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前期「論詞長短句」評唐宋詞人及其作品研究
作者:林宏達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ng-TaLi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王偉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清詞論詞長短句論詞詞唐宋詞詞論Ci of Qing DynastyCi-Comment Zhang Duan JuCi-Comment CiCi of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the theory of Ci Poet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
清代以韻文論詞風氣頗盛,論詞長短句即是表現方式之一。本文蒐輯順治至乾隆四代約一百五十餘年間,清人創作之論詞長短句凡441家,1126首作品,討論其中160闋有關唐宋詞人及其詞作,並針對論詞長短句作一義界,溯源與瞭解創作成因,分析體製特徵、技巧特色與論詞價值。另外對論詞長短句之發展進行概述,標舉其中重要詞評家。更收錄千餘首論詞長短句之目錄,以及箋注其中160闋論詞長短句。各章細緻分析清人評論唐宋詞家之觀點,清代前期主要被討論之唐宋詞人包括李白、李煜、柳永、蘇軾、秦觀、辛棄疾、姜夔、周密,女詞人方面有李清照與朱淑真。透過整理研析論詞長短句,不僅可闡發部分清人之論詞觀點,亦可補充詞學接受史之一環。
Composers of ci poetry use rhyme to comment the Ci in the Qing Dynasty was very popular, and the Ci-Comment Zhang Duan Ju was one of the way to express.
This thesis collected the total number of Ci-Comment Zhang Duan Ju which were created by composers of ci poetry for 1126 and 441 people were included. These works were collected from Junji emperor between Qianlong emperors for four generations which were about 150 years.
Among these cis, only 160 of which were discussed because these cis with regard to the comments of the Ci and the composers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y, and defined for the Ci-Comment Zhang Duan Ju , as well as traced to its source and understood the reasons of creating Ci-Comment Zhang Duan Ju.
In addition, this thesis analyzed the system of organization, the skill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alue of Ci-Comment Zhang Duan Ju.
Besides, these thesis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of Ci-Comment Zhang
Duan Ju, and enumerated those important critics of Ci.
This thesis also collected more than 1,000 contents of Ci-Comment Zhang Duan Ju, and comments on the 160 of those Ci-Comment Zhang Duan Ju. Each chapter analyzed carefully the viewpoint of scholars who commented onto the composers of Ci of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in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ose Tang and Tang Song composers of Ci who mainly discussed included Li Bai, Li Yu, Liu Yong , Su Shi, Qin Guan , Jiang Kui , and Zhou Mi ,in addition to the poetess who were Li,Qing-Zhao and Zhu Shu-Zhen. Through researching and analyzing Ci-Comment Zhang Duan Ju, we not only explored part of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cholars in the Qing Dynasty, but also supplemented research materials in The Acceptance History of the Argument of Ci-Poems.
一、經、史著作

1.《毛詩正義》,〔漢〕毛公傳,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十三經注疏》本。
2.《史記》,〔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9月。
3.《漢書》,〔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6月。
4.《三國志》,〔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12月。
5.《宋書》,〔南朝梁〕沈約,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
6.《陳書》,〔唐〕姚思廉,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5月。
7.《南史》,〔唐〕李延壽,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5月。
8.《隋書》,〔唐〕魏徵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8月。
9.《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5月。
10.《新唐書》,〔宋〕宋祁、歐陽脩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2月。
11.《唐才子傳校箋》,〔元〕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編,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3月。
12.《舊五代史》,〔宋〕薛居正,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5月。
13.《新五代史》,〔宋〕歐陽脩,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2月。
14.《十國春秋》,〔清〕吳任臣撰,徐敏霞、周瑩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2月。
15.《宋史》,〔元〕脫脫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0月。
16.《金史》,〔元〕脫脫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7月。
17.《遼史》,〔元〕脫脫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0月。
18.《清史稿》,趙爾巽等撰,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2月。
19.《清史列傳》,清國史館原編,王鍾翰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1月。

二、詞學著作

(一)總集、叢編

1.《全唐五代詞》,曾昭岷、曹濟平、王兆鵬、劉尊明編,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
2.《全宋詞》,唐圭璋主編,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1月。
3.《全宋詞補輯》,孔凡禮補輯,臺北:源流出版社,1982年12月。
4.《全金元詞》,唐圭璋主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10月。
5.《全明詞》,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
6.《全明詞補編》,周明初、葉曄輯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7.《百名家詞鈔》,〔清〕聶先、曾王孫編,清康熙綠蔭堂刻本。
8.《清詞別集百三十四種》,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8月。
9.《全清詞.順康卷》,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全清詞》編纂研究室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5月。
10.《清詞珍本叢刊》,張宏生主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12月。
11.《全清詞.順康卷補編》,張宏生主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
12.《全清詞.雍乾卷》,張宏生主編,南京大學文學院《全清詞》編纂研究室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

