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鄉土文學與德國鄉土文學之比較-以克拉拉‧菲比和王禎和的鄉土書寫為例
作者:朱貞品
作者(外文):Chu Chen Pi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班
指導教授:鄭芳雄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鄉土文學民族文學寫實主義比較文學自然主義地方後殖民論述台灣文學王禎和克拉拉.菲比Keywords: nativist literatureethnic literaturerealism literaturecomparative literaturenaturalismplacepost- colonial discourseTaiwan literatureWang Zhen-he、Clara Viebi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21
自日據時代開始到七十年代的鄉土論戰,台灣作家對於「鄉土文學」的定義作闡述時,往往列舉德國鄉土文學的實例來佐證。由此可見,台灣作家對德國鄉土文學懷有高度的興趣與憧憬,但在憧憬中卻也存在某些誤解。在台灣翻譯的德國文學史提到這運動的篇幅甚少,而關於德國鄉土文學的研究文獻又幾乎完全欠缺的情況,引發筆者探討此一專題領域的興趣。
本論文探討的重點在於德國十九世紀末鄉土文學運動與台灣七十年代鄉土文學運動之比較,嘗試將這兩個運動發生的各方面具體因素、社會背景、文學思潮的轉變、運動的型態和特徵做一比較,歸納其總體的特徵和異同之處。並以德國鄉土作家克拉拉‧菲比(Clara Viebig 1860-1952)關於艾菲爾(Eifel)的作品,與台灣鄉土作家王禎和(1940-1990)關於花蓮的作品為例,闡述鄉土作品的特色,並比較兩者對鄉土不同的詮釋,以及在作品中隱藏的社會意義和文化意涵。菲比與王禎和是生活在不同時空的人,以兩人的作品做比較是因其作品的地域性,菲比以艾菲爾,王禎和以花蓮為書寫的鄉土,兩人特別關懷社會底層人物,如弱勢的婦女、殘障者等,並揭發社會現實醜陋的一面,作品皆帶有自然主義的色彩。
根據兩國鄉土文學比較結果,台灣鄉土文學與德國鄉土文學皆源於異族的壓抑和統治,在德國分崩離析,諸侯割據,封建貴族以法國為時尚之際,赫爾德提倡民族文學,將民間詩歌文學視為民族文學的根源,並收集民歌,拿破崙侵占德國之際,浪漫主義者也致力於收集民謠,關注民間文化,其意義在於追本溯源,肯定自身的傳統,標榜民族特色,嘗試以「本土」來抵抗外族的文化,在民謠、語言、風俗習慣中,他們看到本土的特色,民族的根源。這情形正如日據時代的台灣作家投入民間文學的企圖,為的也是保有固有文化,怕本族的文化遭到消滅,因此才會產生台灣話文還是中國白話文的紛爭,以及民間歌謠的採集。但由於不同的政治社會的發展和德國的階級社會影響,德國鄉土文學偏於田園式的描寫,台灣由於長期處於殖民壓迫,鄉土文學偏向寫實反殖民,兩國鄉土文學最大差異處在於其中的社會批判意識和地方感的描寫。
引用書目
外文書目
Althusser, Louis.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 Ed. Peter Simon. New York: W.W.Norton, 2001.P. 1483-1508.
Aretz, Christel, ed. Clara Viebig im Spiegel der Presse. Bad Bertrich: Mosel Eifel Verlag, 2000.
Auerbach, Berthold. Schwarzwälder Dorfgeschichten. Lahr: Moritz Schauenburgen, 1952.
Bahr,Hermann.“Die Überwindung des Naturalismus.“ Die Wiener Moderne. Stuttgart: Reclam, 1981.
Baur, Uwe. Dorfgeschichte. Zur Entstehung und gesellschaftlichen Funktion einer literarischen Gattung im Vormärz. München: Wilhelm Fink Verlag, 1978.
Bayerdörfer, Hans-Peter Karl, Otto Conrady and Helmut Schanze, ed. Literatur und Theater im wilhelminischen Zeitalter. Tübingen: Max Niemeyer Verlag, 1978.
Bland, Caroline , ed. Schwellenüberschreitungen: Politik in der Literatur von Deutschsprachigen Frauen 1780-1918. Bielefeld: Aisthesis Verlag, 2007.
