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歧異中同聲齊唱的想像共同體——以1970年代台灣鄉土美術批評意識研究為重點
作者:陳秀文
作者(外文):Hsiu-Wen C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研究所
指導教授:曾肅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鄉土運動鄉土美術國族主義新文化運動美術評論批評意識the Domestic Movementthe Domestic ArtnationalismNew Culture Movementart criticismcritical consciousne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9
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誠如許多學者已指出的,基本上就是以國族主義為最高指導原則。而本文則旨在探討1970年代的國族主義話語在鄉土美術評論中的滲透與擴散,以及在底層統治這些話語的運作規則。在研究方式上,本文一方面擬參照國族主義理論研究之啟示,藉由對鄉土美術評論文章進行文本的內部分析,並結合藝術社會學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外緣性研究方式,從認知條件、客觀現實條件,以及文化建構的方式等角度,說明鄉土主義如何成為可能,如何迅速傳播、造成風氣。另一方面,並擬藉由將鄉土運動和中國第一波國族主義新文化運動做一並置比較方式,透過對兩者的美術理論成因與過程輪廓之比較,闡明批評意識與知識結構如何因應不同的時代條件產生變化。要言之,本研究一方面關注鄉土美術評論對鄉土文化的再現與再生產,另一方面也著意凸顯這些評論話語的社會環境與參考架構。
依照本研究之結果顯示,為了終結戰後以來「本省人」和「外省人」,以及「傳統派」和「現代派」的分裂對立,以求取「團結替代分裂」來應付中華民國自釣魚台事件以來在國際上接踵而來的不利局勢,以及為了順應邁入工業化、都市化時代之後持續發展經濟的需求,1970年代的鄉土美術評論乃呼應當時文學評論的提倡,積極尋求一種既能夠提振民族精神,凝聚生命共同體的共識,又能夠達到技術升級與產業創新的管道,在美術評論方面遂有了提倡繼承與發揚民間藝術的呼籲,檢討過去「正統國畫論爭」中自我分裂的意識形態,以及藉由批評省展和學院主義的批評標準,設立「雄獅美術新人獎」等作法,來鼓勵藝術家不分彼我,齊心協力創造出集「時間上是現代的」,「精神上是中國的」,「題材上是本土的」,「形式上是具象寫實的」等特色於一身的鄉土美術之實踐。
在鄉土美術批評話語的知識結構方面,經鄉土運動與新文化運動的比較研究後發現,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知識份子,由於所面對的是一個國家在政治上正要從一個封建政體轉型到現代民族國家,在經濟上正要從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發展的關鍵,在此情況下,知識份子所能做的,就是以思想較之更先進的歐、美、日列強的「現代化」模式,做為國家未來發展的指標。而為了推動「現代化」的發軔,除了積極介紹與引進西方的「民主」、「科學」觀念,舉凡普及新教育、推廣新學術、統一語言與文字,乃至於破除傳統封建社會倫理和風俗的迷思,也都勢在必行。所以在新文化運動中,蔡元培提倡的「以美育代宗教」,從文學到美術,無不成為整個社會上行下效的依據,除此之外,在語言的統一與教育的國家化事業上,國家積極介入的態勢也是十分明顯的。但是相較之下,到了鄉土運動時期,隨著「工業化」的完成,經濟條件的普遍改善,一般人民的教育水準和民主思想的提升,以及新興的中產階級在整個工業發展的過程中佔據愈來愈重要的影響力,以往「由上而下」的領導方式與政府主導的方式,已逐漸地在朝向「由下而上」的領導方式調整。所以到了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蔡元培在新文化運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已由高信疆這位媒體健兒所取代。亦即,居前主導運動的人物,已由原來執掌教育的舵手改為「居中調停的」傳播媒介主持人。而這種新興的文化要角,作為大眾傳播媒介的一部分,如實來說,不僅是權力意識形態的工具,發揮著教化、說服與宣傳的功能;還必須堅持自己做為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之公共論壇,守護著某些公認的價值規範或思想;甚至還必須遵循資本自我增殖之邏輯,發揮生財的功能。換言之,他所扮演的是居於當權者和新興的中產階級之間的溝通平台,是高級文化和通俗文化的整合媒介,同時也是讀者和作者之間的重要橋樑。而透過兩種國族主義類型的比較研究也可見,即使同樣都具有反殖民主義的精神,同樣都由知識分子所領導,由於認知條件與現實條件的差異,兩者的文化想像與建構模式(乃至於兩者所提倡的美術理論)已大為不同。
As many researchers have indicated, the principal guideline of the Domestic Movement in the 1970s is nationalism.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nationalist discourses in the 1970s penetrate art criticism,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rules underlying these discourses. In terms of research method, this paper intends to combine text analysis and sociologist approach, with reference to nationalist theories, to investigate how the Domestic art criticism constructs, advocates and reproduces the Domestic culture. It also compares the Domestic Movement, characteristic of its anti-westernization attitude, and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advocate for westernization, to clarify the ultimate meaning in the paradigm shift, highlighting the potential impact the social environment has on the critical consciousness.
