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居家式托育服務之回顧與前瞻
書刊名: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
作者:段慧瑩 引用關係楊曉苓 引用關係蕭彩琴
作者(外文):Duan, Hui-yingYang, Hsiao-lingHsiao, Tsai-chin
出版日期:2012
卷期:20
頁次:頁69-87
主題關鍵詞:居家托育托育服務保母Family childcareChildcare servicesFamily childcare provid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
  • 點閱點閱:422
期刊論文
1.陳宗賢(20081100)。由媒體報導談技能檢定。臺灣勞工季刊,16,58-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ohen, N. E.(1992)。Increasing the Quality of Family Child Care Homes: Strategies for the 1990s。Chile & Youth Care Forum,21(5),347-359。  new window
3.DeBord, K.、Sawyers, J.(1996)。The effects of training on the quality of family child care for those associated with and not associated with professional child care organization。Child & Youth Forum,25(1),7-15。  new window
4.段慧瑩、黃馨慧(20080600)。臺灣證照保母托育服務概況調查。幼兒教育年刊,19,19-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Kontos, S.、Howes, C.、Galinsky, E.(1996)。Does Training Make a Difference to Quality in Family Child Care?。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11,427-445。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段慧瑩、楊曉苓(2006)。我國實施社區保母系統之現況探討。理幼兒敎保論壇「2006年幼兒教保-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中薪六校院聯合辦 。台中: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71-2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段慧瑩(2006)。九十四年全國社區保母支持系統評鑑總報告。台中:內政部兒童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段慧瑩(2011)。「保母托育管理與費用補助計畫」效益評估。臺北市:行政院研究考核委院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靜晃(2008)。兒童及少年福利政策白皮書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寶園(2008)。専業化保母的篩選-保母適任性之調査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魏希聖(2011)。99年臺閩地區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査報告。臺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曉苓、段慧瑩(2007)。0-2歲嬰幼兒適性發展學習活動綱要之研究 (計畫編號:096301100000A10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馬祖琳、張斯寧、段慧瑩(2011)。我國社區保母系統角色定位與服務模式之研究。台北:內政部兒童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邱志鵬、周志宏(2008)。居家式及托嬰中心照顧服務輔導管理規範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祖琳、張斯寧(2007)。家庭保母督導與管理之規劃研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葉郁菁(2006)。從兒童照顧政策探討提昇出生率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朱俐蓉(2011)。居家托育保母安排嬰幼兒遊戲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華玲(2010)。我國居家保母托育市場供需變化之研究(碩士論文)。佛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呈瑤(2012)。居家式保母與家長溝通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怡達(2010)。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合作課責架構之初探-以嘉義縣市社區保母系統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曉芬(2009)。執業保母對照顧喝母乳嬰幼兒之經驗(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侯如盈(2011)。嬰幼兒居家式托育環境之現況探討(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姚秀慧(2011)。保母對臺北市社區保母系統的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探討(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洪敏中(2003)。臺保母専業化之研究(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仁華(2006)。保母之個人特質、工作特性與保母證照制度關係之研究-9個個案之分析(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家卉(2011)。社區保母系統中嬰幼兒母親的就托分離焦慮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曹惠雅(2009)。嬰幼兒家長選擇合格保母托育服務品質之考量因素-以台南縣為例(碩士論文)。致遠管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歐淑儀(2011)。居家式保母之嬰幼兒健康照護知能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蔡宛珍(2010)。保母對「社區保母系統」認同感及滿意度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薛慧平(2005)。我國保母證照制度對保母人員専業素質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羅國祐(2010)。臺灣居家兒童照顧服務管理規範相關議題研究-以定義、人員要求、人數比為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嚴素娟(2004)。保母訓練班學員經驗學生之研究〜女性主義的觀點(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季玲(2010)。臺中縣居家式保母人員工作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美美(2008)。台北市保母人員在職訓練需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傅珮慈(2009)。收托發展遲緩幼兒保母之家庭托育品質(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郭育祺(2004)。雙薪家庭幼兒母親知覺和保母的養育參與、共養育及養育品質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胡倩瑜(2003)。我國合格家庭保母之托育服務品質認知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倩慧(1997)。家庭托育服務的品質:家庭保母的角色、家庭系統、及與家長互動關係之探討(碩士論文)。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佩凌(2006)。家事勞動者職業訓練及技能檢定之探討--以照顧服務員和保母人員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慧娟(1989)。家庭保姆訓練方案之評估研究--以臺北家庭扶助中心鄰里托兒服務方案為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哲源(2006)。我國推動「社區保母支持系統」對提供子女照顧影響之初探(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鄭珠里(1997)。家扶中心受訓保姆對嬰幼兒急救之知識、態度與課程需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王青萍(2009)。社區保母系統對家庭式托育服務品質之影響:台中市南區的研究(碩士論文)。亞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黃俊傑(2010)。臺中市保母專業發展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台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2012)。家庭托育服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段慧瑩(2010)。居家式教保服務-理論與實踐研究。臺北市:華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雄縣政府社會科、高雄家庭扶助中心(1992)。高雄縣「鄰里家庭托育服務保母専業訓練方案」研究發展報告。高雄縣:高雄縣政府社會科、高雄家庭扶助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Kontos, S.(1992)。Family day care: Out of the shadows and into the limelight。Washington, DC: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new window
5.Tuominen, M.C.(2003)。We are not babysitters: Family child care providers redefine work and care。Piscataway, New Jersey: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6.薛慧平、施淑娟(2009)。家庭托育概論與實務。臺中:華格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Kontos, S.、Howes, C.、Shin, M.、Galinsky, E.(1995)。Quality in family child care and relative care。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new window
8.中華民國內政部(2008)。人口政策白皮書--針對少子女化、高齡化及移民問題對策。台北市: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内政部兒童局(2012)。取得保母技術士證照人數統計,http://www.cbi.gov.tw/CBI_2/intemet/main/index.aspx, 201208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内政部兒童局(2012)。社區保母系統推動概況表,http://www.cbi.gov.tw/CBI_2/intemet/main/index.aspx, 201208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1)。性別勞動統計,http://statdb.cla.gov.tw/html/woman/OOwomanmenu.htm, 20111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行政院主計處(2011)。社會指標統計年報,http://www.stat.gov.tw/lp.asp?ctNode=3478&CtUnit=1033&BaseDSD=7, 2012/03/01。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