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舞,在日落之際: 日治到戰後初期台灣舞蹈藝術拓荒者的境遇與突破
作者:徐瑋瑩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u, Wei-Yi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指導教授:趙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大東亞共榮圈文化政治運動現代學校教育殖民現代性舞蹈colonial modernizationcultural political movementdance“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modernized education syste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0
本研究主要從歷史社會學的角度探問現代形式的新舞蹈藝術在台灣如何興起?本文以史料為基礎,將兩位目前被台灣舞蹈學界公認為「台灣第一」的男女舞蹈家林明德與蔡瑞月的生命史置入當時的時代脈絡,從中探詢形塑舞蹈家各種可能(或不可能)的社會機制,以理解促成台灣舞蹈藝術萌發的社會力。考察這兩位舞蹈家的生命史,本文發現台灣舞蹈藝術的萌發朝向兩條路徑發展:一條是沿著日治時期現代化國家教育體制的規訓與陶塑,而後朝向藝術創作的追尋。一條是與日治時期跨域與跨國的反殖民文化政治運動攸關。
「舞蹈藝術在台灣如何興起」此問題與日本殖民台灣所帶來的殖民現代化有關。台灣第一代精緻舞蹈藝術者的養成受到日本殖民帝國極大的社會形塑力,她/他們的舞蹈啟蒙座落在台灣政治運動高漲、經濟型態由農業逐漸邁向工業化與文化逐步現代化,和文學、美術、音樂各藝術領域漸趨發展的1920與1930年代。在此新舊文化交疊的時空下,傳統漢人社會對身體道德的觀點與實踐逐漸鬆綁,而國家對殖民地人身體工具性的要求增強。台籍第一代舞蹈家的啟蒙主要是在現代化的國家教育下透過身體活動、遊戲與遊(學)藝會的展演逐漸累積。
然則,身體能夠舞動與把舞蹈當成職志畢竟不同。因此本文更核心的關懷是進一步探問這些少數得以在日治後期赴日學舞的人其養成的家庭階層為何?與1920年代風起雲湧的文化政治運動有何關係?又,舞蹈家的學舞之路與1930年代日本軍國主義高漲、台灣政治運動在各方面受挫後繼起之文化反殖民運動有何關係?再者,這些在二戰之際赴日學舞的青少年/女,在戰時文化統制的控管下學到哪些舞蹈類型?又如何能在高舉皇民化的戰時氣氛中展演具中國特色的民族舞?最後,本文考察戰後初期留日舞蹈家歸台後舞蹈在台灣社會開展的困難與突破。台灣第一代舞蹈家開始在自己家鄉獨當一面之時,也是台灣回歸中國之際,舞蹈家們如何延續或轉變之前所學以投入台灣光復的時代氛圍是本文的關懷。
本文希望藉著回答以上問題,揭開舞蹈藝術在台灣上演的第一幕與後台準備的情景。而這看似充滿希望卻困境重重的一幕正是發生在日本帝國戰力國勢日落之時與國民政府遷台前的短暫暮光之際。
The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how new dance art in Taiwan came about from historical and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s. To achieve this, I contextualize the autobiographies and related historical resource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dancers in order to discover what kinds of social mechanisms motivated them to dance and become dancers. Two chosen dancers Lin Ming-Te and Tsai Jui-Jueh considered as the first male and female dancers by Taiwan dance researchers are the focus of discussions. The finding of how new dance art and the dancers came about in Taiwan can be concluded with two routes. One followed the colonial modernized body education system that emphasized on body discipline and health. The other was related to the cultural political movement of anti-colonialization against Japanese.
The rise of new dance art stemmed from Japanese colonial modernization. First generation of Taiwanese dancers started dancing in modernized school education at 1920s-1930s. That was the time when cultural political movement arose with industrial economy gradually incorporated with agriculture ecology, modernization in various aspects of society becoming noticeable, and modern forms of literature, music and painting blooming. Whil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ultures overlapped, old morals on bodily regulations were slowly replaced by utilitarian view on body through the state and modernized education system. This was the circumstance under which first generation of dancers learned to dance a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how their talents on the school work exhibition.
Physical education provided chances for children to learn dance; however, dance was not recognized and legitimated as a form of fine art but exercise, and few sought perfection on it. Hence, the questions rise as follow. Firstly, which social stratification did the first generation dancers belong to? Did they come from social elites who were modernized ahead of the society and at the same time leaders of cultur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 of Taiwan in 1920s? Secondly, did anti-colonial cultural movement in 1930s pose any impact on recognization of dance as fine art? If so, how could this be possible? Thirdly, what did the dancers learn when they studied dance in Japan at the time Second World War took place? Fourthly, while China and Japan fought against each other in war, how could modernized classical Chinese dances perform in Japan when Japanization was forced on Taiwanese? Finally, I explore how the dancers started choreography and performance at the post war era in Taiwan, and ask what did they perform when the governor changed from Japanese to Chinese?
