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海洋文學在台灣文學場域的興起──以夏曼.藍波安與廖鴻基為觀察核心
作者:楊政源
作者(外文):Yang, Jeng-yuan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
指導教授:江寶釵
謝明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臺灣文學臺灣海洋文學廖鴻基夏曼.藍波安朱學恕海洋教育海洋文學教育Taiwanese literatureOcean literatureLiao,Hong-ChiSyman RaponganChu,Hsueh-ShuMarine educationOcean literature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57
如果文學是現實的反映,生活的寫照,以臺灣四面環海的自然環境,理當擁有豐富的海洋文學作品。但是回顧臺灣戰後文學史,遲至1990年代,「海洋文學」一詞才被人普遍討論、接受,為什麼呢?而1990年代後的海洋文學作家又是憑藉什麼可以凌越之前的海洋文學作品,立竿建府,劃出自己的地盤?反之,1990年代前的海洋文學作家又為什麼無法走出自己的路,僅能廁身在許許多多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之中?最後,我們不禁要反身自省:這樣的文學風潮、文化潮流,究竟是全民運動,還是文學界、文化界的世紀末煙火?職是,本研究依循這樣的思維理路探尋可能的原因。
第一章依例為對研究的動機、方法、架構等予以說明,方便讀者按圖索引,了解本研究的研究進程與思路。第二章則是從教育現場檢視目前高中職階段海洋文學教育的實況,藉以反思目前海洋文學教育的得失,進而檢討海洋文學在這條罅隙上的彌縫與不滿。與前行研究者不同,本研究不僅跨出1990年代、跨出專著作品的研究,還涉入1950年代的《海洋生活》雜誌,以期描繪出更完整的海洋文學史輪廓。第三章以朱學恕、廖鴻基與夏曼.藍波安三位在文學獎發跡的海洋文學作家為例,說明文學獎中海洋文學的合法化進程,了解海洋文學如何在既有的文學環境中取得文學獎評審的認同,進而在文學場域內藉文學獎迅速累積各項資本。第四、五兩章則以夏曼.藍波安與廖鴻基這兩位海洋文學的最耀眼的明星作家為例,探討他們得以在1990年代崛起的原因,找出他們成功的寫作策略。
最後,則是本研究的研究結果與筆者對於海洋文學研究後的觀察與感想。
Consider literature reflects everyday life and the world of reality, Taiwan, a place surrounded by oceans, is expected to own numerous ocean literature productions. Quite on the contrary, it was until the 90’s the term “ocean literature” began to be commonly brought up and accepted. How the authors after 1990 later built certain status differed from those prior to them? Would it become a popular writing style or this literature trend meant only to be a flash at the turn of this century? This study thus focused on this deliberation and more extended discussion.
The first chapter explained the motivation, framework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study. It was followed by reviewing marine education among students around senior high school and vocational institution level in order to give reflections. With the aim of giving chronological details, the study consequently brought ocean life magazines from the 50’s with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third chapter gave examples of how three award winning writers, Hsueh-Shu Chu, Hong-Chi Liao, and Syman Rapongan gained their status in the field of ocean literature. Next two chapters were spent mainly on discussing writing strategies of two successful authors, Hong-Chi Liao to reason their well acknowledgement since 1990’s.
In brief, instead of giving a conclusion, this study was intended to inheriting from the past and furthermore, carrying on for the future. Hopefully there will be more ocean literature related research works to come.
(一)、專著
丁肇琴等編,《國文選》。臺北市:三民,2006。
大海洋詩刊社編委會主編,《中國海洋詩選》。高雄市:大海洋詩刊社,1985。
子安,《我愛綠蠵龜》。臺北市:九歌,2004。
中島利郎,《193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市:春暉,2003。
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第一輯》。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984。
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第二輯》。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985。
中國海洋詩選編委會主編,《中國海洋詩選》。高雄市:大海洋文藝雜誌社,1994。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彰顯海洋國家──加速對領海的立法與教育》。臺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1995。
丹布朗(Dan Brown) 著,尤傳莉譯,《達文西密碼》。臺北市:時報,2004。
丹布朗(Dan Brown) 著,宋瑛堂譯,《數位密碼》。臺北市:時報,2005。
尹萍,《海洋臺灣》。臺北市:天下雜誌,1993。
公孫嬿,《海的十年祭》。臺北市:遠東,1953。
天下編輯,《環境臺灣》。臺北市:天下雜誌,1996。
王文河等編,《高中國文(一)》。臺中市:康熙圖書網路公司,2002。
王文興,《背海的人》。臺北市:洪範,1986。
王仲翊等編,《大專國文選》。臺北市:高立,2008。
王拓,《牛肚港的故事》。臺北市:草根,1998。
王拓,《金水嬸》。臺北市:九歌,2001。
王拓,《望君早歸》。臺北市:九歌,2001。
王家祥,《關於拉馬達仙仙與拉荷阿雷》。臺北市:玉山社,1995。
王家祥,《山與海》。臺北市:玉山社,1996。
王家祥,《四季的聲音》。臺中市:晨星,1997。
王家祥,《倒風內海》。臺北市:玉山社,1997。
王家祥,《海中鬼影:鰓人》。臺北市:玉山社,1999。
王家祥,《深藍》。臺北市:九歌,2001。
王家祥,《我住在哈瑪星的漁人碼頭》。高雄市:串門文化,2002。
王家祥,《金福樓》。臺北市:小知堂,2003。
王棟,《打開山海的門窗──臺灣原住民報告》。自行出版,2002。
王碧雲等,《第三屆鳳邑文學獎──海洋文學獎得獎作品合集》。高雄縣:高雄縣政府文化局,2000。
王緒昂,《在鯨的國度悠遊》。臺中市:晨星,2003。
仉桂芳,《漁港的小孩》。臺北市:國語日報社,2001。
丘彥明,《民主女神號航海日記》。臺北市:聯合報社,1990。
布爾迪厄(Bourdieu,P.)著,宋偉航譯,《實作理論綱要》(臺北市:麥田,2009)。
布爾迪厄(Bourdieu,P.)著,林志明譯,《布赫迪厄論電視》(臺北市:麥田,2002)。
布爾迪厄(Bourdieu,P.)著,楊亞平譯,《國家菁英──名牌大學與群體精神》(北京市:商務,2004)。
