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教育改革下大學體育教師轉變之敘事探究
作者:劉先翔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ien- Hsiang Liu
校院名稱:國立體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周宏室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教育改革大學體育教師體育課程教育商業化敘事探究educational reformuniversity PE teachersPE curriculumeducation commercializationnarrative inqui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2
本研究目的在探究大學體育教師在教育改革下,歷經體育必修年限降低,以及大學普設、教育商業化等因素,稀釋教育資源造成追求短期績效的辦學想法,大學體育逐漸式微的經驗,以探討體育教師內心的感受與轉變歷程,並省思教育改革對於大學體育價值的影響。本研究首先探討大學體育的理念以及體育教師在大學定位的歷史脈絡,藉以澄清體育教師的大學理念與體育的理念,應以何種價值觀來面對體育教學;並為讓研究具有嚴謹性,也交代了研究者的學術訓練與文化視框,務期更深層的理解大學體育老師的內心世界,藉由體育教師不斷的說,釐清體育教師與教學現場間有機互動關係,期能梳理出大學體育教師面對教育改革中轉變的歷程。
研究藉由大學體育典範教師之訪談,依據時間的脈絡與事件分析,分成「文與武的張力」、「面對與逃離的抉擇」、「轉變與辯護的歷程」、「省思與自我的超越」等轉變經驗。首先理解大學體育在傳統價值觀的影響下,重文輕武的觀念讓體育不受重視,大學體育教師長期處在沉默位置的難題;接著在遭逢教育改革與教育商業化的衝擊,讓逐漸式微的體育再添壓力,此時有些教師在講求學術的大學殿堂,面對學術霸權時因缺乏信心而逃離,而有些教師卻是轉變自我並積極面對,在教學、研究、服務中,求得自我實現,讓旁人得以看到體育教師並提升體育的重要性。最後經由轉變過程中的不斷自我反省與詮釋,讓大學教師的三大任務不斷提升其層次,並落實於教學行動中,讓體育兼具身、心、靈的培育。最終大學體育教師得以從體育教學中得到解放,脫離「體育」=「工作」之工具性價值觀,體育教學不只是一種職業、獲取薪資的工具,而是終身的志業,唯有如此,體育教師方能從困頓的生活中得到解放,無論未來體育是否仍存在於大學,仍能昂首闊步於體育的生命旅程。
This thesis aimed to investigate how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PE) teachers experience the withering of PE curriculum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influenced of dilut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seek immediate cost-effective performance. By looking into these teachers’ perceptual transformations, the thesis set out an exploratory journey to look at the impact on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values influenced by the changes in the educational contexts, given that how PE teachers transform and cope with the trend should be an academic focus for PE researchers. The thesis first discusses the rationale of the university PE curriculum and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positioning in the tertiary education in Taiwan. The discussion clarified which approach PE teachers should take, in order to fulfill their teaching missions in the system. The thesis also reports on the author’s academic backgrounds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ner worlds within PE teachers. By transcribing what PE teachers say, it was hoped to depict the organic interactions between PE teachers and the organizations in a wish to form a clear summary of the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s that PE teachers made in facing educational reformed.