Bölsche, Wilhelm. Die naturwissenschaftlichen Grundlagen der Poesie. Ed. Johannes J. Braakenburg. Tübingen: Max Niemeyer Verlag, 1976.
Brenner, Peter J. Neue deutsche Literaturgeschichte-Vom „Ackermann“ zu Günter Grass.Tübingen: Niemeyer, 1996.
Brinker-Gabler, Gisela. Deutsche Literatur von Frauen. BII. München: C.H.Beck, 1988.
Burdorf, Dieter, Christoph Fasbender, Burkhard Moennighoff, ed. Metzler Lexikon Literatur:Begriffe und Definitionen. Stuttgart: Metzler, 2007
Carpenter, Viktor W. A Study of Clara Viebigs Novelle. Dis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1978.
Craig, Gordon A. Deutsche Geschichte. Vom Norddeutschen Bund bis zum Ende des Dritten Reiches. 1866-1945. München: C.H. Beck, 1993.
Dehning, Sonja. Tanz der Feder. Würzburg: Königshausen und Neumann, 2000.
Dener, Doris Smith. From Infanticide to Single Motherhood:The Evolution of a Literary Theme as Reflected in the Works of Clara Viebig. Diss. Indiana University, 1979.
Doering-Manteuffel, Sabine. Die Eifel:Geschichte einer Landschaft. Frankfurt am Main: Campus Verlag, 1995.
Drosdowski, Günter, ed. Duden deutsches Universal Wörterbuch A-Z. Mannheim: Dudenverlag, 1989.
Elias, Norbert. Studien über die deutschen-Machtkämpfe und Habitusentwicklung im 19. und 20. Jahrhundert.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1994.
Frenssen, Gustav. Jörn Uhl. Berlin: G.Grote Verlag, 1941.
Gnüg, Hiltrud and Renate Möhrmann, ed. Frauen Literatur Geschichte. Stuttgart: Metzler, 1999.
Görner, Rüdiger, ed. Heimat im Wort. München:Iudicium, 1992.
Grabert, Willy, Arno Mulot and Helmuth Nürnberg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München,1981.
Hausen, Karin, ed. Frauen suchen ihre Geschichte. München: Beck, 1983.
Hein, Jürgen. Dorfgeschichte. Stuttgart: J.B. Metzlersche Verlag, 1976.
Herder, Johann Gottfried. Abhandlung über den Ursprung der Sprache. Ed. Hans Dietrich Irmscher. Stuttgart: Reclam, 1966.
-----Johann Gottfried Herder. Werke in 2 Bänden. (Bd. 1) München: Carl Hanser, 1953.
Hoffmann, Anke Susanne. Von den Rändern her gelesen-Zur Funktionalität der Dimension Natur im novellistischen CEuvre Clara Viebigs.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2007.
Jansen, Josef. Einführung in die deutsche Literatur des 19. Jahrhunderts.Band1: Restaurationszeit(1815-1848). Opladen: Westdeutscher Verlag, 1982.
Klei, Mary Wexler. Clara Viebigs Eifel works, 1897-1925:An evaluation of their view of society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ir place in the female literary tradition. Diss.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1989.
Kocka, Jürgen. Angestellte zwischen Faschismus und Demokratie. Göttingen: Vandenhoeck und Ruprecht, 1977.
Koopmann, Helmut. Deutsche Literaturtheorien zwischen 1880 und 1920. Darmstadt: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1997.
Krauß-Theim, Barbara. Naturalismus und Heimatkunst bei Clara Viebig.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1992.
Kunne, Andrea. Heimat im Roman: Last oder Lust?:Transformationen eines Genres in der österreichischen Nachkriegsliteratur. Amsterdam: Atlanta GA, 1991.
Lange, Sophie. Weiberdorf 2000. Briedel: Rhein-Mosel-Verlag, 1998.
Lienhard, Fritz. "Los von Berlin." Die Berliner Moderne 1885-1914. Stuttgart: Philip Reclam, 1987, P. 220-225.
-----, Wasgaufahrten. Stuttgart:Greiner & Pfeiffer, 1917.