布爾迪厄(Bourdieu,P.)著,褚思真、劉暉譯,《語言意味著什麼──語言交換的經濟》(北京市:商務,2005)。
布爾迪厄(Bourdieu,P.)著,蔣梓驊譯,《實踐感》(南京市:譯林,2003)。
布爾迪厄、帕斯隆(Bourdieu,P.& Jean-Claude Passeron)著,刑克超譯,《再生產──一種教育系統理論的要點》(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4)。
瓦歷斯.諾幹,《番刀出鞘》。臺北市:稻鄉,2000。
皮耶.布赫迪厄、華康德(Bourdieu,P. & Wacquant,L.)著,李猛、李康譯,《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臺北市:麥田,2009)。
伊麗莎白.柯斯托娃(Elizabeth Kostova)著,張定綺譯,《歷史學家》。臺北市:大塊,2006。
向陽編,《二十世紀臺灣文學金典(散文卷第三部)》。臺北市:聯合文學,2006。
守谷香,《藍月亮:守谷香的曾鯨眷戀》。臺北市:紅色文化,2001。
守谷香,《眼鯨》。臺北市:紅色文化,2002。
守谷香,《從鯨以後》。臺北市:紅色文化,2003。
曲金良,《海洋文化與社會》。青島市: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3。
朱德蘭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第八輯》。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2。
朱學恕,《三葉螺綫》。高雄市:創世紀詩社,1962。
朱學恕,《海嫁》。高雄市:讀者,1971。
朱學恕,《舵手》。高雄市:讀者,1974。
朱學恕,《海之組曲》。高雄市:山水詩社,1975。
朱學恕,《南中國海上的戰神》。高雄市:海軍,1981。
朱學恕,《飲浪的人》。高雄市:大海洋文藝社,1986。
朱學恕,《開拓海洋新境界》。高雄市:大海洋文藝雜誌社,1987。
朱學恕,《江山萬里詩》。高雄市:大海洋文藝社,1998。
朱學恕、汪啟疆主編,《中國海洋文學大系:二十世紀海洋詩精品賞析選集》。新北市:詩藝文,2002。
朱學恕、黃貞珠,《給海》。高雄市:大業,1970。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海洋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1。
行政院海洋事務推動委員會,《海洋政策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6。
何毓衡,《浪花上的喜劇》。臺北市:海洋生活月刊社,1965。
余光中,《高樓對海》。臺北市:九歌,2001。
余光弘、董森永,《台灣原住民史 雅美族史篇》。南投縣:台灣省文獻會,1998。new window
利格拉樂.阿(女烏),《誰來穿我織的美麗衣裳》。臺中市:晨星,2002。
吳永華,《蘭陽海岸之歌》。臺中市:晨星,1997。
吳明益編,《臺灣自然寫作選》。臺北市:二魚文化,2003。
吳明益,《以書寫解放自然──臺灣現代自然書寫的探索》。臺北市:大安,2004。
吳靖國,《海洋教育──教科書、教師與教學》。臺北市:五南,2009。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臺北市:文津,1999。
吳劍雄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第四輯》。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991。
呂則之,《海煙》。臺北市:自立晚報,1983。
呂則之,《荒地》。臺北市:自立晚報,1984。
呂則之,《雷雨》。臺北市:自立晚報,1988。
呂則之,《憨神的秋天》。臺北市:草根,1997。
呂則之,《浪潮細雨》。臺北市:歷史智庫,2008。
呂嘉惠,《湛藍深海》。臺北市:地球書房,2004。
呂興昌等,《風格的光譜》,臺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
宋隆發(宋裕)等主編,《普通高級中學 國文2》。臺南市:翰林,2007。
宋曉霞主編,《‘自覺’與中國的現代性》。香港:牛津大學,2006。
李亦園,《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聯經,1999。new window
李伍薰,《海穹金鱗》。臺北市:蓋亞文化,2003。
李伍薰,《海穹浪客》。臺北市:蓋亞文化,2004。
李伍薰,《海穹蒼生》。臺北市:蓋亞文化,2006。
李伍薰,《海穹雷雲》。臺北市:蓋亞文化,2007。
李伍薰,《海穹碧刃》。臺北市:蓋亞文化,2009。
李秀,《井月澎湖》。臺中市:晨星,1996。
李明珠主編,《台灣史十一講》。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6。
李振興等編,《國文(四)》。臺北市:三民,2001。
李嘉亮,《臺灣漁港圖鑑》。臺北市:貓頭鷹,2005。
李奭學,《經史子集──翻譯、文學與文化劄記》。臺北市:聯合文學,2005。
李潼,《蔚藍的太平洋日記》。臺北市:民生報社,1997。
杜披雲,《風雨海上人(上)》。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0。
杜披雲,《風雨海上人(下)》。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0。
杜虹,《比南方更南》。臺北市:時報文化,1999。
杜虹,《有風走過》。臺北市:天培,2000。
杜虹,《秋天的墾丁》。臺中市:晨星,2003。
汪民安,《文化研究關鍵詞》。南京市:江蘇人民,2007。
汪啟疆,《夢中之河》。臺北市:黎明文化,1979。
汪啟疆,《菊戀》。臺北市:中國信徒道會,1989。
汪啟疆,《海洋姓氏》。臺北市:尚書文化,1990。
汪啟疆,《海上狩獵的季節》。臺北市:九歌,1995。
汪啟疆,《藍色水手》。臺北市:黎明,1996。
汪啟疆,《到大海去啊,孩子》。臺北市:三民,1998。
汪啟疆,《人魚海岸》。臺北市:九歌,2000。
汪啟疆,《台灣海峽與稻穀之舞》。臺北市:黎明文化,2005。
汪啟疆,《疆域地址》。高雄市:宏文館,2008。
汪淑珍等編,《台灣印象:台灣文學中的地區風采》。臺北:新文京,2008。
狄福(Daniel Defoe)著,鍾斯譯,《魯賓遜漂流記》。臺北市:遠景,1987。
和國炳等,《龍騰虎躍──海軍第六屆文藝金錨獎作品專集》。臺北市:海軍新文藝輔導委員會,1977。
周慶華,《後臺灣文學》。臺北市:秀威資訊,2004。
孟東籬,《濱海茅屋札記》。臺北市:洪範,1985。
岳清清,《等待飛魚》。臺北市:聯經,2005。
朋尼維茲(Bonnewitz,P.),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市:麥田,2004)。
東年,《落雨的小鎮》。臺北市:聯經,1977。
東年,《大火》。臺北市:聯經,1979。
東年,《去年冬天》。臺北市:聯經,1983。
東年,《失蹤的太平洋三號》。臺北市:聯合文學,1985。
東年,《東年集》。臺北市:前衛,1992。
東年,《初旅》。臺北市:麥田,1993。
東年,《再會福爾摩莎》。臺北市:聯合文學,1998。
東年,《給福爾摩莎寫信》。臺北市:聯合文學,2005。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輯,《臺灣自然生態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文津,2002。
林文義,《港,是情人的追憶》。臺北市:九歌,1986。
林文義,《多雨的海岸》。臺北市:華成圖書,2002。
林仙龍,《心境》。臺北市:浩瀚,1975。
林仙龍,《濤聲試問》。高雄市: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管理處,1993。
林仙龍,《夢的刻度》。臺南縣:臺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
林央敏,《霧夜的燈塔》。臺中市:晨星,1986。
林央敏,《惜別的海岸》。臺北市:前衛,1987。
林央敏,《駛向臺灣e航路》。臺北市:前衛,1992。
林昌華譯著,《黃金時代──一個荷蘭船長的亞洲冒險》。臺北市:果實,2003。
林政華,《臺灣海洋文學》。臺中市:文瓊玉,2005。
林桶法,《1949大撤退》。臺北市:聯經,2009。
林瑞榮等,《海洋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2011。
林燿德編,《海事》。臺北市:號角,1987。
林燿德編,《海是地球的第一個名字》。臺北市:號角,1987。
林燿德編,《藍種籽》。臺北市:號角,1987。
法蘭克.薛慶(Frank Schatzing)著,丁君君、劉永強譯,《海》。臺北市:野人,2008。
