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浴火鳳凰舞春風— 顏損者肚皮舞展演之身體意象及 生命意義建構歷程
作者:顏伽如
作者(外文):Chia-Ju Yen
校院名稱:國立體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徐元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顏面損傷肚皮舞運動經驗生存美學身體意象facial injurybelly dancesports experienceaesthetics of existencebody ima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6
流行於中東的肚皮舞,原本是祭祀時獻神的舞蹈。2000年代初期,台灣也掀起一股肚皮舞熱潮,從校園到社會團體、大人或小孩、孕婦、不分老少男女,連社會形象嚴肅女法官都在歲末暮年會上表演性感火辣的肚皮舞,徹底顛覆社會對女法官這個職業的刻版印象。本文以質性研究之民族誌研究方法,從梅洛龐帝的知覺現象學及傅柯的生存美學之「關懷自身」理論為主,探究顏損傷友如何因參與肚皮舞展演的過程中,其身體意象及生命意義建構歷程。本研究發現,傷友受傷、治療及復建期間,身體及心理所承受的疼痛讓她們幾乎無法繼續活下去。但練肚皮舞時卻可秉持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精神,忍受身體的疼痛堅持下去。本來極力掩飾身體傷疤的態度,也因同儕間的相互鼓舞,讓她們突破內心的障礙,亮麗專業的彩妝及性感的服飾也同時帶給她們有再次美麗的希望與自信,得以掙脫社會對身形毀損者的污名,轉成深具生存美學關懷自身的精神,而建構出深具創意的身體意象。再者,因為受傷後受到他人多方協助,她們也抱著感恩回饋的心,推己及人協助其他傷友走出黑暗。這一場肚皮舞展演運動經驗,不僅擴展傷友們受傷身體的侷限,也拉近她們與社會的距離。
Belly dance was popular in the Middle East, which was originally a dance ritual offering to God. In the early 2000s, Taiwan has also set off a belly dance craze, from the campus to the community groups, adults or children, pregnant women, the young and the old, even the female judges with serious social image also performed at the end-year party. This qualitative ethnographic research adopted theory of Maurice Merleau-Ponty’s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and Foucault's Aesthetics of Existence to interview the facial disfigurement women how the process of their participation in performing belly dance constructed their body image and meaning of life. The study found that it was hard for them to endure the critical pain of the period of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both of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pain. Whereas, they can hold the spirit of sharing happiness with others to neglect the pain of practicing belly dance. Originally, they always tried their best to hide their scars, with the inspiration of peers, so that they broke through the barriers. After the performance of belly dance, they found that it is not a dream to be beautiful again and regained the confidence of life to get rid of the social stigma. The Aesthetics of existence into a deep caring own spirit, and construct a highly creative body image. Furthermore, from other’s help of their hard days make them to feedback the society to help those who have the same trouble as them did. This experience of performing belly dance, not only extends their injured physical limitations, but makes them closer to the society.
參考文獻
中文
于薇伶,<皮膚創傷敷料發展趨勢>,《化工資訊與傷情》,64(臺北市:2008,10),110-114。
王佩珊,<美感再現—燒傷與顏損者在肚皮舞表演歷程的意義與改變>(臺北: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2009),13。
王紹穎,<自我感、復原力與創傷後症狀之關聯性研究:以燒傷病人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摘要。
王雲五主編,史次耘註譯,《孟子今註今譯》,臺北市: 臺灣商務, 1978。
王薏茜、王顏和,<垂足-常見的原因與鑑別診斷>,《臺灣醫界》,51.3 (台北:2008.03),26-32。
