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出漢學要籍選介:《和刻本中國古逸書叢刊》
書刊名:東華漢學
作者:金程宇陳尚君
作者(外文):Jin, Cheng-yuChen, Zhang-jun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6
頁次:頁253-295
主題關鍵詞:和刻本中國古逸書叢刊漢學古籍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
  • 點閱點閱:24
期刊論文
1.周振鶴(2012)。和刻本漢籍與准漢籍的文化史意義。中國典籍與文化,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顧永新(2004)。日本傳本〈古文孝經〉回傳中國考。北京大學學報,2,100-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顧永新(2002)。《七經孟子考文》考述。北京大學學報,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兆祐(19940300)。論中國古籍日本刊本之價值。中國書目季刊,27(4),44-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潘美月、鄭吉雄(2007)。東亞文獻研究資源論集。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祁小春(1998)。中國古籍の板刻書法。東京:東方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范景中(2009)。書籍之為藝術。附庸風雅與藝術欣賞。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落合博志(2009)。墨蹟と五山版 宋元代禪僧等書蹟資料としての五山版の序跋。アジア遊學。東京:勉誠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增田涉(1993)。西學東漸與中國事情。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山本巖(199503)。汪鵬事蹟考。宇都宮大學教育學部紀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松浦章(199503)。浙江商人汪鵬と日本刻《論語集解義疏》。關西大學文學論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狩野直喜(1973)。山井鼎と七經孟子考補遺。東京:みすず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尾崎康(199103)。《群書治要》とその現存本。斯道文庫論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高橋智(1998)。室町時代古鈔本〈論語集解〉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吉川幸次郎(1975)。《論語》。東京:朝日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玉(1995)。北京大學圖書館日本版古籍目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捷(2012)。關於日本最早的印刷品百萬塔陀羅尼經西傳中國的記錄。人物往來與書籍流轉。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寶平(1995)。和刻本漢籍初探。中國館藏和刻本漢籍書目。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勇(1996)。佚存書與華刻本。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典籍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004)。江戶時代初期出版年表。東京:勉誠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012)。五山版中國禪籍叢刊。京都:臨川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寶平(1995)。中國館藏和刻本漢籍書目。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趙飛鵬(1991)。觀海堂藏書研究。觀海堂藏書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大庭脩、戚印平、王勇、王寶平(1998)。江戶時代中國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水田紀久、賴惟勤(196802)。日本漢學。東京:大修館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兆祐(2007)。文獻學。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宿白(1999)。唐宋時期的雕版印刷。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長澤規矩也(2006)。和刻本漢籍分類目錄。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董捷(2006)。明清刊〈西廂記〉版畫考析。石家莊:和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