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連生貴子」為例試論嬰戲裝飾題材的隱含意義
書刊名:藝術學報
作者:劉淑音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ou, Shu-yi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1:2=97
頁次:頁19-42
主題關鍵詞:嬰戲圖吉祥圖案七夕節俗Pictures of children at playAuspicious patternsFolkways of the Seventh Evening of Jul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康才媛(20020400)。歷代「蓮」、「荷」名稱使用的變遷與習慣。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2(4)=105,6-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俊吉(20120400)。嬉戲童顏:三國時期嬰戲題材的獨立發展與歷史解讀。藝術論文集刊,18,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海鵬(1980)。學津討原。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長孫無忌(1966)。隋書‧經籍志。台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昀(1966)。舊唐書‧經籍志。台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歐陽修(1966)。新唐書•藝文志。台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脫脫(1966)。宋史•藝文志。台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薄松年(2009)。中國娃娃:喜慶歡樂的嬰戲圖。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戴春楊(1998)。敦煌佛爺廟灣西晉畫像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1989)。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編8 漆器。臺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1989)。畫像石畫像磚。臺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芳如、葛婉章(1990)。嬰戲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于安瀾(1994)。畫史叢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1986)。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殷偉、任玫(2009)。中國魚文化。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孟元老、黃驗(2004)。圖解東京夢華錄。台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1989)。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2.墓室壁畫。臺北:錦繡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周密(2015)。武林舊事•乞巧,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199&page=122, 2015/06/29。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道一(2003)。膾炙人口的大阿福。戲泥話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自牧(1986)。十二月。夢粱錄。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