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兒童照顧服務整合模式之研究 -台灣社區保母系統為例
作者:陳麗芬
作者(外文):Chen life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山學術組
指導教授:王順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社區保母系統居家式托育服務家庭保母Community Childcare Provider Schemefamily daycare servicesfamily child care provider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5
保母托育發展由來已久,對於三歲以下的嬰幼兒家長,保母是嬰幼兒之母親及其家人之外主要的照顧人員。無論就供給面或需求面而言,保母是托育服務中最普遍的選擇,亦是相較於機構式照顧較有利於三歲以下嬰幼兒發展的服務方式,在收托人數少情形下,可使嬰幼兒獲得較多關注與互動機會,有助於建立社會與行為關係。因此,保母托育服務的重要性與需求性與日遽增,服務品質也相對地受到重視。另隨著婦女勞動參與率的改變、少子化的現象及家庭結構改變等國內社會背景的因素使得國人產生不同的托育需求,因此建構社區化托育服務網絡,建立優質專業的居家式托育來滿足眾多家長托兒之需求,乃成為內政部兒童局之重點業務,期藉由輔導保母發揮專業知能,來協助家長解決托兒問題,並使幼兒獲得妥善照顧,讓幼兒、家長、與保母三者之間,均能獲得妥適的支持與協助。
臺灣近十年為提供家庭更多友善兒童照顧政策,其中由內政部兒童局2000年3月起指示各縣市政府社會局委託民間機構成立「社區保母系統」,為家長及保母搭起供需的橋樑,以提昇保母工作專業化及保母的工作權益,這是政府對婦女福利、托育服務提升的一個重要措施。故本研究試圖從國家照顧角色介入提供服務,透過「社區保母系統」的發展建構家庭式托育服務的輸送流程,以瞭解社區保母系統實施之現況。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以文獻資料分析、焦點座談及跨國比較作為資料蒐集與分析。除透過瑞典、英國與日本保母系統之管理進行比較分析外,並同時探討我國社區保母系統之國家政策制度如何形塑相關政策安排,以便平衡家庭照顧之問題,以回應現階段兒童照顧因應社會變遷所產生的風險問題。以下針對研究結果與建議進行說明:
一、研究結果:
(一)從瑞典、英國與日本保母系統之管理進行跨國比較分析結果:
社會民主體制國家的瑞典,保母制度彈性,但有國家聘任之公共托育保母為一大特色;另外自由主義體制的英國,對
保母制度採取強制登記作為,不可私自收托幼兒,並同時必須具備國家證照或培訓課程結業,採多元認證制度無執照
年限;而屬東亞模型與我國情文化相近之日本,則對於保母有性別及年齡之限制,無嚴格證照制度但必須經過「全國
家庭福祉員資格認定」制度之規範要求,使得以登記收托幼兒,同時對於收費標準採公開透明制度。
(二)焦點座談結果:
1.社區保母系統督導與管理運作備受肯定:系統承辦單位面對保母的回應,對於社區保母系統運作執行皆持肯定看法,讓
保母及家長受益甚多,惟仍對於進修課程之需求、保母媒合效果以及托育津貼補助部分感到仍有改善與加強空間。
2.地方政府因應中央修正居家托育實施原則:台北市對居家保母托育實施原則之執行更為嚴謹與重視,主因在於為首善之
都且位居都會區域,社區保母系統執行多屬穩定,反觀中央實施原則的研擬,現僅符應政策現況,對於實質監督與管
理仍落於地方政府與承辦單位身上,故思考執行範疇相對周延完整,有助於承接具體而有效的執行。
3.社區保母系統轉型調整之困境
(1)社區保母系統承辦單位業務負荷增加:仍以目前立法通過有關居家式須採登記制度之規劃反應最為熱絡,承接保
母系統單位對於隨之而來的訪視人員的工作負荷量感到憂心,認為中央這樣的做法確實已造成地方政府業務權責
之困擾。
(2)居家登記制度管理機制
社區保母承接單位及保母認為可以採原區加入系統的管理方式因應即可,若遇到區域較大且保母較多得承辦單
位,可再研擬支援單位協助,以作為過度期之試辦參考。另值得關注的是「保母資格、訓練及證照」、「保母及
社區保母系統品質」、「收托人數及年齡層」、「托育補助」四大部分,仍緊扣著第一線居家保母工作權利保障
及專業進修成長需求,但仍有諸多保母認為開放未取得證照保母其實是剝奪工作權利。然隨著立法通過的已勢在
必行,可提供地方政府試辦機制,加強溝通與說明,以因應未來社區保母系統由高度監督管理轉化為低度自主管
理的教育輔導。
二、建議
(一)政策供需面
1.鼓勵保母發展多元托育服務,增能保母提供特殊需求家庭服務
2.整合各類社會福利資訊系統,並顧及弱勢族群資訊獲得之管道
(二)政策執行面
1.積極培育專業居家式訪督人員,提供彈性福利待遇
2.強化親職支持與建置社區為基礎之「托育資源中心」
3.建構輔導與評鑑後續追蹤機制,加強獎勵觀摩交流
(三)政策規畫面
1.加快兒童照顧之國家政策定位,並研擬階段性計畫目標與內容
2.因應區域特性及彈性調整政府與社區保母系統之功能角色分工
3.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建置完善之托育管理機制
綜合以上從供需面、執行面及政策面所言建議外,比起英、美等國長期推動居家托育服務的經驗,臺灣尚屬起步階段。然嬰幼兒研究向來是學術界關注但卻難深入的領域,尤其伴隨著少子化議題而來,所需進一步探討之政策面,實宜投入更多學術研究資源。故未來建議政府應鼓勵相關學術研究之進行,逐年建構我國嬰幼兒托育長期研究資料庫及研發重點,以建立適合嬰幼兒學習活動相關教材與指引,進而發展臺灣兒童照顧服務特色。
Nursery service have development for a long time, for parents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three, nanny is the main caregiver except their mother and families. Nanny is the most popular choice of nursery services, regardless of the supply or demand side. It’s also the conductive service to children under age three, comparing to the institutional care. There’s benefit for children to get more attention, more opportunities for interaction, and more social and behavioral relations due to the nanny only care less children. Therefore, the importance and demand of the childcare services is ever increasing, and the service quality is also important.
