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百美新詠圖傳》初探
書刊名:議藝份子
作者:冷庭蓁
出版日期:2018
卷期:30
頁次:頁19-37
主題關鍵詞:百美新詠圖傳顏鑑塘王翽繡像古今賢女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
  • 點閱點閱:7
《百美新詠圖傳》約於乾嘉年間成書,由清顏鑑塘(活動在1787-1804)題詩,清王翽(1736-1795)繪圖,描繪中國歷史和民間傳說的百餘名女性,其人物身份多元,如后妃、女俠、名妓等,各自神韻、姿態皆有所不同,王翽更利用能表徵人物的器物、花枝、家飾與佈景加以描寫出與之相符的形象,而如何凸顯出人物的特質並深植於讀者心中是畫家必須考量的。因此本文將著重在《百美新詠圖傳》的初步探討,對於顏鑑塘作此書的原委與歷程、圖像的風格與特色,觀看王翽是如何描繪人物形象,是否有與顏鑑塘所作的文句相關聯。接著探究當時木刻版畫的興盛情況,與當時的作品進行對比,檢視《百美新詠圖傳》的質量。最後在清光緒刊本的《繡像古今賢女傳》中有大量插圖都直接取自《百美新詠圖傳》的圖像,《百美新詠圖傳》對後世的作品是否為成為某種程度上的典範,除了圖像的挪用亦產生什麼影響?
期刊論文
1.趙厚均(2010)。《百美新詠圖傳》考論--兼與劉精民、王英志先生商榷。學術界,6,102-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建國(2013)。西洋照相石印術與中國古典小說圖像本的近代復興。學術研究,2013(6),127-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秋蘭(2017)。百美圖的傳統與系譜。美術學報,2017(5),38-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文翠(20150300)。點石飛影.海上寫真--晚清民初「百美圖」敘事的文化轉渡。中國學術年刊,37(春),39-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凌玉萱(2008)。在訓誡與消遣之間--晚明女教插圖本書籍系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魏息園(1998)。繡像古今賢女傳。北京:中國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磬、廖東(2002)。中國歷代人物像傳。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伯敏(1986)。中國版畫史。臺北:蘭亭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滿弓(2004)。古典文學版畫--人物像傳。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錢塘主人(1980)。百美新詠圖傳。臺北:廣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昕(1998)。中國古版畫:人物卷.繡像類。長沙市:湖南美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毛文芳(20130000)。卷中小立亦百年:明清女性畫像文本探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Maim, Susan、游鑑明、胡纓、季家珍(2011)。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1870)。百美新詠圖傳,https://babel.hathitrust.org/cgi/pt?id=hvd.32044067566372;view=lup;seq=11;size=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