(二)選集

1.《花間集 尊前集》,〔後蜀〕趙崇祚輯,〔明〕湯顯祖評,劉崇德、徐文武點校,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2.《花庵詞選》,〔宋〕黃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2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絕妙好詞箋》,〔宋〕周密選編,〔清〕查為仁、厲鶚箋,臺北:世界書局,1956年2月。
4.《絕妙好詞注評》,〔宋〕周密選編,劉揚忠、蘇利海注評,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12月。
5.《精選名儒草堂詩餘》,〔元〕鳳林書院輯,程端麟校點,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03月。
6.《百家詞》,[明]吳訥原編,林大椿重編,天津:天津市古籍書店,1992年3月。
7.《詞林萬選 詞選(附續詞選)》,〔明〕楊慎編選,〔清〕張惠言編選,劉崇德、徐文武點校,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8.《古今詞統》,〔明〕卓人月匯選,徐士俊參評,谷輝之校點,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9.《詞綜》,〔清〕朱彝尊、汪森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2月。
10.《詞潔》,〔清〕先著、程洪輯,劉崇德、徐文武點校,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11.《宋七家詞選》,〔清〕戈載編,杜文瀾校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5月,《河洛文庫》本。
12.《近三百年名家詞選》,龍榆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
13.《詞選》,胡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5月。
14.《域外詞選》,夏承燾選校、張珍懷、胡樹淼注釋,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1年11月。

(三)別集

1.《南唐二主詞校訂》,〔南唐〕李璟、李煜撰,〔宋〕無名氏輯,王仲聞校訂,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月。
2.《南唐二主詞新釋輯評》〔南唐〕李璟、李煜撰,楊敏如編著,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6月。
3.《柳永詞校注》,〔宋〕柳永撰,賴橋本校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95年4月。
4.《柳永詞新釋輯評》,〔宋〕柳永撰,顧之京、姚守梅、耿小博編著,北京:中國書店,2007年1月。
5.《樂章集校註》,〔宋〕柳永撰,薛瑞生校註,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6.《蘇軾詞編年校注》,〔宋〕蘇軾撰,鄒同慶、王宗堂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9月。
7.《東坡樂府編年箋注》,〔宋〕蘇軾撰,石聲淮、唐玲玲箋注,臺北:華正書局,2005年9月。
8.《蘇軾詞新釋輯評》,〔宋〕蘇軾撰,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編著,北京:中國書店,2010年6月。
9.《秦觀詞新釋輯評》,〔宋〕秦觀撰,徐培均編著,北京:中國書店,2003年1月。
10.《淮海居士長短句箋注》,〔宋〕秦觀撰,徐培均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
11.《李清照詞新釋輯評》,〔宋〕李清照撰,陳祖美編著,北京:中國書店,2003年1月。
12.《李清照詩詞集》,〔宋〕李清照撰,朱傳東編,濟南:濟南出版社,2008年6月。
13.《酒邊詞》,〔宋〕向子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2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4.《辛棄疾詞新釋輯評》,〔宋〕辛棄疾撰,朱德才、薛祥生、鄧紅梅編著,北京:中國書店,2006年1月。
15.《增訂本稼軒詞編年箋注》,〔宋〕辛棄疾撰,鄧廣銘箋注,臺北:華正書局,2007年2月。
16.《陳亮龍川詞箋注》,〔宋〕陳亮撰,姜書閣箋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3月。
17.《龍川詞校箋》,〔宋〕陳亮撰,夏承燾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4月。
18.《龍洲詞校箋》,〔宋〕劉過撰,馬興榮校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19.《姜白石詞詳注》,〔宋〕姜夔撰,黃兆漢編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2月。
20.《姜白石詞編年箋校》,〔宋〕姜夔撰,夏承燾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
21.《姜白石詞箋注》,〔宋〕姜夔撰,陳書良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7月。
22.《後村詞箋註》,〔宋〕劉克莊撰,錢仲聯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
23.《山中白雲詞箋》,〔宋〕張炎撰,黃畬校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
24.《飲水詞箋校(修訂本)》,〔清〕納蘭性德撰,趙秀亭,馮統一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3月。
25.《此木軒直寄詞》,〔清〕焦袁熹,清嘉慶十年(1805)刻本,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
26.《拜石山房詞鈔》,[清]顧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本。
27.《姚鵷雛文集:詩詞集》,姚鵷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6月。