法蘭克.薛慶(Frank Schatzing)著,朱劉華、顏徽玲譯,《群》。新北市:野人文化,2007。
邱文彥主編,《海洋文化與歷史》。臺北市:胡氏,2003。
邱文彥主編,《海洋永續經營》。臺北市:胡氏,2003。
邱文彥主編,《海洋產業發展》。臺北市:胡氏,2003。
邱平,《走向海洋──臺灣的出路所在》。臺北縣:新文京,2006。
邱斐顯,《想為臺灣做一件事──臺灣價值訪談錄及心情紀事》。臺北市:前衛,2010。
金偉燦、莫伯尼(W. Chan Kim、Renee Mauborgne)著,黃秀媛譯,《藍海策略──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臺北市:天下文化,2006)。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臺北市:時報文化,1992。
阿彬,《船上的365天》。臺北市:大旗,2001。
侯維玲,《彩繪玻璃海洋》。臺北市:小魯文化,2002。
哈維爾.西耶拉(Javier Sierra)著,蕭寶森譯,《秘密晚餐》。臺北市:大塊,2007。
姜子安,《基隆市海洋小說集:尋》。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4。
封德屏主編,《臺灣人文出版社30家》,臺北市:文訊雜誌社,2008。
柯惠玲,《珊瑚男孩》。臺北市:九歌,2005。
柏托洛帝(Doan Bortoloti)著,龐元媛譯,《藍鯨誌》。臺北市:貓頭鷹,2010。
洪明慧等,《基隆市海洋小說集:短篇合集》。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4。
洪麗素,《守望的魚》。臺中市:晨星,1986。
洪麗素,《港都夜雨》。臺北市:前衛,1986。
洪麗素,《海岸線》。臺北市:時報,1988。
洪麗素,《海、風、雨》。臺北市:聯經,1989。
洪麗素,《旅愁大地》。臺北市:聯經,1989。
洪麗素,《臺灣百合》。臺中市:晨星,1998。
洪麗素,《金合歡》。臺北市:聯合文學,2006。
洪麗素,《銀合歡》。臺北市:聯合文學,2006。
洪馨蘭,《台灣的菸業》。臺北市:遠足,2004。
胡台麗,《文化展演與臺灣原住民》。臺北市:聯經,2003。new window
范欽慧,《海洋行旅》。臺北市:天下雜誌,2006。
倪進誠,《臺灣的離島》。臺北市:遠足,2003。
埃斯卡皮(Escarpit, R.)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市:遠流,1990)。
夏本.奇伯愛雅,《釣到雨鞋的雅美人》。臺中市,晨星,1992。
夏本.奇伯愛雅,《三條飛魚》。臺北市,遠流,2004。
夏本.奇伯愛雅,《蘭嶼素人書》。臺北市,遠流,2004。
夏曼.藍波安,《八代灣的神話》。臺中市,晨星,1992。
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臺北市,聯合文學,1997。
夏曼.藍波安,《黑色的翅膀》。臺中市,晨星,1999。
夏曼.藍波安,《海浪的記憶》。臺北市,聯合文學,2002。
夏曼.藍波安,《航海家的臉》。臺北市,印刻,2007。
夏曼.藍波安,《老海人》。臺北市,印刻,2009。
夏曼.藍波安,《八代灣的神話》。臺北市,聯經,2011。
夏鑄九、王志弘著,《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市:明文,1993。new window
孫大川,《久久酒一次》。臺北市:張老師,1994。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市:聯合文學,2000。new window
孫大川主編,《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小說卷(上)》。臺北市:印刻,2003。
孫大川主編,《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小說卷(下)》。臺北市:印刻,2003。
孫大川主編,《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散文卷(上)》。臺北市:印刻,2003。
孫大川主編,《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散文卷(下)》。臺北市:印刻,2003。
孫大川主編,《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臺北市:印刻,2003。
孫大川主編,《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下)》。臺北市:印刻,2003。
孫大川主編,《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臺北市:印刻,2003。
徐宗懋,《走過百年──20世紀臺灣精選版 1900~1970》。臺北市:臺灣書房,2010。
徐宗懋,《走過百年──20世紀臺灣精選版 1971~2000》。臺北市:臺灣書房,2010。
徐迺翔主編,《臺灣新文學辭典》。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拿塔尼爾.菲畢里克(Nathaniel Philbrick)著,李懷德譯,《航向長夜的捕鯨船──《白鯨記》背後的真實故事》。臺北市:馬可孛羅,2001。
桑品載,《岸與岸》。臺北市:爾雅,2001。
殷允芃等,《發現臺灣(上)》。臺北市:天下雜誌,1992。
殷允芃等,《發現臺灣(下)》。臺北市:天下雜誌,1992。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著,羅珞珈譯,《老人與海》。臺北市:志文,2000。
郝譽翔,《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臺北市:聯合文學,2005。
馬各、丁樹南編,《五十五年短篇小說選》。臺北市:爾雅,1984。
馬各、丁樹南編,《五十六年短篇小說選》。臺北市:爾雅,1988。
高世澤,《捷運的出口是海洋》。臺北市:九歌,2003。
高岱君,《散步在雲朵的背脊》。臺北市:麥田,2001。
高岱君,《海洋路標》。臺北市:一方,2003。
高宣揚,《布迪厄的社會理論》。上海市:同濟大學,2004。
區紀復,《鹽寮淨土》。臺中市:晨星,1995。
區紀復,《簡樸的海岸──鹽寮淨土十年記》。臺中市:晨星,2000。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編撰,《大學國文選》。臺北市:五南,2010。
尉天驄,《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市:遠景,1980。
張永堂總編纂,《恆春鎮志》。屏東縣:恆春鎮公所,1998。
張放,《海魂》。臺北市:昭明,2001。
張放,《漲潮時》。臺北市:昭明,2001。
張放,《與海有約》。臺北市:昭明,2001。
張放,《驚濤──亂世兒女的情愛》。臺北市:慧明文化,2002。
張明初,《碧海左營心》。臺北市:星光,2002。
張炎憲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第三輯》。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989。
張炎憲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第六輯》。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997。
張祖德,《航向看不見的島嶼》。臺北市:墨刻,2008。
張彬村、劉石吉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第五輯》。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993。new window
張嘉驊,《海洋之書》。臺北市:幼獅文化,2003。
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臺灣文學史》。臺北市:麥田,2007。
強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著,史曉麗、王林譯,《格列佛遊記》。臺北市:商周,2005。
教育部,《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2007。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市:聯經,1997。new window
梁明雄等,《2003海峽兩岸華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縣:中國現代文學學會,2004。
梁琴霞,《航海日記》。臺中市:晨星,1996。