平珩,張中煖合編,《舞蹈欣賞》,臺北市:三民,1997。
白怡娟,<美體社會學談什麼?>,《國立嘉義大學通識學報》,5(嘉義:國立嘉義大學,2011),557-573。
白內特(Rudolf Bernet),<梅洛龐蒂與拉康論注視、欲力與身體>,《現象學與人文科學》,1(臺北市:2004),417。
石怡芬,<怪臉變漂亮了:顏面傷殘的孩子在小陽光向上營找到歡笑>,《家庭月刊》,(臺北:73年10月),92-97。
石明宗,《登山客與博士:山難、運動與宗教之體驗》,臺北市:頂點文化,2007。
多芬娜、嚴麗娟,《魔力女神教室--肚皮舞學習百科》,臺北市:貓頭鷹,2007。
朱立群,<浴火鳳凰跳肚皮舞 路人動容: 不管燒燙傷、顏面損傷 自信搖擺>,《中國時報》,2007.01.08,社會版A10。
江文瑜,<附錄:口述史法>,《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游鑑明著,(臺北:左岸文化),2002。new window
何乏筆(Fabian Heubel),<從權力技術到美學修養:關於傅柯理論發展的反思>,《哲學與文化》,37.3(臺北,2010.03),85-102。new window
佐佐木現順著,《業的思想》(周柔含譯),臺北市:東大,2003。
余德慧,<生活受苦經驗的心理病理:本土文化的探索>,《本土心理學研究》,10(臺北市:1988.12),69-115。new window
吳芝儀、李奉儒,《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1995。
吳其炘、李明濱,<燒傷之心身醫學觀>,《北市醫學雜誌》,1.3(臺北市:2004),252-260。
吳若女,<別害羞,來跳肚皮舞>,《康健雜誌》,61(臺北市:2003.12),240-244。
李天慈,<出傷痛與宗教信仰>,《走過傷痛》,天主教輔仁大學學生輔導中心主編,臺北縣:天主教輔仁大學,2004。
李心荻,<台灣女性美容整型動機影響因素研究:身體意象、人際影響與媒體影響>(高雄:國立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15。
李玉齡,<00與11的對話---輪椅運動舞蹈的玩美轉化世界>,(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碩士論文,2003)。
李宇宙,<疾病的敘事與書寫>,《人文、醫學與疾病敘事》,蔡篤堅編,臺北市:記憶工程,2007。new window
李宛儒,《百分魔體肚皮舞》,臺北市:柏室科技藝術,2004。
李淑貞,賴裕和,邱宗傑,陳怡樺,<癌痛病患疼痛控制信念、殘障信念、感覺特質及其相關性之探討>,《榮總護理》,21.4(台北市:榮民總醫院,2004.12),329-338。new window
李雅文,易麗珍,陳雅玲,黃靜宜,<燒傷病患出院後壓力感受、壓力處理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探討>,1.4《實證護理》,(臺北市:2005,12),273-282。new window
李玉嬋,林惠珊,<醫療場域諮商心理師之職能分析>,《臺灣諮商心理學報》,1.1 (臺北市:2012.08)。
狄君珊,<在「痛」與「爽」之間拉扯:論腳底按摩當中的身體感與身體觀>,《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暑期田野實習報告2004-2005》,(新竹市:2005),166。
周淑媚,<文化診斷中的病痛隱喻-—以魯迅和郁達夫的病痛與文學創作為例>,《通識教育學報》,15(臺北市,2010.06)。
林子卿,<進退迴旋間的雙人藝術:國際標準舞的身體展演與性別文化>,(新竹:清華大學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142。
林怡華,<身心障礙者的「鑑定╱安置」:一個身體政治的觀點>(嘉義: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31-34。
林金梅,<中途顏面燒傷患者之生命轉化歷程—三位傷友的故事>,(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2004),12。
林淑蓉,<身體、意象與變異的自我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體經驗>,6.2《台灣人類學刊》,(臺北市:2008。),3-46。new window
林義傑,<運動中生命的體驗與理解>,《國民體育季刊》,36.4(臺北,2007.12),52-57。
邱麗蓮,<與乳癌共生婦女:在生命意義探索上之現象學研究>,《護理研究》,7.2(臺北市:1999),119-128。new window
紀櫻珍,紀琍琍,吳振龍,黃松元,<醫學倫理與醫病關係>,《北市醫學雜誌》,3.12(臺北市:2006/12):1144-1154。
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2008。
范麗娟,<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1994),25-35。new window
孫鶴珍,<生命樂章之合奏:專業團隊成員位燒燙傷者提供服務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碩士論文,2012),131-138。
宮愛玲,<病痛的抒寫與病房的隱喻>,《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8.4(山東,2006.12),99-102。
徐正光,<關於自主性的敘說: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的病痛經驗和意義>(林美容譯)《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經驗研究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12)。new window
郝紅紅,<健美操中生存美學的表現>,《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9.4(河南省:2009.7),136-140。
高玉鳳、劉雪娥、李秀芳,<破碎的臉—一位顏面傷殘者患者之身體心像變化及心理反應>,《長庚》,12.1(臺北,2001.3),80-86。new window