一、外文部份

Alexander, Victoria D. Sociology of the Arts: Exploring Fine and Popular Forms.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3.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ised ed. New York: Verso, 1999.
Bagehot, Walter. Physics and Politics. First written in 1869. Sioux Falls, SD: NuVision Publications, LLC, 2008.
Berger, Peter, Brigitte Berger, and Hansfried Kellner. The Homeless Mind: Modernization and Consciousnes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4.
Brown, David. Contemporary Nationalism: Civic, Ethnocultural and Multicultural Poli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Chatterjee, Partha. The Nation and Its Fragments: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Histories.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Clark, T. J. The Painting of Modern Life: Paris in the Art of Manet and His Followers. Revised Edition.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 Press, 1999.
Crang, Mike. Cultural Geography. London: Routledge, 1998.
Culler, Jonathan. Literary The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Fukuyama, Francis. “Comments on Nationalism & Democracy.” In Natinalism, Ethnic Conflict, and Democracy, edited by Larry Diamond and Marc F. Plattner . Baltimore, Maryl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4.
Grayling, A. C. The Meaning of Things: Applying Philosophy to Life.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2001.
Harvey, David.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9.
Gellner, Ernest.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Oxford and New York :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5.
—— Nationalis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7.
Giddens, Anthony. The Nation- state and Violence. Cambridge: Polity, 1985.
—— Sociology. Sixth Edition. Cambridge, UK and Malden, Ma: Polity Press, 2009.
Hobsbawn, E. J.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 Press, 2000.
Hall , Stuart ed.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7.
Jenkins, Richard. Social Identity. 3rd e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Kedourie, Elie. Nationalism, 4th ed.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3.
Nash, Kate, and Alan Scot .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 Maldon and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Neulinger, John.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Research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Leisure. Springfield, Illinois: Charles C. Thomas‧Publisher, 1978.
