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經學視野下的清代詞學研究
作者:許嘉瑋
作者(外文):Hsu, Chia-Wei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王偉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清詞詞學經學經世徵實致用重意中和崇雅善諷Qing DynastyThe study of CiThe study of CiStatecraftRealismPractical useFocus on meaningNeutralizationAdvocacy of graceSatiriz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
本論文以「經學視野下的清代詞學研究」為題,觀察經學養成下的清代知識分子,如何以精緻細膩的詞體,傳遞生命際遇的各種情感與展現之精神面貌;並爬梳詞話與序跋、論詞詩詞等資料,探研渠等反思自身如何與群體、社會連結的諸多論述。清代被稱為經學、詞學的復興時期,自知識階層身上可看出兩者之融攝交會,故筆者以此為切入角度,冀能勾勒出另一條脈絡,為當代詞學研究提出另類思考。全文析為上、下兩編。以〈緒論〉概括問題意識之提出、前人研究成果之評述,同時針對研究方法與範圍、章節架構進行說明。正文更分為七章,茲簡陳探論結果如下:
  其一,〈經世——清代詞壇的思想背景與時代精神〉,從社會發展及學術史的角度觀察清代知識階層的心態與行為,得知當時的思想背景隨時局發展,側重點逐漸從「中央」轉至「地方」,倫理秩序上也逐漸以「親親」取代「尊尊」,故清代詞學也呈現出濃厚的地域特色和強調親族、群體內聚力的發展趨勢。
  其二,〈徵實──清代詞學批評方法中的「考據」與「知人」原則〉,主要分析清代如何在盛行的考據學風,以及先秦以降強調「知人」的普遍心態下,對作品是否真實展開討論。本文發現在看似客觀的辯證過程中,往往帶有讀者對作者生平理解的預判,同時投射自我在當下環境的遭遇。
  其三,〈致用——經學觀點與清代詞學的「道器」論與「正變」說〉,援引清代《易》學「氣化流行」的理論基礎,論證詞體地位與優劣評價牽涉典範(正)與變體的關係。道器相互依存,正變也無法獨立存在:若無時代先後、體製源流、風格差異與具備代表性的詞人詞作,便無法辨別彼此的界線。「正」未必周延,「變」亦非斷裂,毋需以此抑彼。看似對立的兩造說法,其實只是論者面對各自關心的現實,提出因應的說法。
  其四,〈重意——詞學詮釋的建構與「言意」、「連類」之關係〉,將比興說放回《易》學和《春秋》學對言、象、意關係的討論框架,檢視物象在語言文字(作品)與內心情志(作者)間扮演的角色。以張惠言為例,後人批評他深文羅織,無疑刻意強調物象與現實的比附關係,忽略他行文語氣地保留。實際上,張惠言之貢獻並非提出嚴密完備的理論體系,而是憑藉類應觀念及感官鋪敘,讓物象擁有更豐富的聯想空間。同時必須指出的是,張惠言與常派後勁周濟、譚獻等人同樣站在讀者立場進行詮釋。
  其五,〈中和──詞學規範背後的「性情」與「禮義」論述〉,係在樂教傳統下,說明身心與家國的理想狀態是身體-文體-國體的和諧。當官方體系有意無意介入情感表達,遂使本來由內而外自然流露,並與整體時代環境、個人生命相呼應的情感,反而被侷限在統治者中正和平的標準內。於此同時,復古、重格律也成為知識階層自我規範的一種外顯形式。
  其六,〈崇雅──詞人際遇與創作時展現的「怨怒」與「言志」觀〉所討論的情感表現,則聚焦在面對不平困頓時,知識階層如何在精神層次與道德修養兩部分自我調適。先討論表達怨怒的發憤著書傳統和詞學之關係,接著以小影小像及填詞校詞圖題詠為中心,透過他者眼光和自我形象的塑造,描摹知識階層如何重新發現自我主體。同時思索當學而優則仕之路斷絕,是否還有其他管道能寬慰自我,並找到安身立命的可能。
  其七,〈善諷──譎諫褒貶的經學傳統與反映現實的詞史書寫〉,旨在說明知識階層面對充滿壓迫的現實與生命重大的變局時,如何以賦筆鋪排和比興感發的書寫方式,嘗試在失序的倫理關係中勾勒出當下處境。此外,梳理「詞史」觀念在清代的發展,辯證並非只有政教上的諷諭和具體指陳歷史事件之作才能稱為「詞史」。從個人認知的角度闡發感性主體眼中的心靈史、社會史,文字多半不夠客觀,甚至只是白描自身所承擔的苦難,卻往往能夠展現出比現實更加清晰、動人的真實。
With “On the Study of Ci in the Qing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udy of Jing” as its topic, this dissertation observed the way that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Qing Dynasty who had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of Jing employed the refined and exquisite language of Ci to convey their messages and expressed their feelings concerning their encounters in life and the spirit of the era and probed into their treatises on their relations with groups and the society by analyzing data such as the literary works of Ci, prefaces and postscripts, and critiques on Ci and poetry. The Qing Dynasty was called the renaissance of the study of Ci and Jing, the blending of which could be seen from the intellectuals, so this author drew on this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and followed this thread of thought to conduct his research in the hope of shedding some new light on the study of Ci in the dynasty. This dissertation fell into two parts. The introductory chapter outlined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reviewed previous pertinent studies, as well as presenting the methodology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main body of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ed of seven chapters, as follows:
Firstly, in “statecraft-the background and spirit of the Ci circle in the Qing Dynasty,” this chapter discussed the mentality and behavior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Qing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cademic history.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spirit of the era varied with the status quo, shifting the focus from the central to the local and ethical order from respect to harmony. Thus, the study of Ci in the Qing Dynasty also exhibited strong regional features and the trend of emphasizing the cohesion of clans and in-groups.
Secondly, in “realism-the principle of textual criticism and the ability to assess a man’s character and capability in the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study of Ci in the Qing Dynasty,” this chapter mainly analyzed how literary works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realism in the Qing Dynasty, when textual criticism prevailed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ability to assess a man’s character and capability had been stressed since the Qin Dynasty. It was found that the seemingly objective dialectics tended to bear readers’ pre-judgments on an author’s life and involve their projection of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s into their interpretation.