This study divided the transformations, by a diachronic order, into four stages as “facing tension from intelligent and physical demands, making choices to engage in or transform from challenges, going through changes and self-defense, and conducting reflec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University PE curriculum did not received due emphasi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values which favor intelligence over physical wellness. This has long put PE teachers in a silent position. With the impact of educational reformed and as the education sector transformed and commercialization as a service industry, the PE curriculum has gained even more pressure. Some PE teachers disengage themselves from the academic pursuit for lack of confidence in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academic recognition. Some transformed themselves and took active initiative for the requirements in teaching, researching, and performing duties, which are recognized by many other colleagues and therefore further acknowledged the importance of PE. Finally, the thesis summarizes the reflection that PE teachers make in facing challenges, how PE teachers conduct improvements, and how they realized them in teaching for nurturing wellness in body, mind, and spirit. The educational reforms might continue without concrete results and the mandatory PE course credits might decrease in the future. However, university PE teachers should not concentrate on short-term issues only; they should try hard and reinstate the passion for and the glory of PE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一、中文資料
大學招生委員會,〈登記生錄取率分析表〉,資料引自http://www.uac.edu.tw。(2009,4月20日)
山之口壽幸,〈從符號學論臺灣媒體中「體育」和「運動」概念之使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王建臺,〈西方自然體育思想形成之歷史背景及其在中國推展之反思〉,《體育學報》,18(臺北,1994):25-36。new window
王建臺,〈西方自然體育在近代中國發展過程之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new window
王恭志,〈傅柯的生存美學及其對教師課程意識的啟發與蘊義〉,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new window
王振寰,〈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臺北,1989):71-116。new window
王慧蘭,〈教育政策社會學初探〉,《教育研究資訊》,7.3(臺北,1999):87-108。new window
王旭萍,〈一位資深女性幼教教師的專業發展歷程〉,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毛 驥,〈中國大陸體育市場化析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方志華,《關懷倫理學與教育》,台北:洪葉,2004。new window
內政部戶政司,《歷年人口總數、年增加、自然增加、出生、死亡數及其比率》,資料引字http://www.ris.gov.tw/gateway/stpeqr01.cgi。(2009,1月5日)
古宛芸,〈語言輕鬆,然而生命厚重--退休教師之生命史〉,臺北: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2006。
石明宗,〈山難經驗:一個運動與宗教觀點的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new window
田芳華,〈自傳記憶與事件-生命史調查之應用與前瞻〉,《調查研究》,6(臺北,1998):5-38。new window
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敘事心理與研究》,嘉義市:濤石文化,2004。
成虹飛,〈乘著歌聲的翅膀:「飛」越敘說與課程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30,(臺北,2005):5-13。
江良規,《體育學原理新論》,臺北:台灣商務,1968。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體育白皮書》,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0。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程施政計畫(九十八至一0一年度)》。取自網站 http://www.ncpfs.gov.tw/edoc/98至101年度中程施政計畫.doc。(2008,11月2日)
余徳慧,《生命史學》臺北:心靈工坊,2003。
阮大年,〈吾父.吾子〉,載於李模主編《危機與轉機》,(臺北市:遠流,1992):47。
阮凱利。〈理論與實踐的辯證---國小教師實踐知識之敘說性研究〉,臺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沈清松,《大學理念與外推精神》,臺北:五南,2004。
宋文里,〈「批判教育學」的問題陳顯〉,《通識教育季刊》,2.4(臺北,1995):1-15。new window
吳文忠,《體育史》,臺北:正中,1957。
吳文忠,《比較體育》,臺北:國立編譯館,1986。
吳清山,《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1998。new window
吳 定,《公共政策(全)》,臺北:中華電視公司,1999。
吳中政,〈世界一流大學財源結構與經費支出之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吳建興,〈Empowerment理論的實踐及反思-以九年一貫教育改革能力教育教師工作坊為例〉,臺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吳慎慎,〈教師專業認同與終身學習:生命史敘說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new window
吳宜親,〈敘說一位研究型大學教師之自我座落〉,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吳坤壅,〈少子化對國民小學教育影響與因應之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李佑峰,〈經驗、知識、記憶—一位高中籃球教練的敘說探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new window
李翔群,〈運動明星的形成與反思〉,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李季穎,〈進步、功利與自由—約翰‧密爾政治思想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李旻儒,〈論傅柯的生命權力〉,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李加耀,〈網球運動員追求卓越的過程:運動人類學領域的解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new window