Pearce, Susan M. On Collecting: An Investigation into Collecting in the European Tra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Pešić, Vesna. “The Cruel Face of Nationalism.” In Natinalism, Ethnic Conflict, and Democracy, edited by Larry Diamond and Marc F. Plattner. Baltimore, Maryl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4.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3rd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2.


二、中文部份

〈「五四」文學革命的興起與發展〉。《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冊),朱棟霖、丁帆、朱曉進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京師大學堂〉,http://baike.baidu.com/view/124274.htm(accessed 2010/3/4)。
〈洪通震驚藝壇 美報大幅報導 海濱漁人名揚彼岸〉。《聯合報》,1976年8月6日,9版。
〈胡適〉,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3%A1%E9%81%A9(accessed2010up/3/3)。
〈第二次文藝會談紀實〉。《第二次文藝會談實錄》。台北: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1977。
〈報紙的副刊何處去?――談談副刊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上)〉。《聯合報副刊》,1979年10月5日,8版。
〈發刊詞〉。《現代文學》1(1960.03):2。
〈蔡元培與北大畫法研究會〉,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enyyj200801017.aspx(accessed 2010/3/9)。
《劉海粟藝術文選》,朱金樓、袁志煌編。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
《龍族詩刊》1(1971.03)。
Biggarstaff, Knight。〈現代化及近代中國的初期〉,王綱領譯。收入《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文化,1981。
Gellner, Ernest。《國族與國族主義》,李金梅、黃俊龍譯。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01。
Myers, Ramon H.。〈臺灣經濟的發展〉,呂孝德譯。收入《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81。
于安東。〈中國近代美術教育興起的意義〉。《巢湖學院學報》8:2(2006):118-126。
乃凡。〈苜蓿談 洪通與商業〉。《聯合報》,1976年3月28日,11版。
中國論壇。〈當前中國文學問題〉。原載《中國論壇》49(1977.10)。收入《鄉土文學討論集》,尉天驄編。台北:遠景,1978。
太瘦生。〈洪通奇談〉。《聯合報》,1976年4月7日,12版。
王文興。〈鄉土文學的功與過〉。原載《文學思潮》23(1978.02):64-74。收入《鄉土文學討論集》,尉天驄編。台北:遠景,1978。
王玉路、陳慧娟總編輯。《中華民國全國美術展覽會概覽》。台北:藝術館,2006。
王秀雄。《藝術批評的視野》。臺北市:藝術家,2006。
王拓。〈瘋狂邊緣――談談洪通的畫與洪通(下)〉。《中國時報》,1976年3月14日,12版。
王雅萍。〈誰來發聲?――一九七○年代以後台灣勞工文學的興起與式微〉。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王德威。〈現代主義來了〉。《台灣:從文學看歷史》,王德威編選。台北:麥田城邦文化,2009。
——〈鄉愁的想像〉。《台灣:從文學看歷史》,王德威編選。台北:麥田城邦文化,2009。
尹雪曼。〈為「鄉土文學」把脈〉。收入《第二次文藝會談實錄》。台北: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1977。
史君美(唐文標)。〈先檢討我們自己吧〉。《中外文學》1:6(1972.11):4-7。new window
朱西甯。〈大匠朱銘〉。《中國時報》,1976年3月20日,12版。
—— 〈回歸何處?如何回歸?〉。原載於《仙人掌雜誌》1:2=2(1977.04):151-171。收入《鄉土文學討論集》,尉天驄編。台北:遠景,1978。
朱炎。〈我對鄉土文學的看法〉。原載《中央日報副刊》,1977年9月8日。收入《當前文學問題總批判》,彭品光編。台北:青溪文藝叢書,1977。
朱銘。〈說一些話〉。《中國時報》,1976年3月19日,12版。
江聲。〈珍貴的陳舊畫稿――談呂鐵州的生平及作品〉。《雄獅美術》72(1977.02):60-69。
江寶釵,〈七○年代文學總論〉,台灣大百科全書,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270&Keyword=%E4%B8%AD%E5%9C%8B%E8%AB%96%E5%A3%87(accessed2011/3/17)
多賀秋五郎。《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 民國編(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