梁瑞安執行編輯,《「1998國際海洋年海洋之心」研討會論文集》。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1998。
梅爾維爾(Melville Herman)著,羅銳亨譯,《白鯨記》。臺南市:南台,1990。
畢爾.羅逖(Pierre Loti)著,黎烈文譯,《冰島漁夫》。臺北市:志文,2000。
莊稼,《看海的人》。臺北市:聯經,1999。
許正芳,《討海的小孩》。臺北市:福地,2005。
許育銘,《討海──火燒船難,海上漂流十九天求生實錄》。臺北市:商智文化,2000。
許悔之,《當一隻鯨魚渴望海洋》。臺北市:時報,1997。
許鐘榮總策劃,《20世紀臺灣》系列。臺北市:大地地理,2000~2002。
郭強生主編,《作家與海》。新北市:立緒,2011。
郭嗣汾,《黎明前的海戰》。香港:亞洲,1954。
郭嗣汾,《遲來的風雨》。臺北市:海洋生活月刊社,1958。
郭嗣汾,《寒夜曲》。臺北市:海洋生活月刊社,1955。
郭嗣汾,《海星》。臺北市:三民,1967。
郭嗣汾,《浪花吟》。臺北市:錦繡,1983。
陳玉慧,《海神家族》。臺北市:印刻,2004。
陳明柔主編,《臺灣的自然書寫──「自然書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晨星,2006。
陳秉璋、陳信木,《邁向現代化》。臺北市:桂冠,1988。
陳茂賢等,《基隆市海洋文學獎 第四屆:公車短篇詩文暨童話故事得獎集》。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7。
陳哲聰主編,《人文海洋──2004海洋「人文藝術與社會」研討會會後論文集》。臺北市:華立,2005。
陳素宜,《海洋的故事》。臺北市:聯經,2000。
陳淑瑤,《海事》。臺北市:聯合文學,1999。
陳淑瑤,《地老》。臺北市:聯合文學,2004。
陳萬益編,《國民文選.散文卷Ⅲ》。臺北市:玉山社,2005。
陳義芝編,《散文二十家》。臺北市:九歌,1998。
章斌等,《海軍新文藝作品選集 第二輯》。臺北市:海軍新文藝輔導委員會編印,1971。
鳥居龍藏著,楊南郡譯註,《探險臺灣──鳥居龍藏的臺灣人類學之旅》(臺北市:遠流,1996)。
彭品光,《荒島夢回》。臺北市:海洋生活月刊社,1959。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40年》。臺北市:自立晚報,1994。
曾玲,《一個臺灣女孩的航海日記》。臺北市:方智,1997。
曾玲,《小迷糊闖海關》。臺北市:大田,1998。
曾玲,《乘瘋破浪》。臺北市:大田,2000。
湯熙勇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第七輯(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999。
湯熙勇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第七輯(下)》。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999。
湯熙勇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第十輯》。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8。
湯錦台,《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臺北市:貓頭鷹,2001。
湯錦台,《開啟台灣第一人鄭芝龍》。臺北市:果實,2002。
湯錦台,《閩南人的海上世紀》。臺北市:果實,2005。
舒嘉興,《新聞卸妝:布爾迪厄新聞場域理論》。臺北市:桂冠,2001。
舒蘭,《中國海洋詩話》。臺北市:布穀,1985。
菲莉絲.卡司特、克麗絲婷.卡司特(P. C. Cast、Kristin Cast)合著,郭寶蓮譯,《夜之屋》。臺北市:大塊,2009。
覃子豪,《海洋詩抄》。臺北市:新詩週刊社,1953。
覃子豪,《覃子豪全集Ⅰ》。臺北市:覃子豪全集出版委員會,1965。
覃子豪,《覃子豪全集Ⅱ》。臺北市:覃子豪全集出版委員會,1968。
雲浩翔,《怒濤驚航》。臺北市:文帝文化,1997。
馮品佳編,《通識人文十一講》。臺北市:麥田,2004。
黃志民等編,《國文(四)》。臺北市:東大,2003。
黃河,《蒼煙鎖海》。桃園縣:龍行文化,1998。
黃信恩等,《基隆市海洋文學獎 第二屆:現代詩合集》。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2005。
黃春明,《看海的日子》。臺北市:皇冠,2000。
黃輝爵主編,《第五屆臺灣文學與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市:真理大學語文學院臺灣語言學系,2008。
黃麗穗,《走,我們坐船去》。臺北市:圓神,2002。
黃麗霞等編,《第三屆屏東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屏東:屏東縣政府文化局、財團法人大武山文教基金會,2000。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花蓮賞鯨地圖》。臺中市:晨星,2002。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臺灣的漁港》。臺北縣:遠足,2004。
楊小雲,《水手之妻》。臺北市:九歌,1979。
楊小雲,《無情海》。臺北市:九歌,1982。
楊牧,《海岸七疊》。臺北市:洪範,1980。
楊牧,《山海風雨》。臺北市:洪範,1987。
楊牧,《方向歸零》。臺北市:洪範,1991。
楊牧,《楊牧詩集Ⅰ(1956~1974)》。臺北市:洪範,1994。
楊牧,《楊牧詩集Ⅱ(1974~1985)》。臺北市:洪範,1995。
楊牧,《昔我往矣》。臺北市:洪範,1997。
楊牧,《奇萊前書》。臺北市:洪範,2003。
楊牧,《奇萊後書》。臺北市:洪範,2009。
楊牧,《楊牧詩集Ⅲ(1986~2006)》。臺北市:洪範,2010。
楊憲宏,《走過傷心地》。臺北市:圓神,1986。
楊憲宏,《受傷的土地》。臺北市:圓神,1987。
楊鴻烈,《海洋文學》。臺北市:經氏,1977。
瑞秋.卡森(Rachel L. Carson)著,余佳玲、方淑惠譯,《大藍海洋》。臺北市:柿子文化,2006。
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著,吳淡如譯,《小王子》。臺北市:格林,1998。
葉連鵬,《澎湖文學發展之研究》。澎湖縣:澎湖縣文化局,2001。
詹澈,《小蘭嶼與小藍鯨》。臺北市:九歌,2004。
瘂弦,《瘂弦詩集》。臺北市:洪範,1961。
賈福相編,《人與海──臺灣海洋環境》。臺北市:聯經,1998。
達西烏拉彎.畢馬,《台灣的原住民──達悟族》。臺北市:台原,2002。
廖鴻基,《環保花蓮》。花蓮縣: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1995。
廖鴻基,《討海人》。臺中市:晨星,1996。
廖鴻基,《鯨生鯨世》。臺中市:晨星,1997。
廖鴻基,《漂流監獄》。臺中市:晨星,1998。
廖鴻基,《來自深海》。臺中市:晨星,1999。
廖鴻基,《尋找一座島嶼》。臺北市:瀚音文化,1999。
廖鴻基,《山海小城》。臺北市:望春風,2000。
廖鴻基,《海洋遊俠──臺灣尾的鯨豚》。臺北市:印刻,2001。
廖鴻基,《台11線藍色太平洋》。臺北市:聯合文學,2003。
廖鴻基,《尋找一座島嶼》。臺中市:晨星,2005。
廖鴻基,《臺灣島巡禮》。臺北市:聯合文學,2005。
廖鴻基,《海天浮沉》。臺北市:聯合文學,2006。
廖鴻基,《腳跡船痕》。臺北市:印刻,2006。
廖鴻基,《領土出航》。臺北市:聯合文學,2007。
廖鴻基,《後山鯨書》。臺北市:聯合文學,2008。
廖鴻基,《南方以南──海生館駐館筆記》。臺北市:聯合文學,2009。
廖鴻基,《飛魚.百合》。臺北市:有鹿文化,2010。
廖鴻基,《漏網新魚:一波波航向海的寧靜》。臺北市:有鹿文化,2011。
廖鴻基,《回到沿海》。臺北市:聯合文學,2012。
瑪麗.伊凡絲(Mary Evans)著,廖仁義譯,《郭德曼的文學社會學》(臺北市:桂冠,1990)。
劉克襄,《旅次札記》。臺北市:時報,1982。
劉克襄,《漂鳥的故鄉》。臺北市:前衛,1984。
劉克襄,《在測天島》。臺北市:前衛,1985。
劉克襄,《隨鳥走天涯》。臺北市:洪範,1985。
劉克襄,《風鳥皮諾查》。臺北市:遠流,1991。
劉克襄,《自然旅情》。臺中市:晨星,1992。
劉克襄,《座頭鯨赫連嬤嬤》。臺北市:遠流,1993。
劉克襄,《不需要名字的水鳥》。臺北市:玉山社,1999。
劉克襄,《鯨魚不快樂時》。臺北市:九歌,2005。
劉克襄,《永遠的信天翁》。臺北市:遠流,2008。
劉序楓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 第九輯》。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5。