李富美,〈文化的邂逅:蘭嶼文化旅遊現象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村上村樹,《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賴明珠譯),臺北:時報文化,2008。
周宏室主編,《運動教育學》,臺北:師大書苑,2002。
易劍東,《體育文化》,臺北:揚智文化,1998。
金耀基,《大學之理念》,臺北:時報文化,2003。
林靜萍,〈體育師資生學科教學知識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new window
林東泰,《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1997。
林永翔,〈台灣高等教育市場化〉,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林稚維,〈Ruth Jonathan倫理自由主義在教育上之應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林逢祺,〈市場化:高等教育的危機或轉機〉,《今日教育》,67(臺北,2002):121-127。
林敏鈺,〈我國中程施政計畫策略規劃之研究-以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柯志堂,〈高等教育學生權利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施宜煌,〈弗雷勒意識覺醒理論及其德育蘊義〉,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范揚焄,〈一位男性國小資深教師的生命故事〉,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
范信賢,〈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組博士論文,2003。new window
洪塘忻,〈喧嘩劇場—國小女性教師聲音之敘說性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洪小媚,〈在教育改革過程中教師專業自主與校長權力之扞格〉,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洪煌佳,〈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之運動商業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new window
洪薏婷,〈成長沒有想像容易-青少年身體的校園觀察〉,高雄: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洪嘉文,〈我國學校體育政策制定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new window
洪瑞璇,〈國中教師專業認同之研究:游走在「結構─能動」之間〉,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紀宓妏,〈高等教育市場化與通識經典教育間張力關係之探究—以南華大學經典教育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高敬文,《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師大書苑,1996。
高永謀,《請問大學校長》,臺北:先覺,2005。
徐元民,《體育學導論》,臺北市:品度,2003。
師瓊璐:〈橫越生命的長河-三位國小女校教師的生命史研究〉,臺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郭為藩,《教育的理念》,臺北:文景出版社,1993。new window
郭為藩,《轉變中的大學:傳統、議題與前景》,臺北市:高教,2004。
常嫚芸,〈運動與「看」運動─身體經驗的擬像與真實〉,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許義雄,《運動文化與運動教育》,臺北市:師大,2004。new window
許義雄等,《運動教育與人文關懷(上)—政策與思想篇》,臺北:師大書苑,1998。
許義雄等,《運動教育與人文關懷(下)—課程與教學篇》,臺北:師大書苑,1998。
許義雄,〈徐一兵體育思想初探〉,《臺灣體育》,39(臺北,1988),17-20。
許傳德,〈一位國小校長的生命史〉,臺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許立宏,《運動哲學教育》,臺北:冠學文化,2005。
國立編譯館,《人口教育選修教材》,臺北:黎明文化,1985。
黃月嬋,〈師院生體育經驗課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new window
黃俊儒,〈傅柯主體觀對課程理論之啟示〉,臺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黃俊傑,《大學通識教育探索:臺灣經驗與啟示》,桃園: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2002
黃俊傑,〈全球化時代大學通識教育的新挑戰〉,《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高雄,2004)。
黃俊傑,〈轉型期中的大學通識教育:理念、現況與展望〉,《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高雄,2006)。
黃瑞琴,《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1991。
黃湘茹,〈臺灣高等教育市場化中師範學院因應方式之研究-以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為例〉,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黃芳進,〈運動美學詮釋─高達美的藝術理論與運動世界之對話〉,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張春秀,〈體育課程理論〉,收錄於許義雄等著《運動教育與人文關懷(下)--課程與教學篇》,臺北:師大書苑,1999。new window
張春秀,〈體育教師課程價值取向對學生體育學習思考與學習態度之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new window
張上人,〈非營利組織社會活動商業化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張威克,〈身體/知識/權力:論我國學校體育演進的系譜〉,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張芳全,《教育政策理念》,臺北市:千華,2002。
張珍瑋,〈全球化時代中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模式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張嘉雲,〈我的課程之旅:一位女性教師的課程意識之生命敘說〉,臺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張伊鳳,〈技職教育變革下的教師工作困境與因應方式之研究—以高中職觀光科教師為例〉,臺北: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正平,〈唐詩所見游藝休閒活動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陳怡婷,〈人口少子化對國民小學教育發展影響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陳春蓮,《體育教學的反省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2004。
陳向明,《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2002。new window
教育部,《教育政策白皮書(初稿)》,臺北:教育部,2003。取自網站http://mail2.ylc.edu.tw/~gces.kentxchang/pipi/white.doc。(2009,3月12)
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主編,《體育大辭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
教育部體育司,《學校體育發展中程計畫》,臺北:教育部,2002。