By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above, I hope to understand how new dance art came about along the history of Taiwan. In 1943 when Japan suffered defeats in the war, Taiwanese dancer Lin Ming-Te premiered the noticeable performance of his own in Tokyo that was considered the first Taiwanese dance performance. The title ” Dance, At the Falling Sun” uses the sun image of Japanese flag in the defeated situation to describe the beginning of dance art of Taiwanese in relation to the broad cultural, political and military circumstances.
中文書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編輯委員會編輯,1995。《日據時期台灣人赴大陸經驗》。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國論壇雜誌編輯委員會,1989。《女性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台北:中國論壇雜誌。
方孝謙,2008。《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高雄:巨流。
王乃信等譯,2006。《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第一冊文化運動》。原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 領台以後的治安狀況(中卷)。
王屏,2004。《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北京:商務。
王美玉(總編),2011。《台灣久久-台灣百年生活印記》。台北:天下遠見。
王詩琅譯註,1995(1988)。台灣社會運動史。台灣總督府警務局所編之《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志第二篇中卷──領台以後的治安狀況》。台北:稻鄉。
王德威,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
王慧芬,2000。《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播種者。
王櫻芬,2008。《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台灣音樂調查(1943)》。台北:台大圖書館。new window
台灣文學研究會編,1989。《先人之血,土地之花:台灣文學研究會論文集》台北市:前衛。
平珩主編,1995。《舞蹈欣賞》。台北:三民書局。
石婉舜、柳書琴、許佩賢編,2008。《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的台灣文化狀況》。台北:播種者。
伍湘芝,2004。《李天民:舞蹈荒原的墾拓者》。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朱珮琪,2005。《台籍菁英的搖籃:台中一中》。台北:向日葵。
江文瑜編,1995。《阿媽的故事》。台北:玉山社。
江映碧,2004。《高棪:舞動春風一甲子》。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吳士宏,2001。《舞蹈評析與身體觀》。台北:五南。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巿:正中。new window
吳文星,2008。《日治時期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台北市:五南。new window
吳曉邦,1985。《舞論集》。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
吳燕和,2006。《故鄉•田野•火車:人類學家三部曲》。台北:時報文化
呂明純,2007。《徘徊於私語與秩序之間: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女性創作研究》。台北:台灣學生。
李小華,1998。《劉鳳學訪談》。台北:時報文化。j
李天民,1964。《舞蹈藝術論》。台北:正中。
李天民、余國芳,2005。《台灣舞蹈史》。台北:大卷出版。
李文卿,2010。《共榮的想像:帝國、殖民地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5)》。台北:稻香。
李文卿,2012。《想像帝國:戰爭時期的台灣新文學》。台南:台灣文學館。
李怡君,1996。《蜻蜓祖母:李彩娥70舞蹈生涯》。屏東市:屏縣文化。
李筱峰,1996。《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台北:玉山。
李歐梵,1996。《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集》。台北:麥田。
李熾編。1986。《吳曉邦舞蹈藝術思想研究論文集》。蘇州市:中國舞蹈家協會。
汪其楣,2004。《舞者阿月:台灣舞蹈家蔡瑞月的生命傳奇》。台北:遠流。
阮斐娜,2010。《帝國的太陽下:日本的台灣及南方殖民地文學》。台北:麥田。
卓意雯,1993。《清代台灣婦女的生活》。台北:自立晚報。
周青,2004。《文史論集》。台北:海峽學術。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台北:心理。
季季,2006。《行走的樹》,台北:印刻出版社。
林邦由譯,竹村民郎著,2010。《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托邦時代》。台北:玉山社。
林明德譯,矢內原忠雄著,2004。《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林柏維,1993。《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北:臺原。
林柏維,1996。《文化協會的年代》。台中市:中市文化中心。
林郁晶,2004。《林香芸:妙舞璀璨自飛揚》。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珮淳編,1998。《女藝論:台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台北:女書文化。