(四)詞話、詞譜

1.《碧雞漫志》,〔宋〕王灼,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2.《苕溪漁隱叢話》,〔宋〕胡仔,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3月,《詞話叢編補編》本。
3.《拙軒詞話》,〔宋〕張侃,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4.《詞源》,〔宋〕張炎,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5.《樂府指迷》,〔宋〕沈義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6.《藝苑巵言》,〔明〕王世貞,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7.《爰園詞話》,〔明〕俞彥,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8.《詞品》,〔明〕楊慎,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9.《詩餘圖譜》,〔明]張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本。
10.《窺詞管見》,〔清〕李漁,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11.《古今詞論》,〔清〕王又華,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12.《填詞雜說》,〔清〕沈謙,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13.《索引本詞律》,〔清〕萬樹,臺北:廣文書局,1988年9月。
14.《遠志齋詞衷》,〔清〕鄒祇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15.《花草蒙拾》,〔清〕王士禛,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16.《金粟詞話》,〔清〕彭孫遹,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17.《詞苑叢談》,〔清〕徐釚,收錄於朱崇才編:《詞話叢編續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6月。
18.《欽定詞譜》,〔清〕王奕清等編撰,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6月。
19.《歷代詞話》,〔清〕王弈清等撰,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20.《雨村詞話》,〔清〕李調元,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21.《西圃詞說》,〔清〕田同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22.《靈芬館詞話》,〔清〕郭麐,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23.《介存齋論詞雜著》,〔清〕周濟,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24.《宋四家詞選目錄序論》,〔清〕周濟,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25.《詞苑萃編》,〔清〕馮金伯,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26.《蓮子居詞話》,〔清〕吳衡照,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27.《樂府餘論》,〔清〕宋翔鳳,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28.《雙硯齋詞話》,〔清〕鄧廷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29.《蓼園詞評》,〔清〕黃蘇,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30.《雨華盦詞話》,〔清〕錢裴仲,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31.《詞學集成》,〔清〕江順詒輯,宗山參訂,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32.《賭棋山莊詞話》,〔清〕謝章鋌,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33.《蒿庵論詞》,〔清〕馮煦,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34.《菌閣瑣談》,〔清〕沈曾植,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35.《藝概》,〔清〕劉熙載,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36.《詞壇叢話》,〔清〕陳廷焯,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37.《白雨齋詞話》,〔清〕陳廷焯,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38.《白雨齋詞話全編》,〔清〕陳廷焯撰,孫克強等編校,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9月。
39.《復堂詞話》,〔清〕譚獻,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40.《歲寒居詞話》,〔清〕胡薇元,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41.《詞徵》,〔清〕張德瀛,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42.《人間詞話》,王國維,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43.《飲冰室評詞》,梁啟超,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44.《五代詞話》,夏敬觀,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3月,《詞話叢編補編》本。
45.《聲執》,陳匪石,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46.《蕙風詞話》,況周頤,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0月,《詞話叢編》本。
47.《唐五代詞紀事會評》,史雙元,合肥:黃山書社,1995年12月。
48.《明詞紀事會評》,尤振中、尤以丁,合肥:黃山書社,1995年12月。
49.《清詞紀事會評》,尤振中、尤以丁,合肥:黃山書社,1995年12月。
50.《唐宋人詞話》,孫克強,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1999年8月。
51.《歷代詞話》,張璋等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2年3月。
52.《歷代詞話續編》,張璋等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11月。
53.《唐宋詞匯評.兩宋卷》,吳熊和主編,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54.《近現代詞話叢編》,沈澤棠、黃濬等撰,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3月。

三、詩文集著作

(一)總集

1.《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逯欽立輯校,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2月。
2.《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明〕張溥輯,臺北:文津出版社,1979年8月。
3.《樂府詩集》,〔宋〕郭茂倩,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1月。
4.《全唐詩》,〔清〕彭定求等編,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4月。
5.《全唐文》,〔清〕董誥等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1月。
6.《全宋詩》,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7.《清代詩文集彙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編纂委員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

(二)別集

1.《莊子今註今譯》,〔先秦〕莊子撰,陳鼓應註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3月。
2.《列子集釋》〔先秦〕列禦寇撰,楊伯峻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9月。
3.《楚辭補註》,〔漢〕王逸注,〔宋〕洪興祖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10月。
4.《楚辭注釋》,楊金鼎等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9月。
5.《白居易集》,〔唐〕白居易,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10月。
6.《蘇軾全集》,〔宋〕蘇軾撰,傅成、穆儔標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
7.《黃庭堅詩集注》,〔宋〕黃庭堅撰,〔宋〕任淵等注,劉尙榮校點,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5月。
8.《豫章黃先生文集》,〔宋]黃庭堅,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11月,《四部叢刊正編》本。
9.《朱淑真集注》,〔宋〕朱淑真撰,〔宋〕魏仲恭輯,〔宋〕鄭元佐注,冀勤輯校,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月。
10.《石湖居士詩集》,〔宋]范成大,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9月,《四部叢刊初編》本。
11.《梁谿遺稿》,〔宋〕尤袤撰,〔清〕尤侗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2月,《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12.《誠齋集》,〔宋〕楊萬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9月,《四部叢刊初編》本。
13.《辛稼軒詩文箋注》,〔宋〕辛棄疾撰,辛更儒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
14.《白石道人詩集》,〔宋〕姜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9月,《四部叢刊初編》本。
15.《後村先生大全集》,〔宋〕劉克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9月,《四部叢刊初編》本。
16.《遺山先生文集》,〔金〕元好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9月,《四部叢刊初編》本。
17.《李漁全集》,〔清〕李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
18.《陳迦陵文集》,[清]陳維崧,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9月,《四部叢刊初編》本。
19.《松桂堂全集》,〔清〕彭孫遹,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8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0.《漁洋精華錄集釋》,〔清〕王士禎撰,李毓芙、牟通、李茂肅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21.《西堂文集》,〔清〕尤侗,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12月。
22.《曝書亭集》,〔清〕朱彝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2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3.《樊榭山房集》,〔清〕厲鶚撰,〔清〕董兆熊注,陳九思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24.《此木軒全集》,〔清〕焦袁熹,上海:上海圖書館古籍室所藏鈔本。
25.《紫峴山人全集》,〔清〕張九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本。
26.《春融堂集》,〔清〕王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本。
27.《容齋詩集》,〔清]茹綸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本。
28.《彊村叢書》,朱祖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

