討論文本

卞之琳:《漢園集》,上海:上海書店,1993。
卞之琳:《雕蟲紀歷(增訂版)》,香港:三聯書店,1982。
王添源:《如果愛情像口香糖》,臺北:書林,1988。
王添源:《我用膺幣買了一枚假護照》,臺北:書林,1996。
王添源:《沒有ISBN的詩集——王添源的十四行詩第二輯》,臺北:自印,2007。
朱 湘:《石門集》,上海:上海書店,1992。
江自得:《遙遠的悲哀》,臺北:玉山社,2006。
李金發:《食客與凶年》,北京:北新書局,1927。
李金髮:《微雨》,上海:中國現代文學史參考資料據1925年11月北新書局排。
郉詒旺:《戀歌——七十首十四行詩與兩首長詩》,吉隆坡:大將出版社,2007。
郉詒旺:《鹽》,吉隆坡:有人出版社,2011。
夏 宇:《腹語術》,臺北:現代詩季刊,1991、2010。
夏 宇:《詩60首》,臺北:自印,2011。
浦 君:〈給玳姨娜〉,《清華周刊》第210期(1921年3月4日)。
張 錯:《張錯詩選》,臺北:洪範書店,1999。
張 錯:《錯誤十四行》,臺北:時報出版社,1981。
陳 黎:《貓對鏡》,臺北:九歌出版社,1999。
陳 黎:《妖/冶》,臺北:二魚出版社,2012。
陳 黎:《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臺北:九歌出版社,2005。
陳育虹:《之間》,臺北:寶瓶出版社,2011。
馮 至:《馮至全集》,第一卷),河北教育:1999。
楊 牧:《海岸七疊》,臺北:洪範書店,1980。
楊 牧:《楊牧詩集I》,臺北:洪範出版社,1980。
楊 牧:《禁忌的遊戲》,臺北:洪範書店,1980。
楊 牧:《楊牧詩集II》,臺北:洪範出版社,1995。
楊 牧:《完整的寓言》,臺北:洪範書店,1998。
楊 牧:《楊牧詩集III》,臺北:洪範出版社,2010。
楊 牧:《長短歌行》,臺北:洪範書店,2013。
楊佳嫻:〈冬日芒草原十四行〉,《明報・世紀》,2013年12月25日。
葉 青:《下輩子更加決定》,臺北:黑眼睛文化,2011。
葉 珊:《傳說》,臺北:洪範書店,1979。
錢光培:《中國十四行詩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1。
鄭伯奇(署名東山):〈贈台灣的朋友〉,《少年中國》第2卷第2期(1920年8
月15日)。
戴望舒:〈十四行〉《莽原》第二卷20期(1927年),頁783。
鯨向海:〈燎原的十四行〉,「聯合報副刊」,2013年5月1日。
鯨向海:《通緝犯》,臺北:木馬出版社,2002。
鯨向海:〈神蹟(4)〉,《幼獅文藝》571期(2001年7月),頁48-49。


二、專書

Abrams, M.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Orlando: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seventh edition, 1999.
Barbara Herrnstein Smith, Poetic Closure: A Study of How Poems End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8.
Benjamin, Walter,“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in Illumination, edited by Hannah Arendt, 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86.
Bloom, Harold. A Map of Misread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1980.
C. H. Wang, The bell and the Drum: Shih Ching as Formulaic Poetry in an Oral
Tradition(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2.
C. R. Reaske著,徐進夫譯:《英詩分析法》,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
Charles Baudelaire, Le Mort joyeux, Les Fleurs du Mal, Paris : Gallimard, 1972.
Cheung, Dominic: Feng Chih: a study of the ascent and decline of his lyricism
(1920-1959),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73.
Edward M. Gunn, Jr., Unwelcome Muse: Chinese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nd Peking,
1937- 1945(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G. S. Fraser著,張漢良・徐麗琴譯:《格律、音韻與自由詩》,臺北:黎明出版社,
1986。
John Fuller, The Sonnet.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1972.