With the lift in women'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and the social change of the low birth rate and family structure derived different childcare needs. The Children's Bureau of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committed to develop community-based child care service network and professional family child care to meet the needs of parents so that the children receive proper care and the parents and nannies get appropriate support and assistance.
The government in Taiwan dedicated in providing friendly child care policy in recent years. In March of year 2000, the Children's Bureau,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instructed bureau of social affairs of district government commission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to set up "" to match services for parents and nannies. It also aimed to enhance the interests and specialization of nanny.
This study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nursery service system" which constructed the family child care service delivery process. The researcher adopted qualitative methods, including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focus groups and cross-country comparisons as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anagement of nanny system in Sweden, Britain and Japan, and explore the community nursery service system of national policies in Taiwan, this study try to response the problems and risks of child care that response to social change in phase. The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described as follow.
I.research findings
a.The cross-countr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anny system management in Sweden, Britain and Japan
The nursery service system of Sweden, a social-democratic country, is flexibility. She has public child care nanny as her major feature. The British, a liberal regime, takes the compulsory registration nursery service system and the Non-contractual care service is not allowed. Nanny should have national certification (NEEB) or trained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CACHE) and the licenses’ valid for expired are not limited and they could certificated by multi-way. Japan and Taiwan are similar in culture and all belong to East Asian model country. In Japan, the nanny’s gender and age are restricted, though the certification is not strongly required but the nanny still should obey the requirement of national qualification rule. After that, the nannies could enroll for providing nursery services with transparent fee system.
b. The analysis of focus group
i) The nursery service systems applaud by nannies and parents due to the system help them a lot. The nannies demand for more training, matching efficiency, and allowance of child care.