林慶彰編,2004。《日治時期台灣知識分子在中國》。台北:北市文獻。
林懷民,1989。《說舞》。台北:遠流。
林懷民,1989。《擦肩而過》。台北:遠流。
林懷民,1992。《擦肩而過》。台北:遠流。
邱坤良,1992。《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一八九五-一九四五):舊劇與新劇》。台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邱坤良,2001。《陳澄三與拱樂社: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台北:傳藝中心籌備處。new window
邱坤良,2004。《呂訴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邱坤良,2007。《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台北:印刻。
邱坤良,2008。《漂浪舞臺-台灣大眾劇場年代》。台北:遠流。new window
邱貴芬,2001。《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說選讀》。台北:女書文化。new window
侯傑,2004。《舊中國的下九流》。天津人民出版社。
姚一葦等著,1981。《雲門舞話》,台北:遠流出版社。
施叔青、蔡秀女編,1999。《世紀女性台灣第一》。台北:麥田。
施淑編,2007。《日據時代台灣小說選》。台北:麥田。
柯基生,1995,《三寸金蓮-奧秘、魅力、禁忌》,台北:產業情報雜誌。
柳書琴,2009。《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台北:聯經。new window
洪永宏,2003。《陳嘉庚新傳》。新加坡:陳嘉庚國際學會。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2004。《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台北:播重者文化。
徐秀慧,2007。《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台北:稻香。
徐亞湘,2006。《日治時期台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台北:南天。new window
翁佳音譯註,1992。《台灣社會運動史:勞工運動、右派運動》。台北:稻鄉。
袁禾,2004。《中國宮廷舞蹈藝術》。上海:上海音樂。
高三村,1998。《來自日本的李惠美》。高縣:高縣文化。
高三村,1998。《舞痴:來自日本的李惠美》。高雄:高縣文化。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文化。new window
高棪,1984。《中國舞蹈概論》。台北:維新書局。
張秀哲,2013(1947初版)。《「勿忘台灣」落花夢》。台北:衛城出版。
張良澤、林智美譯,楊千鶴著,1995。《人生的三稜鏡》。台北市:前衛。
張炎憲、翁佳音編校,1988,連溫卿著。《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鄉。
張建隆,1996。《尋找老淡水》。台北縣:北縣文化。
張恒豪編,1991。《王詩琅‧朱點人合集》。台北:前衛。
張深切,1998。《里程碑》。台北:文經社。
張漢裕,2000。《蔡培火全集三-政治關係日本時代(下)》。台北:吳三連基金會。
張麗敏,2002。《雷石榆人生之路》。保定:河北大學。
梁華璜,2001。《台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日據時代台閩關係史》。台北:稻鄉。new window
梁華璜,2003。《台灣總督府南進政策導論》。台北:稻鄉。
許佩賢,2005。《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台北市:遠流。new window
陳君愷,2006。《狂飆的年代:1920年代台灣的政治、社會與文化運動》。台北:日創社文化。
陳芳明,1998。《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new window
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new window
陳建忠,2004。《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台北:五南。
陳建忠,2007。《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文學論集》。台北:五南。
陳映真,曾健民編,1999。《1947-1949台灣文學問題論議集》。台北市:人間。
陳昭瑛,2005。《台灣與傳統文化》。台北:台大出版。
陳柔縉,2005。《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市:麥田。
陳柔縉,2012。《舊日時光》。台北:大塊文化。
陳培豐,2006。《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
陳紹馨,1992(1979)。《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市:聯經。new window
陳惠雯,1999。《大稻埕查某人地圖:大稻埕婦女的活動空間》。台北:博揚文化。
陳雅萍,2011。《主體的叩問:現代性、歷史、台灣當代舞蹈》。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陳嘉庚,1989。《南僑回憶錄》。台北:龍文。
陳翠蓮,2008。《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台北:遠流。
彭宇薰,2006。《相互性的迴盪:表現主義繪畫.音樂與舞蹈》。台北市:典藏藝術。
彭瑞金,1997。《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
彭瑞金,1999。《葉石濤評傳》。高雄:春暉。
曾健民,2005。《1945破曉時刻的台灣:八月十五日後激動的一百天》。台北市:聯經。
曾健民,2007。《台灣一九四六.動盪的曙光:二二八前的台灣》。台北:人間。
曾健民,2010。《台灣光復史春秋:去殖民、袓國化和民主化的大合唱》。台北:海峽學術。
游鑑明,1988。《日據時期台灣的女子教育》。台北巿: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new window
雇也文,1951。《朝鲜舞蹈家崔承喜》。文娛出版社。