湯仁燕,〈Paulo Freire對話教學理念與實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new window
湯 堯,《大學學問大—改善高等教育的27計》,臺北:天下遠見,2005。
程瑞福、徐元民,《體育理念與實踐。載於教育部編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臺北市:教育部,2007。
程瑞福,〈體育理念與實踐導讀〉,載於教育部(編)《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臺北,2007),4-5。
傅從年,〈成為國文老師的歷程—從我的生命史省思的觀點看師資培育興教育目的〉,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溫淳雅,〈Paulo Freire理論在台灣教育改革中的實驗研究—以W中學「教師工作坊」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溫振源,〈以學生事務的角度觀察博雅教育的實踐〉,資料取自http://huang.cc.ntu.edu.tw/pdf/CCB3407.pdf。(2008,10月24)
曾瑞成,〈我國學校體育政策之研究(1949 ~ 199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new window
曾志朗,〈序言〉,載於楊振富譯,《高等教育商業化?大學何價》,(臺北:天下文化,2004):7-10。
楊東平編,《大學精神》,臺北:立緒,2001。
楊肅獻,〈英國政治傳統中的「自由」觀念〉,《當代》,127(臺北,1998):44-54。
楊深坑,〈序言〉,載於戴曉霞,《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台北市:揚智文化,2000。
楊秀宮,〈「大學之理念」釋義〉,《科技整合與大學教育研討會》,(高雄,2008):1-11。
甄曉蘭,〈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臺北,2003):63-94。new window
廖淑珍,〈教育改革中的教師生涯承諾之質化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齊 力,〈質性研究方法概論〉,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2005。
鄭淑文,〈墾荒築基與追尋:一位巧固球教練的生命故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蔡元培,〈大學教育〉,收錄於楊東平編,《大學精神》,臺北市:立緒,1930。
蔡貞雄,《體育的理念》,高雄:復文,2001。new window
蔡禎雄,《西洋體育史》,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所,1995。
蔡進祥,〈旅行業員工績效評估之認知與組織承諾之研究〉,臺中: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蔡崇濱,〈大專體育的未來發展〉,《成大體育》,36.4(臺南,2003):1。
蔡信忠,〈傅柯權力理論在學校行政涵義之研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蔡秀玲,〈新經濟時代高等教育商業化之探究-以美國的研究型大學為例〉,新竹: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蔡聿瑩,〈我國高等教育市場化經營策略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蔡欣延,〈大專體育教師課程價值取向形成歷程之研究〉,桃園縣:國立台灣體育大學(桃園)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戴曉霞,《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臺北:揚智,2000。new window
樊正治,《運動哲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1993。
劉莉莉、謝安邦,〈市場化:大學的選擇與超越〉,載於戴曉霞、莫家豪、謝安邦主編,《高等教育市場化:台、港、中趨勢之比較》,(臺北市:高等教育,2002):72-85。
劉仲冬,〈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臺北:巨流,1996):121-137。
劉秝榛,〈國內休閒相關科系成立因素與課程規劃背景之研究〉,臺中市: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劉一民,《運動哲學新論》,臺北:師大書苑,2005。
蔣 勳,《身體美學》,臺北:遠流,2008。
歐用生,《質的研究》,臺北:師大書苑,1995。
歐陽教,《教育哲學導論》,臺北:文景,1973。
歐宗明,〈臺灣小學教師/教練角色之形塑一歷史社會學的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new window
謝易霖,〈邂逅.敘說.蛻變--一個另類學校教師的行動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謝思琪,〈我國大學教師優質教學模式之探索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蘇彥仁,〈二十世紀初美國新體育(New Physical Education)理論的形成與初期發展之研究~以學校體育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二、英文資料
Angrosino, M. V. Documents of interaction: Biography, autobiography, and life history in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 Gainesville, FL: University of Florida Press, 1989.
Atkinson, R., The life story interview, Thousand Oaks, CA:Sage, 1998.
Annario, A. A., Cowell, C. C., & Hazelton, H. W. Curriculum theory and design in physical education (2nd ed.), Prospect Height, Illinois: Waveland Press, 1980.
Bain, L. L., “Socialization into the role of participants: Physical education`s ultimate goal”,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51.7,(1980): 48-50.
Bogdan, R. & Biklen, S.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 Third Edition)》(黃光雄主譯),嘉義:濤石,1998。
Bok , D.著,《高等教育商業化?大學何價(University in the marketplace: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楊振富譯),臺北:天下文化,2004。
Bruner, J.,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Bruner, J.著,《教育的文化(The cultural of Education)》(宋文里譯),臺北:遠流,2001。
Corroll, V. A., The physical fitness objective in physical education”, 1981.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20439)
Coles, R.著,《故事的呼喚》(吳慧貞譯),臺北:遠流,2001。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著,《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蔡敏玲等譯),臺北:心理出版,2003。
Den Millman著,《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韓良憶譯),臺北:心靈工坊,2006。
Daniel, M. F., & Bergman-Drewe, S., “Higher-thinking, philosophy, and teacher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Quest, 50.1, (1998): 33-58.