ii) The district governments revise the implementation rules. Taipei city government rigorously execute the family nursery implementation rule due to the nursery service systems in capital district are relatively stable in operation and local government play the role of governor and supervisor substantially.
iii) The dilemmas of nursery service system’s transition.
a)The loading of nursery service system increased because the worker expected to visit nannies who apply for the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 of family caregiver.
b)The manage mechanism of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 of family caregiver. The agencies of nursery service system and nannies suggested managing by district, if there’s more nannies in the same system, the agency could apply for extra resources. Besides, the qualification,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of caregivers, the service quality of systems, the numbers and age of children in care, and the aid for nursery service are the concerns from nannies. The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held some pilot institution preparing for the autonomy management of nursery service system in the future.
II.Suggestions from this study
a.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policy
i)To encourage nannies developing multiple care services and empower them to provide care services for special need families.
ii)To integrate social welfare information system, and help needy group easy getting information.
b.the execution of policy
i)To train the professional supervisors of family nursery service and guarantee the remuneration.
ii)To enhance the parental supplement and construct the community based nursery service resource center.
iii)To plan the following manage mechanism of 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and encourage the interaction.
c.the planning of policy
i)To ensure the position of national child care policy and deliberate the developmental goals and contents.
ii)To adjust the division of work and function flexibly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 and nursery service system in considering different characters of districts.
iii)To deliberate consummative governor and consultant mechanism of child care services in the basis of Child and Youth Welfare and Protection Act.
To sum up above, Taiwan is still in toddler stage comparing to western countries who have more experience in promoting family nursery services. In terms of the low birth rate, the academic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and resources on researches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gain, this study suggest the government might encourage the academic to produce more researches and construct long-term database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characteristic of Taiwan.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內政部兒童局(2010)。九十九年臺閩地區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報告。臺北:內政部兒童局編印。
邱志鵬、周志宏(2008)。居家式及托嬰中心照顧服務輔導管理規範之研究。內政部兒童局委託專案研究。
馬祖琳、張斯寧(2007)。家庭保母督導與管理之規劃研究。內政部兒童局專案報告。new window
馬祖琳、張斯寧、段慧瑩(2011)。我國社區保母系統角色定位與服務模式之研究。內政部兒童局委託研究報告。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2007)。機構政策白皮書,臺北: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二、期刊論文
古允文譯(1996)福利國家的政治經濟學,臺北:巨流。
丁兆漪(1995)。社會福利意識型態及兒童照顧需求之研究-臺北市職業婦女為例。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未出版。