La Roche, Sophie von. Geschichte des Fräuleins von Sternheim. 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85。
Loster- Schneider, Gudrun, ed. Geschlecht-Literatur-Geschichte- Nation und Gesellschaft. Röhrig: Röhrig Universitätsverlag, 2003.
Mettenleiter, Peter. Destruktion der Heimatdichtung. Tübingen: Gulde-Druck, 1974.
Mix, York-Gothart, ed. Naturalismus Expressionismus Fin de Siecle 1890-1918. München: Carl Hanser Verlag, 2000.
Müller, Andrea. Mütterfiguren und Mütterlickeit im Werk Clara Viebigs. Marburg: Tectum Verlag, 2002.
Neft, Maria-Regina. Clara Viebigs Eifelwerke:Imagination und Realität bei der Darstellung einer Landschaft und ihrer Bewohner. Münster: Waxmann Verlag, 1998.
Neuhaus, Volker and Michel Durand, ed. Die Provinz des Weiblichen.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2004.
Nipperdey, Thomas. Deutsche Geschichte 1866-1918 Band I. Arbeitswelt und Bürgergeist. München: C.H Beck, 1990.
Orlowski, Hubert, ed. Heimat und Heimatliteratur in Vergangenheit und Gegenwart. Neu Ton:Wydawnictwo, 1993.
Pauleweit, Karin. Dienstmädchen um die Jahrhundertwende:Im Selbstbbildnis und im Spiegel der zeitgenössischen Literatur. Berlin: Peter Lang, 1993.
Polenz, Wilhelm von. Der Büttnerbauer. Berlin: Verlag der Nation, n.d.
Polheim , Karl Konrad, ed. Wesen und Wandel der Heimatliteratur. Bern: Peter Lang, 1989.
Renn, Heinz. Die Eifel-Wanderung durch 2000 Jahre Geschichte, Wirtschaft und Kultur. Trier: Paulinus-Druckerei, 2000.
Rossbacher, Karlheinz. Heimatkunstbewegung und Heimatroman. Stuttgart: Ernst Klett Verlag, 1975.
Ruprecht, Erich and Dieter Bänsch, ed. Manifeste und Dokumente zur Deutschen Literatur 1890-1910. Stuttgart: Meltzler, 1981.
Schrag, Andrew D. Situation und Charaktere in der Dorfgeschichte bei Immermann, Auerbach, Rank und Gotthelf. Phil. Diss: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1908.
Schweizer, Gerhard. Bauernroman und Faschismus. Tübingen: Gulde-Druck, 1976.
Sengle, Friedrich. Biedermeierzeit. Stuttgart: J.B. Metzler, 1971.
Shu-Mei, Shieh. „Kleinbürgerin“ und“ Kleinbürger“ im Drama um die Jahrhundertwende. Studie zu den Dramen männlicher und weiblicher Autoren. Diss: 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zu Freiburg, 2002.
Simmel, Georg. Die Großstädte und das Geistesleben.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2006.
Spivak, Gayatri.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Colonial Discourse/Post Colonia. Ed. Patrick Williams and Laura Chrisman. Theory: Longman, 1994.
Sprengel, Pet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sprachigen Literatur 1870-1900. München: C.H. Beck, 1998.
Stern, Carola. Kommen Sie Cohn. Köln: Kiepenheuer und Witsch, 2006.
Sudermann, Hermann. Frau Sorge. Stuttgart: Gotta Verlag, 1945.
Urbanek, Walter. Deutsche Literatur des 19. und 20. Jahrhunderts. Bamberg: C.C Buchners Verlag, 1971.
Viebig, Clara. Es Lebe die Kunst. Berlin: Egon Fleischel, 1903.
----- Eine Handvoll Erde. Berlin: Das Neue Berlin, 1952.
----- Das Miseräbelchen und andere Erzählungen. Olten: Walter-Verlag, 1981.
----- Die Wacht am Rhein. Düsseldorf: Erb Verlag, 1983.
----- Töchter der Hekuba. Düsseldorf: Erb Verlag, 1989.
----- Kinder der Eifel. Düsseldorf: Erb-Verlag, 1994.