Thirdly, in “practical use-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udy of Jing and the study of Dao Qi and Zheng Bian in the study of Ci in the Qing Dynasty,” this chapter cited the theory of “Chi Hua Liu Xing” in the study of Yi in the Qing Dynasty to corroborat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atus of the linguistic forms of Ci and the evaluation of its norm and variants. Dao was interdependent on Qi, and so was the relation between Zheng and Bian: without the chronological evid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nguistic forms of Ci, differences in style, and representative writers and literary works of Ci, it would not be possible to draw a demarcation line. Zheng was not necessarily exhaustive, and Bian did not denote fragmentation, with no need to use one to inhibit the other. Seemingly opposing accounts were just what commentators proposed to respond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that they themselves were concerned about.
Fourthly, in “focus on meaning-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semantics of Ci, meaning and analogy,” this chapter examined the role that objects played in the language (of a literary work) and inner feelings (of an author) when Bi, Xing and Shuo were put back into the framework of Yan, Xiang and Yi in the study of Yi and Chun Qiu. Take Zhang Hui-Yan for example. People of later generations argued that Zhang gave a far-fetched interpretation and undoubtedly purposefully emphasized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objects and reality, ignoring his reservation in his tone. In fact, Zhang’s contribution was not to propose a soundly conceiv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but to reason by analogy and draw on sensory descriptions to leave more room of imagination for objects. It also merited our note that Zhang Hui-Yan and people of the Chang-fraction like Zhou Ji and Tan Xian also interpret Ci from the readers’ point of view.
Fifthly, in “neutralization-the treatises on temperament, courtesy and justice behind the norm of the study of Ci,” this chapter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 of music and education, the ideal state of the body, the mind and the home country lies in the harmony between the body, the linguistic forms of Ci and the country. When the authorities, whether purposefully or not, interfered in personal expressions of feelings, the instinctive feelings that echoed the status quo and an individual’s life were constrained by the norm set by the rulers accordingly. The restoration of ancient culture and emphasis of meter becam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tellectuals’ self discipline.
Sixthly, in “advocacy of grace-the philosophy of resentment and ambition shown in the literary works of Ci on the writers’ encounters in life,” this chapter discussed how the intellectuals adapted themselves to adversity spiritually and ethically. It explor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radition of expressing resentment and the study of Ci and examined how the intellectuals re-found their self subject through the eyes of others and the formation of self images by creating literary works of Ci from a microcosmic perspective. Also, it discussed whether there were any other ways for the intellectuals to comfort themselves and settle down when their chances for taking up an official post were slim.
Seventhly, in “satirizing-the critique-oriented tradition of the study of Jing and the writings of the history of Ci that reflected reality,” this chapter aimed to expound how the intellectuals used literary language to depict their feelings and describe their current situations in the environment of ethical disorder when they faced oppression-filled reality and life-changing moments. In addition, the idea of the history of Ci blossomed in the Qing Dynasty, authenticating that the writings of the history of Ci were not merely limited to satires o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and literary works that concretely referred to historical events. Although the writings of the history of a writer’s mental state and the society from an individual’s cognitive perspective were not objective enough, usually full of descriptions of personal sufferings, they reflected the truth that was much clearer and more touching than reality.
一、古籍影印、點校