D.Jean Clandinin & F.Michael Connelly著,《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蔡敏玲、余曉雯譯),臺北:心理,2003。
David L. Krip著,《搶救大學—都是行銷惹的禍?!》(賴慈芸譯),臺北:天下雜誌,2004。
Ennis, C. D., “Knowledge and beliefs underlying curricular expertise”, Quest, 46, (1994a): 164-175.
Ennis, C. D.. “Urban secondary teachers ’ value orientation: Delineating curricular goal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3, (1994b): 163-179.
Ennis, C. D., Designing curriculum for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s. In Betty F. Hennessy (Ed .), Physical education source book, Champaign, I L: Human Kinetics, 1996.
Gardner, H.著,《開啟多元智能新世紀》(陳瓊森譯),臺北:信誼,1997。
George Sheehan著,《跑步聖經(Running & Being)》(郭佳譯),北京:國際文化,2007。
Giddens, Anthony,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Giroux, H. A.,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hope: Theory, culture, and schooling, Westview Press, 1997.
Goodson, I. F. & Sikes, P.,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learning from live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1.
Graham, G., “Motor skill acquisition- An essential go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58.7, (1987): 44-48.
Graham Hitchcock & David Hughes, Research and the teacher: A qualitative introduction to school-based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2e), 1995.
Heshusius, Lous & Ballard, Keith, From Positivism to Interpretivism and Beyond: Tales of Transformation in Educational and Social Research,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6.
Jewett, A. E., & Ennis, C. D, “Ecological integration as a value orientation for curricular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 5. 2, (1990): 120-131.
Jewett, A. E., “Curriculum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port pedagogy”, Sport science review, 3. 1, (1994): 56 - 71.
Kelchtermans, Geert, “Getting the story and understanding the lives: From career stories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9(5/6), (1993): 443-456.
Kennedy, D.著,《學術這一行》(楊振富譯),臺北:天下遠見,2000。
Kenyon, G. S., “Six scales for assessing attitude toward physical activity”, Research Quarterly, 39.3, (1968): 566-574.
Kretchmar, R. S., “Toward a stronger posi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Three recommendations”, Quest, 40.1, (1988): 47-55.
Lee, M., & Bennett, B., “1885-1900: A time of gymnastics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56.4, (1985): 19-26.
Mills, C. W. 著,《社會學的想像》(張君玫、劉鈐佑譯),臺北﹕巨流,1995。
Newell, K. M., “Physical activity, knowledge types and degree programs”, Quest, 42, (1990): 243-268.
Palmer, Parker J., The courage to teach: Exploring the inner landscape of a teacher’s lif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98.
Peter Brooker著,《文化理論詞彙》(王志弘、李根芳譯),臺北:巨流,1999。
Placek, J.H., Conceptions of successin teaching: Busy, happy, and good. In T.J., Templin, & Olson(Eds.),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46-55), Illinois: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1983.
Rink, J.E., Effective instruc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 S.T., Silverman, & C.D., Ennis, (Eds.), Student Lear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Applying research to enhance instruction(171-198),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1996.
Riessman, C. K., Narrative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Sage, 1993.
Schubert, W. H., Philosophical inquiry: the speculative essay, In E. Short (Ed.), Form of curriculum inquiry: 61-76,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1.
Siedentop, D., Undergraduate teacher preparation, In C. B. Corbin & H. M. Eckert (Eds.), The evolving undergraduate major: 28-34, American academy of physical education papers, 23, Champaign, I. L. : Human Kinetics, 1990.
Siedentop, D.,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education, fitness, and sport (2nd ed.) ”, 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1994.
Stephens, D., “Girls and basic education: A cultural enquiry. Education Research Serial No.23”,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19430, 1998.
Wood,T.D. & Cassidy, R. F., The New Physical Education,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1927, 279~281.
Witcher, A., Onwuegbuzie, A., Collins, K., Filer, J., Wiedmaier, C. & Moore, C.,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college teach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82517, 200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