----- Vom Müller-Hannes. 2. Aufl. Briedel: Rhein-Mosel-Verlag, 1996a.
----- Naturgewalt. Briedel: Rhein-Mosel-Verlag, 1996b.
----- Das Kreuz im Venn. Briedel: Rhein-Mosel-Verlag, 1997.
----- Unter dem Freiheitsbaum. Briedel: Rhein-Mosel-Verlag, 1997.
----- Heimat. 2.Aufl. Briedel: Rhein-Mosel-Verlag, 1999.
----- Prinzen, Prälaten und Sansculotten. Briedel: Rhein-Mosel-Verlag, 2001.
----- Mein Leben. Ed. Christel Aretz. Briedel: Rhein-Mosel-Verlag, 2002.
----- Das Weiberdorf. 5. Aufl. Briedel: Rhein-Mosel-Verlag, 2003.
----- Deutsches Dichterlexikon. Stuttgart: Kröner Verlag, 1988.
Weber-Kellermann, Ingeborg. Frauenleben im 19. Jahrhundert. München: C.H Beck Verlag, 1983.
Wilpert, Gero von. Sachwörterbuch der Literatur. erw.7 Auflage. Stuttgart: Alfred Kröner, 1989.
----- Landleben im 19. Jahrhundert. München: C.H. Beck Verlag, 1998.
Wunberg, Gotthard unter Mitarbeit von Johannes G. Braakenburg, ed. Die Wiener Moderne. Literatur, Kunst und Musik zwischen 1890 und 1910. Stuttgart: Philipp Reclam, 1981.
Zimmermann, Peter. Der Bauernroman Antifeudalismus-Konservativismus- Faschismus. Stuttgart: J.B. Metzler, 1975.
Žmegač, Viktor, ed. Deutsche Literatur der Jahrhundertwende. Königstein: Athenäum, 1981.
-----ed.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vom 18. Jahrhundert bis zur Gegenwart Band II 1848-1918. Königstein: Beltz Athenäum, 1996.
簡潔 “ Nostalgie in der Heimat. Erläutert anhand der deutschen und taiwanischen Literatur seit den neunziger Jahren des 20. Jahrhunderts.“〈在家鄉懷鄉:以二十世紀九○年代以來之德國文學與台灣文學為例〉,Soochou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29 (2009): 203-217
http://de.wikipedia.org/wiki/Eifel#Klima13.3.2006。

中文書目
中島利郎編著。《一九三O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2003。
巴特‧摩爾- 吉爾伯特(Bart Moore-Gilbert)。《後殖民理論》。彭淮棟譯。台北: 聯經。2004。
水晶。〈死人的太陽照不到活人的身上〉。《中時晚報》第15期。1990年9月4日。
比爾‧阿希克洛夫特、嘉雷斯‧格里菲斯和凱倫‧蒂芬。《逆寫帝國》。 劉自荃譯。台北: 駱駝。1998。
王作榮。《我們如何創造了 一 經濟奇蹟》。台北: 時報文化。1984。
王浩威。〈地方文學與地方認同〉。《台灣文學二十年集:評論二十家》。台北: 九歌。1998。
王惠珍。〈地誌書寫港市想像一一 龍瑛宗的花蓮文學〉。《東華漢學》第6期。東華大學。2007年12月。頁 275-314。new window
王詩琅。《台灣文學重建的問題》。張良澤編。 台北: 海峽學術。 2003。
王禎和。<作品與社會>。《大學雜誌》第119期。1978年11月。頁67-68。
-----《香格里拉》。台北: 洪範。1980。
-----《美人圖》。台北: 洪範。1982。
-----《嫁粧一牛車》。台北:洪範。1993。
-----《玫瑰玫瑰我愛你》。 台北: 洪範。1994。
-----《兩地相思》。台北: 聯合文學。1998。
-----《人生歌王》。台北: 聯合文學。2005。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 台北: 時報文化。1986。
