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小說與電影的折衝--論王禎和「嫁粧一牛車」電影劇本改編
書刊名: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
作者:陳薏如
作者(外文):Chen, Yi-ju
出版日期:2012
卷期:25
頁次:頁221-243
主題關鍵詞:嫁粧一牛車電影劇本改編The Ox-Cart Filled with DowryThe film scriptAdapt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112
小說〈嫁粧一牛車〉由原作者王禎和改編為電影劇本,其特殊的文學形式與內涵須轉化為影像聲音本自不易措手。作者用心探索可資對應的代換元素,以呈現文字的嘉年華、渲染笑鬧調性並彰顯命運無奈的題旨。然而因為相異載體表達上的落差及對小說空缺處的演繹,劇本與原著面貌已產生差距。
Zhen-He, Wang, the author of The Ox-Cart Filled with Dowry, adapted his novel for a film script. It is hard to transform such a special literary style and the content of the novel itself into a film with images and sounds. The author carefully explores replaceable elements which correspond with the original novel to display a carnival of words, exaggerate the hilariousness, and highlight the theme of a hopeless destiny. However, due to a great gap between expressions represented in different medias and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empty sections in the novel, the film script becomes a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novel.
期刊論文
1.李麗蘭(198508)。王禎和。400擊,6,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春城(19840400)。我愛‧我思‧我寫:探訪小說家王禎和。新書月刊,7,1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淑芳(20080600)。王禎和與林宜澐小說比較閱讀--以語言運用為主的考察。東華漢學,7,217-2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朱芳玲(2010)。六〇年代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現代性。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禎和(1984)。嫁粧一牛車。嫁粧一牛車。台北:遠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alázs, Béla、安利(2003)。可見的人/電影精神。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馬賽爾•馬爾丹、何振淦(2006)。電影語言。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誦聖(2001)。現代主義與臺灣現代派小說。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臺灣小說論。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azin, André、崔君衍(1995)。電影是什麼?。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Kracauer, Siegfried、邵牧君(2006)。電影的本性。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Metz, Christian、劉森堯(2005)。電影的意義。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姚一葦(1989)。論王禎和的〈嫁粧一牛車〉。欣賞與批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全之(1997)。道德詭辯的營建及其超越——〈嫁粧一牛車〉的另一種讀法。王禎和的小說世界。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芳明(1994)。王禎和小說中的個人與家國。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躍德(1993)。現實與意識之間的蜃影——初窥一九八〇年以前王禎和小說創作。小說批評。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瑞(2005)。永恆的尋求——代序。人生歌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禎和(1993)。自序。從簡愛出發——四十部你可能再看不到的影片。台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禎和(1984)。序。嫁粧一牛車(劇本)。台北:遠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國富(1990)。嫁粧一牛車——貧窮的奇觀。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昌彦(2010)。動人的改編,忠實的拍攝:談《嫁粧一牛車》的電影、原著與地景。愛、理想與淚光--文學電影與土地的故事。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藍祖蔚(1998)。台灣小說改編電影的焦點與盲點。台灣現代小說史综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德威(1988)。玫瑰,玫瑰,我怎麼愛你--一種讀法的介紹。眾聲喧嘩--三〇與八〇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丘彦明(2002)。把歡笑撒滿人間——訪小說家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台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德威(1986)。從老舍到王禎和:現代中國小說的笑謔傾向。從劉鶚到王禎和:現代中國寫實小說散論。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