黃才郎,不詳。《五O年代台灣的文化政策及其時代氛圍》。台北:北市美術館。
黃玉燕譯,吳濁流著,2008。《亞細亞的孤兒》。高雄市:春暉。
黃武忠,1995。《親近台灣文學》,台北:九歌出版社。
黃金麟,2001。《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市:聯經。
黃信彰,2010。《工運、歌聲、反殖民:盧丙丁與林氏好的年代》。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黃美娥,2004。《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台灣傳統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new window
黑柳徹子,1992。《窗口邊的豆豆》。台中:晨星。
楊玉姿,2010。《飛舞人生:李彩娥大師口述歷史》。高雄:高雄市文獻會。
楊孟瑜,2003。《少年懷民》。台北:天下文化。
楊孟瑜,2008。《飆舞:林懷民與雲門傳奇》,台北:天下文化。
楊渡,1994。《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1923-1936)》。台北:時報。
楊翠,1993。《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一九二0-一九三二)》。台北:時報文化。
楊馥菱,2002。《歌仔戲史》。台中:晨星。
葉石濤,1989。《紅鞋子》。台北:自立晚報。
葉石濤,1991。《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五0年代》。台北:前衛。
葉石濤,2000。《舊城瑣記》。高雄:春暉。
葉石濤,2006。《葉石濤全集(一)》。共同出版: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
葉榮鐘,2000。《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下)》。台北:晨星出版社。new window
廖炳惠,1994。《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new window
趙玉玲,2008。《舞蹈社會學之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出版。
趙稀方,2009。《後殖民理論與台灣文學》。台北:人間。
趙綺芳,2004。《李彩娥:永遠的寶島明珠》。台北市:文建會。
趙綺芳、陳雅萍編,2001。《舞蹈研究與台灣/新世代的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立中正文化中心。
劉紀惠,2000。《我們的徵狀: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文化。
劉益昌等,2007。《台灣美術史綱》。台北市:藝術家。
劉捷,1998。《我的懺悔錄》。台北:九歌。
蔡禎雄,1997(1995)。《日據時代台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台北市:師大書苑出版。new window
鄭炯明編,2002。《越浪前行的一代:葉石濤及其同時代作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
鄭樑生,2003。《日本史:現代化的東方文明國家》。台北:三民。
蕭渥廷編,1998a。《台灣舞蹈的先知-蔡瑞月口述歷史》。台北:文建會。
蕭渥廷編,1998b。《台灣舞蹈e月娘:蔡瑞月攝影集》。台北:文建會。
賴明珠,2009。《流轉的符號女性:戰前台灣女性圖像藝術》。台北:藝術家。
賴淳彥,1999。《蔡培火的詩曲及彼個時代》。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戴愛蓮口述,羅斌、吳靜姝記錄整理,2003。《戴愛蓮:我的藝術與生活》。北京:人民音樂。
薛化元主編,2012。《近代化與殖民:日治台灣社會史研究文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藍博洲,2001。《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台北:聯合文學。
藍博洲,2001。《脈浪歌詠隊: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台大部分)》。台中:晨星。
羅吉甫著,2004(二版)。《日本帝國在台灣:日本經略台灣的策謀剖析》。台北:遠流。
嚴子三,2001。《臺中市舞蹈拓荒者的足跡:王萬龍、辜雅棽》。臺中市:中市府。
蘇新,1993。《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台北:時報文化。

專書論文
小熊英二著,吳玲青譯,2012。〈台灣領有〉,收錄於薛化元編,2012。《近代化與殖民:日治台灣社會史研究文集》。台北:台大出版。頁63-120。
小熊英二撰,郭雲萍譯,2012。〈「異身同體」之夢-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收錄於薛化元編,2012。《近代化與殖民:日治台灣社會史研究文集》。台北:台大。頁275-336。new window
吳密察,2008。《《民俗台灣》發刊的時代背景及其性質》。收錄於吳密察策劃,石婉舜、柳書琴、許佩賢編,2008。《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台北:播種者。頁49-81。new window
垂水千惠,2008。《回敬李香蘭的視線:某位臺灣作家之所見》。收錄於吳密察策劃,石婉舜、柳書琴、許佩賢編,2008。《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台北:播種者。頁219-237。new window
柳書琴,2008。《帝國空間重塑、近衛新體制與台灣「地方文化」》。收錄於吳密察策劃,石婉舜、柳書琴、許佩賢編,2008。《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台北:播種者。頁1-48。new window
柳書琴,2008。《誰的文學?誰的歷史?:日據末期台灣文壇主體與歷史詮釋之爭》。收錄於吳密察策劃,石婉舜、柳書琴、許佩賢編,2008。《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台北:播種者。頁175-218。new window
陳慈玉,2010。〈導讀〉,收錄於林邦由譯,竹村民郎著,2010。《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托邦時代》。台北:玉山。頁3-12。
曾健民,2014。〈黎明的歌唱:一九四九年文化的一側面〉。收錄於曾健民,龍紹瑞〔台灣社會科學出版社〕編委會總編輯,2014。《方向叢刊2:歌唱黎明》。台北:台灣社會科學出版。