(一)一般古籍

(先秦)荀卿,梁啟雄柬釋,《荀子柬釋》,臺北:華正書局,1980年。
(先秦)舊題呂不韋著,許維遹集釋,《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漢)司馬遷著,楊家駱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東漢)班固著,楊家駱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東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
(孫吳)韋昭注,《國語韋昭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3版。
(魏)王弼注,韓康伯,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晉)杜預注,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晉)葛洪著,王明撰,《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南朝宋)范曄,楊家駱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南朝梁)鍾嶸著,曹旭集注,《詩品集注(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唐)吳競撰,裴汝誠等注譯,《貞觀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唐)馮贄,《雲仙雜記》,收入《隋唐小說補編》,第50冊,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4年。
(北宋)周敦頤著,陳克明校注,《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南宋)楊萬里,《誠齋詩話》,收入永瑢、紀昀編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詩文評類,第148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南宋)朱熹集注,王浩整理,《四書集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南宋)朱熹著,趙長征點校,《詩集傳》,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南宋)朱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第1冊,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南宋)洪興祖,(清)蔣驥,《楚辭補注‧山帶閣注楚辭(合訂本)》,臺北:長安出版社,1987年再版。
(明)李贄著,張建業主編,《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明)陳子龍著,王英志輯校,《陳子龍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明)顧炎武著,華忱之點校,《顧亭林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2刷。
(清)吳梅村著,李學穎集評標校,《吳梅村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清)魏裔介著,魏連科點校,《兼濟堂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王琦彙評,《三家評注李長吉歌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李良年著,朱麗霞整理,《秋錦山房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陳維崧著,陳振鵬標點、李學穎校補,《陳維崧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年。
(清)王士禛,《香祖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清)王士禛,《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清)永瑢、紀昀編纂,《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姚鼐著,《惜抱軒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清)方東樹著,《漢學商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清)江聲,《尚書集注音疏》,《清經解》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
(清)焦循,《易圖略》,《清經解》本,臺北:復興書局,1961年。
(清)凌廷堪著,王文錦點校,《校禮堂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楊芳燦著,楊緒容、靳建明點校,《楊芳燦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
(清)張惠言著,黃立新校點,《茗柯文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魏源著,《魏源全集》,長沙:岳麓書社,2011年。
(清)龔自珍著,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曾國藩著,《曾國藩全集》,長沙:岳麓書社,1994年。
(清)葉德輝,《書林清話》,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6刷。
(清)蘇輿著,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清)崑剛等,《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臺北:啟文出版社,1963年。
(清)王鵬運著,《王鵬運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清)王國維,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
(清)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收入方時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清)葉衍蘭,葉恭綽著,陳祖武校補,《清代學者象傳校補》,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叢書編纂委員會,《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二)詞籍文本