王篤強(2000)。道德與社會福利----美國八O 年代主要福利思想的澄清與批判。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王文娟、李華夏、吳惠林與鄒繼礎譯(1997)。家庭論,臺北:立緒出版社。
王淑英、賴幸媛 (1997)。臺灣的托育困境與國家的角色。收錄於劉毓秀(編), 女性、國家、照顧工作。臺北。女書文化。new window
王淑英、孫嫚薇(2003)。托育照顧政策中的國家角色。國家政策季刊,2(4),147-174。
王青萍(2009)。社區保母系統對家庭托育服務品質的影響。臺中:亞洲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哲源(2005)。我國推動「社區保母支持系統」對提供子女照顧影響之初探。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文惠(2011)。臺中市保母專業核心能力之調查研究。臺中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尤清梅(1995)。理想的保母。臺北縣:家扶中心。
石婉麗(1994)。實施兒童津貼意義之探討-以現行國家經驗為主。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俐蓉(2011)。居家托育保母安排嬰幼兒遊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多年(1998)。各國學齡前兒童照顧支持政策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慧娟(1989)。家庭保母訓練方案的研究-以臺北家庭扶助中心鄰里托兒服務方案為例。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淑容(1995)。國家和家庭的關係—兼論我國應有的家庭政策。社區發展季刊,70,160-171。new window
李建德(2008)。嘉義縣是家庭托育證照保母其工作滿意度與就業服務意願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宜靜(2008)。托育服務資訊尋求行為之研究。臺北: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佩凌(2006)。家事勞動者職業訓練及技能檢定之探討─以照顧服務員和保母人員為例。彰化: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燁(1997)。父母角色與工作角色的衝突:親職假初探,爭議年代中家庭福利與家庭政策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編印。
吳蘭若(2006)。以德國為鏡提升我國保母托育品質之道。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0,143-158。new window
林宜輝(1998)。「家庭政策支持育兒婦女就業制度之探討—兼論臺灣相關制度之改革」,社區發展季刊,84,95-111。new window
林佳慧(2001)。美國、德國與瑞典的親職假政策研究:從福利國家制度面來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幸萱(2009)。專業成長的追尋:一位家庭保母的生涯故事。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敏中(2003)。臺灣保母專業化之研究。臺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胡倩瑜(2003)。我國合格家庭保母之托育服務品質認知調查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高仁華(2005)。保母之個人特質工作特性與保母證照制度關係之研究-9個個案之分析。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姿儂(1996)。臺北市兒童照護政策之執行評估。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 燕 (1996)。我國托育政策的展望。理論與政策,秋季號,111-130。
(1998)。托育服務:生態觀點的分析。臺北:巨流。
(1999)。托育服務的社會福利定位—生觀點的分析。社會工作學刊,5,1-35。
(2004)。兒童福利。國立空中大學。
唐文慧、楊佳羚(2006)。瑞典育嬰休假制度之研究:共同照顧的價值。政大勞動學報,19,75-117。new window
涂妙如(2002)。放不下的寶貝─談幼兒全日托育。幼教資訊,124,54-57。
曾清保 (2005)。在宅保母家庭托育工作經驗之探討。屏東: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路燕琴 (2007)。臺北縣保母人員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張英陣、彭淑華(1996)。從優勢的觀點論單親家庭。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227-271。new window
孫宏佳 ( 2010 )。專業保母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研究-以彭婉如基金會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晉芬(1995)。〈綿綿此恨,可有絕期 女性工作困境之剖析〉。頁145-180。劉毓秀編,《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臺北:時報文化。
張明正、李美慧(2001)。臺灣地區人口轉型後之生育趨勢與展望。人口學刊,23,93-112 。new window
張旭正(2002)。論國家介入親權行使之法理基礎及界限。臺北: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美娟、段慧瑩(2005)。花蓮地區母親對幼兒托育服務選擇理由、重要程度及托育滿意度之探討‧醫護科技學刊,(7)1,106-120。new window
張美美(2008)。臺北市保母人員在職訓練需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家卉(2011)。社區保母系統中嬰幼兒母親的就托分離焦慮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玟琪 ( 1994 )。影響臺灣地區家庭家務分工因素之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倩慧(1998)。家庭托育服務的品質:家庭保母的角色、家庭系統及與家長互動關係之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伶(1999)。國家與家庭分工的兒童照顧政策:臺灣、美國、瑞典的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惠銛(2003)。女性工作者對親職假之需求與兒童照顧因應方式之調查研究。臺中: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吟(2011)。寶貝與保母的共讀歷程~一位保母的行動研究。臺北: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姚秀慧(2011)。保母對臺北市社區保母系統的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探討。臺北: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建忠(2005)。從男性觀點看生育意願:兼論育兒補助意願何在。婦研縱橫,74,94-97。