黃英哲,2002。〈「台灣文化協進會」研究:論戰後台灣之「文化體制」的建立〉。收錄於鄭炯明編,2002。《越浪前行的一代:葉時濤及其同時代作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頁155-188
趙稀方,2008。〈台灣:新殖民與後殖民〉。收錄於陳映真總編輯,2008。《左翼傳統的復歸: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台北:人間。頁26-76。
鳳氣至純平,2008。《中山侑的戲劇論述:藝術理念和政策之間的協力關係及其糾葛》。收錄於吳密察策劃,石婉舜、柳書琴、許佩賢編,2008。《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台北:播種者。頁239-266。new window
鍾淑敏,2004。〈日治時期台灣人在廈門的活動及相關問題(1895-1938)〉。收錄於走向近代編輯小組編,2004。《走向近代:國史發展與區域動向》。台北:東華書局。頁399-455。new window

中文翻譯書籍
呂愛華譯,2005,Nobert Elias著。《莫札特:探求天才的奧秘》。聯經出版公司。
李巧云譯,2010,Sarah Thornton著。《藝術市場探密》。台北:時報出版。
李忠晉譯,2003,Kenneth G. Henshell著。《日本史:從石器時代到超級強權》。台北:巨流。
李建鴻校閱,1992,Martin Jay著。《阿多諾》。台北:桂冠。
李猛、李康譯,2008。Pierre Bourdieu, Loic Wacquant著。《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台北:麥田。
李錦旭譯,Barry Hunt and David Blackledge著,1987。《教育社會學理論》。台北:桂冠。
居延安編譯,1987,Arnold Hauser著。《藝術社會學》。上海市:學林出版社。
林邦由譯,2010。竹村民郎著。《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托邦時代》。台北:玉山。
林明德譯,2004,矢內原忠雄著。《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邱彰譯,1990〔1985〕,Hauser, Arnold著。《西洋社會藝術進化史》。台北:雄獅。
長安靜美譯,2010,Murakami Takashi著。《村上隆:藝術戰鬥論》。台北:大藝。
唐奇芳譯,2004。(美)時代生活叢書編輯著。《瘋狂的島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孫智绮譯,2002,Patrice Bonnewitz著。《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堂課》。台北:麥田。
張正霖、陳巨擘譯,2006,Victoria D. Alexander著。《藝術社會學-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索》。台北:巨流。
張南星譯,1994,Pascal Bonafoux著。《梵谷:磨難中的熱情》。台北:時報。
張錦惠譯,2009,Niklas Luhmann著。《社會中的藝術》。台北:五南。
陳志宇譯,Susan B. Klein著,2007。《日本暗黑舞踏》。台北:左耳文化。
陳念雍譯,武光誠著,2007。《圖解日本史》。台北:易博士文化。
陸平舟譯,2002,橫地剛著。《南天之虹:把二二八事件刻在版畫上的人》。台北: 人間。
曾淑卿譯,2007,竹中信子著。《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大正篇 1912-1925)》。台北:時報文化。
游惠貞譯,2005,Linda Nochlin著。《女性、藝術與權力》。台北:遠流。
葉肯昕,陳靜芳譯,2001,Isadora Duncan。《舞者之歌:鄧肯回憶錄》。台北市:允晨文化。
劉暉譯,2001,Pierre Bourdieu著。《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與結構》。北京:中央。
蔡宜剛譯,2005。Dick Hebdige著。《次文化:風格的意義》。台北:巨流。
蔡龍保、曾淑卿、熊凱弟譯,2009。竹中信子著。《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昭和篇 1926-1945上》。台北:時報出版。
鄭力軒譯,2006,荊子馨(Leo T. S. Ching)著。《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麥田。
鄭秀美,竺祖慈譯,1993。川端康成著。《舞姬》。台北:星光。
戴行鉞譯,1999,John Berger著。《藝術觀賞之道》。台北:台灣商務。
謝雅文等譯,2009,Derek Fell著。《燃燒的愛情:梵谷的生死與愛戀》。台北:聯經。

中文期刊
下村作次郎,宋佩蓉譯,2007。〈現代舞蹈和台灣現代文學——透過吳坤煌與崔承喜的交流〉,載於邱貴芬、柳書琴主編,《台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3:159-175。
吳介祥,2011,〈藝術自主與其矛盾性-並從系統理論探討〉。《藝術學報》,88:63-88。new window
吳美慧,2005。〈開啟台灣舞蹈扉頁——從蔡瑞月看台灣舞蹈的演進與發展〉,《台東大學體育學報》,3:26。new window
吳叡人,2006。〈福爾摩沙意識形態─ ─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2):127-218 。
呂泉生,1955。〈我的音樂回想〉。《台北文物》4(2) 74-77。
李永熾,1978。〈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理念的形成〉。《思與言》15(6):37-58。new window
李彩娥,1955。〈談談我的舞史〉。《台北文物》,4(2):85-91。
林明德,1955。〈歷盡滄桑話舞蹈〉。《台北文物》,4(2):80-84。
林明德,1995。〈大東亞共榮圈的興亡〉。《歷史》。91(8):74-80。
柳書琴,2007。〈台灣文學的邊緣戰鬥:跨域左翼文學運動中的旅日作家〉。《台灣文學研究集刊》3:51-84。new window
柳書琴,2012。〈從「昭和摩登」到「戰時文化」:〈趙夫人的戲畫〉中大眾文學現象的觀察與省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9:1-45。new window
席德進,1977。〈從蟬歌到哭泣:十年來台北現代舞表演旁記〉。《雄獅美術》79:64-75。
徐瑋瑩,2011。〈打造時代新女性:由日治時期學校身體教育探尋台灣近代舞蹈藝術萌發的基礎〉。《台灣舞蹈研究期刊》6:72-111。new window
