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試論《四庫全書總目.小學類》之序與語文思想
書刊名:儒學研究論叢
作者:陳美琪
出版日期:2010
卷期:3
頁次:頁249-276
主題關鍵詞:四庫全書總目小學語文思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
  • 點閱點閱:7
在中國學術的發展過程中,宋儒解經,本乎一心,注重義理,兼談性命。至明代中晚期,學術風氣日趨玄虛空疏,不切人事,故明清之際,實學思潮開始蓬勃興起,強調以文字、音韻、訓詁來尋求經書義理,以考證作為研究一切學問的主要方法。乾隆時,《四庫全書》與《四庫全書總目》的編纂,尤其起了轉移風氣的作用。館臣鮮明地表現出推崇漢學、貶抑宋學的經世思想。這樣的思想傾向,既體現了帝王的強權政治,又兼及了學術文化思想。因此,本文試以《四庫全書總目》小學類作為基本考察範圍,除了辨析小學類之序文外,並藉以考見館臣在權力、知識下的語文思想與有清一代的學術思潮。
期刊論文
1.許錟輝(20080500)。《字彙補》俗字析論。東吳中文學報,15,135-1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麗珠(20020600)。紀昀反宋學的思想意義--以《四庫提要》與《閱微草堂筆記》為觀察線索。漢學研究,20(1)=40,253-2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愛平(1998)。四庫全書總目的經學觀與清中葉的學術思想走向。兩岸四庫學--第一屆中國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83-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余嘉錫(1974)。四庫提要辨正。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慎、段玉裁(1987)。說文解字•序。臺北市:天工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紀昀、孫致中(1995)。紀曉嵐文集•六書分類序。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唐蘭(1990)。中國文字學。臺北市:樂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戴震(1971)。與是仲明論學書。臺北縣: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陸德明、黃焯、黃延祖(2006)。經典釋文匯校。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馬宗霍(1998)。中國經學史。台北:學海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章學誠、葉瑛(2008)。文史通義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紀昀(2000)。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舜徽(2002)。四庫提要敘講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致忠(2002)。四部分類法的應用及其類表的調整。三目類序釋評。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