《樂章集校注(增訂本)》,柳永著,薛瑞生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御選歷代詩餘》,沈辰垣等纂,收入永瑢、紀昀編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詞曲類,149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國朝名家詩餘》,孫默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留松閣刊本。
《詞綜》,朱彝尊,汪森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詞綜補遺》,林葆恒編,張璋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篋中詞》,譚獻編選,羅仲鼎,俞浣萍點校,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
《彊村叢書附遺書》,朱祖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全清詞鈔》,葉恭綽編,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名家詞》,陳乃乾編,上海:上海書店,1982年。
《清詞珍本叢刊》,張宏生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水雲樓詩詞箋注》,蔣春霖著,劉勇剛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復堂詞》,譚獻著,黃曙輝點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王鵬運詞集校箋》,王鵬運著,沈家莊、朱存紅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四印齋所刻詞》,王鵬運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況周頤詞集校注》,況周頤著,秦瑋鴻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二、清代社會政治與思想文化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現象──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臺北: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艾爾曼,《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
多洛肯,《清代浙江進士群體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呂妙芬編,《明清思想與文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六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6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初版9刷。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增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余英時,《方以智晚節考(增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李明軍,《文統與政統之間:康雍乾時期的文化政策與文學精神》,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
李貴生,《傳統的終結──清代揚州學派文論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
尚小明,《學人游幕與清代學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林乾,《言官與康乾盛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
邱培超,《自文以載道至沉思翰藻──學術史視域下阮元學圈的文統觀及其意義》,臺北:大安出版社,2012年。
孟森,《心史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2刷。
房德鄰,《封疆大吏與晚清變局》,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
姚念慈,《康熙盛世與帝王心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秦春燕,《清末民初的晚明想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夏曉虹,《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梁啟超著,夏曉虹、陸胤新校,《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新校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梁娟娟,《清代諫議制度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5年。
徐雁平,《清代東南書院與學術及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魚宏亮,《知識與救世:明清之際經世之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陳曉華,《《四庫全書》與十八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陳祖武,《乾嘉學派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陳永明,《清代前期的政治認同與歷史書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陸胤,《政教存續與文教轉型──近代學術史上的張之洞學人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張麗珠,《清代新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交會》,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曾紀剛,《《四庫全書》之纂修與清初崇實思潮之關係研究──以經史二部為主的觀察》,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年。
葛兆光,《宅茲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黃愛平,《樸學與清代社會》,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黃進興,《從理學到倫理學──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2013年。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楊念群,《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
楊念群,《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型態(增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
楊旭輝,《清代經學與文學──以常州文人群體為典範的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3刷。
趙園,《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初版1刷。
劉奕,《乾嘉經學家文學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年。
蔡長林,《從文士到經生──考據學風潮下的常州學派》,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0年。
羅炳良,《清代乾嘉歷史考證學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闞紅柳,《清初私家修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三、經學、思想與學術史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95年第11次印行。
車行健,《詩本義析論──以歐陽修與龔橙詩義論述為中心》,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車行健,《釋經以立論:漢代毛鄭詩經經解的思想探求》,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商務印書館,1999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哲學篇(二)》,臺北:學生書局,1978年。
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陳來,《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3刷。
陳立勝,《「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3版1刷。
張壽安,《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張壽安,《十八世紀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張濤,《乾隆三禮館史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
楊儒賓,《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北京,九州出版社,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


四、文學理論、文學史與批評史

川合康三,《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王水照,《唐宋文學論集》,濟南:齊魯書社,1984年。
王瓊玲,《清代四大才學小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毛文芳,《圖成行樂──明清文人畫像題詠析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毛文芳,《卷中小立亦百年──明清女性畫像文本探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
朱自清,《詩言志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李惠儀著,文韜、許明德譯,《《左傳》的書寫與解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年。
余才林,《唐詩本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余意,《明代詞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吳旻旻,《香草美人文學傳統》,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侯雅文,《中國文學流派史初論──以常州詞派為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年。
高友工,《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徐國能,《清代詩論與杜詩批評──以神韻、格調、肌理、性靈為論述中心》,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徐雁平,《清代世家與文學傳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郝永,《朱熹《詩經》解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淺見洋二,《距離與想像──中國詩學的唐宋轉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陳世驤著,張暉編,《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陳國球,《明代復古派唐詩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2刷。
陳國球,《文學如何成為知識?文學批評、文學研究與文學教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陳平原,《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2刷。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張健,《知識與抒情──宋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張仲謀,《明代詞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張仲謀,《明詞史(增訂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
張暉,《中國詩史傳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
彭玉平,《詩文評的體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廖棟樑,《倫理.歷史.藝術:古代楚辭學的建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廖棟樑,《靈均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廖可斌,《明代文學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1版3刷。
蔡英俊,《語言與意義》,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蔡瑜,《唐詩學探索》,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全新增訂版)》,臺北:麥田出版,2014年。
鄭子運,《明末清初詩解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潘重規,《亭林詩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
蔣寅,《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版2刷。
蔣寅,《清代詩學史》第1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劉世南,《清詩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
謝明陽,《明遺民的「群」、「怨」詩學精神一從覺浪道盛到方以智、錢澄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謝明陽,《雲間詩派的詩學發展與流衍》,臺北:大安出版社,2010年。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修訂1版。
顏崑陽,《詩比興系論》,臺北: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論叢》,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顏崑陽,《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顏崑陽,《反思批判與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路》,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簡宗梧,《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羅時進,《地域‧家族‧文學:清代江南詩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嚴迪昌,《清詞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五、論詞資料