Linda Marsh, The Wordsworth Book of Sonnets, edited by Linda Marsh(Herfordshire,
Wordsworth Editions Ltd, 1995)
Lloyd Haft(漢樂逸):The Chinese Sonnet: Meanings of a Form, Leiden : Research
School CNWS, Leiden University, 1st Edition, 2000
Rainer Maria Rilke, Sonnet to Orpheus, translated by C. F. Macintyre( Berl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RIBEN PAIJUSHI,彭恩華著:《日本俳句史》,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
朱乃長:《英詩十三味》,臺北:書林出版社,2009。
艾布拉姆斯著,朱金鵬、朱荔譯:《歐美文學術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0。
朱乃長:《英詩十三味》,臺北:書林出版社,2009。
丁旭輝:〈在天地性靈之間:楊牧情詩的巨大張力〉,《彰化師大國文學誌》,彰化:new window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2011年12月),頁16。
卞之琳:〈吳興華的詩與譯詩〉,《中國現代文學叢刊》第2期(1986年),頁274。
卞之琳:《十年詩草》,臺北:大雁書店,1989。
卞之琳:《卞之琳文集(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文訊雜誌社主編:《台灣現代詩史論》,臺北:文訊雜誌社,1996。
王 力:《現代詩律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王 力:《現代詩律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王夫之編:《清詩話(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王文仁:〈口香糖、贗幣與缺席的ISBN:王添源詩創作歷程及文本分析〉,《台灣new window
詩學學刊》22期(2013年11月),頁190。
王添源:〈十四行詩的起源與發展〉,《幼獅文藝》623期(2005年11月),頁101。包黛瑩:〈陳黎、王添源覆唱「神曲」、縱走「十四行」〉,《中國時報・開卷》,1995
年 1月19日。
王添源:〈往永生之路——愛彌麗狄金遜死亡詩批評研究〉,臺北:淡江大學西洋
語文研究所,1988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2001。new window
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第一卷)》,臺
北:時報出版社,1993。
古添洪:《不廢中西萬古流——中西抒情詩類及影響研究》,臺北:台灣學生書
局,2005。
布魯姆(Harold Bloom)著,朱立元、陳克明譯:《比較文學影響論——誤讀圖
示》,臺北:駱駝出版社,1995。
布魯姆(Harold Bloom)著,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南京市:江蘇出版社,
2005。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著,陳永國譯:《本雅明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社,1999。
白 靈:《一首詩的玩法》,臺北:九歌出版社,2004。
朱 湘:〈寄曹葆華〉,《朱湘書信集》,天津:人生與文學社,1936年初版),頁
51-52。
朱 湘:〈說譯詩〉,《文學週報(第四輯)》第5卷276-300期(1929年),頁455-
456。
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臺北:三三出版社,1990年),頁218。
朱光潛:〈論中國詩的韻〉,《新詩》1卷2 期(1936 年 11 月),頁204-205。
朱自清:《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1917-1927)》,香港:香港文學研究社,1968。
朱自清:《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上海:良友圖書,1935。
朱自清:《新詩雜話》,北京:三聯書店,1984。
朱 湘:〈評徐君志摩的詩〉,《小說月報》第17卷1期(1926年),頁6。
江弱水:《中西同步與位移——現代詩人叢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著,卞之琳譯:〈傳統與個人的才能〉(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學文》第1卷第1期(1934年),頁97。
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著,杜國清譯:《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臺北:
田園出版社,1969。
克林斯・布魯克斯著,郭乙瑤等譯:《精致的甕:詩歌結構研究》,北京:世紀出
版,2008。
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吳健廣譯:《美學與詩學:詮釋學的實施》,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何雅雯:〈創作實踐與主體追尋的融攝――楊牧詩文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余光中:《井然有序》,臺北:九歌出版社,1996。
余 蓮(François Jullien)著,卓立譯:《淡之頌》,臺北:桂冠出版社,2006。
克林斯・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著,郭乙瑤等譯:《精致的甕:詩歌結
構研究》(The Well-Wrought Urn: 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Poetry),北京:新
世紀出版,2008。
克萊夫‧貝爾(Clive Bell)著,薛華譯《藝術》,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吳潛誠:〈衡論詩的長短以及詩系〉,《詩人不撒謊》,臺北:圓神出版社,1988。new window
吳興華:《黎爾克的詩》,北京:《中德學志》第5卷第1、2期合刊(1943年5
月)。
何 欣:《西洋文學史(上冊)》,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6。