高宣揚,《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結》,臺北:五南,2004。
財團法人基督教真理文化傳播基金會靈命日糧編輯,<苦中作樂>,《靈命日糧》,(臺北市:2013.6),2013年 06月 19日。
張威克,<從傅柯的權力觀談運動中的權力現象>,《體育學報》,29 (臺北市:2000.09), 23-34。new window
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2000。
張淑玲,<不同運動族群中年婦女的體適能及生活品質之比較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0(新北市:2011),。new window
張榮哲、林耀盛,<家庭醫學中的醫病關係與人性關懷>,《臺灣醫學》,16.6 (臺北市:2012.11), 660-666。
張翠芬,<撫平燒燙疤痕有新療法>,《中國時報》,2008.05.30,醫藥E6版。
張曉風,<古典小說中所安排的疾病和它的象徵>,《人文、醫學與疾病敘事》,蔡篤堅編,臺北市:記憶工程,2007。new window
許子力,<從直排輪玩家中找到傅柯的生存美學>,《學校體育》,14.2(臺北市:2004.04),130-137。
許世全,<運動是良藥—人人皆可參與的全球健康促進行動>,《體育學報》,43.3(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10.12),1-8。new window
許玉雲、陳彰惠,<身體心象概念分析>,《護理雜誌》,46.6(台北,1999.12),103-109。
許宏儒,<自身、他者與教育:傅柯的「關懷自身」概念與他者之間的關係>,《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8.2(臺東市:12,2011),105-130。new window
陳志豪,<運動與性別刻板印象——以男性肚皮舞教師為例>(桃園縣: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摘要。
陳建立等人,<外表身體意象、自尊與皮膚滿意度、非侵襲性的醫學美容意圖間關係>,《醫管期刊》,9.4(臺北市:2008),299-314。new window
陳昱伶,<台北市婦女身體意象與醫學美容消費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所碩士論文,2007)。
陳振崑,<從儒家倫理看醫病關係>,《哲學與文化》,31.11(臺北市:2004.11), 45-61。new window
傅美玲,<女性肥胖消費族群之服裝設計觀>,《設計研究學報創刊號》,1.1(台北:輔仁大學設計學群,2001.3),69-77。new window
傅美玲,<女性肥胖消費族群之服裝設計觀>,《設計研究學報創刊號》,1.1(臺北:輔仁大學設計學群, 2001.3),69-77。new window
曾淑羚,<身心動作教育融入肚皮舞教學之行動研究>(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2-3。
曾曬淑主編,《身體變化:西方藝術中身體的概念和意象》,台北:南天,2004。
湯佳玲,<顏損傷友:盼路人給個微笑>,《自由時報》,2011.01.01,D16版。
黃小芬,<成年燒燙傷患者之家庭復原歷程研究>(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諮商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14-19。
葉肅科,《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洪葉文化,2012。
劉一民,《運動哲學新論:實踐知識的想像痕跡》,台北:師大書苑,2005。new window
劉一民,<運動身體經驗探源—主體性與創造性經驗的反省>,《體育學報》,13 (臺北市:1991.12),53-61。new window
劉恩任,<身體政治的詮釋與批判—女性身體之在地體現>(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2006),10-13。
劉恩任,<身體政治的詮釋與批判——女性身體之在地體現>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2-9。
劉錫麒,<民族誌研究法的效度問題>,《花蓮師專學報》,17(花蓮市:台灣省立花蓮師範專科學校,1986.12),185-190。
歐陽秀芳,顧乃平,吳肖琪,王先震等,<出院燒傷病患健康信念、社會支持與自我照顧相關之探討>,20.6《醫學研究》,(臺北市,2011),279-294。
潘淑滿,《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2003。
蔡怡佳,<恩典的滋味:由「芭比的盛宴」談食物與體悟>,《體物入微:物與生體感的研究,余舜德主編,新竹市:清大出版社,2008。
蔡適任,《偏不叫她肚皮舞:一個人類學博士的東方舞授課手記》,臺北市:開學文化出版,2012。
鄭婉君,<臉部整形美容醫療情境中女性身體經驗>,(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29-30。
蕭君玲、鄭仕一,<從梅洛龐蒂的「知覺現象學」探討「舞蹈藝術」>,《大專體育》,79(臺北市:2011,8月),84-89。new window
簡戌鑑等人,<台灣地區燒燙傷的趨勢及相關特性分析>,《台灣衛誌》,24.1(臺北:2005),43-51。
顏乃欣,劉慧美,<負向與正向事件的鎂光燈記憶>,《教育與心理研究》,27.2(臺北:2004,6月),353-376。new window
蘇宏斌,<作為存在哲學的現象學:試論梅洛龐蒂的知覺現象學思想>,《浙江社會科學》,3(浙江省:2002),87-92。
蘇莠媚,葉莉莉,<烏腳病人之病痛經驗>,《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6.2(臺北市:2010.06),133-141。new window
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市:心靈工坊,2006。new window


