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傳統中國肖像畫與西洋繪畫--早期影響(下)
書刊名:書畫藝術學刊
作者:黃朝政
作者(外文):Huang, Chao-cheng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3
頁次:頁213-257
主題關鍵詞:肖像畫個體本質形式差異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
  • 點閱點閱:23
以當今的眼光來看,大約1600~1900年期間的中、西繪畫交流發展中,當時中國肖像畫的許多影像觀念跟繪畫技術確實是受到了西方藝術的影響與刺激。不過,整體而言,中國肖像畫中的主要表達內容與象徵符號,似乎並沒有產生太大的改變,甚至於在一些主要的形式上,仍然是沿襲或者複製於一些古代繪畫的結構風格。這明顯地為中、西肖像畫區分出一條的「差異」界線,簡單地說,在二十世紀以前的中國肖像畫,是具有很明顯的、清晰的創作動機與表現對象,完全有別於西洋肖像畫在不同的時代背景的不同影像風格與感官訴求。這裡第一步我們將試圖去尋找與分析,傳統中國與西洋古典藝術在創作個體肖像畫上的「差異」本質思考,然後在利用幾件東、西方代表性的肖像畫作品,去突顯我們所分析的差異特色。
期刊論文
1.張安治(1979)。任熊與他的自畫像。故宮博物院院刊,2,14-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灝(20080200)。跨文化美學視域下的中國古代畫論。揭諦,14,37-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國安(19910900)。明末肖像畫製作的兩個社會性特徵。藝術學,6,119-1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FRANCASTEL,P. y G.(1978)。El retrato。Cátedra。  new window
2.MARTÍINEZ-ARTERO(2004)。El retrato, Del sujeto en el retrato。Montesinos。  new window
3.溫蒂.貝克特修女、李惠珍、連惠幸(2003)。繪畫的故事。臺北:臺灣麥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Nochlin, Linda、刁筱華(1998)。寫實主義。台北市: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蓮、卓立(2006)。淡之頌:論中國思想與美學。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雙棣、張萬彬、殷國光、陳濤(2000)。呂氏春秋譯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1980)。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法(2006)。中國美學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朗(2005)。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吉軍(1998)。中國喪葬史。江西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喬治・斯當東、葉篤義(1963)。英使謁見乾隆紀實。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鼓應、白奚(2001)。老子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Jullien, François、Gibson, Ralph、林志明、張婉真(2004)。本質或裸體。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克賽諾、朱光潛。Jenofonte,前431~前354,蘇格拉底的學生。回憶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TODOROV, Tzvetan(2006)。Grandeza y decadencia del retrato antiguo, Elogio de individuo。Barcelona:Galaxia Gutenberg。  new window
16.姚周輝(2002)。失衡的精神家園:中國民間靈魂、鬼神、命運信仰的研究與批判。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楊任之(1993)。尚書今注今譯。北京:北京廣播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內業。管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潘諾夫斯基、李元春(1997)。造形藝術的意義。臺北市: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約翰.伯格、何佩樺(2006)。另類的出口。臺北市:麥田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約翰.赫伊津哈、何道寬(2008)。中世紀的秋天。桂林:廣西師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VINOGRAD, Richard(1992)。Image of the Artist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Portraiture, Boundaries of the self: Chinese portraits, 1600-190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3.(1772)。Oeuvres du comte Algarotti《阿爾加洛蒂伯爵文集》。柏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韋一空(2007)。之間:中西藝術賞析比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WALDMANN, Susann、José Luis Gil Arista(2007)。El artista y su retrato en la España del siglo XVII- Una aportación al estudio de la pintura retratista española。Madrid:Alianza。  new window
26.詹尼.湯姆林森、鄧文華(2004)。從葛雷柯到哥雅-1561~1828 年的西班牙繪畫。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高居翰、王嘉驥(1994)。氣勢撼人-十七世紀中國繪畫中的自然與風格。臺北:石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胡奐湘(1997)。《淮南子》的人體觀和養生思想。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華人德(1998)。明清肖像畫略論。明清肖像畫論叢。臺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翼(1957)。宗祠塐像。陔餘叢考。上海:商務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振宇(2001)。易傳<繫辭>上。中國氣論哲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黎翔鳳、梁運華(2004)。管子<心術>下、<內業>。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葉朗(2005)。淮南子<原道訓>。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董仲舒(1984)。春秋繁露<深察名號第三十五>。賴炎元:春秋繁露今注今譯。臺北:台灣商務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充(1993)。論衡<率性篇第八>。袁華忠、方家華:論衡全譯。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充(1993)。論衡<亂龍第四十七>。袁華忠、方家華:論衡全譯。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慶義(2005)。世說新語<巧藝>。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段德智(2009)。主體生成論-對<主體死亡論>之超越。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茨維坦.托多洛夫、魯京明(2007)。個體在繪畫中的表現。個體在藝術中的誕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普羅提諾、石敏敏(2009)。論理智、形式和是。九章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普羅提諾、石敏敏(2009)。論可理知的美。九章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普羅提諾、石敏敏(2009)。論美。九章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繹(1984)。寫像秘訣。《中國畫論類編》。台北市: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周履靖(1984)。天形道貌畫人物論。《中國畫論類編》。台北市: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蔣驥(1984)。傳神祕要。《中國畫論類編》。台北市: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沈宗騫(1984)。芥舟學畫編。《中國畫論類編》。台北市: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鄒一桂(1984)。小山畫譜<西洋畫>。《歷代論畫名著彙編》。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