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媒體場域下之臺灣形象研究--媒體、主題與代言人
書刊名:興國學報
作者:蔡嘉琪
作者(外文):Tsai, Chia-chi
出版日期:2014
卷期:15
頁次:頁195-207
主題關鍵詞:新媒體臺灣形象觀光局代言人New mediaTaiwan imageTourism bureauCelebrity endorser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
  • 點閱點閱:44
期刊論文
1.佐藤和美(20111000)。日台関係における「人の移動」--来台日本人観光客の動向と台湾の観光競争力。真理大學人文學報,11,93-1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海基會(201102)。台灣形象的建構--大陸來台觀光與研修人士對台意象之調查研究。交流,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倩瑋(2005)。台灣優質形象新聞局精準行銷。新台灣新聞週刊,4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祥、陳嘉珮(20090700)。臺灣國家形象轉變20年(1986-2005)--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形塑下的臺灣。傳播與管理研究,9(1),5-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欣慧、王若帆(2010)。台灣觀光代言人對觀光客來台旅遊態度及意願之影響。觀光休閒學報,16(2),117-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邱誌勇(200705)。新媒體之「新」:從身體與影像科技之間的辯證關係談起。2007年新媒體與社會學術暨實務研討會。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李衣雲(2000)。2000 年代在日本的「韓流」與「台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0)。我國觀光發展政策之研究 (計畫編號:RDEC-RES-098-008)。台北:行政院研發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克里斯多夫‧哈洛克、楊久穎(2001)。麥克魯漢與虛擬世界。台北:貓頭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Mcquail, Denis、陳芸芸、劉慧雯(200101)。最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Lull, James、陳芸芸(2002)。媒介、傳播與文化。台北:韋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Levinson, Paul、宋偉航(2000)。數位麥克魯漢。貓頭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旅行心台灣,http://aziofu.com.tw/travel.asp。  new window
2.(2010)。2010-2011資訊國力年鑑,http://www.intelligenttaiwan.nat.gov.tw。  new window
3.總務省平成25年版情報通信白書,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 whitepaper/ja/ h25/pdf/index.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總統札記:美景、美食與美德、不可思議的台灣,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104&itemid=26305&rmid=20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検索エンジン・ポータルサイト 日本でのシェア(使用率),http://www.webcreate.ga-pro.com/search.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行政院新聞局。國人對台灣形象調查,http://grbsearch.stpi.narl.org.tw/GRB/result.jsp?id=1226405&plan_no=&plan_year=93&projkey=PG9504-1203&target=plan&high Str=台灣形象&check=0&pnchDesc=%E8B%E4%BA%BA%E5%B0%8D%E5%8F%B0%E7%81%A3%E5%BD%A2%E8%B1%A1%E8%AA%BF%E6%9F%A5。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