——《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 民國編(中)》。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
何政廣。〈一位傳奇畫家――洪通〉。《雄獅美術》26(1973.04):2-5。
何懷碩。〈傳統、現代與現代藝術〉。《藝壇》59(1973.02),4-5。
——〈「龍族評論專號」讀後〉。《大學雜誌》。68(1973.09):56-58。
——〈地底的靈魂――論洪瑞麟先生的畫〉。《雄獅美術》101(1979. 07):56-67。
——〈平心看文學方向論戰(四之一)〉。《聯合報副刊》,1978年3月4日,12版。
——〈平心看文學方向論戰(四之二)〉。《聯合報副刊》,1978年3月10日,12版。
——〈社會變遷與現代中國美術――三十年來中國美術在臺灣發展的回顧與思省〉。《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中國論壇社,1985。
吳叡人。〈想像我們的世界〉。《中國時報》,2010年5月9日,A11版。
呂清夫。〈藝術本土化與現代化思潮之研究〉。收入《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75-96。
余光中。〈狼來了〉。原載於《聯合報》,1977年8月20日。收入《鄉土文學討論集》,尉天驄編。台北:遠景,1978。
宋澤萊。〈從「打牛湳村」到「蓬萊誌異――追憶那段美麗•淒清的歲月(1975-1980)」〉。《打牛湳村》。台北:前衛,1988。
李芳芝。〈休閒運動發展史〉(講義)。轉引自黃枝興。〈台灣戰後社會變遷與休閒運動之發展〉。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4。
李阿目。〈發刊詞〉。《雄獅美術》1(1971.03):1。
李欽賢。《台灣美術閱覽》。台北:玉山社,1998。
李國偉。〈詩的意味(上)(下)〉。《中國時報》,1972年11月17-18日,12版。李乾朗。〈席德進的古建築緣〉。《席德進紀念全集V――席氏收藏珍品》。台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7。
李賢文。〈逢人說洪通〉。《雄獅美術》26(1973.04):16-27。
李瑞騰。《台灣文學風貌》。台北:三民,1981。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台北市:風雲出版社,1990。
金耀基等著。《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81。
周芳美、吳方正。〈一九二○及三○年代中國畫家赴巴黎習畫後對上海藝壇的影
響〉。收入《區域與網絡――近千年來中國美術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1。
林巾力。〈「地方」與「世界」的辯證:台灣三○年代鄉土文學論述〉。《東吳中文學報》19(2010.05):369-396。
林伯欣等。《戰後台灣美術中的東方優越論》。台南:台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1999。
林伯欣。〈凝視與想像之間——「中國現代畫」在戰後台灣的論述形構(1945-1970)〉。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碩士論文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2000。
林明賢。〈畫家生涯三十年――漫談席德進繪畫歷程〉。《台灣美術》22(1993.10):16-20。new window
——《席德進水彩畫風格之研究》。台南市:文沛美術圖書,2006。
林風眠。〈致全國藝術界書〉。收入《近代中國美術論集(第五輯)》,何懷碩編。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1。
林紓,〈答大學堂校長蔡鶴卿太史書〉,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7%AD%94%E5%A4%A7%E5%AD%B8%E
5%A0%82%E6%A0%A1%E9%95%B7%E8%94%A1%E9%B6%B4%E5%8D
%BF% E5%A4%AA%E5%8F%B2%E6%9B%B8(accessed2010/2/24)。
林振莖,〈傅狷夫對台灣戰後「官辦美展」影響力之研究:以「全省美展」與「全國美展」為例〉,
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35/journal_park295.htm(accessed 2010/4/16)。
林淇瀁(向陽)。〈打開意識型態地圖――戰後台灣文學傳播的媒介運作〉。《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2001。new window
林惺嶽。〈台灣民俗文物與現代繪畫〉。《藝術家》7(1975.12):54-57。
——〈我看東洋畫〉。《雄獅美術》72(1977.02):54-57。
——〈洪通的畫應不應該放洋〉。《聯合報副刊》,1978年10月9日,12版。
——《臺灣美術風雲40年》。臺北市: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
林衡道。〈臺灣的民間藝術〉。《藝術家》60(1980.05):66-70。new window
林燿德。〈「聯副」四十年〉。《聯合文學》82(1991.09):10-19。
林馨琴。〈洪通和他的畫〉。《中國時報》,1976年3月10日,3版。
杭之。《邁向後美麗島的民間社會》上冊。台北:唐山出版社,1990。
