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詹浮雲繪畫視覺意象與意涵之探析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賴明珠
作者(外文):Lai, Ming-chu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09
頁次:頁49-64
主題關鍵詞:二度裸露構成性詮釋社會符號學意義生產社會形構Double exposuresCompositional interpretationSocial semiologyMeaning productionSocial form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2
  • 點閱點閱:34
期刊論文
1.許嘉猷(20040900)。布爾迪厄論西方純美學與藝術場域的自主化--藝術社會學之凝視。歐美研究,34(3),357-4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廖瑾媛(2005)。台灣的祖先畫。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綜合論壇。台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90-3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簡裕益(2005)。台灣近代炭精筆遺像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洪根深、朱能榮(2004)。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高雄地區。台北:日創社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嘉陵(2006)。清末民初的繪畫教育與畫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瓊瑞、林明賢(200910)。台灣美展80年(1927-2006)。臺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熊宜中(1998)。明清官像畫圖錄。臺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佳禾、羅潔尹(2012)。人生若夢:詹浮雲藝術研究展。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詹浮雲油畫集。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詹浮雲(1992)。詹浮雲油畫集。高雄市:詹浮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詹浮雲(2001)。詹浮雲油畫集。嘉義市:嘉義市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吉莉恩.蘿絲、王國強(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東瀛魅力」,「節慶活動」,「黑川能劇」,http://www.welcome2japan.tw/attractions/event/traditionalevents/february/kurokawa.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物故者記事」,「森田茂」,http://www.tobunken.go.jp/materials/bukko/28448.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森田茂作品一覽,東京。,http://www7.airnet.ne.jp/thumhole/morita/morita_top.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關於中影,http://www.movie.com.tw/about。  new window
5.蔡國顯。中影人呼籲保留文化城,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0655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峰生。創作半世紀心路歷程,http://blog.xuite.net/c2954115/twblogl/123470930-19-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佳禾(2012)。翩翩彩雲飛:俯視詹浮雲的繪畫世界與藝術生命歷程。人生若夢:詹浮雲藝術研究展。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潔尹(2012)。現實境外的造夢者:觀詹浮雲畫作。人生若夢:詹浮雲藝術研究展。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