(三)詩、文評

1.《詩品》,〔南朝梁〕鍾嶸撰,陳廷傑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2月。
2.《文心雕龍注釋》,〔南朝梁〕劉勰撰,周振甫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9月。
3.《樂府古題要解》,〔唐〕吳兢,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6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4.《後山詩話》,〔宋〕陳師道,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6月,《詩話總龜》本。
5.《西清詩話》,〔宋〕蔡絛,南京:鳳凰出版社,1998年12月,《宋詩話全編》本。
6.《冷齋夜話》,〔宋〕惠洪,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12月,《宋金元詞話全編》本。
7.《直齋書錄解題》,〔宋〕陳振孫撰,徐小蠻、顧美華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
8.《少室山房筆叢》,〔明〕胡應麟,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2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詩藪》,〔明〕胡應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本。
10.《文體明辨序說》,〔明〕徐師曾撰,羅根澤校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5月。
11.《靜志居詩話》,〔清〕朱彝尊撰,〔清〕姚祖恩編,黃君坦校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10月。
12.《漁洋詩話》,〔清〕王士禛,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9月,《清詩話》本。
13.《千頃堂書目》,〔清〕黃虞稷,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10月。
14.《此木軒論詩彙編》,〔清〕焦袁熹,藏於上海圖書館古籍室,《此木軒全集》本。
15.《歷代詩話》,〔清〕何文煥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月。
16.《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清〕永瑢、紀昀等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10月。
17.《歷代詩話續編》,丁福保,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8月。

四、筆記、小說、雜著

1.《七略》,〔漢〕劉向撰,〔清〕姚振宗輯錄,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7月,《書目類編》本。
2.《世說新語校箋修訂本》,〔南朝宋〕劉義慶編撰,楊勇箋,臺北:文正書局,2000年5月。
3.《松窗雜錄》,〔唐〕李濬,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5月。
4.《羯鼓錄》,〔唐〕南卓,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4月。
5.《明皇雜錄》,〔唐〕鄭處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本。
6.《開元天寶遺事》,〔五代〕王仁裕撰,丁如明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開元天寶遺事十種》本。
7.《唐摭言》,〔五代〕王定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本。
8.《默記》,〔宋〕王銍撰,朱杰人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9.《唐語林校證》,〔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10.《澠水燕談錄》,[宋]王闢之撰,呂友仁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3月。
11.《萍州可談》,〔宋〕朱彧撰,李偉國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1月。
12.《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宋〕李心傳,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4月。
13.《朝野遺記》,〔宋〕佚名,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12月,《宋金元詞話全編》本。
14.《雁門野說》,〔宋〕邵思,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12月,《宋金元詞話全編》本。
15.《齊東野語》,〔宋〕周密撰,張茂鵬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16.《武林舊事》,〔宋〕周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8月。
17.《能改齋漫錄》,〔宋〕吳曾,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5月。
18.《夢溪筆談》,〔宋〕沈括,張富祥注譯,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0月。
19.《容齋隨筆》,〔宋〕洪邁,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
20.《方輿勝覽》,〔宋〕祝穆撰,祝洙增訂,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6月。
21.《范成大筆記六種》,〔宋〕范成大撰,孔凡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9月。
22.《却掃編》,〔宋〕徐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7月,《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
23.《吹劍續錄》,〔宋〕俞文豹,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12月,《宋金元詞話全編》本。
24.《後山談叢》,〔宋〕陳師道撰,李偉國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1月。
25.《江南別錄》,〔宋〕陳彭年,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全宋筆記》本。
26.《郡齋讀書志》,〔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
27.《清異錄》,〔宋〕陶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8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8.《貴耳集》,〔宋〕張端義撰,李保民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
29.《老學庵筆記》,〔宋〕陸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2月,《宋元詞話》本。
30.《宣和畫譜》,〔宋〕無名氏,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4月。
31.《獨醒雜志》,〔宋〕曾敏行撰,朱杰人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
32.《侯鯖錄》,〔宋〕趙令畤撰,孔凡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9月,《歷代史料筆記叢刊》本。
33.《金石錄》,〔宋〕趙明誠,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8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4.《石林燕語》,〔宋〕葉夢得撰,宇文紹奕考異,侯忠義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3月。
35.《避暑錄話》,〔宋]葉夢得撰,徐時儀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
36.《朱子語類》,〔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月。
37.《鐵圍山叢談》,〔宋〕蔡絛,臺北:新興書局,1975年2月,《筆記小說大觀》本。
38.《希通錄》,〔宋〕蕭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8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9.《鶴林玉露》,〔宋〕羅大經撰,王瑞來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6月。
40.《湘山野錄》,〔宋〕釋文瑩撰,鄭世剛、楊立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8月。
41.《東坡志林》,〔宋〕蘇軾,北京:中華書局,1921年9月。
42.《中吳紀聞》,〔宋〕龔明之撰,孫菊園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本。
43.《硯北雜志》,〔元〕陸友,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12月,《宋金元詞話全編》本。
44.《南村輟耕錄》,〔元〕陶宗儀,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2月。
45.《說郛三種》,〔元〕陶宗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0月。
46.《唐音癸籤》,〔明〕胡震亨,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6月,《全明詩話》本。
47.《警世通言》,〔明〕馮夢龍,臺北:光復書局,1998年8月。
48.《喻世明言》,〔明〕馮夢龍,臺北:光復書局,1998年8月。
49.《蜩笑偶言》,〔明〕鄭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12月,《叢書集成初編》本。
50.《閒情偶寄》,〔清〕李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李漁全集》本。
51.《分甘餘話》,[清]王士禛撰,張世林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2月。
52.《池北偶談》,〔清〕王士禎,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53.《此木軒雜著》,〔清〕焦袁熹,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9月,《清代學術筆記叢刊》本。
54.《焦南浦先生年譜》,〔清〕焦以敬、焦以恕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4月,《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本。
55.《陔餘叢考》,〔清]趙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本。
56.《十駕齋養新錄》,〔清]錢大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續修四庫全書》本。