翻譯圖書
A. Kleinman著,<文化建構病痛*經驗與行為:中國文化內的情感與症狀>(張珣譯),《思與言》,37.1(臺北市:1993.3),241-272。new window
Ann Gray著,《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Research practice for cultural studies: enthnographic methods and lived cultures)》(許夢芸譯),臺北:韋伯文化國際,2008。

Barry Smart 著,《傅科》(Michel Foucault)(蔡采秀譯),臺北:巨流,1998。
Chris Shilling著,《身體三面向:文化、科技與社會(The body in Culture, Technology and Society)》(謝明珊、杜欣欣譯),臺北市:國立編譯館與韋伯文化合作翻譯,2009。
David M. Fetterman著,《民族誌學(Ethnography : step by step)》(賴文福譯),臺北:弘智文化,2000。
Sarah Grogan著,《身體意象(Body image: understanding body dissatisfaction in men, women, and children)》(黎士鳴譯),臺北:弘智文化,2001。
Jacques Derrida(德希達),《書寫與差異》(張寧譯),臺北:麥田出版社:城邦文化發行,2004。
James Michael Friedman著,《舞蹈審美說(Dancer and Spectator, Dancer and other Aesthetic Object)》(歐建平譯),臺北市:洪葉文化,1997。

John Lofland, Lyn H. Lofland著,《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任凱,王佳煌譯),臺北市:湯姆生出版,2005。

Jonathan Cole著,《沒有臉孔的人(About Fac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ace, and a natural history of those who live without it)》(何穎怡譯),臺北縣:新新聞文化,1998,43。

Judith Butler,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宋素鳳譯,上海三聯書店,2009.
Kathryn Woodward等著,《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Identity and Difference)》(林文琪譯),臺北市:韋伯文化,2004。
Mihaly Csikszentmihalyi著,《生命的心流 追求忘我專注的圓融生活(Finding Flow)》(陳秀娟譯) ,臺北市:天下文化,1997。
Victor Turner著,《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黃健波,柳博斌貝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6。
艾莉斯.馬利雍.楊(Iris Marion Young)著,《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On Female Body Experience:“ Throwing Like a Girl”Essays)》(何定照譯),臺北市:商周,2006。

艾瑞利(Dan Ariely)著,《不理性的力量:掌握工作、生活與愛情的行為經濟學》(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姜雪影譯),臺北市:天下遠見,2011。

阿龍生(Elliot Aronson) 等著,《社會心理學( Social Psychology)》(余伯泉等譯),臺北市:揚智,2011)

亞瑟.喬拉米卡利(Arthur P. Ciaramicoli),凱薩琳.柯茜(Katherine Ketcham)著,《你的感覺,我懂!(The Power of Empathy)》(陳豐偉,張家銘譯),臺北市:天下遠見,2011。

高夫曼 (E. Goffman) 著,《汙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Stigma :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曾凡慈譯),臺北市:群學,2010。

莫理斯‧梅洛龐帝(Maurice Merleu - Ponty),《知覺現象學(法文)》(姜志輝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凱博文(Arthur Kleinman)著,《談病說痛:人類的受苦經驗與痊癒之道》(陳新綠譯),臺北市: 桂冠, 1988。

喬治.福斯特(George M. Foster)著,《醫學人類學:Medical anthropology》(陳華、黃新美譯),臺北市:桂冠,1992。

黛安‧艾克曼,《感官之旅(A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莊安祺譯),臺北市:時報文化,1993。

羅伯‧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現象學十四講(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李維倫譯),臺北市:心靈工坊,2004。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疾病的隱喻: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刁筱華譯),臺北市:智慧田,2000。