黃馨慧、段慧瑩(2007)。臺灣證照保母參與社區保母系統現況與需求研究。論文發表於嘉義大學幼兒教育教學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大學主辦。2007.05.18。嘉義:嘉義大學。
黃曉薇(2008)。後工業社會下的親職照顧策略:比較瑞典、德國與西班牙的兒童照顧體系。嘉義:國立中正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黃俊傑(2009)。臺中市保母專業發展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臺中: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孫宏佳(2008)。專業保母工作壓力與休閒參與之研究 -以彭婉如基金會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育祺(2004)。雙薪家庭幼兒母親知覺和保母的養育參與、共養育及養育品質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育祺、陳若琳(2004)。雙薪家庭幼兒母親知覺和保母的養育參與、共養育及養育品質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36,114-127。
郭靜晃(1998)。兒童托育服務輸送之檢討與省思。東海大學:邁向二十一世紀社會工作管理專題研討會。臺中:東海大學。
郭靜晃、王順民、黃志成、張瓊云、曾華源、蔡宏昭、劉邦富(2000)。 兒童福利—兒童照顧方案規劃。臺北:揚智。
雷蓓蓓 (2004)。臺灣與瑞典的母性保護與兒童照顧之比較。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一龍、陳寬政、楊靜利(2003)。 鼓勵生育與所得稅免稅額調整。臺灣社會福利學刊,4,53-79。new window
蔡延忠(2007)。建構及分析智慧型線上媒合及管理系統 -以全國保母資訊網為例。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宛珍(2010)。保母對「社區保母系統」認同感及滿意度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市。
葉郁菁(2005)。英國與臺灣家庭是托育服務制度之比較研究。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9,109-128。new window
葉郁菁(2006)。托育服務導論。臺北:心理。
葉郁菁、馬財專(2007)。工作與家庭的兩力拉扯-護理人員的托兒照顧。兒童與少年福利期刊,12,125-139。new window
劉毓秀(2006)。北歐托育制度。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0,7-22。new window
劉紀顯(2010)。智慧型托育保母媒合選擇決策支援系統。臺北: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武素萍(1994)。臺北市職業婦女對家庭式嬰幼兒照顧品質期望與評價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監察院(2011)。因應少子化衝擊,政府應有之措施與評估。監察院專案調查研究報告。
彭淑華(1996)。我國兒童政策發展取向之解析:以我國兒童福利法為例,兒童福利政策白皮書研討會。21世紀基金會。1996年3月。new window
彭淑華、鄭善明、蔡嘉洳等(2008)。兒童福利理論與實務。臺北:華格納出版社。
蔡嫦娟、張碧如(2003)。家長對家庭保母之選擇及關係之建立-兼談證照與非證照保母知比較。兒童福利,4,133-155。new window
簡楚瑛(2003)。幼兒教育與保育之行政與政策(歐美澳篇)。臺北:心理。new window
簡文吟(1997)。臺灣地區已婚婦女就業型態之分析:離職與復職的檢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文吟(2004)。臺灣已婚婦女勞動再參與行為的變遷。人口學刊,28,1-47。new window
段慧瑩(2002)。英國教保工作人員資格探討。兒童福利期刊,2,209-229。new window
段慧瑩(2007)。英國國家兒童保育基準訪談稿。訪談日期: 2007年10月6日。
段慧瑩(2008)。九十六年「全國社區保母系統巡迴輔導」總報告。兒童局專案編號:96A1C008Am。臺中:內政部兒童局。
段慧瑩、吳佩璇(2006)。澳洲家庭式日間托育品質認證及其發展趨勢探討。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0,159-174。new window
段慧瑩(2008)。臺灣嬰幼兒居家托育服務發展,我們能做什麼?參與社區保母系統評鑑與輔導之反思,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97年度保母托育服務研討會手冊。100-115。
段慧瑩、黃馨慧(2007)。九十五年「證照保母托育意願與服務概況問卷調查」總報告。兒童局專案編號:95A1C005A1。臺中:內政部兒童局。new window
(2008)。臺灣證照保母托育服務概況調查。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年刊,19,19-50。
段慧瑩、楊曉苓(2008)。社區保母系統訪督人員服務執行現況初探。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3,105-120。new window
(2011)。保母托育管理與費用補助計畫效益評估。行政院研究發展委員會。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
段慧瑩、馬祖琳、張斯寧(2010)。全國社區保母系統評鑑分析。兒童與少年福利期刊。17,61-80。new window
薛承泰(2007)。少子化趨勢下臺灣未來兒童福利政策的走向-以臺北市為例。少子化趨勢下幼兒教育的危機與轉機國際研討會(頁1-23)。臺北:中華民國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
薛慧平(2005)。我國保母證照制度對保母人員專業素質影響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薛慧平、施淑娟(2009)。家庭托育概論與實務。臺中:華格那出版。
蘇怡之(2000)。保母托育服務的支持與管理-系統面的策略。福利社會,76,17-25。
傅利葉(1995)。「建構女人的福利國」,頁7-36。劉毓秀編,《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臺北:時報文化。
