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由教科書內容看臺灣教育社會學學科架構的發展
書刊名:教育研究集刊
作者:張建成
作者(外文):Chang, Jason Chien-chen
出版日期:2016
卷期:62:4
頁次:頁113-153
主題關鍵詞:教育社會學學科架構臺灣教科書分析Sociology of educationDisciplinary frameworkTaiwanTextbook analysi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林生傳(20020600)。臺灣教育社會學的回顧與展望。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1),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建成(2002)。臺灣教育社會學教科書的分析。教育研究與實務的對話:「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師範大學(主辦) (會議日期: 2002/12/13-2002/12/15)。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錦旭、張建成(1999)。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教育科學:國際化與本土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師大教育系主辦 (會議日期: 1999/06/1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教育部(2014)。2013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奎憙、高強華、張鐸嚴(1995)。教育社會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美玲(2003)。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詹棟樑(2003)。教育社會學。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添球(1999)。教育社會學--知識使用取向。高雄市:復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世仁(2000)。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我國社會與教育關係之研究。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新富(2013)。教育社會學。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尹蘊華(1967)。教育社會學。臺北市:臺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匯森(1963)。教育社會學:教育社會觀的研究及其實施。臺北市:復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匯森(1965)。教育社會學:教育社會觀的研究及其實施。臺北市:復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芳森(2004)。教育社會學。臺北縣:群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緒武(1978)。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七友出版傳播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生傳(1994)。教育社會學。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義男、王文科(1976)。教育社會學導論。臺中市:昭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馬信行(1998)。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曹先錕(1965)。教育社會學原理。臺北市: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曹先錕(1966)。教育社會學。臺北市: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照雄(2006)。當代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葉至誠(2006)。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威仕曼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鍾紅柱、曾火城、黃恆(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譚光鼎(2010)。教育社會學。學富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生傳(1994)。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馬信行(1986)。教育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清江(1986)。教育社會學。臺北市:臺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奎熹(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奎熹(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林生傳(1982)。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奎熹(1980)。教育社會學。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林義男、王文科(1998)。教育社會學。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林清江(1972)。教育社會學。臺北:臺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謝高橋(2004)。教育社會學。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張建成(2015)。臺灣教育社會學教科書的分析:2015補輯,南京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姜添輝、許誌庭、陳伯璋(2011)。臺灣教育社會學發展的回顧。百年教育的回顧:傳承與創新。臺北市:學富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建成、李錦旭、鄭英傑。臺灣教育社會學六十年:1960至2010年代發展概述。華文教育社會學發展:來自臺港澳的報告。北京市: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1. 書評:評S. J. Ball的《教育論辯》
2. 中國菁英高中、秀異與全球功績主義:評[Yi-Lin Chiang (姜以琳)著], «Study God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2)
3.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for Teaching the Theoretical Language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o Preservice Teachers: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4. 重思學習障礙之定義與鑑定:一個特殊教育社會學的觀點
5. 教育行政作為效率控制或是公義解放?--R. Bates的批判理論對教育行政之啟示
6. 書評:從移動的時空看教育的脈絡:評2018年世界教育年鑑《不平均的教育時空:歷史社會學的概念、方法與實踐》
7. Effects of Social Influence and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n Traceable Agriculture Product Reuse Intention of Elderly People: Integrating Trust and Attitude Us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8. 評〈戰爭與臺灣的高等教育,1945~1990〉
9. 通識課程之研判思考能力的學習成效在校務研究之應用
10. 高等教育社會學的研究與脈絡
11. 立法院外的春吶:太陽花運動靜坐者之人口及參與圖象
12. 宗教教育的價值哲學思考:宗教教育課程內涵的教化論述
13. 書評:《把知識帶回來:從社會建構主義到社會實在主義的教育社會學》
14. 臺灣高等教育各學門實施前段不分系課程的知識理念探討--全球化知識生產模式轉變之分析
15. 運用芝加哥模式之網路藝術教學:以國小四年級社會學習領域為例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