向陽(林淇瀁)。〈副刊學的理論建構基礎――以台灣報紙副刊之發展過程及其時代背景為場域〉。《文學與傳播的關係》。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
春生。〈畫展前訪席德進〉。《雄獅美術》76(1977.06):133-136。
俞春放,〈詩性視角:文學研究會和創造社〉,
http://www.guxiang.com/xueshu/others/wenxue/200504/200504080022.htm(2010/2/22)。
柯慶明。〈讓我們談『詩』――對有關現代詩爭論的一個省察與建議〉。《中國現代詩評論》。台北市:林白出版社,1973。
洛夫。〈略論「民族性」「詩的語言」及「時代性」〉。《人與社會》1:2(1973.06):53-54。
施叔青。《琉璃瓦》。台北市:時報文化,1976。
胡奇中。〈我與畫〉。《建築雙月刊》11(1963.02):1。
胡適。〈文學改良芻議〉。《文學改良芻議》。台北:遠流出版社,1986。
胡耀恆。〈《中外文學》發刊辭〉。《中外文學》1:1(1972.06):4-5。
郎紹君。《林風眠》。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4。
倪再沁。〈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雄獅美術》249(1991.11):136-157。
唐文標。〈誰來烹魚――因洪通而想到的(下)〉。《中國時報》,1973年6月2日,12版。
孫震。〈從經濟成長看施叔青的《琉璃瓦》〉。《聯合報》,1976年5月18日,12版。
席德進。《上裸男孩――席德進四○至六○年代日記選》,鄭惠美編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3年。
——〈美國的普普藝術〉。原載《文星》13:3=75(1964.01):50-52。收入《席德進看歐美藝壇》。台北:文星叢書,1966。
——〈巴黎畫壇往何處去?〉,原載《聯合報》,1965年1月14日,收入《席德進看歐美藝壇》。台北:文星叢書,1966。
——《台灣民間藝術》。台北:雄獅圖書,1974。
——〈從中國傳統民房看公寓〉。《房屋市場》34(1976.05):78-79。
——〈臺灣古建築體驗(1):消失了的古蹟〉。《藝術家》36(1978.05):67-70。
徐治平。〈台灣鄉土文學三大家述評〉。《人文藝術學報》3(2004.04):27-56。
徐悲鴻。〈評文華殿所藏書畫〉。原載於《北京大學日刊》,1918年5月10-11日。收入《徐悲鴻藝術文集(上冊)》,徐伯陽、金山合編。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87。
——〈中國畫改良之方法〉。原載於《北京大學日刊》,1918年5月23-25日。收入《徐悲鴻藝術文集(上冊)》,徐伯陽、金山合編。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87。
——〈致晨光美術會(原題為〈節錄徐悲鴻君由法來信〉)〉。原載於上海《晨光》,1921年一卷一期。收入《徐悲鴻藝術文集(上冊)》,徐伯陽、金山合編。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87。
——〈學術研究之談話(原題為〈徐悲鴻君學術研究之談話〉)〉。原載於上海《時報》,1926年3月7日。收入《徐悲鴻藝術文集(上冊)》,徐伯陽、金山合編。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87。
——〈美的解剖――在上海開洛公司講演辭〉。原載於上海《時報》,1926年
3月28日。收入《徐悲鴻藝術文集(上冊)》,徐伯陽、金山合編。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87。
——〈在中華藝術大學演講辭〉。原載於上海《申報》,1926年4月5日。收
入《徐悲鴻藝術文集(上冊)》,徐伯陽、金山合編。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87。
——〈悲鴻自述〉。原載於上海《良友》,1930年第46期。收入《徐悲鴻藝術文集(上冊)》,徐伯陽、金山合編。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87。
郝譽翔。〈論一九八○年前後台灣新生代文學的發展〉。《中外文學》28:11=335(2000.04):161-175。new window
高上秦(高信疆)。〈逍遙遊――洪通繪畫的通俗演義〉。《雄獅美術》26(1973.04):40-48。
——〈探索與回顧――寫在「龍族」評論專號前面〉。收入《中國現代詩評論》,高上秦主編。台北市:林白出版社,1973。
高準。〈論中國新詩的風格發展與前途方向(中)〉。《大學雜誌》60(1972.12):68-75。
——〈論中國新詩的風格發展與前途方向(下)〉。《大學雜誌》62(1973.02):60-71。
尉天驄。〈大家談 我們需要苦幹實幹!〉。《聯合報》,1976年3月27日,2版。
崔詠雪。「藝術的軌跡――席德進的繪畫世界」策展論述(展期
2009/07/11-09/27)。
彭瑞金。《瞄準台灣作家》。高雄市:派色文化,1992。
張我軍,〈糟糕的台灣文學界〉,《台灣民報》2卷24號,1924年11月21日,6。
張俐璇,〈「人間」副刊〉,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fprint?ID=2294(accessed2010/3/19)。
張誦聖。〈台灣現代主義文學潮流的崛起〉。《台灣文學學報》11(2007.12):133-160。new window
張瓊文。〈黃春明與台灣鄉土文學運動〉。國立政治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2006。