李金髮:〈我在巴黎的藝術生活〉,《世間事》第22期(1935年),頁14-15。
李金髮:《飄零閒筆》,臺北:僑聯出版社,1964。
李健吾:《咀華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李章斌:〈有名無實的「音步」與並非格律的韻律──新詩韻律理論的重審與再
出發〉,《清華學報》第42卷第2期(2012年6月),頁318。
李廣田:《李廣田全集(四)》,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10。
李廣田:《詩的藝術》,香港:匯文閣書店,1972。 
李鑑堂編:《俗語考原》,上海市:文藝出版社,1937。
沈從文:〈論朱湘的詩〉,《文藝月刊》第二卷第一期(1931年1月30日)。
沈從文:《沈從文文集》,第11卷)(廣州:花城出版社,1992。
周煦良:〈介紹吳興華的詩〉,上海《新語》9期(1945年12月)。
東海大學中文系主編:《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2003。
林以亮:《林以亮詩話》,臺北:洪範書店,1977。
林 庚:《林庚詩文集(第二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林苡霖:〈夏宇詩的歧路花園〉,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8。
林燿德:《一九四九以後》,臺北:爾雅出版社,1986。
武漢大學聞一多研究室編:《聞一多論新詩》,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5。
金絲燕:《文學接受與文化過濾——中國對法國象徵主義詩歌的接受》,北京:中
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波特萊爾著,郭宏安譯:《1986年的沙龍:波特萊爾美學論文選》,桂林:廣西
師範大學,2002。
姜 濤:〈馮至、穆旦四十年代詩歌寫作的人稱分析〉,《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第4期(1997年),頁142-156。
柯慶明、蕭 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台灣大學出版社,2009。
洛 夫:《石室之死亡》,高雄:創世紀詩社,1965。
約翰‧柏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2005。
胡 適:〈談新詩〉,《星期評論》第5號(1919年10月10日)。
胡 適:《胡適留學日記》,上海:上海書店,1990。
胡戈‧弗里德里希(Hugo Friedrich)著,李雙志譯:《現代詩歌的結構——19世
紀中期至20世紀中期的抒情詩》,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
郁達夫:〈談詩〉,《郁達夫全集(六)》,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埃米爾・施塔格爾(Emil Staiger)著,胡其鼎譯:《詩學的基本結構》,北京: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馬海甸:《英美十四行詩新編》,臺北:業強出版社,1994。
夏 宇:《備忘錄》,臺北:自印,1985。
夏 宇:《摩擦‧無以名狀》,臺北:唐山出版社,2001。
夏 宇:《粉紅色噪音》,臺北:自印,2008。
夏志清:《人的文學》,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9。
奚 密:《現代漢詩:1917年以來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
奚 密:《現當代詩文錄》,臺北:聯合文學初版社,1998。
奚 密:〈當代中國的「詩歌崇拜」〉,詳見奚密〈當代中國的「詩歌崇拜」〉,論
文網址:http://www.poetry-cn.com/?action-viewnews-itemid-61854
奚 密著,宋炳輝譯:《現代漢詩》,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
孫大雨:〈訣絕〉,《詩刊》,1931年第1期),頁1。
孫大雨:〈詩歌底格律(續)〉,《復旦學報(人文科學版)》第二卷第1期(1957
年),頁10。
孫玉石:〈論李金髮詩歌的意象建構〉,《新文學史料》2期(2001年,總第91
期),頁37。
孫玉石:《中國初期象徵派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孫玉石:《中國初期象徵派詩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孫維民:〈自由詩的音樂性——以楊牧詩為例〉,《台灣詩學》27期(1999年6new window
月),頁124-127。
徐志摩:〈論十四行詩〉,新月《詩刊》第二期(1931 年4月)。
班雅明(Benjamin,Walter)著,胡功澤譯:〈譯者天職〉,《編譯論叢》第二卷
第一期(2009年),頁222。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
特萊爾》,臺北:臉譜出版社,2002。
袁可嘉:〈詩與主題〉,「大公報・文學副刊」,1947年1月14、17、21日。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
北京:三聯書店,2012。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new window
高宣揚:《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臺北:唐山,1996。new window
張松健:《抒情主義與中國現代詩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張松健:〈形式詩學的洞見與盲視——卞之琳詩論探微〉,《漢語言文學研究》第
1期(2012年3月),頁87。
張惠菁:《楊牧》,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2。
張漢良:《現代詩論衡》,臺北:幼獅出版社,1977。
曹葆華譯著:《現代詩論》,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
梁文星(吳興華):〈現在的新詩〉,《文學雜誌》第一卷第4期(1956年9月),
頁19。
梁宗岱:《詩與真》,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
莊裕安:〈阿拉貝斯克─—讀夏宇詩的一點點聯想〉,《曼陀羅詩刊》09期(1990
年9月),頁92-93。
許 霆、魯德俊:《十四行詩在中國》,常熟市:蘇州大學出版社,1995。