徐瑋瑩,2012。〈當現代舞蹈藝術遇見台灣本土文化:以蔡瑞月舞蹈為例的藝術社會學觀察〉,《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12:23-42。new window
張文薰,2006。〈1930年代台灣文藝界發言權的爭奪──《福爾摩沙》再定位〉。《台灣文學研究集刊》1:105-125。new window
許嘉猷,2004,〈布爾迪厄論西方純美學與藝術場域的自主化──藝術社會學之凝視〉。《歐美研究》34 (3):357-429。new window
許劍橋,2012。〈起舞的可能:一九六、七○年代現代舞在台灣的生成〉。《台灣舞蹈研究》7:27-52。new window
郭水潭,1955。〈台灣舞蹈運動略述〉。《台北文物》4(2):37-56。
游鑑明,2000。〈日治時期台灣學校女子體育的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1-75。new window
湯志傑,2009。〈體育與運動之間:從迥異於西方「國家╱市民社會」二分傳統的發展軌跡談運動在台灣的現況〉。《思與言》,47(1):1-126。new window
黃乃江,2008。〈張我軍的處女作及其在廈門之文學活動新考〉。《張福州大學學報》22 (3):10 -15。
黃得時,1955。〈音樂舞蹈運動座談會〉。《台北文物》4(2):57-68。
黃景民,2006。〈卡普與左聯的比較〉。《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16(2):60-63
趙綺芳,2008。〈全球現代性、國家主義與「新舞踊」:以1945年以前的日本現代舞發展為例之分析〉。《藝術評論》18:27-55。new window
劉淑英,1995。〈民族已不再?反共日已遠?〉,《台灣舞蹈雜誌》,14:31-34。
蔡錦堂,2009。〈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修身教育及其影響〉。《師大台灣史學報》2:3-32。new window
曉虹,1960。〈古典舞蹈家林香芸訪問記〉。《民族舞蹈月刊》3(9):7-8。
簡秀珍,2012。〈觀看、演練與實踐:台灣在日本殖民時期的新式兒童戲劇〉。《戲劇學刊》15:7-48。new window
藍博洲,1987。〈美好的世紀:尋訪郭琇琮大夫的足跡〉。《人間》21:70-89。

國內學位論文
王梅香,2005。《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藝思潮發展之關系》。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
伊藤麻里,2013。《日治時期臺灣表演藝術之研究─以《臺灣日日新報》為例之探討》。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表演藝術碩士論文。
吳忻怡,2007。《從認同追尋到策略導向:雲門舞集與台灣社會變遷》。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崔末順,2004。《現代性與臺灣文學的發展(1920-1949)》。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郭玲娟,2007。《台灣現代舞先驅──蔡瑞月的舞蹈人生》。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柏均,2008。《大正民主思潮與日治時期的台灣政治運動──以泉哲及田川大吉郎為中心》。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蔡其昌,1996。《戰後(1945-1959) 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研討會論文
1995台北國際舞蹈季,《台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回顧民國三十四年至五十三年台灣舞蹈的拓荒歲月》。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吉田 悠樹彥,2006。〈太陽旗之下的國家舞蹈:「舞蹈藝術」和江口隆哉的創作〉。論文發表於「舞在太陽旗下」。台北市: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與台灣舞蹈研究學會。16-28。
吳叡人,2006〈身體與自由:想像台灣政治思想史中的蔡瑞月〉,論文發表於第一屆蔡瑞月舞蹈節文化論壇手冊《身體與自由:凝視台灣文化史中的蔡瑞月》,台北:蔡瑞月文化基金會,2006,頁3-5。
吳叡人,2008〈超越死亡的少女:蔡瑞月主題第二號變奏〉,論文發表於第二屆蔡瑞月舞蹈節論壇手冊《藝術與救贖:為暗夜點燈的舞者》,台北:蔡瑞月文化基金會,2008,頁5-14。
吳叡人,2009。〈記憶之場—在蔡瑞月舞蹈社的返鄉與別離〉,論文發表於第三屆蔡瑞月舞蹈節文化論壇手冊《傳承與記憶》,台北:蔡瑞月文化基金會,2009,頁32-35。
沖天,2006。〈石井綠側寫〉。論文發表於第一屆蔡瑞月舞蹈節文化論壇「身體與自由:凝視台灣文化使中的蔡瑞月」,台北市:財團法人蔡瑞月文化基金會主辦。頁30-32。
徐瑋瑩,2010。〈從大眾化的「娛樂」到少數人的「愚樂」:試論50年代民族舞蹈興起的機制與轉變過程〉,論文發表於「冷戰時期海峽兩岸歷史第七屆碩博士生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徐瑋瑩,2011。〈舞蹈藝術與社會道德的拉鋸:1946-1949年間舞蹈藝術在台灣伸根的機制-以蔡瑞月為例〉。論文發表於「2011回顧與展望 百年舞蹈風華」台灣舞蹈研究學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徐瑋瑩,2012。〈舞蹈、社會秩序與國家治理:再論1952年民族舞蹈運動的推行與反共之關係〉,論文發表於「冷戰時期海峽兩岸歷史第八屆碩博士生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張麗珠,1995。〈烙印在半世紀軌道上的舞跡:記中國近代舞蹈巨擘劉鳳學〉,論文發表於「台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35-44。
許劍橋,2008。〈誰是苗女,為何/如何弄杯?:從〈苗女弄杯〉談民族舞蹈的想像與詮釋〉。論文發表於「舞蹈教育暨動作教育新紀元研討會」。台北市:體育學院主辦。
陳玉秀,1995。〈台灣的表演舞蹈-光復前後〉。論文發表於台北國際舞蹈季《台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回顧民國三十四年至五十三年台灣舞蹈的拓荒歲月》。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13。
