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素描技法應用於數位影像合成海報設計之教案研究
書刊名:僑光學報
作者:曾芷琳
作者(外文):Tseng, Chih-li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38
頁次:頁33-43
主題關鍵詞:素描數位影像合成海報設計DrawingDigital photographic synthesisPoster desig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
  • 點閱點閱:24
期刊論文
1.王鼎銘(20030700)。藝術教育與網路學習新思維。美育,134,27-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智文(20060600)。數位化影像於視覺藝術上的運用與影響--以玄奘大學資傳學院之招生創意海報設計為例。復興崗學報,86,305-3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方彩欣(20091100)。數位藝術創作媒材發展現象之再審思。美育,172,89-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堅萍(20090500)。數位影像處理與美育--正向發展學生美覺態度。美育,169,48-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倪敏、張芷維、江雅君(20080000)。優異海報設計要素分析。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25-2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淳恭(20021200)。與數位藝術和解--論影像複製與美術之相生共和。造形藝術學刊,335-3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媄婛(2003)。藝術教育中的新思維--數位藝術。數位藝術教育網路期刊,4,1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Cross, Nigel(1999)。Natural intelligence in design。Design Studies,20(1),25-39。  new window
9.Freedman, K.、Wood, J.(1999)。Reconsidering Critical Response: Student Judgments for Purpose, Interpretation, and Relationships in Visual Culture。Studies in Art Education,40(2),128-142。  new window
10.Won, P.-H(2001)。The Comparison between Visual Thinking Using Computer and Conventional Media in the Concept Generation Stages of Design。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10,319-325。  new window
11.張栢烟、許雯婷(20040600)。視覺文化藝術教育內涵分析。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5(1),245-2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秋瑾(2001)。數位科技對藝術教育的衝撃。在歷史的長廊中頻頻相會--資訊科技與藝術教育國際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94-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麗秋(2001)。從數位藝術之世界潮流談臺灣藝術教育之現代化。在歷史的長廊中頻頻相會--資訊科技與藝術教育國際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芷琳、陳文亮(2006)。視覺圖像記號之重組分析--以拼貼藝術創作為例。第十三屆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研討會。高雄縣:義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陸蓉之(2001)。數位科技與當代藝術的聯動關係。在歷史的長廊中頻頻相會--資訊科技與藝術教育國際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53-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兆隆(2002)。數位影像構成於視覺傳達設計之研究與應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碧霙(2009)。數位攝影圖像視覺化之海報設計創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政達(2009)。數位化剪紙形式之圖像應用在海報設計之研究與創作(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江民良(2003)。數位影像合成於觀光海報設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淑芬(2009)。數位影像合成表現之創作與研究--以高雄捷運週年紀念活動海報設計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清海(2002)。影像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之創作研究--以影像合成表現臺灣意象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韻如(2009)。數位影像於海報設計之創作研究--以德布西樂曲海報設計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Girardi, S. K. P.(1998)。Technology in the Elementary Art Room(博士論文)。Connecticut State University,Connecticut。  new window
9.林淵岳(2001)。傳統繪畫與數位影像在視覺傳達設計上之運用--以臺灣形象海報創作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Mitchell, W. J.、Malcolm, M.(1995)。Digital Design Media。NY: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 window
2.Omstein, A. C.、Hunkins, F.(2004)。Curriculum 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theory。Boston:Allyn and Bacon。  new window
3.Feldman, E. B.、桂雅文(2003)。藝術教育的本質。臺北:五觀藝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Harasim, R.、Hiltz, S. T.、Teles, L.、Turoff, M.(1991)。Learning net-works。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  new window
5.Barnard, Malcolm(1998)。Art, design and visual culture。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new window
6.Holsti, Ole R.(1969)。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new window
7.Krippendorff, Klaus(2004)。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Sag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8.Stake, Robert E.(1995)。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Sag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9.葉謹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環境。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Ericsson, K. Anders、Simon, Herbert Alexander(1993)。Protocol Analysis: Verbal Reports as Data。MIT Pres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樂華、吳香生(2000)。資訊科技與美勞教學。基礎美育:理論與實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