郭沫若、陳明遠:《新潮》,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2。
亞里斯多德著,陳中梅譯:《詩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1972。
陳正芳:〈陳黎詩作的「拉美」:翻譯的跨文化與互文研究〉,《文化研究》第十三
期(2011年秋季),頁81-128。
陳 超主編:《最新先鋒詩論選》,石家庄:河北教育,2003。
陳廷湘、徐亮工主編:《李思純文集(論文小說日記卷)》,成都:巴蜀書社,2009。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8。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上)》,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下)》,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
陳芳明:《現代主義及其不滿》,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
陳芳明編:《詩人楊牧:練習曲的演奏與變奏》,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
陳政彥:〈戰後臺灣現代詩論戰史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2007。
陳柏伶:〈據我們所不知的——夏宇詩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
文,2004。
陳柏伶:〈先射,再畫上圈:夏宇詩的三個形式問題〉,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
系博士論文,2013。
陳義芝:《不盡長江滾滾來——中國新詩選注》,臺北:幼獅文化,1999。
陳義芝:《聲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臺北:九歌出版社,2006。
喬納森‧卡勒(Jonathan Culler)著,盛寧譯:《結構主義詩學》,北京:中國社
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彭小妍編:《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9。
曾珍珍:〈英雄回家—─冬日在東華訪談楊牧〉,《人社東華》第1期(2014年3
月),網址:http://journal.ndhu.edu.tw/e_paper/e_paper_c.php?SID=2
曾琮琇:〈從自轉到公轉:論羅智成《黑色鑲金》中的後設美學〉,《台灣文學研new window
究學報》,第11期(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10月),頁175-198。
程抱一:《和亞丁談法國詩》,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0。
覃子豪:《覃子豪全集II》,臺北:覃子豪全集出版委員會,1968。
馮 至:《馮至全集》,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1999。
馮姚平編:《馮至與他的世界》,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馮睎乾:〈吳興華:A Space Odyssey〉,《萬象》雜誌第6期(2010年),頁1-32。
黃文鉅:〈記憶的技藝:以夏宇、零雨、鴻鴻為考察〉,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黃時樞(方思):〈馮至:北游及其他〉,《文潮》第五卷第五期(1948年),頁
2142-2145。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著,朱孟實譯:《美學(四)》,臺北:
里仁書局,1983。
新海誠(Makoto Shinkai):《秒速五釐米》,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東京:Makoto
Shinkai,2007。
楊玉成:〈後設詩歌──唐代論詩詩與文學閱讀〉,《淡江中文學報》第十四期(台new window
北:淡江大學中文系,2006年6月),頁65。
楊匡漢、劉福春編:《中國現代詩論(上)》,1986。
楊 牧:《山風海雨》,臺北:洪範書店,1987。
楊 牧:《一首詩的完成》,臺北:洪範書店,1989。
楊 牧:《隱喻與實現》,臺北:洪範,2001。
楊 牧:《奇萊後書》,臺北:洪範書店,2009。
瑞恰慈(Ivor Armstrong Richards):《科學與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瘂 弦:《中國新詩研究》,臺北:洪範出版社,1987。
瘂 弦編:《戴望舒卷》,臺北:洪範書店,1976年8月。
葉公超:〈音節與意義〉,原載於天津《大公報・文藝》,1936年4月17日、5
月15日)。
葉公超:《葉公超散文集》,臺北:洪範書店,1979。
葉公超:《葉公超批評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葉 泥:《里爾克及其作品》,高雄:大舞台書苑,1977。
葉 珊:《葉珊散文集》,臺北:洪範書店,1977。
葉維廉:〈中國現代詩的語言問題〉,《從現象到表現——葉維廉早期文集》,臺北new window
:東大圖書公司,1994。
葉維廉:《雨的味道》,臺北:爾雅出版社,2006。
葉維廉:《中國詩學》,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new window
葉維廉、須文蔚:〈追索現代主義的抒情、瞬間美學與詩:葉維廉訪談錄〉,《東new window
華漢學》第19期(2014年6月),頁481。
蒂費納‧薩默瓦約(Tiphaine Samoyault)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
津人民,2003。
維根斯坦著,尚志英譯:《哲學研究》,台北:桂冠,1995。
塵 鷗:〈十四行詩三首・後記〉,《商兌》,1933年第1卷第3期,頁16。
廖炳惠:《關鍵詞200》,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廖鴻鈞等譯:《比較文學導論》,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8。
管 管:《管管・世紀詩選》,臺北:爾雅出版社,2000。
聞一多:《聞一多論新詩》,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5。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第十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趙景深:〈朱湘的石門集〉,《人間世》第15期(1934年),頁30-31。