劉寧生、劉永毅,《海洋之子劉寧生》。臺北市:圓神,2001。
歐明慧等,《基隆市海洋文學獎 第二屆:散文合集》。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2005。
潘弘輝,《水兵之歌》。臺北市:寶瓶,2002。
蔡友月,《達悟族的精神失序》。臺北市:聯經,2009。
蔡素芬,《盬田兒女》。臺北市:聯經,1994。
蔡富澧,《與海爭奪一場夢》。高雄市:高雄市立文化中心,1993。
蔡富澧,《藍色牧場》。臺北市:圓神,2005。
蔡逸君,《鯨少年》。臺北市:大田,2000。
衛惠林、劉斌雄,《蘭嶼雅美族的社會組織》。臺北市:中央研究院,1962。new window
鄭愁予,《鄭愁予詩集Ⅰ(1951~1968)》。臺北市:洪範,2003。
鄭愁予,《鄭愁予詩集Ⅱ(1969~1986)》。臺北市:洪範,2004。
鄭麗娥,《在海洋城市》。臺北市:漢藝色研文化,1991。
鄭烱明編,《海隆合鳴.詩心交融──2005高雄世界詩歌節選》。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5。
盧基揚年科(Sergey Lukianenko)著,熊宗慧譯,《夜巡者》。臺北市:圓神,2006。
蕭新煌等,《臺灣2000年》。臺北市:天下文化,1993。
蕭蕭編,《臺灣現代文選 散文卷》。臺北市:三民,2005。
賴芳伶、須文蔚主編,《第四屆花蓮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蓮縣:花蓮縣政府文化局,2008。
賴芳伶編,《山海書:宜花東文學選輯》。臺北市:二魚文化,2008。
應鳳凰編,《一九八四年文學書目 》。臺北市:大地,1986。
薛好薰,《海田父女》。臺北市:寶瓶,2011。
謝玉鈴等編,《海洋文學讀本》。基隆市:臺灣海洋大學,2006。
謝玉鈴等編,《臺灣現代海洋文選》。臺北市:三民,2010。
謝曉昀,《基隆市海洋小說集:海洋,愛欲三部曲》。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4。
鍾玲,《芬芳的海》。臺北市:大地,1988。
鍾玲總編輯,《海洋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1999。
隱地編,《五十七年短篇小說選》。臺北市:爾雅,1984。
隱地編,《五十八年短篇小說選》。臺北市:爾雅,1984。
韓韓、馬以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臺北市:自立晚報,1985。
關曉榮,《蘭嶼報告》。臺北市:時報,2007。
嚴立楷,《虛構海洋》。臺北市:寶瓶,2004。
蘇石山主編,《大學國文選》。高雄市:麗文,2004。
蘇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著,鄧嘉宛譯,《飢餓遊戲》。臺北市:大塊,2009。
蘇曉康、王魯湘:《河殤》。臺北市:風雲時代,1989。
Bourdieu, P.,1984,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J.Press(Padstow)Ltd.,Padstow,Cornwall.
Bourdieu, P.,1993,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R. Johnson, Ed.). Oxford, UK: Polity Press.
Bourdieu, P.,2007,Art Rules,(Michael Grenfell and Cheryl Hardy). Oxford, N.Y.
(二)、論文
1、期刊論文
大海洋詩社,〈大海洋潮訊〉,《大海洋》8(1977)。
大海洋詩社,〈本刊編印中國海洋詩選〉,《大海洋》5(1976)。
王平陵,〈海洋文學的重要性〉,《海洋生活》9:9(1963)。
王家祥,〈一尾魚游進了哈瑪星〉,《海洋高雄》1(2004)。
王韶君,〈臺灣海洋文學中的文化視野(1985~2000〉,《文學臺灣》62(2007)。
石計生,〈權力的場域──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與宜蘭環保運動〉,《宜蘭文獻》56(2002)。
伍寒榆,〈抵抗知識份子的海洋謳歌〉,《文學臺灣》50(2004)。
光華雜誌,〈海洋文學的初航──《討海人》〉,《光華雜誌》21:11(1996)。
向陽,〈海上的波浪──小論文學獎與文學發展的關聯〉,《文訊》218(2003)。
朱惠足,〈兩個歸島書寫:夏曼.藍波安(蘭嶼)與崎山多美(西表島)〉,《中外文學》38:4(2009)。
朱學恕,〈無題〉,《海洋生活》5:7(1959)。
朱學恕,〈愛海者〉,《海洋生活》9:6(1963)。
朱學恕,〈開拓海洋文學的新境界〉,《大海洋》1(1975)。
朱學恕,〈談海洋詩的永恆性──為悼念海洋詩人覃子豪先生而作〉,《大海洋》12(1979)。
朱學恕,〈論海洋文學與現代詩〉,《大海洋》17(1983)。
朱學恕,〈論「新儒思想」與海洋文化〉,《大海洋》23(1985)。
朱學恕,〈中國海洋雄風萬里長〉,《大海洋》27(1987)。
朱學恕,〈論海洋文學與海洋詩〉,《大海洋》31(1988)。
朱學恕,〈論開拓海洋詩的新境界(上)〉,《大海洋》34(1990)。
朱學恕,〈論開拓海洋詩的新境界(中)〉,《大海洋》35(1990)。
朱學恕,〈論開拓海洋詩的新境界(下)〉,《大海洋》36(1990)。
朱學恕,〈論海洋詩人之鏡〉,《大海洋》37(1991)。
朱學恕,〈大海洋詩刊,再出發〉,《大海洋》38(1991)。
朱學恕,〈論海洋文學〉,《大海洋》40(1992)。
朱學恕,〈論海洋文學與海洋人生觀(上)〉,《大海洋》42(1993)。
朱學恕,〈論海洋文學與海洋人生觀(下)〉,《大海洋》43(1993)。
朱學恕,〈旗子在海風中嘩啦嘩啦響──廿一世紀海洋文學的定位〉,《大海洋》53(1997)。
朱學恕,〈全球化趨勢中中國當代海洋文學的使命〉,《大海洋》62(2000)。
朱學恕,〈大海洋詩(文)教對中國未來興衰之影響〉,《大海洋》80(2010)。
朱學恕,〈藍藍的回憶(一)〉,《大海洋》68(2003)。
朱學恕,〈祭妻文──愛妻黃貞珠逝世週年的追思〉,《大海洋》69(2004)。
朱學恕,〈藍藍的回憶(二)〉,《大海洋》69(2004)。
朱學恕,〈藍藍的回憶(三)〉,《大海洋》70(2004)。
朱學恕,〈突破戀陸困境 開拓海洋新境界〉,《大海洋》71(2005)。
朱學恕,〈藍藍的回憶(四)〉,《大海洋》71(2005)。
朱學恕,〈藍藍的回憶(五)〉,《大海洋》73(2006)。
朱學恕,〈詩的餘溫〉,《大海洋》78(2009)。
朱學恕,〈大海洋詩(文)教對中國未來興衰之影響〉,《大海洋》80(2010)。
朱學恕,〈壽山的禪〉,《大海洋》83(2011)。
朱學恕,〈返港〉,《大海洋》84(2012)。
余玉書,〈雲雁集〉,《海洋詩刊》創刊號(1957)。
吳秀瑾,〈女性主義立場論與社會習性〉,《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7:3(2005)。new window
吳秀瑾,〈文化品味與庸俗批判:布爾迪厄文化思想論判〉,《東吳哲學學報》6(2001)。new window
吳其盛,〈「海洋精神」的詩歌實踐意義──兼論朱學恕的海洋文學理論〉,《大海洋》47(1995)。
吳旻旻,〈「海/岸」觀點──論臺灣海洋散文的發展性與特質〉,《海洋文化學刊》創刊號(2005)。new window
吳旻旻,〈人與海洋的相互傾聽──臺灣海洋文學的精神〉,《新活水》9(2006)。
吳昱慧、李加尉,〈山海對話、下筆乾坤 我們的玉山和太平洋──名作家陳列、廖鴻基對談側記〉,《明道文藝》393(2008)。
宋玉,〈海洋與詩歌〉,《海洋生活》3(1955)。
宋澤萊,〈夏曼.藍波安小說《海浪的記憶》中的奇異修辭及其族群指導〉,《臺灣學研究》3(2007)。
李壬癸、何月玲,〈蘭嶼雅美語初步調查報告〉,《漢學研究通訊》7:4(1988)。new window
李欣如,〈海洋之筆廖鴻基〉,《書香遠傳》51(2007)。
李威伸、何信慧,〈誰成為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檢視文化資本的效果〉,《人文及社科教育通訊》14:2(2003)。
李富美、顏妙桂,〈文化的邂遘──台灣蘭嶼島文化觀光問題初探〉,《原住民教育季刊》39(2004)。
沈游振,〈析論布迪厄之象徵性文化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國家發展研究》3:2(2004)。new window
沈游振,〈論布迪厄的傑出階級與反思社會學〉,《哲學與文化》30:11(2003)。new window
周平,〈Bourdieu解析法國教育場域中的菁英再製〉,《教育社會學通訊》66(2006)。
周立民整理,〈華文寫作的前景〉,《明報月刊》2001.07。
東年,〈海洋臺灣與海洋文學〉,《聯合文學》154(1997)。
東年,〈山、海與平原臺灣的對話〉,《聯合文學》237(2004)。