-----《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 麥田。1993。
-----《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 台北: 麥田。1998。
史畢瓦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當下的歷史》。張君玫譯。台北: 群學出版社。2006。
西美爾。《貨幣哲學》。陳戎女、耿開君、文聘元譯。北京: 華夏。2002。
余匡復。《德國文學史》。台北:志一。1996。
余素紀錄。〈文學對談:五月十三節-從紅樓夢到王禎和的小說〉。《大學雜誌》第七十期。1973 年12月。頁57-65。
何欣。《 當代台灣作家論》。台北: 東大。1983。
-----〈七十年代的使命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大系(1970-1980)》。評論卷一。台北:九歌。1989。
呂正惠、 趙遐秋。《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 聯經。 2002。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 聯經。1988。
----- 《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 新地。1995。
-----〈七、八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的源流與變遷?政治、社會及思想背景的探討〉。《四十年來中國文學》。 張寶琴、 邵玉銘、 瘂弦編著。 台北: 聯經。1995。頁147-161。
-----〈現代文學與鄉土文學〉。《幼獅文藝》第82卷第1期。1995年7月。頁6-14。
-----〈鄉土文學中的「鄉土」〉。《聯合文學》第14卷第2期。1997年12月。頁 6-83。
-----〈鄉土文學與台灣現代文學〉。《左翼傳統的復歸: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台北: 人間。2008。頁97-115。
宋澤萊。《打牛湳村系列》。台北: 草根出版社。 2000。
李豐楙。〈台灣鄉土小說中的社會變遷意識 ─ 69. 70年代鄉土小說的主題:貧窮、命運與人性〉。《台灣的社會與文學》。 龔鵬程編著。 台北: 東大圖書出版社。 1995。頁167-194。
東年。〈鄉土文學──意識型態的虛實〉。《聯合文學》第14卷第4期。1998年2月。頁 4-182。
-----〈美國美國我愛你-鬧劇《玫瑰玫瑰我愛你》的荒謬寓意〉。《聯合文學》第7卷第2期。1990年12月。頁24-38。
林宜澐。〈七月〉。《藍色玫瑰》。台北:麥田。1993。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 台北市: 允晨文化。1996。
林燿德。〈現實與意識之間的蜃影─ 一九八o年以前王禎和的小說創作〉。《聯合文學》第7卷第2期。1990年12月。頁 42-50。
阿多諾、霍克海默。《 啟蒙辯證法》。渠敬東、曹衛東譯。 上海: 上海人民。 2003。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 跨國資本時代的後殖民批評》。王寧譯。 北京: 商務出版社。2004。
吳鳴。《湖邊的沉思》。台北:九歌。1984。
-----〈過了木瓜溪,就是鯉魚尾〉。賴芳玲主編。《山海書─宜花東文學選輯》。台北:二魚文化。2008。
吳潛誠。〈地誌書寫,城鄉想像──楊牧與陳黎〉。《島嶼巡航:黑倪和台灣作家的介入詩學》。台北:立緒文化。1999。
李臺芳、縱燕玲。<尋找真實的聲音-訪王禎和>。《台北評論》創刊號。1987年9月。
邱貴芬。《仲介台灣 ‧ 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 元尊文化。 1997。
-----〈後殖民的台灣演繹〉。《文化研究在台灣》。 陳光興編著。台北: 巨流。2000。頁285-319。
-----〈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 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 鄉土,本土、在地》。台北: 聯經。2007。頁87-104。
-----《後殖民及其外》。 台北: 麥田出版社。 2003。
侯杰、范麗珠。《世俗與神聖》。 天津: 天津出版社。 1994。
姚一葦。〈論王禎和的「嫁妝一牛車」〉。《文學季刊》第 6期。1968年2月頁12-17。
-----〈葉石濤的文學觀〉。《當代台灣作家論》。何欣編著。台北: 東大。1983。頁41-51。
-----《欣賞與批評》。台北:聯經。1989。
柳書琴。〈謎一樣的張文環─日治末期張文環小說中的民俗風〉。第二屆台灣本土化學術研討會論文。1996。
段義孚。《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潘桂成譯。台北: 國立編譯館。1997。