齊邦媛編:《西洋詩歌研究》,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6。
葛 雷、梁 棟著:《現代法國詩歌美學描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劉正忠:〈軍旅詩人的異端性格—以五、六十年代的洛夫、商禽、瘂弦為主〉,台
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
劉正忠:〈擬代、新主體和晚期風格——試論楊牧的《長短歌行》〉,《「主體與他
者:兩岸當代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主辦,2002年9
月24日),頁31。
劉正忠:〈走過即是我,行者皆有緣:導讀馮至的《十四行集之十六》〉,《幼獅文
藝》607期(2004年7月),頁100-103。
劉正忠:〈楊牧的「戲劇獨白體」〉,《臺大中文學報》第35期(2011年12月),new window
頁289-328。
劉正忠:〈板蕩之際的現代抒情——重探1940、1950年代漢語詩學〉,「近代史觀
與公共性研討會」(政治大學主辦,2013年12月20),頁32。
劉正忠:《現代漢詩的魔怪書寫》,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10。
劉塞雲:《唐恩十四行聖詩研究》,台北:藝友出版社,1987。
廢 名:《廢名集(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初版),頁
1809。
廢 名著,王風編:《廢名集(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蔡明諺:〈一九五〇年代台灣現代詩的淵源與發展〉,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new window
博士論文,2008。
蔡明諺:〈略論40年代中國現代詩——以馮至、鄭敏和穆旦為考察〉,《華文文學
》79期(2007年),頁31。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
式與「含蓄」美典》,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
蔡逸君:〈搜索者夢的方向──楊牧VS.陳芳明對談〉,《聯合文學》192期,2000
年10月,頁14。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臺北:時報,1994。
鄭毓瑜:〈重複短語與風土譬喻——從詩經「山有⋯⋯際有⋯⋯」、「南有⋯⋯」
重複短語談起〉,《清華學報》新三十九卷第1期(2009年3月),頁5。
鄭毓瑜:〈聲音與意義──「自然音節」與現代漢詩學〉,《清華學報》新44卷第1期(2014年3月),頁157-183。new window
鄭慧如:《台灣當代詩的詩藝展示》,臺北:書林出版社,2010。
魯 迅:《吶喊》,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89。
魯 迅:《集外集》,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0。
諾思羅普・弗萊(Northrop Frye)著,陳慧,袁憲軍等譯:《批評的剖析》,天津:
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
錢光培:《現代詩人朱湘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
錫德尼(Philip Sidney)著,錢學熙譯:《為詩辯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
龍清濤:〈簡論孫大雨的「音組」——對新詩格律史上一個重要概念的辨析〉,《中
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9年01期,頁155-162。
戴望舒:《惡之華》,臺北:洪範出版社,1998。
鍾 玲:《現代中國繆司》,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
鴻 鴻:〈文明的野蠻人──葉青寫過的那些詩,痛過的那些痛〉,「聯合報副刊」
,2011年11月12日。
鴻 鴻:〈後備忘錄時期緣起〉,《曼陀羅詩刊》09期(1990年9月),頁94-96。
簡 方:〈雕琢玉杯的詩人〉,北平《新路》雙周刊第10、11號合刊(1946年11
月),頁15。
簡政珍、林燿德編:《台灣新世代詩人大系(上)》,臺北:書林書局,1990。
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臺北:揚智出版社,2004。new window
聶魯達(Pablo Neruda)著,陳 黎、張芬齡譯:《聶魯達: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
臺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6月初版)。
薩伊德(Edward W. Said)著,彭淮棟譯:《論晚期風格》,臺北:麥田出版社,
2010。
藍棣之編選:《新月派詩選》,北京:人民文學社,1989。
顏元叔:〈葉維廉的「定向疊景」〉《中外文學》1 卷 7 期(1972年12月),頁new window
72。
羅念生:《羅念生全集(第8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羅賽蒂(Rossetti)著:《生命殿堂:羅賽蒂的十四行詩》,莊坤良編譯,(臺北:
書林出版社,1992。
蘇珊‧郎格(Susanne Katherina Langer):《情感與形式》,臺北:商鼎文化出版
社,1991。
蘇雪林:〈論李金髮的詩〉,原刊於《現代》第3卷第3期(1933年),頁35。
蘇雪林:《中國二三十年代作家》,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5。


三、網路資料:

「楊牧、屠岸、陳傳興、許悔之:他們在島嶼寫作」,「鳳凰網讀書會」第137期,
參見網址:http://book.ifeng.com/dushuhui/special/salon137/detail_2013_06/05/26113829_10.shtml
「噴泉」(Fountain)(1917)圖片來源:http://www.tate.org.uk/art/artworks/duchamp-fountain-t07573
《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繁體中文版》:
http://daying.wordpedia.com.nthulib-oc.nthu.edu.t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