林仁昱,〈論臺灣現代流行歌辭藉「海洋」抒情的意義〉,《海洋文化學刊》創刊號(2005)。
林正盛,〈寫給達悟人的那片海洋──我所認識的夏曼.藍波安〉,《聯合文學》263(2006)。
林秀玲,〈反寫漢民族文學史──評[孫大川編]《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文訊》218(2003)。
林政華,〈「台灣海洋文學」的成立及其作家作品〉,《明道通識論叢》3(2007)。
林愛龍,〈把呼吸的空間,還給海洋〉,《荒野快報》233(2011)。
林曉菁,〈廖鴻基:海洋生態維護者〉,《講義》32:2(2002)。
林麗如,〈唱不完的海洋詩歌──專訪朱學恕先生〉,《文訊》183(2001)。
邱天助,〈國家意志下,人文社會學術生產的再反思:Bourdieu場域分析的啟示〉,《圖書資訊學研究》2:1(2007)。new window
邱坤良,〈迷濛的島嶼──從南方澳看釣魚臺〉,《農訓雜誌》171(2004)。
侯作珍,〈魯迅和張愛玲文學的現代性與虛無感〉,《文學新鑰》3(2005)。new window
姜龍昭,〈論海洋文學〉,《海洋生活》4(1955)。
柳秀英,〈海洋視角的生命觀──以廖鴻基的文學作品為例〉,《國立高雄海洋科大學報》23(2009)。new window
泉泉,〈略談海洋文學建立海洋領土觀念〉,《大海洋》53(1997)。
洪鎌德,〈卜地峨社會學理論之析評〉,《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4(1995)。new window
紀俊龍,〈生活的文學──夏曼.藍波安文學創作中的生活展現〉,《弘光人文社會學報》2(2005)。new window
范祥麟,〈再談海洋文學〉,《海洋生活》7:12(1961)。
范祥麟,〈談海洋文學〉,《海洋生活》7:7(1961)。
夏曼.藍波安,〈全球化下臺灣海洋人文應有的發展內涵〉,《海洋高雄》19(2008)。
孫鈴,〈海與風的對話〉,《大海洋》63(2009)。
孫德喜,〈海洋詩人朱學恕〉,《大海洋》72(2005)。
徐宗潔,〈無止盡的追尋──淺論廖鴻基的「尋找一座島嶼」〉,《水筆仔》13(2001)。
徐敏,〈遭遇大海〉,《大海洋》55(1998)。
徐賁,〈布迪厄論知識場域和知識份子〉,《二十一世紀雙月刊》70(2002)。new window
海洋生活月刊社,〈振興海權 建設海軍──代發刊詞〉。《海洋生活》創刊號(1954)。
海洋生活月刊社,〈我們對於這次徵文的「感」與「想」〉,《海洋生活》10:4(1964)。
海洋生活月刊社,〈海洋生活第十年 將海洋生活透過文藝的形式表現出來〉,《海洋生活》10:4(1964)。
海洋詩社,〈醜小鴨的行列〉,《海洋詩刊》創刊號(1957)。
秦美華,〈戀戀蘭嶼 夏曼藍波安寫作尋根〉,《新台灣新聞週刊》449(2004)。
高宣揚,〈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概念〉,《思與言》29:3(1991)。new window
高宣揚,〈再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概念〉,《思與言》29:4(1991)。new window
高宣揚,〈論布爾迪厄社會學中關於「象徵性實踐」的概念〉,《國立臺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13(1995)。new window
張尤娟,〈海洋之子──廖鴻基〉,《新觀念》117(1998)。
張清志紀錄,〈只有海浪最愛我──孫大川對談夏曼.藍波安〉,《印刻文學生活誌》1:7(2005)。
張瑞芬,〈筆與槳的方向──夏日讀夏曼‧藍波安《海浪的記憶》〉,《聯合文學》215(2002)。
張誦聖,〈“文學體制”、“場域觀”、“文學生態”:臺灣文學史書寫的幾個新觀念架構〉,《現代中文文學學報》6:2/7:1(2005)。new window
張瓊方,〈藍波安爸爸的寂寞〉,《臺灣光華雜誌》29:8(2004)。
莊瑞琳,〈應用波笛爾〉,《當代》161(2000)。
許雅筑,〈傳統與現代──原住民作家夏曼.藍波安的地誌書寫與對話〉,《臺灣文學研究學報》6(2008)。new window
許嘉猷,〈布爾厄論西方純美學與藝術場域的自主化──藝術社會學之凝視〉,《歐美研究》34:3(2004年)。new window
陳孜涵,〈夏曼.藍波安海洋書寫中的惡靈信仰觀〉,《中國現代文學》9(2006)。new window
陳明憲,〈老人與海──臺灣漁村文化生態〉,《新觀念》224(1997)。
陳芷凡,〈魔鬼的形象──試論達悟族anito神話的漢語詮釋問題〉,《台北師院語文集刊》9(2004)。new window
陳建忠,〈部落文化重建與文學生產──以夏曼.藍波安為例談原住民文學發展〉,《靜宜人文學報》18(2003)。new window
陳國棟,〈海洋人文教育芻議〉,《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0(2006)。new window
陳國棟,〈海洋文化研究的多元特色〉,《海洋文化學刊》3(2007)。new window
陳新濤,〈文藝作家向海洋進軍〉,《海洋生活》7:10(1961)。
曾寬,〈鯨魚的故鄉──恆春灣〉,《文化生活》4:5(2001)。
舒蘭,〈中國海洋詩史話〉,《大海洋》10(1978)。
舒蘭,〈中國海洋詩史話〉,《大海洋》11(1979)。
舒蘭,〈中國海洋詩史話〉,《大海洋》12(1979)。
舒蘭,〈中國海洋詩史話〉,《大海洋》14(1980)。
舒蘭,〈中國海洋詩史話〉,《大海洋》15(1981)。
舒蘭,〈中國海洋詩史話〉,《大海洋》16(1982)。
舒蘭,〈中國海洋詩史話〉,《大海洋》17(1983)。
黃嘉郁,〈大高雄地區海洋教育芻議:從環境教育、科學教育及二十一世紀議程談海洋教育的實施〉,《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15(1999)。
黃慧真,〈廖鴻基討海時期寫作探析〉,《問學集》15(2008)。new window
黃聲威,〈打造一座海洋城市〉,《農訓雜誌》171(2004)。
黃聲威,〈淺探海洋文化(上)〉,《漁業推廣》170(2000)。
黃聲威,〈淺探海洋文化(下)〉,《漁業推廣》171(2000)。
黃騰德,〈從廖鴻基《鯨生鯨世》看臺灣的海洋文學〉,《臺灣人文》(師大) 4(2000)。
楊中舉,〈從自然主義到象徵主義和生態主義──美國海洋文學述略〉,《譯林》2004.06。
楊政源,〈尋找「海洋文學」──試析「海洋文學」的內涵〉,《臺灣文學評論》5:2(2005)。
楊政源,〈試論《冷海情深》(1992~1997)時期夏曼.藍波安的文化策略〉,《東吳中文學報》16(2008)。new window
楊政源,〈廖鴻基書寫策略研究(1991~1998)〉,《慈惠學術專刊》6(2010)。new window
楊政源,〈臺灣海洋文學鳥瞰〉,《臺灣文學評論》8:1(2008)。new window
葉乃靜,〈慣習與資訊行為〉,《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8:1(2001)。new window
葉連鵬,〈阿尼肚.上帝.海洋──從文學作品觀達悟族的宗教信仰〉,《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8(2002)。
葉連鵬,〈落入海的國籍──試析朱學恕的海洋境界〉,《大海洋》65(2002)。
葉連鵬,〈臺灣海洋詩壇旗艦──《大海洋詩雜誌》探析〉,《大海洋》72(2005)。
廖鴻基(沈見智),〈東海岸之歌〉,《東海岸評論》38(1991)。
廖鴻基,〈世界鯨奇 花蓮看得見〉,《行遍天下》(1996.11)。
廖鴻基,〈高二〉,《文訊》(2004.05)。
賓靜蓀,〈專訪PISA閱讀專家團隊主持人──約翰.德容(John Delong):動機,閱讀教學的關鍵〉,《親子教育》19(2010)。
劉茂華,〈民族性情與海洋文學〉,《大海洋》55(1998)。
劉維公,〈布爾迪厄與生活風格社會學研究:兼論現代社會中的社會學危機〉,《社會理論學報》2:2(1999)。new window
劉維公,〈習性(Habitus)與偶成性(Kontingenz):P. Bourdieu與N. Luhmann的理論介紹〉,《臺大社會學刊》26(1998)。
劉維公,〈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cultural economy)、生活風格(lifestyles)與生活美學(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東吳社會學報》11(2001)。new window
編者,〈文學講座──開拓大海洋文學新境界〉,《大海洋》77(2008)。
蔡文婷,〈願作大海的新郎──漁夫作家廖鴻基〉,《光華》21:11(1997)。
蔡妙芳,〈期待與轉變──廖鴻基文學創作的擺盪〉,《臺灣文學評論》8:2(2008)。new window
蔡秀枝,〈廖鴻基《討海人》中的民間信仰與文化〉,《海洋文化學刊》5(2008)。