曹筱玥。〈認同與回歸――七○年代本土意識下繪畫的產製與通路〉。《藝術家》56:4=335(民92.04):481-485。
莊伯和。〈朱銘的木彫藝術〉。《藝術家》11(1976.04):79-87。
——〈迎新春 話剪紙〉。《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2(1978.02):62-64。
許忠英。〈藝術是大家的〉。《雄獅美術》64(1976.06):151。
許南村(陳映真)。〈人與歷史――畫家吳耀忠訪問記〉。《雄獅美術》90(1978.08):27-40。
陳芳明。〈剪掉批評的辮子〉。《中外文學》1:12(1973.05):92-100。new window
——〈七○年代台灣文學史導論――一個史觀的問題〉。《現代學術研究》4 (1991.05):39。
——〈歷史的歧見與回歸的歧路――鄉土文學的意義與反思〉。《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
陳其南。〈野生的文化――洪通繪畫的分析〉。原載《中央日報》,1975年7月。收入《文化結構與神話――文化的軌跡(上冊)》。台北市:允晨,1986。new window
陳怡如。〈一個鄉土文學史進程的觀察〉。《輔大中研所學刊》11(2001.10):287-302。new window
陳明成。〈陳芳明現象及其國族認同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陳映真。〈關懷的人生觀〉。《小說新潮》2(1977.10)。收入《鄉土文學討論集》,尉天驄編。台北:遠景,1978年。
陳美靜。〈王禎和〈小林來台北〉的修辭研究〉。《應華學報》5(2009.06):137-158。陳紀瀅。〈抗戰以前及抗戰時期的中國文藝發展概要〉。《抗戰文學概說》,李瑞騰編。台北:文訊,1987。new window
陳雲均。〈漂泊的現代性:從政治、審美與鄉愁看席德進的繪畫〉。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傳席。《中國繪畫理論史》。台北市:三民,2005。
陳錦芳。〈洪通帶來的啟示〉。《雄獅美術》30(1973.08):44-52。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收入《文學改良芻議》,胡適。台北:遠流出版社,1986。
傅敏。〈招魂祭――從所謂的「1970詩選」談洛夫的詩之認識〉。《笠》43(1971.06):55-58。
創世紀詩社。〈關於「中國現代詩總檢討」專輯〉。《創世紀》31(1972.12):13。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報社文化出版部,1991。
彭歌。〈龍吟〉。《聯合報》,1973年8月3日,14版。
彭國樑。《北京大學前期發展與影響――1898-1929》。台中市:昇朝出版社,1983。
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40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
曾培堯。〈洪通與我〉。《雄獅美術》26(1973.04):39。
曾肅良。《透視藝術市場》。台北市:三藝文化事業,2002。
—— 藝術社會學課堂講義。2011年4月17日。
雄獅美術。〈新人的笑容――訪第三屆新人獎得主〉。《雄獅美術》85(1978.03):32-40。
黃冬富。〈省展五十年國畫部之回顧〉。《全省美展五十年回顧展》。台中市:省教育廳,1995。
黃石輝。〈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收於《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中島利郎編。高雄市:春暉,2003。
黃春明。《莎喲娜啦.再見》。台北市 : 遠景,1974。
——〈一個作者的卑鄙心靈〉。《夏潮》23(1978. 02)。收入《鄉土文學討論集》,尉天驄編。台北:遠景,1978。
黃枝興。〈台灣戰後社會變遷與休閒運動之發展〉。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4。
黃樹民。〈近百年來中國現代化的過程〉。收入《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文化,1981。
楚戈。〈反省的時代――兼論席德進的水彩和水墨畫展〉。《民族晚報》,1972年11月4日。
——〈二十年來之中國繪畫〉。《人與社會》1:4(1977.10):36-42。
廖炳惠。〈近五十年來的台灣小說〉。《聯合文學》11:12=132(1995.10):127-137。
——《關鍵詞200》。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03。
廖雪芳。〈為東洋畫正名――兼介林之助的膠彩畫〉。《雄獅美術》72(1977.02):45-53。
趙光漢。〈鄉土文學就是國民文學〉。《夏潮》3:2=17(1977.08):21-24。收入《鄉土文學討論集》,尉天驄編。台北:遠景,1978。
劉文三。〈將生命還給繪畫•畫作交給歷史――席德進的水彩藝術〉。《席德進水彩畫紀念展》。台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3。new window
劉國松。〈為什麼把日本畫往國畫裡擠?――九屆全省美展國畫部觀後〉。《聯合報》,1954年11月23日。
——〈日本畫不是國畫〉。《新生報》,1954年12月。
——〈談全省美展――敬致劉真廳長〉。《筆匯》「革新號」1:6(1959.10):25。
——〈論抽象繪畫〉。《筆匯》2:3(1960.10):22-32。
劉紹銘。〈十年來的台灣小說:一九六五-七五――兼論王文興的《家變》〉。《中外文學》4:12(1976.05):4-16。new window