歐淑儀(2011)。居家式保母之嬰幼兒健康照護知能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魏季李、陳佩茹、簡美娜、陳宇嘉 (1999)。臺灣省理想托育模式分析。新臺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兒少篇」,275-299。臺中:臺灣社會發展研究學會。new window
鄭麗嬌(1999)。「美、德與法三國兒童照顧與家庭政策之比較研究」,理論與政策,52:107-130。new window
鄭淑如(2008)。優質保母工作價值觀之研究-以臺中市保母為例。臺中: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清霞與洪惠芬(2005)。養育責任的集體分擔 —公共財與外部性的分析,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0:55-112。
鄭清霞(2007)。國家的育兒責任分擔----需求與供給的平衡考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嚴素娟(2003)。保母訓練班學員經驗學習之研究~女性主義的觀點。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三、網路資料
內政部兒童局(2006)。社區保母系統實施計畫,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index.aspx.。
內政部兒童局(2007)。社區保母管理與托育費用補助實施計畫(草案)。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cbi.gov.tw/。
內政部兒童局(2010)。「九十八年度全國社區保母支持系統評鑑」。臺北:內政部兒童局編印。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index.aspx.
內政部兒童局(2010)。「建構友善托育環境~保母托育管理與托育費用補助實施計畫」。線上檢索日期:2012年12月01日。取自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index.aspx.
內政部社會司(2011)。100年社會福利政策綱領。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12月01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18/index.htm
內政部戶政司(2008)。「人口政策白皮書」。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12月01日。取自http://www.ris.gov.tw/zh_TW/252。
中央研究院(2011)。人口政策建議書。線上檢索日期:2012年2月01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manage/gatenews/showsingle.php?_op=?rid:39685
中央社(2011)。民調:婦女重視家庭照顧措施。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12月01日。取自http://n.yam.com/cna/politics/201103/20110305099812.html。
立法院(2011)。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線上檢索日期:2012年12月20日。取自http://glin.ly.gov.tw/web/index.do?isChinese=true。
王順民(2006)。該正視的是親職教養觀念的啟蒙教育-關於寄養家庭保母施虐致死的人文思考。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12月3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S/095/SS-C-095-007.htm.
王順民(2010)。建構友善托育環境的政策性評估。國政評論,社會(評) 099-016 號。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7212。
臺灣經濟永續發展秘書處(2006)。臺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總結報告。
行政院主計處(2010)。99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 。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12月30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
行政院主計處(2010)。臺灣已婚女性婚前與目前之工作。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12月30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
行政院主計處(2010)。臺灣目前無工作女性未來一年無工作意願之原因。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12月30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
全國幼教資訊網。兒童教育與照顧法(草案)。 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12月30日。取自http://www.ece.moe.edu.tw/childcarelaw.html。
詹火生、林玉潔、王芯婷(2002)。我國兒童照顧政策分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12月30日。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1/SS-R-091-022.htm。
教育部電子報(2009)。幼托整合說明。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12月30日。取自http://epaper.edu.tw/news.aspx?news_sn=2049。
陳麗芬、王順民(2011)。關於「社區保母系統」的策略性規劃。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08月1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3/9556。
姚霽真(2001)。家庭托育相關服務之工作經驗分享。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09月17日。取自http://kids.taipei.gov.tw/report/FireQueryResult.asp?ID=8。
薛承泰(2012)。托育公共化的迷思。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線上檢索日期:2012年4月16日。取自: http://www.npf.org.tw/post/1/10185。
貳、英文文獻
Abbott, Pamela And Claire Wallace (1992) .The Family And The New Right. London:Pluto Press.