蔡富澧,〈試論海洋詩創作的更多可能〉,《大海洋》59(1999)。
鄭元慶,〈回到部落〉,《光華》18:12(1993)。
鄭漢文,〈蘭嶼雅美族海洋文化〉,《原住民教育季刊》28(2002)。
盧幸娟,〈達悟族人對蘭嶼自治的看法〉,《原住民教育季刊》27(2002)。
蕭義玲,〈生命夢想的形成──解讀廖鴻基海洋寫作的一個面向〉,《興大人文學報》32(2002)。new window
蕭義玲,〈流動視域,詩性之海:廖鴻基「討海人」寫作中的歸家之路〉,《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4(2009)。new window
賴芳伶,〈淒厲唯美、迴環往復的慾望美學──試探廖鴻基《山海小城》的軸心與邊緣互涉〉,《興大中文學報》16(2004)。new window
謝君韜,〈當前海洋教育與海洋開發問題〉,《海洋學院學報》12(1977)。
顏一平,〈海洋精神與海洋文學──讀朱學恕《論開拓海洋詩的新境界》和《飲浪的人詩集》〉,《大海洋》36(1990)。
魏貽君,〈反記憶、敘述與少數論述〉,《文學臺灣》8(1993)。
饒立風,〈發展海洋文藝〉。《海洋生活》10:4(1964)。
2、學位論文
于珮婷,〈後山、原鄉、淨土思維的辯證──花蓮地誌書寫與圖像之建構〉,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王靖丰,〈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作品之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王韶君,〈臺灣海洋文學的發展與文化建構(1975~2004)〉,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伍寒榆,〈洄瀾海洋.綠鯨島嶼──廖鴻基海洋書寫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朱美黛,〈汪啟疆新詩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江典育,〈台灣生態書寫研究:以劉克襄、許悔之、張芳慈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江采蓮,〈海洋心‧海島情──廖鴻基的海洋文學作品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冷芸樺,〈戰後基隆文學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吳志群,〈廖鴻基海洋書寫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吳孟蓁,2011,〈試論達悟族信仰之意涵與變異:以夏曼‧藍波安的文本為中心〉,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益,〈當代臺灣自然寫作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new window
吳建宏,〈回歸與漂流—夏曼.藍波安與廖鴻基的海洋書寫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吳春慧,2010,〈勞動與知識的辯證:夏曼.藍波安與亞榮隆.撒可努作品中的身體實踐與身體書寫〉,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吳韶純,〈臺灣現代海洋文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李友煌:〈主體浮現:臺灣現代海洋文學的發展〉,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new window
李炫蒼,〈現當代臺灣「自然寫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1998。
李珮琪,〈海洋作為認同的場域──從廖鴻基及夏曼.藍波安作品探究其認同與實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李智婷,〈海洋文學提升學生海洋關懷意識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李靜華,〈臺灣自然寫作中的人與自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
杜侃倫,2010,〈夏曼.藍波安的社會實踐〉,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育聖,〈臺灣神話傳說與故事中的海洋文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林宗德,〈消弭海/陸的界線──論廖鴻基作品中海洋文化的思想體系與美學實踐〉,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林怡君,〈戰後臺灣海洋文學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林淑吟,〈臺灣原住民山海文學之研究──以拓拔斯.塔瑪匹瑪和夏曼.藍波安之創作文本為考察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邱珮萱,〈戰後臺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new window
夏曼.藍波安,〈原初豐腴的島嶼:達悟民族的海洋知識與文化〉,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徐宗潔,〈臺灣鯨豚寫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張俐璇,〈兩大報文學獎與臺灣文壇生態之形構〉,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6。
張曉惠,〈解嚴以降三大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獎之文學意涵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
莊秀美,〈東年小說的追尋主題與終極關懷〉,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莊宜文,〈兩報小說獎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8。
許尤美,〈臺灣當代自然寫作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
許宏儒,〈Bourdieu文化資本的思想在教育機會均等議題上的闡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陳杏芬,〈余光中海洋詩研究(1948~2008)〉,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陳佳妏,〈清代臺灣記遊文學中的海洋〉,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陳宗暉,〈流轉孤島--戰後蘭嶼書寫的遞演〉,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陳芷凡,〈語言與文化翻譯的辯證──以原住民作家夏曼.藍波安、奧威尼.卡露斯盎、阿道.巴辣夫為例〉,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思穎,〈清代臺灣詩之海洋書寫研究(1683~1840)〉,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
陳祈華,〈東年中長篇小說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陳胤維,〈臺灣當代漁民文學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陳康芬,〈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台灣五0年代反共文學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陳清茂,〈宋元海洋文學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new window
陳葆玲,〈余光中高雄時期現代詩創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