——編。〈《臺灣本土作家短篇小說選(修訂本)――序》〉。《臺灣本地作家短篇小說選》。台北:大地,2003。
潘元石。〈洪通的精神分析〉。《雄獅美術》26(1973.04):28-31。
鄭惠美。〈臺灣山水•中國意境――席德進晚期水彩畫風之形成〉。《現代美術》45(1992.12):14-29。
——〈席德進的書法與現代藝術〉。收入《孤飛之鷹――席德進七○至八○年代日記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3年。
——《獻祭美神――席德進傳》。台北:聯合文學,2005。
楊照。〈台灣戰後五十年文學批評小史〉。《聯合文學》11:12=132(1995.10):173-181。
楊國樞。〈中國人的蛻變〉。收入《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文化,1981。new window
楊繡綾。〈從《雄獅美術》看七○年代鄉土美術發展之形構與限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葉石濤。〈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原載於《夏潮》2:5(1977.05):68-75。收入《鄉土文學討論集》,尉天驄編。台北:遠景,1978。new window
銀正雄。〈墳地裡哪來鐘聲?〉。原載於《仙人掌雜誌》1:2=2(1977.04):131-140。收入《鄉土文學討論集》,尉天驄編。台北:遠景,1978。
蔣勳。〈優秀的木雕工作者――朱銘〉。《中國時報》,1976年3月19日,12版。
——〈當前都市文化造型的難題〉。《中國論壇》3:8(1977.01):12-13。
——〈台灣寫實文學中新起的道德力量――序王拓《望君早歸》〉。收入《鄉土文學討論集》,尉天驄編。台北:遠景,1978。
——〈七○〉。收入《台灣:從文學看歷史》,王德威編選。台北:麥田城邦文化,2009。
蔡文輝。《比較社會學》。台北:東大,1989。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1917年1月9日。收入《大學精神》,楊東平編。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2001。
——〈在北大畫法研究會行修業式之訓詞〉。原載於《北京大學日刊》,1918年6月28日。收入《蔡元培美學文選》,聞笛、水如編。台北:淑馨,1989。
——〈在北大畫法研究會之演說詞〉。原載於《北京大學日刊》,1919年10月25日。收入《蔡元培美學文選》,聞笛、水如編。台北:淑馨,1989。
——〈文化運動不要忘了美育〉。原載於《晨報副刊》,1919年12月1日。收入《蔡元培美學文選》,聞笛、水如編。台北:淑馨,1989。
——〈美育實施的方法〉。原載於《教育雜誌》14:6(1922.06)。收入《蔡元培美學文選》,聞笛、水如編。台北:淑馨,1989。
——〈美育〉。原載於《教育大辭典》(1930)。收入《蔡元培美學文選》,聞笛、水如編。台北:淑馨,1989。
——〈三十五年來中國之新文化(美術部分)〉。原載於《最近三十五年之中
國教育》。北京:商務印書館,1931。收入《蔡元培美學文選》,聞笛、水如編。台北:淑馨,1989。
蔡源煌。〈重探三十年代文學的神話〉。《沈從文》,沈從文著。台北:海風出版社,1991。
鄭世璠。〈期待於全省美展――來自省展•關懷省展〉。《雄獅美術》83(1978.01):96-99。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6:2(1999.12):77-138。new window
蕭新煌。《社會力――台灣向前看》。台北市:自立晚報,1989。
蕭瓊瑞、林伯欣。《台灣美術評論全集――劉國松卷》。台北:藝術家,1999。
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台灣之發展(1945-1970)》。台北:東大圖書,1991。
賴傳鑑。〈又見洪通〉。《中國時報》,1976年3月13日,3版。
——〈國畫革新聲中談東洋畫〉。《雄獅美術》72(1977.02):82-89。
聯合報。〈當前的文藝路線〉。原載《聯合報社論》,1977年8月29日。收入《當前文學問題總批判》,彭品光編。台北:青溪文藝叢書,1977。
謝里法。〈草地人的畫筆――里法寄自紐約〉。《雄獅美術》26(1973.04):37-38。
——〈殖民主義下的臺灣新美術運動〉。《夏潮》2:2(1977.02):61-64。
——《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市:藝術家,1998。
謝理發。〈台灣東洋繪畫的第五度空間〉。《雄獅美術》72(1977.02):28-44。
謝東山、楊墀,〈二十世紀台灣美術:鄉土運動與美術――一九七○年代〉,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美術網站(2002年8月),(accessed2009年3月22日)。
謝東山。《台灣美術批評史》。臺北市:洪葉文化,2005。new window
關傑明。〈中國現代詩人的困境(上)(下)〉。《中國時報》,1972年2月28-29日。
——〈中國現代詩的幻境(上)(下)〉。《中國時報》,1972年9月10-11日。
魏鏞。〈臺灣的現代化〉,朱雲鵬譯。收入《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81。
顏元叔。〈葉維廉的「定向疊景」〉。《中外文學》1:7(1972.12):72-87。new window
嚴家淦。〈嚴總統對第二次文藝會談講詞――中華民國六十六年八月二十九日〉。《第二次文藝會談實錄》。台北: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197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