五、當代研究論著

1.《唐宋詞人年譜》,夏承燾,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12月。
2.《宋人生卒考示例》,鄭騫,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1月。
3.《辛稼軒年譜》,鄭騫,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1月。
4.《詞律探原》,張夢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11月new window
5.《詞學論叢》,唐圭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
6.《南宋詞研究》,王偉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9月。new window
7.《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謝壽昌等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9月。
8.《唐宋詞論稿》,楊海明,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5月。
9.《唐宋詞名家論集》,葉嘉瑩,臺北:正中書局,1990年1月。
10.《詞學古今談》,繆鉞、業嘉瑩,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2年10月。
11.《唐宋詞集序跋匯編》,金啟華、張惠民、王恆展、王增學合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2月。
12.《陽羨詞派研究》,嚴迪昌,濟南:齊魯書社,1993年2月。
13.《詞籍序跋萃編》,施蟄存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12月。
14.《詞的審美特性》,孫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2月。
15.《南宋姜吳典雅詞派相關詞學論提之探討》,劉少雄,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5年5月。new window
16.《北宋十家詞研究》,黃文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3月。
17.《龍榆生詞學論文集》,龍榆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
18.《蘇軾年譜》,孔凡禮,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
19.《吳熊和詞學論集》,吳熊和,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
20.《清詞史》,嚴迪昌,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
21.《稼軒詞探賾》,李卓藩,板橋:天工書局,1999年10月。
22.《唐宋詞史論》,王兆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1月。
23.《蘇詩彙評》,曾棗莊輯,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年1月。
24.《日本填詞史話》,〔日〕神田喜一郎撰,程郁綴、高野雪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25.《姜夔與南宋文化》,趙曉嵐,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5月。
26.《清詞叢論》,葉嘉瑩,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27.《詩詞曲語辭匯釋》,張相,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8月。
28.《李清照新傳》,陳祖美,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9月。
29.《女性詞史》,鄧紅梅,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30.《清刻本》,黃裳撰,董寧文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中國版本文化叢書》本。
31.《中國詞學史》,謝桃坊,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12月。
32.《宋人年譜叢刊》,吳洪澤、尹波主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
33.《清末四大家詞學及詞作研究》,卓清芬,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3年3月。new window
34.《宋代詞話的美學研究》,顏翔林,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5月。
35.《內闈-宋代的婚姻和婦女生活》,伊沛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36.《清代詞學》,孫克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7月。
37.《女性審美文化宋代女性文學研究》,舒紅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38.《南宋江湖詞派研究》,郭鋒,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10月。
39.《清代辛稼軒接受史》,朱麗霞,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1月。
40.《詞學廿論》,鄧喬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月。
41.《朱彝尊詞綜研究》,王翠玲,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7月。
42.《清代詞學發展史論》,陳水雲,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7月。
43.《清代版刻一隅(增訂本)》,黃裳,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44.《辛派三家詞研究》,蘇淑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3月。new window
45.《《花間集》接受史論稿》,李冬紅,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6月。
46.《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高彥頤,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47.《兩宋詞人叢考》,王兆鵬等撰,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5月。
48.《夜宴圖:浮華背後的五代十國》,杜文玉,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6月。
49.《明清詞派史論》,姚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50.《中國詞學研究體系建構稿》,崔海正,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10月。
51.《清詞珍本叢刊》,張宏生主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12月。
52.《圖成行樂:明清文人畫像題詠析論》,毛文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1月。new window
53.《雲間派文學研究》,劉勇剛,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2月。
54.《文學美學與接受史研究》,陳文忠,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55.《明末清初詞風研究》,張世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
56.《清初清詞選本考論》,閔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
57.《清初遺民詞人群體研究》,周煥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1月。
58.《清代詞學批評史論》,孫克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1月。
59.《詩詞越界研究》,王偉勇,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9月。new window
60.《唐宋詞簡釋》,唐圭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4月。
61.《清代論詞絕句初編》,王偉勇、趙福勇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9月。
62.《唐宋詞在明末清初的傳播與接受》,陳水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63.《中國古典詞學理論批評承傳研究》,胡建次,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6月。
64.《清代譚瑩「論詞絕句」研究》,王曉雯,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9月。new window
65.《清代詞社研究》,萬柳,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
66.《宋詞排行榜》,王兆鵬、郁玉英、郭紅欣,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1月。
67.《唐宋詞的定量分析》,王兆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2月。
68.《宋詞取材唐傳奇之研究》,林宏達,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3月。new window
69.《清代「論詞絕句」論北宋詞人及其作品研究》,趙福勇,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3月。new window
70.《秦觀詞接受史》,許淑惠,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9月。
71.《靈谿詞說》,繆鉞、葉嘉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
72.《卷中小立亦百年:明清女性畫像文本探論》,毛文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6月。new window
73.《李煜詞接受史》,黃思萍,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9月。
74.《清詞序跋彙編》,馮乾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12月。
75.《溫庭筠接受研究》,郭娟玉,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3年12月。new window
76.《清初詞人焦袁熹「論詞長短句」及其詞研究》,唐玉鳳,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3月。
77.《歷代論詞絕句箋注》,程郁綴、李靜編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
78.《論詞絕句兩千首》,孫克強、裴喆編著,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
79.《中國歷代詞調名辭典(新編本)》,吳藕汀、吳小汀編,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5年7月。