洪醒夫。《黑面慶仔》。 台北: 爾雅出版社。1978。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 新竹: 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new window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北:麥田。2008。
孫炳輝、鄭寅達編著。《德國史綱》。台北: 昭明。 2001。
翁聖峰。〈下層社會的見證〉。《台灣的社會與文學》。 龔鵬程編著。台北: 東大。1995。頁187-194。
袁鶴翔。〈中西比較文學定義的探討〉。《中外文學》第4卷第3期。1975。頁24-51。new window
馬翊航。《虛實對照:論花蓮文學中的地方意義與市/街書寫》。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高全之。《王禎和的小說世界》。台北: 三民出版社。1997。
尉天驄編著。《鄉土文學論集》。台北: 遠流。1978。
-----〈王禎和小說的現實意義〉。《婦女雜誌》第103期。1977年4月。頁112-113。
許素蘭。〈〈素蘭要出嫁〉中辛氏家族的應變與體認〉。《小說新潮》第1卷第2期。1977年10月。頁271-281。
-----〈識論王禎和小說風格的流變〉。《文學界》第三期。1982年7月。頁127-141。
張大春。〈人人愛讀喜劇─ 王禎和怎樣和小人物「呼吸著同樣的空氣」〉。《聯合文學》第7卷第2期。1990年12月。頁60-70。
張文環。《張文環全集》。陳萬益編。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2。
張恆豪。〈人道關懷的風俗話─張文環集序〉。《張文環集》。台北:前衛。1991。
曹莉。《史碧瓦克》。台北:生智。1983。
盛寧。《新歷史主義》。台北: 揚智。1996。
陳正醍。〈台灣的鄉土文學論戰(上)〉。《暖流》第 2期2卷。1982年8月。
陳克華。〈張愛玲與花蓮〉。《在城市中迷失的地圖》。台北: 元尊。1998。
陳芳明。〈現階段台灣文學本土化的問題〉。《台灣文藝》第86期。1984年1月。頁10-40。
-----《左翼台灣》。台北: 麥田出版社。1998。
-----《後殖民台灣》。 台北: 麥田出版社。 2002。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2007。
陳建忠。〈鄉土即救贖:沈從文與張文環鄉土小說中的烏托邦寓意〉。《文學台灣》第44期。2002。頁288-324。
-----《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 一 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 台北: 五南出版社。 2004。
-----《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高雄:春暉。2004。
陳映真。《萬商帝君:小說卷1967-1979》。台北:人間。1988。
-----《玲璫花:小說卷1983-1987》。台北:人間。1988。
-----〈中國文學和第三世界文學之比較〉。《中華雜誌》第247期 。1984年2月。頁27-38。
-----《左翼傳統的復歸》。 台北: 人間出版社。2008。
陳昭瑛。〈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第23卷第9期。1995年2月。
陳黎。《聲音鐘:陳黎散文一九四七─一九九一》。台北:元尊。1997。
麥克‧克朗(Mike Crang)。《文化地理學》。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台北: 巨流出版社。2003。
彭小妍。《歷史很多漏洞-從張我軍到李昂》。台北: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0。
-----〈何謂鄉土?──論鄉土文學之建構〉。《中外文學》第 27卷第6期。1998年11月。頁 41-53。
-----〈陳映真作品中的跨國企業〉。《台灣的社會與文學》。龔鵬程編著。台北: 東大圖書出版社。 1995。頁235-256。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 春暉。1997。
提姆‧克萊斯威(Tim Cresswell)。《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徐苔玲、王志弘譯。台北: 群學。2006。
晴軒。〈與生命對決─訪王禎和談香格里拉〉。《中國時報》第8版。1979年8月8日。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 前衛。1996。new window
詹宏志。<兩種文學心靈-評兩篇聯合報小說獎得獎作品>。《書評書目》第93期。1981年1月。頁23-32。
焦桐。《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台北: 時報文化。1998。
覃子豪。《向日葵》。 台北: 藍星。1955。
