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運動人類學門在臺灣
書刊名:臺灣體育學術研究
作者:徐元民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u, Yuan-ming
出版日期:2014
卷期:57
頁次:頁1-9
主題關鍵詞:文化人類學運動人類學臺灣Cultural anthropologySport anthropologyTaiw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
  • 點閱點閱:15
本文旨在了解運動人類學門在臺灣發展的脈絡,透過收集相關著作進行描述。首先簡介人類學在歐美的發展進程、延伸出來的支系、代表性的學者以及標誌性的研究方法;其次發現,運動人類學門乃從文化人類學所延伸出來的一個支系;臺灣的運動人類學門受到歐美與日本的影響,在最近十餘年來,也有許多學者投入運動人類學的研究,在此發韌階段,尚有許多發展的空間。
This paper aims to understand the Taiwanese development of the anthropology of sport, adopted articles and books review. It is firstly,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thropology in Europe and America, about its extended branches, representative scholars and the iconic research methods; secondly found that the anthropology of sport is a branch of the cultural anthropology. Taiwanese anthropology of sport has affected by European and Japanese anthropology. Within this decade, there are many scholars have devoted in the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es in sports. In the tough, beginning stage, it still deserves a great effort to enhance the field.
會議論文
1.真田久(2001)。運動人類學的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2001年中日韓運動人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運動體育史學會 (會議日期: 2001.09)。臺北:臺灣運動體育史學會。56-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寒川恆夫(2001)。運動人類學的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2001年中日韓運動人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運動體育史學會 (會議日期: 2001.09)。臺北:臺灣運動體育史學會。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郁芳(2012)。做個好球員:台灣高中棒球培訓的觀察(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古峰棧(2012)。慢速壘球參與者團體凝聚力研究--以高雄市慢速壘球隊為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玉鳳(2005)。臺灣流民拳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梁玉芳(2009)。彰化振興社與金鷹拳之傳統文化(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憲偉(2013)。技藝與展演--雜技演員的身體民族誌(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趙綺芳(1994)。沖繩竹富島種取祭的儀式過程:一項舞蹈人類學的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顏伽如(2013)。浴火鳳凰舞春風--顏損者肚皮舞展演之身體意象及生命意義建構歷程(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明美(1996)。阿美族巫師儀式舞蹈研究--吉安鄉東昌村miretsek實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藝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金芳(2008)。「碧濤女子籃球隊」的出征:身體經驗的敘說女語與另類生命的歷史圖像(1951∼1967)(博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良俊(2007)。江湖武藝之研究--以台灣拳師為探討中心(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廖文志(2003)。羅漢門宋江陣的涵化現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加耀(2003)。網球運動員追求卓越的過程:運動人類學領域的解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謝詩(2011)。競技運動員的生產、訓練生活和團體文化--甲組射箭運動隊的民族誌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何睿思、蕭秀玲(2000)。人類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芮克里夫-布朗、夏建中(2001)。社會人類學方法。臺北市:桂冠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Keesing, R.、張啟恭、于嘉雲(1992)。文化人類學。台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Gupta, Akhil、Ferguson, James、駱建建(2005)。學科與實踐:作為地點、方法和場所的人類學田野。人類學定位--田野科學的界限與基礎。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亦園(2001)。人類學召集人序。社會人類學方法。臺北:桂冠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