六、學位論文

1.《論詩絕句發展之研究》,周益忠,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2年6月。
2.《宋代論詩詩研究》,周益忠,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89年7月。new window
3.《宋代詞學批評研究──批評形式與文化詮釋》,程志媛,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7月。
4.《梅鼎祚《青泥蓮花記》研究》,陳慧芬,高雄: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
5.《清代詞學尊體之論述研究》,顏妙容,高雄: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11月。new window
6.《論陽羨詞派對蘇辛的接受與發展》,黃水平,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4月。
7.《清代論詞絕句研究》,韓配陣,廣州:暨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5月。
8.《馮煦詞學及其詞研究》,許仲南,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6月。
9.《朱孝臧與其《彊村叢書》研究》,施惠玲,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7月。
10.《姜夔詞接受史》,林淑華,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1月。new window
11.《康熙詞壇研究》,李宏哲,天津:南開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3年5月。
12.《清代王沂孫詞接受史》,楊大衛,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2月。
13.《中國傳統論詞詞研究》,夏晨,南昌:南昌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4年5月。
14.《民國學人詞研究》,張若麗,長春:吉林大學文學院博士論文,2015年5月。
15.《查昇《宮詹公詩餘存稿》研究》,陳昱廷,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7月。

七、期刊論文

1.白毫子(阮綿審),〈鼓枻詞〉,《詞學季刊》第3卷第2號(1936年6月)。
2.沈曾植,〈海日碎金.劉融齋詞概評語〉,《同聲月刊》第2卷第11號(1942年11月)。
3.官桂銓,〈關於柳永的葬地〉,《福建論壇》1982年第6期。
4.宋邦珍,〈厲鶚〈論詞絕句〉的傳承與創新〉,《輔英學報》第11期(1991年12月)。
5.鄧紅梅,〈朱淑真事跡新考〉,《文學遺產》1994年第2期。
6.范道濟,〈從〈論詞絕句〉看厲鶚論詞「雅正」說〉,《黃岡師專學報》第14卷第2期(1994年4月)。
7.范三畏,〈試談厲鶚論詞絕句〉,《社科縱橫》1995年第1期。
8.陶然,〈論清代孫爾準、周之琦兩家論詞絕句〉,《文學遺產》1996年第1期。
9.吳洪澤,〈〈洞仙歌〉(冰肌玉骨)公案考索〉,《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
10.趙曉濤、劉尊明,〈「教坊丁大使」考釋〉,《學術研究》2002年第9期。
11.張毅,〈論徐燦拙政園詩餘〉,《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
12.谷建,〈《後山詩話》作者考辨〉,《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2004年2月)。
13.王輝斌,〈柳永生平訂正〉,《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5期(2004年9月)。
14.陶然、劉琦,〈清人七家論詞絕句述評〉,《廈門教育學院學報》第7卷第1期(2005年3月)。
15.王偉勇,〈馮煦〈論詞絕句〉論南宋詞探析〉,《第四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沈松勤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16.王偉勇、鄭琇文,〈清.江昱〈論詞十八首〉探析〉《國文學報》第5期(2006年12月)。new window
17.王偉勇,〈清代「論詞絕句」論溫庭筠詞探析〉,《文與哲》第9期(2006年12月)。
18.陶子珍,〈清代張祥河〈論詞絕句〉十首探析〉,《成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06年12月)。