陳雅萍,1995。〈見證歷史的舞蹈先驅-蔡瑞月〉。論文發表於「台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22-34。
楊建章,2006。〈音樂、舞蹈、蔡瑞月-談台灣人的身體〉,論文發表於第一屆蔡瑞月舞蹈節文化論壇「身體與自由:凝視台灣文化使中的蔡瑞月」。台北市:財團法人蔡瑞月文化基金會主辦。頁10-11。
趙郁玲,2010。〈記憶、跨界、共舞:台灣舞蹈家康家福及其芭蕾舞蹈社會教育之圖像〉。論文發表於『身體記憶與社區的交織:在地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工作坊。台灣舞蹈學會會議論文集。頁40-50。
趙綺芳,2004。〈南台灣舞蹈文化史:以李彩娥為例之初探〉。論文發表於「歲月的舞跡-李彩娥舞蹈節」,高雄市政府文化局主辦。
蔡相煇,1991。《台灣文化協會的民眾啟蒙運動(一九二一~一九二七)》。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會。台北市。
蔡禎雄,2006。〈日治時期台灣的女子教(體)育〉。論文發表於「舞在太陽旗下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與台灣舞蹈研究學會。1-13。
盧健英,1995。〈為中國文化而跳的台灣舞蹈家-李淑芬〉。論文發表於「台灣舞蹈史研討會專文集」,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84-96。

報紙
山田耕作,1924。〈家庭的舞踊〉。《台灣日日新報》,三版,9月12-16日。
不詳,1920。〈舞踊的價值〉。《台灣日日新報》,三版,大正9年4月28日。
不詳,1947。〈省各界籌組藝術建設協會〉。《民報》,三版。2月27日。
任先進,1947。〈蔡瑞月的夢〉。《人民副刊》,四版,第27號。1月8日。
陳柔縉,2011。〈台灣的第一家舞廳〉。《聯合報》,A4版,2月5日。
雷石榆,1947。〈蔡瑞月素描-介紹台灣唯一的女舞踊家〉。《人民副刊》,四版,第27號。1月8日。
蔡瑞月,1954a。〈談舞蹈藝術〉。《聯合報》,六版。1月20、21、22日。
蔡瑞月,1954b。〈舞蹈藝術的綜合性〉。《聯合報》,六版。12月19、20日。

DVD
郭珍弟,簡偉新,2004。跳舞時代。台北:黑巨傳播。

外文書籍
Adair, Christy, 1992. Women and Dance: Sylphs and Sirens.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Alexandra Carter,2004. Rethinking Dance History: A Reader. London: Routledge.museums and their public. UK: Polity Press.
Becker, Howard, 1984. Art world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rown, J. M. (ed) ,1979. The Vision of modern dance. N.J. : Princeton Book.
Carter Alexandra, 2004. Rethinking dance history: a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Copeland, Roger, and Cohen, Marshall, ed., 1983. What is dance? : Readings In Theory And Critic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Nora, Tia, 1995. Beethove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Genius: Musical Politics in Vienna, 1792-180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eNora, Tia, 2003. After Adorno: Rethinking Music Sociology.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smond, C. Jane, ed., 1997. Meaning In Motion: New Cultural Studies of Dance.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Dianne S. Howe, 2001. Individual and Expression: the Aesthetics of the new German Dance,1908-1936.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Don Martindale et al. trans. and ed., 1958. The Rational and Social Foundations of music. Southern Illions University.
Fraleigh, Sondra, and Hanstein, Penelope, ed., 1999. Researching Dance: Evolving Modes of Inquiry.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Franco, Susanne. 2007. Dance discourses: keywords in dance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Johnson, R. (Ed) ,1993. P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epecki, Andre, 2006. Exhausting dance: performance and the politics of movement. London: Routledge..
Maanen, Hans van, 2009. How to Study Art Worlds:On the Societal Functioning of Aesthetic Values.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Nice, Richard, Trans.,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ierre Bourdieu, (Susan Emanuel trans.)1996. The Rule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UK: Polity Press.