曾筱琳,〈呂則之小說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黃秀閑,2011,〈原住民飲食書寫的文學/化性:以瓦歷斯.諾幹、亞榮隆.撒可努、夏曼.藍波安為觀察核心〉,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勤媛,〈論夏曼.藍波安及其作品中海洋意象〉,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黃慧真,〈廖鴻基海洋書寫研究(1995~2007)〉,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論文,2008。
葉玿伶,〈尋找臺灣的另一半版圖──評海洋教育的可能性〉,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葉連鵬,〈澎湖文學發展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葉連鵬,〈臺灣當代海洋文學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董恕明,〈邊緣主體的建構--臺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new window
劉又萍,〈劉克襄與夏曼.藍波安生態文學之環境倫理觀比較〉,國立臺南大學生態旅遊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劉咏絮,〈與鯨豚對話──劉克襄與廖鴻基的鯨豚書寫探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蔡孟娟,〈點亮自心明燈──東年小說中的佛學思想探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蔡逸雯,〈臺灣生態文學論述〉,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戴貴慧,2011,〈他方與地方──論夏曼.藍波安小說的主體辯證與美學風格〉,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玉妍,〈臺灣環保散文研究—以1970-1990年代為範圍〉,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簡淑玲,〈東年小說研究--以善惡主題思想為主〉,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簡義明,〈臺灣「自然寫作」研究──以1981~1997為範圍〉,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
簡曉惠,〈夏曼.藍波安海洋文學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3、研討會論文
吳旻旻,〈台灣當代散文中的「海/岸」〉,「2005年海洋文化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基隆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05.06.10。
林仁昱,〈論台灣現代創作歌曲的海洋情懷〉,「2005年海洋文化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基隆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05.06.10。
林明德,〈臺灣漁村的偶戲〉,「海洋與文藝國際會議」宣讀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1998.12.19~20。
陳芷凡,〈母語與海洋文學意象的辯證-以夏曼.藍波安《黑色的翅膀》為例〉,「2005年海洋文化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基隆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05.06.10。
陳宗暉,〈海的方向,海的啟發──從《黑色的翅膀》探勘夏曼.藍波安的近期書寫〉,「2006青年文學會議:台灣作家的地理書寫與文學體驗」宣讀論文,臺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12.16~17。
陳南宏,〈現實潛伏在深海裏-論廖鴻基討海人形象的現實批判〉,「2005年海洋文化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基隆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05.06.10。
陳室如,〈浪濤與文學的合奏-台灣現代散文中的海洋書寫〉,「2005年海洋文化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基隆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05.06.10。
焦垣生,〈淺談當代中國大陸的海洋文學〉,「海洋與文藝國際會議」宣讀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1998.12.19~20。
羅亭雅,〈冷海深情──夏曼.藍波安的海洋書寫與文化轉譯〉,「第二屆中國語文相關學系研究論文聯合發表會」宣讀論文,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2012.04.20。
(三)、報紙文章
林怡君,〈夏曼.藍波安的拼板舟與飛魚祭〉,《自由時報》,2004.05.10。
夏曼.藍波安,〈飛魚祭──ARAYO〉,《聯合報》,1993.04.17,37版。
陳克華,〈海洋文學的典範〉,《中國時報》,1996.07.04,39版。
趙慧琳,〈透露海洋訊息,廖鴻基寫台灣尾〉,《聯合報》,2001.07.30,14版。
楊錦郁記錄,〈海是地球的第一個名字〉,《聯合報》,1993.04.15,35版。
楊錦郁記錄,〈流傳在山海間的歌──台灣原住民作家座談會〉,《聯合報》,1993.07.14,35版、1993.07.15,43版。
廖鴻基,〈古列泰鞍〉,《民眾日報》,1990.08.27,18版。
廖鴻基,〈一粒檳榔〉,《民眾日報》,1991.04.03,11版。
廖鴻基(沈見智),〈我的女兒〉,《中國時報》,1991.07.21,31版。
(四)、電子媒體
《自由時報》官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
《星洲日報》官網:http://sports.sinchew-i.com/node/10486 。
《蘋果日報》官網:http://tw.nextmedia.com/index 。
2010聯合報文學獎活動網站: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246482
Yam天空運動網:http://sports.yam.com/chinatimes/sports/ 。
文學創作者網站:http://www.yon.com.tw/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知識管理系統」: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jsp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網站:http://www.fa.gov.tw/ 。
吳鳴弄堂:http://wuming.nongtong.com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中小學教師臺灣文史教育研習營」活動網站:http://s22.ntue.edu.tw/%E7%A0%94%E7%BF%92%E6%B4%BB%E5%8B%95/2006twlweb/page0.htm 。
國家圖書館網站「當代文學史料系統」:http://lit.ncl.edu.tw/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站:http://dict.revised.moe.edu.tw/ 。
晨星出版社官網:http://star.morningstar.com.tw 。
第13屆臺北文學獎活動網站:http://literature13th.culture.gov.tw/ 。
葉連鵬,〈主體言說.海洋書寫.反殖民──夏曼.藍波安的文學世界〉,《文學研究月報》25(2003)。(該誌為網路學報: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25/journal_park171.htm )
臺視全球資訊網:http://www.ttv.com.tw/ 。
聯合資料庫:http://udndata.com/ 。
蘭嶼資訊服務網:http://lanyu.taitung.gov.tw/ 。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