19.曹明升,〈清人論宋詞絕句脞說〉,《貴州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
20.謝永芳,〈陳澧的詞學研究〉,《東莞理工學院學報》14卷第4期(2007年8月)。
21.陶子珍,〈清詩論宋代女性詞人探析──以汪芑、方熊、潘際雲之作品為例〉,《花大中文學報》第2期(2007年12月)。
22.孫克強,〈詞學理論的重要載體──簡論清代論詞詩詞的價值〉,《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1期(2008年1月)。
23.趙福勇,〈清代「論詞絕句」論賀鑄〈橫塘路〉詞探析〉,《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4期(2008年3月)。
24.陳雪軍,〈屠廷楫生平考辨及其《鹿干草堂詞》輯補〉,《中文自學指導》2008年第4期。
25.邱美瓊、胡建次,〈論詞絕句在清代的運用與發展〉,《重慶社會科學》2008年第7期。
26.卓清芬,〈顧太清題詠女性詩詞集作品探析〉,《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4期(2008年7月)。
27.陳尤欣、朱小桂,〈馮煦〈論詞絕句十六首之三〉略論〉,《作家雜誌》2008年第8期。
28.張學軍,〈開啟粵西地域文學意識的詞論家-朱依真〉,《經濟與社會發展》2008年第10期。
29.秦瑋鴻,〈況周頤詞集之詞論文獻考〉,《河池學院學報》第28卷第6期(2008年12月)。
30.胡建次,〈清代論詞絕句的運用類型〉,《廣西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
31.陸有富,〈從文廷式一首論詞詩看其對常州詞派的批評〉,《語文學刊》2009年第4期。
32.謝永芳,〈譚瑩的〈論詞絕句〉及其學術價值〉,《圖書館論壇》第29卷第2期(2009年4月)。
33.王曉雯,〈宋翔鳳〈論詞絕句二十首〉論宋詞探析〉,《第五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34.王小英、祝東,〈論詞詞及其詮釋方法──以朱祖謀〈望江南〉雜題我朝諸名家詞集後為中心〉,《學術論壇》2009年第9期(2009年9月)。
35.張仲謀,〈明代論詞詞九首解讀〉,《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2009年9月)。
36.秦瑋鴻,〈論況周頤之詞集及其價值〉,《作家雜誌》2009年第20期(2009年10月)。
37.孫克強、楊傳慶,〈清代論詞絕句的詞史觀念及價值〉,《學術研究》2009年第11期。
38.王偉勇,〈清代「論詞絕句」之價值—以論唐、五代、兩宋詞為例〉,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西南民族大學文學院主辦「第六屆宋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9年10月)。
39.王偉勇,〈搜輯清代論詞絕句應有之認知〉,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主辦「第二屆中華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9年12月)。
40.王淑蕙,〈清代「論詞絕句」論張炎詞舉隅探析〉,《雲漢學刊》第20期(2009年12月)。
41.詹杭倫,〈潘飛聲〈論粵東詞絕句〉說略〉,《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42.張瓊,〈柳永蹭蹬科場原因及相關問題新考〉,《廈門教育學院學報》第12卷第1期(2010年2月)。
43.王偉勇,〈清代論詞絕句之整理、研究及價值〉,《第二屆兩岸韻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韻文的欣賞與研究》,臺北:世新大學,2010年4月。
44.林宏達,〈宋翔鳳論詞長短句評《絕妙好詞》三首探析〉,《雲漢學刊》第21期(2010年6月)。
45.秦瑋鴻,〈蕙風詞論輯補〉,《河池學院學報》第30卷第3期(2010年6月)。
46.許仲南,〈論馮煦詞學的浙派面相--以師友、論詞與詞作為主要考察對象〉,《有鳳初鳴年刊》第6期(2010年10月)。
47.陳水雲,〈論詞絕句的歷史發展〉,《國文天地》第26卷第6期(2010年11月)。
48.胡可先,〈浮玉詞初集與清初東南詞壇〉,《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
49.張巽雅,〈清代「論詞絕句」論秦觀詞探析〉,《雲漢學刊》第22期(2011年2月)。
50.夏婉玲,〈清代「論詞絕句」論馮延巳詞探析〉,《雲漢學刊》第22期(2011年2月)。
51.林宏達,〈清代「論詞絕句」論李璟及其作品探析〉,實踐大學主辦「2011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新趨勢國際研討會-應用語文發展新思維」會議論文(2011年5月)。