Pierre Bourdieu,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 on Art and Literature. Columbi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ust, Frances. 1998. Dance In Society: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Dance And Society In England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Present Day. London: Routledge.
Tanner, Jeremy, 2003. The Sociology of Art: A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Thomas, Helen, 1995. Dance, Modernity And Culture: Explora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Dance. London: Routledge.
Wolff, Janet, 1981.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Art. London: Macmillian press..
Zile, Judy Van, 2001. Perspectives on Korean Dance. Middletow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外文期刊
Becker, Howard, 1951. “The Professional Dance Musician and His Audienc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7(2): 136-144.
Becker, Howard, 1974 , “ Art As Collective A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9(6): 767-776.
Becker, Howard, 1976 . “ Art Worlds and Social Type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 19: 703-718.
Becker, Howard, and Pessin, Alain, 2006, “ A Dialogue on the Ideas of "World" and "Field".” Sociological Forum. 21(2): 275-286.
Becker, Howard, et al., 1989. ” Theatres and Communities: Three Scenes.” Social Problems, 36(2): 93-116.
Bourdieu, Pierre, 1968. “ Outline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art perception. “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 589-612.
Francis Sparshott, 1982. “ On the Question: "Why Do Philosophers Neglect the Aesthetics of the Dance?".”, Dance Research Journal, 15 (1): 5-30.
Francis Sparshott, 1983. “ The Missing Art of Dance.” Dance Chronicle, 6(2): 164-183.
Giersdorf, Jens Richard, 2009. “ Dance Stud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Genealogy of a Disciplinary Formation.” Dance Research Journal ,41(1): 23-44.
Kim, Young-Hoon, 2006. “Border-Crossing: Choe Seung-hui’s Life and the Modern Experience.” Korea Journa,1:170-197.
Menger, Pierre-Michel, 1999. ” Artistic Labor Markets and Career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5: 541-574.
Menger, Pierre-Michel, 2001. “Artists as workers: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Poetics,28 : 241-254.
Morris, Gay, 2009. “ Dance Studies/Cultural Studies.” Dance Research Journal 41(1): 82-9.
Turley, C .Alan, 2001. “ Max Weber and the Sociology of Music.” Sociological Forum, 16(4): 633-653.

日文期刊
台灣文藝聯盟編輯,1936。〈来る七月來臺する舞姫崔承喜孃を圍み東京支部で歡迎會〉,《台灣文藝》3(4-5):39。
吳天賞,1936。〈崔承喜の舞踊〉,《台灣文藝》3(7-8):82-83。
曾石火,1936。〈舞踊と文學:崔承喜を迎へて〉,《台灣文藝》3(7-8):76-81。
崔承喜,1936a。〈私の言葉〉,《台灣文藝》。3(4-5):40-41
崔承喜,1936b。〈尊し母の涙〉,《台灣文藝》3(6):40-43。
崔承喜,1936c。〈私の舞踊について:ラヂオ放送の原稿〉,《台灣文藝》3(7-8):74-75。

國外學位論文
Tai Juan-Ann, 2009. Dance as an Institutional Power: A Bourdieuian Approach to Socio-political Changes in D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Dance, Film and Theatre Faculty of Arts and Human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urrey.
Ya-Ping Chen, 2003. Dance history and cultural politics: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dance in Taiwan, 1930s-1997.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Performance Studies, New York University.
Ya-tin Lin, 2004. Choreographing a Flexible Taiwan: Cloud Gate Dance Theatre and Taiwan’s Changing Identity, 1973-2003.”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Yu-ling Chao,2000. Dance, Culture and Nationalism: The Socio-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Cloud Gate Dance Theatre in Taiwanese Societ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Laban Centre for Movement and Dance.

網路資料
小林多喜二研究。http://kobayashitakiji.wordpress.com/。擷取日期2013年5月4日。
五分鐘認識一位舞蹈家-林香芸。http://mymedia.yam.com/m/2362848。擷取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五分鐘認識一位舞蹈家-辜雅棽。http://mymedia.yam.com/m/2362832。擷取日期2013年9月14日。
台灣文學網,http://tln.nmtl.gov.tw/ch/M2/nmtl_w1_m2_s0.aspx。擷取日2013年7月30日。
朱立熙,2007。〈東洋舞姬傳奇〉。「台灣心 韓國情」個人網站。http://www.rickchu.net/detail.php?rc_id=1403&rc_stid=14。擷取日2013年08月14日。
淡水歷史沿革,http://tamsui.yam.org.tw/tshs/tshs0016.htm。擷取日期2012年8月17日
陳嘉庚精神,http://cjg.jmu.edu.cn/s/86/t/168/p/1/c/1164/list.htm。擷取日期2013年6月28日。
曾天富。〈日據時期台灣與韓國文學之比較研究─左翼文學論之比較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8-2411-H-004-023。執行期限:87 年8 月1 日至89 年1 月31 日。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