Becker, Gary S. (1991) A Treatise of The Famil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lau, David M. (1991).The Quality of Child Care :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In David M. Blau(ed.) Economics of Child Care(pp.145-174). New York :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Brennan, Samantha and Robert Noggle (1997) .The Moral Status of Children: Children’s Right , Parents’ Right and Family Justice, So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23(1):1-26.
Berg, B. L.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Boston : Allyn & Bacon.
Del Boca,Daniela(2003).Why are fertility and participation rates so low in Italy(and Southen Euorpe)?Paper present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Italian Academy at Columbia University,October 29,2003.
D,Addio.A.C.&D,Ercole,M.M(2005).Trend and Determinants of Fertility Rates in OECD Countries:The Role of Policies.OECD Social,Emplyment and Migration Working Papers,No.27.Paris:OECD.
Esping-Andersen, Gosta (1999). Social foundations of postindustrial econom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sping-Andersen, Gosta (2000). Interview on Postindustrialism and the future of the welfare state, Work, Employment & Society ,14(4): 757–769.
European Commission(2008). MISSOC Analysis 2008—Social Protection: Aspects of Flexicurity and Active Inclusion. Luxembourg: DG Employment, Social Affairs and Equal Opportunities, 9-11.
Folbre, Nancy (1994). Children As Public Goods,The American Economic eview .84(2): 120-125.
Gilder, G. (1981). Wealth And Poverty . New York:Basic Books .
Gough, Ian(1979).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Welfare State. London: Macmillan.
Gauthier,A.H.&Hatzius,J.(1997).Family benefits and fertility:An econometric analysis.Population Studies,51(3),295-306.
Hayes,C.D., Palmer, J.L.& Zaslow, M. J. (Eds.) (1990).Who cares for america’s children?:child care policy for the 1990s.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Harding(1996). Family,State and Social Policy. London:Macmillan.
Hakim,C. (2003)..Models of the Family in Modern Societies:Ideals and Reslities.June,Ashgate.
Kamerman,S.,Neuman,M.,Waldfogel,J.&Brooks-Gunn,J.(2003).Social Policies,Family Types and Child Outcomes in Selected OECD Countries.Paris:OECD.
Leibowitz, Arleen(1996).Child Care : Private Cost or Public Responsibility. In Victor R. Fuchs(ed.), Individu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Child Care , Education, Medical Care , and Lon-Term Care in America(pp.33-57).T 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Cain, M.N., & Mustard, F. (1999). Reversing the brain drain: Early study: Final report,Ontario Children’s Secretariat, Toronto.
Macleod, Colin N (1997). Conceptions Of Parental Autonomy, Politics & Society, 25(1): 117-140.
McCain, M.N., & Mustard, F. (1999). Reversing the brain drain: Early study: Final report,Ontario Children’s Secretariat, Toronto.
Olsen, France E.(1985). The myth of state intervention in family, Journal of Law Reform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8(4):835-864.
OECD(2001).Starting Strong: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Paris:OECD.
OECD(2002).Babies and Bosses-Reconciling Work and Family Life(Volume1):Republic of Austria,Denmark and Holland.
OECD(2003).Babies and Bosses-Reconciling Work and Family Life (Volume2):Republic of Austria,Ireland and Japan.
OECD(2004).Babies and Bosses-Reconciling Work and Family Life (Volume3):New Zealand,Portugal and Switzerland, Paris:OECD.
OECD(2005).Babies and Bosses-Reconciling Work and Family Life(Volume4):Canada,
Finiand,Sweden and U.K.
Reishus, David(1989).Financing Child Care : Who Will Pay for the Kids? National Tax Journal. 42(3):249 -259.
Schottland, Charles (1967). Government Economic Programs And Family Lif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29(1): 71-123.
Schaefer, Richard T.(2001) .Sociology . Mcgraw-Hill Companies.
Wilson, Elizabeth (1977). Women & the welfare state. London : Tavistock..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