52.孫赫男,〈清代中期論詞絕句詞學批評特徵平議〉,《求是學刊》第38卷第4期(2011年7月)。
53.吳悅,〈從〈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看盧前詞史觀〉,《文學界(理論版)》2011年第10期(2011年10月)。
54.吳悅,「詞有別才兼本色」——淺論盧前的尊體意識,《文學評論》2011年第10期(2011年10月)。
55.裴喆,〈清初詞人焦袁熹及其論詞詞〉,《中國韻文學刊》第25卷第4期(2011年10月)。
56.戴榮冠,〈清代論詞絕句論黃庭堅詞探析〉,《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8卷第2期(2011年12月)。
57.張方,〈略探周之琦詞學思想〉,《北方文學》2011年第12期。
58.楊婉琦,〈周之琦〈心日齋十六家詞錄〉之附題探析〉,《雲漢學刊》第24期(2012年1月)。
59.程嫩生、張西焱,〈清代書院詞學教育〉,《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1期(2012年2月)。
60.劉于鋒,〈晚清楊恩壽的詞學主張及在湖湘派中的定位〉,《船山學刊》2012年第4期。
61.周振興,〈清代論詞絕句論秦觀〈滿庭芳〉探析〉,《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第26卷第1期(2012年6月)。
62.徐瑋,〈論譚瑩對浙派的接受與反撥〉,《文藝理論研究》2012年第6期。
63.林宏達,〈清代「論詞絕句」論南唐詞風述評〉,《2012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元明清卷)》,吉隆坡:馬來亞大學,2012年8月。
64.王偉勇,〈兩宋「論詞詩」及「論詞長短句」之價值〉,《成大中文學報》第38期(2012年9月)。
65.沙先一、張宏生,〈論清詞的經典化〉,《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12期。
66.陳佳慧,〈陳文述「論詞絕句」十一首探析〉,《雲漢學刊》第26期(2013年2月)。
67.楊大衛,〈汪孟鋗〈題本朝詞十首〉析探〉,《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58卷第1期(2013年3月)。
68.沙先一,〈論詞絕句與清詞的經典化〉,《江蘇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3期(2013年5月)。
69.張宏生,〈雍乾詞壇對陳維崧的接受〉,《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7期(2013年7月)。
70.許瑞哲,〈清代沈初〈論詞絕句〉十八首探析〉,《臺北市立大學學報》第44卷第2期(2013年11月)。
71.譚若麗,〈論詞詞蠡測:以盧前〈望江南.飲虹簃論清詞百家〉為中心〉,《文藝評論》2014年第2期(2014年2月)。
72.王偉勇,〈析論宋末元初詞壇對周密之接受〉,《成大中文學報》第44期(2014年3月)。
73.楊大衛,〈清代「論詞絕句」論王沂孫詞探析〉,《臺南大學人文與社會研究學報》第48卷第1期(2014年4月)。
74.錢錫生、陳斌,〈從歷代詞選、詞評和唱和看秦觀詞的傳播和地位〉,《中國韻文學刊》第28卷第2期(2014年4月)。
75.王偉勇,〈《清代詩文集彙編》之詞學價值〉,《國文學報》第55期(2014年6月)。
76.林宏達,〈清代論詞長短句論柳永及其作品探析──以順康雍乾朝為例〉,第一屆臺北市立大學中語系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2015年5月)。
77.陳雪婧,〈為同時代詞人畫像:張炎論詞詞的形象書寫〉,《天水師範學院學報》第35卷第4期(2015年7月)。
78.林宏達,〈清前期「論詞長短句」論李煜及其作品探析〉,《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31期(2015年12月)。
79.陳永躍,〈山水有情傳佳話——蘇軾與宜興的蜀山〉,http://big5.wuxi.gov.cn/mlxc/wxrw/wxss/7245156.shtml(檢索日期2015/11/23)
80.滕聖偉,〈焦袁熹論詞詞〈采桑子.編纂《樂府妙聲》竟作〉概述〉,《唐山文學》2016年第1期(2016年1月)。
81.林宏達,〈試析清代前期「論詞長短句」論秦觀及其作品〉,《止善》第20期(2016年6月)。
82.林宏達,〈清代前期「論詞長短句」論周密《絕妙好詞》及其詞作探析〉,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第二屆「海東論壇」研究生論文發表會(2016年6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