賀仲明。〈論中國現代鄉土小說中的宗教缺席現象〉。《社會科學研究》第5期。2007。
黃文雄。《台灣人的價值觀》。台北:前衛。1993。
黃春明。《莎喲娜啦‧再見》。台北: 遠景。1978。
-----〈文學的交響,與宜蘭風土座談會〉。《宜蘭文獻雜誌》第 11期。1984年。頁28-76。
-----《鑼》。台北: 皇冠。1985。
-----〈羅東來的文學青年〉。《從四○年代到九○年代》。楊澤編。台北:時報。1994。
愛勒克‧博埃默。《 後殖民與後殖民文學》。盛寧、韓敏譯。遼寧:遼寧教育。1998。
愛德華‧薩伊德(Edward W. Said)。《知識分子論》。 單德興譯。 台北: 麥田。 2004。
楊匡漢。《中國文化中的台灣文學》。武漢: 長江出版社。2002。
楊牧。《奇萊前書》。台北: 洪範。2003。
楊青矗。《楊青矗集》。 施叔、高天生編著。台北: 前衛。1992。
楊格。《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 周素鳳、陳巨譯。台北: 巨流。2006。
楊照。《夢與灰燼》。 台北市: 聯合文學。1998。
-----〈為什麼會有鄉土文學論戰 ─ 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解釋〉。《鄉土、本土、在地》。台北: 聯經。 2007。頁71-86。
-----《知識份子的炫麗黃昏》。 台北市: 大田。1998。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 高雄: 文學界。1987。
-----《台灣鄉土作家論集》。 台北: 遠景。1979。
-----《作家的條件》。台北: 遠景。1981。
-----《台灣文學的回顧》。 台北: 九歌。 2004。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台北:遠景。1985。
葉維廉。《比較詩學》。台北:東大。1983。
葉渭渠。《日本文學思潮》。北京:北京大學。2009。
廖炳惠。《另類現代情》。 台北: 允晨。 2001。
-----《關鍵詞200》。 台北: 麥田出版社。 2003。
廖淑芳。〈王禎和與林宜澐小說比較閱讀 一 以語言運用為主的考察〉。《東華漢學》第7期。2008年 6月。頁239-262。new window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少年維特的煩惱》(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周學普譯。台北:志文。1982。
赫爾德。《論語言的起源》。姚小平譯。北京:商務印圖書館。1998。
劉依萍。〈戲謔、反諷下的「溫柔敦厚」〉。《文學家》第一期。1985年10月。頁9-11。
劉春城。〈我愛、我思、我寫-探訪小說家王禎和〉。《新書月刊》第7期。1984年4月。頁 9-18。
-----〈王禎和的文學生涯〉。《聯合文學》第7卷第2期。1990年12月。頁70-87。
劉建芝、許兆麟編著。《庶民研究》。北京: 中央編譯。2005。
劉康。《對話的喧聲》。 台北: 麥田。 2005。
鄭芳雄。〈歌德與赫德─一個民族文學的崛起〉。赫德逝世二百週年研討會。2003。
鄭樹森、周英雄、袁鶴翔編著。《中西比較文學論集》。台北: 時報。1980。
鄭樹森編著。〈張愛玲在台灣〉。《張愛玲的世界》。台北:允晨。1983。
盧建榮。《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台北: 麥田出版社。2003。
盧盈如。《論蘇菲、逢拉羅許在《史黛漢小姐的故事》中的女性烏托邦思想》。東吳大學德國文化所碩論。2008。
蕭新煌。〈當代知識份子的「鄉土意識」-社會學的考察〉。《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 台北: 中國論壇雜誌社。1989年。
賴和。《賴和全集》。 林瑞明編著。 台北: 前衛。2000。
龍瑛宗。《龍瑛宗全集》。張恆豪主編。台北。前衛。1991。
-----。《龍瑛宗全集》。陳萬益主編。第六冊,陳千武、林志潔、葉笛譯。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
龍應台。《龍應台評小說》。台北: 爾雅。1985。
謝志偉。《來得集》。台北: 圓神。2008。
鍾肇政、葉石濤編著。《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台北: 遠景。1973。
顏崑陽。〈「後山意識」的結構及其在花蓮地方社會文化發展上的異向作用與調和〉。《淡江中文學報》第十五期。2006年12月。頁117~151。new window
顏訥。〈「善母」與「惡母」從「女職」與「母性」觀點詮釋王禎和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淡江中文學報》第十九期。2008年12月。頁217-254。new window
羅竹風編著。《漢語大辭典》。 台北: 東華。 1997。
羅顯勇。《論二十世紀大陸與台灣鄉土小說的母題及其文化淵源關係》。復旦大學博士論文。199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