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淺談臺灣諮商督導角色與倫理守則之規範:以中、港地區為鏡
書刊名:輔導季刊
作者:陳羿霓謝沛欣謝文軒陳力瑜吳芝儀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Yi-niHsieh, Pei-hsinHsieh, Wen-hsuanChen, Li-yuWu, Chih-yi
出版日期:2015
卷期:51:4
頁次:頁1-9
主題關鍵詞:諮商倫理守則督導角色倫理規範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39
在諮商師專業的學習與成長歷程中,督導者是其不可或缺的推手之一。專業的督導者不僅僅是受督者在培訓過程中的楷模,於督導過程中傳遞專業知識與技術,並且也能使受督者重新檢視自我及當事人互動的模式;更重要的是,督導者同時也協助受督者審查自我在諮商過程中的倫理界線,以保護諮商師及其個案的權益。在這樣的背景下,督導者也得具備不同的角色,包括:教師、諮詢師、評量者等,以便指導受督者成為專業的諮商心理師,也等於間接影響了每一位受督者在進行諮商的成效及結果。因此,要成為一位專業且具備良好效能的督導者,事前專業的訓練與紮實的倫理規範便成為不可或缺的功課。然而本文以台灣目前督導制度實施現況,比較其他華人地區―中國大陸、香港兩地,發現其對督導者的審查皆具有具體明文規定,反觀台灣目前對於督導的規範中只描述成為督導者的條件,缺乏對後續的督導成效之具體考核項目,使得台灣在督導部分的倫理規範令人堪憂。因此,本文藉由文獻探討,除了明確界定目前督導者所扮演之角色及其對諮商師之重要性外,並參照中國大陸及香港之倫理法則,提出台灣在諮商師之專業督導倫理上具體的建議。
期刊論文
1.石國興(2004)。英國心理諮詢的專業化發展及其問題。心理科學進展,12(2),304-3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Dewane, Claudia J.、LCSW、DEd、BCD(2007)。Supervisor, Beware: Ethical Dangers in Supervision。Social Work Today,7(4),34。  new window
3.徐西森(20050600)。不同背景變項督導人員諮商督導能力之差異研究。諮商輔導學報,12,125-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藍菊梅(20060900)。諮商督導角色及督導焦點的質性分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 教育類,19(2),197-2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智弘(19990600)。心理諮商之證照制度與專業倫理。測驗與輔導,154,3211-3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智弘(20030900)。督導關係與倫理問題。應用心理研究,19,18-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國心理學會(2007)。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中國心理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香港心理學會(2012)。香港心理學會專業倫理指引。香港:香港心理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orey, G.、Corey, M. S.、Callanan, P.、修慧蘭、林蔚芳、洪莉竹(2012)。專業助人工作倫理。臺北:雙葉書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鄔佩麗、陳麗英(2010)。輔導原理與實務。臺北:雙葉書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ernard, J. M.、Goodyear, R. K.(2004)。Fundamentals of clinical supervision。Boston, MA:Allyn & Bacon:Pearson Education。  new window
6.牛格正、王智弘(2008)。助人專業倫理。心靈工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2014)。2014 ACA Code of Ethics,https://www.counseling.org/docs/default-source/default-document-library/2014-code-of-ethics-finaladdress.pdf。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