西文
Cash, T. F., &; Pruzinsky, T., Body Images: Development, Deviance and Change,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1990.
Cash, T.F., &; Pruzinsky, T., Body Images: Development, Deviance and Change,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0,。
Geertz, Clifford,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 Geertz, C. ,New York: Basic Books,1973。
Cowan, Jane K., Dance and the Body Politic in Northern Greece:Chap.5 The Orchestration of Associationin Evening Formal Dance,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Creswell, J.W.(1997).Qualitativeinquiryandresearchdesign. ThousandOaks, CA:Sage.139-165.
Csordas, Thomas J. Body/Meaning/Healing,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2002.
Foucault, Michel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York : Vintage Books, 1977.
Frank, Arthur W., The Wounded Storyteller: Body, illness and ethic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Goffman, Erving, Stigma: Noteson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NewYork : Simon&;Schuster, 1963。
Good, Mary-Jo D., Pain as human experience :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Gumbrecht, Hans Ulrich, In Praise of Athletic Beauty, American :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2006.
Knauft, Bruce M., “Bodily Images in Melanesia: Cultural Substances and Natural Metaphors,”Fragments for a History of the Human Body: part III., New York: Zone Books.
Linley, P. Alex and Stephen Joseph, “Positive Change Following Trauma and Adversity:a Review,”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17.1(American : 2004.02),11-21.
Lohne, V. , Bjornsborg, E., Westerby, R., “Effects of facial paralysis after acoustic neuromasurgery in Norway,”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Nursing 19.3(Anaheim,CA,1987),123-131.
Lu,F.J.H., and Hsu,E.Y.W., “Injured Athletes’Rehabilitation Belief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Contribution of Hope and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48.1,(Place, 2013), 92-98.
Sanjeked, Roger, Field notes: the making of anthropology,Ithaca: Cornell Univ.Press,1990.
Sorell ,G. T. and Nowak,C.G.,“Socio-economicstatisandobesit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PsychologicalBulletin, 105.2(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Mar 1989), 260-275.
Talmor, Moran, “Professionalized Pain: Pain Management, Body and Identity among Professional Football Players in Israel,”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book of Abstracts and Proceedings from the 1st Wingate Congress of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Wingate, Israel: The Zinm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Sciences at the Wingate Institute Israel, 2010, 19-20.
Taylor, Jim and Ceci Taylor, Psychology of dance, Champaign,IL : HumanKinetis,1995。
Weinberg, Robert and Allen Jackson, Kathleen Kolodny,“The Relationship of Massage and Exercise to Mood Enhancement,” The Sport Psychologist, 2(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1988),202-211.



網路資料
2009年夏季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2009%E5%B9%B4%E5%A4%8F%E5%AD%A3%E8%81%BD%E9%9A%9C%E5%A5%A7%E6%9E%97%E5%8C%B9%E5%85%8B%E9%81%8B%E5%8B%95%E6%9C%83。檢索日期:2013年6月30日。

《土耳其之吻》整首歌詞詳參附錄相關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8022511263>及<http://mypaper.pchome.com.tw/vaiolelee/post/1237162485>,2012.02.25檢索。

中華電視台,<舞林大道>是金星娛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所製作、中國電視公司監製的舞蹈選秀節目,2008年8月24日開播,由黑人陳建州及大S徐熙媛擔當主持。節目宗旨與金星娛樂製作之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類似,選出最受歡迎之舞星。除了在中視播出之外還在中天娛樂臺播出,由此可見該節目受歡迎的程度。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8%9E%E6%9E%97%E5%A4%A7%E9%81%93_(%E7%AC%AC%E4%B8%80%E5%B1%86), 2013年6月30日檢索。

中華電視臺, <沙丘之女-—東方舞者蔡適任>,《點燈》,285,(臺北市:華視,2013.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K3tpSYKYM, 2013年 7月15日檢索。

內政部社會司,<身心障礙楷模金鷹獎>, http://www.moi.gov.tw/dsa/news_content.aspx?sn=5919,2013.06.05 ,2013年6月5日檢索。

李宛儒中東肚皮舞團,<http://www.taiwanbelly.com/news/news.htm>, 2009年12月19日檢索。

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敬請支持臉部平權>,資料來源:http://www.sunshine.org.tw/sp/about.asp,檢索日期:2013年7月20日。


陽光基金會,<燒傷患者重返工作準備>,http://www.sunshine.org.tw/services/target_burn2012_01.asp, 2013年5月27日檢索。

陽光基金會,<警專招生刪除不當標準顏損學子不再被拒於警專門外>,http://www.sunshine.org.tw/SunTalk/TalkView.asp?STID=153,2011年7月20日檢索。

陽光基金會網頁,《燒傷的治療》,http://www.sunshine.org.tw/services/target_burn2012_01.asp。傷後剛癒合的新生皮膚,看來光滑、平整,呈淡淡的粉紅色,但約過3個月之後,疤痕已開始增生,看起來紅、凸,摸起來硬硬的。所以必須經常按壓疤痕保持皮膚及肌肉的彈性。2013年5月26日檢索。

陽光基金會網頁,<燒傷復健輔具製作服務計劃>,http://www.sunshine.org.tw/services/target_burn2012_01.asp, 2013年5月25日檢索。

遊俠初三(部落格),<關於修飾化妝技巧>,http://disability.web66.com.tw/web/UPT?UPID=17734,2008年3月20日檢索。

其他

傅佩榮,<大學與中庸>,《教育廣播電台:星期講座》,2013.05.26,早上7點至8點30分。

Thomas Ots,“The silenced body-the expressive Leib : on the dialectic of mind and life in Chinese cathartichealing”。(文化與身體課程閱讀文獻)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