王偉勇,《清代論詞絕句初編》,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朱崇才,《詞話叢編續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
屈興國,《詞話叢編二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唐圭璋,《詞話叢編(附索引)》,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2版。
馮乾,《清詞序跋彙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
葛渭君,《詞話叢編補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孫克強輯考,《蕙風詞話廣蕙風詞話》,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孫克強編,《白雨齋詞話全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孫克強,《唐宋人詞話(增訂本)》,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
孫克強,楊傳慶,裴喆,《清人詞話》,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
孫克強,裴喆,《論詞絕句兩千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年。
彭玉平,《人間詞話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程郁綴、李靜,《歷代論詞絕句箋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滕咸惠注,《人間詞話新注》,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六、詞學研究專著

于翠玲,《朱彝尊《詞綜》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王偉勇,《詞學專題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王湘華,《晚清民國詞籍校勘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12年。
皮述平,《晚清詞學的思想與方法》,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田玉琪,《詞調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朱崇才,《詞話史》,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朱崇才,《詞話理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江合友,《明清詞譜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李康化,《明清之際江南詞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沙先一,《清代吳中詞派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沙先一,張暉合著,《清詞的傳承與開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吳熊和,《吳熊和詞學論集》,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
林玫儀,《詞學考詮》,臺北: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林宛瑜,《清初廣陵詞人群體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9年。
卓清芬,《清末四大家詞學及詞作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3年。
胡建次,《中國古典詞學理論批評承傳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
徐照華,《厲鶚及其詞學研究》,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徐楓,《嘉道年間的常州詞派》,臺北:雲龍出版社,2002年。
孫克強,《清代詞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孫克強,《清代詞學批評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陳水雲,《清代詞學發展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陳慷玲,《清代世變與常州詞派之發展》,臺北:國家出版社,2012年。
陶子珍,《明代四種詞集》,臺北:威秀資訊,2006年。
習婷,《龔自珍詞學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
張宏生,《清代詞學的建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張宏生,《清詞探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張春義,《宋詞與理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
張暉,《張暉晚清民國詞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彭玉平,《王國維詞學與學緣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黃雅莉,《宋詞雅化的發展與嬗變──以柳、周、姜、吳為探究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葉嘉瑩,《迦陵說詞講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葉嘉瑩,《清詞論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楊柏嶺,《晚清民初詞學思想建構》,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
鮑恒,《清代詞體學論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劉少雄,《南宋姜吳典雅詞派相關詞學論題之探討》,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5年。
劉少坤,《清代詞律批評理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劉萱,《清初貳臣詞人研究》,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繆鉞,葉嘉瑩,《靈谿詞說正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謝明陽,《明遺民的「群」、「怨」詩學精神一從覺浪道盛到方以智、錢澄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龍沐勛,《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嚴迪昌,《清詞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七、工具書

上海書店編輯部,《清代文字獄檔(增訂本)》,上海:上海書店,2011年。
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朱麗霞,《江南‧閩南‧嶺南──吳興祚幕府文學年表長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何文煥,《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5刷。
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吳熊和、嚴迪昌、林玫儀,《清詞別集知見目錄彙編──見存書目》,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
林玫儀,《詞學論著總目1902-1992》,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
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
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北京:故宮出版社,2014年。
馮爾康,《清代人物傳記資料研究》,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2刷。
張慧劍,《明清江蘇文人年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18
黃文吉,《詞學研究書目1912-1992》,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楊忠、李靈年,《清人別集總目》,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八、單篇論文

丁玲玲,〈丁煒其人〉,《泉州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5期,頁80-81
上野洋子,〈上博楚簡〈詩論〉中的「民性固然」與實踐禮儀之「性」〉,《經學研究集刊》,第4期(2008年5月),頁105-128。
王家儉,〈清代禮學的復興與經世禮學思想的流變〉,《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2006年6月),頁269-296。
王衛星,〈立「縱」尊「橫」與陰陽正變──劉熙載詞體正變觀研究〉,《詞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頁128-149。
王基倫,〈《春秋》筆法與桐城三祖方苞、劉大櫆、姚鼐的古文創作〉,《國文學報》,第51期(2012年6月),頁203-222。
王基倫,〈北宋古文家繼承「道統」而非「文統」說〉,《文與哲》,第24期(2014年6月),頁25-56。
王鴻泰,〈美人相伴──明清文人的美色品賞與情藝生活的經營〉,《新史學》,第24卷第2期(2013年6月),頁71-130。
王法周,〈乾嘉學術對政治的反撥──以凌廷堪、焦循、阮元為中心〉,《史學月刊》,2014年第2期,頁31-39。
田富美,〈清道咸時期程朱理學的轉化──以方宗誠思想為觀察線索〉,《政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16年12月),頁219-250。
李潤強,〈清代進士的時空分布研究〉,《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1期(2005年1月),頁62-68。
金陵生,〈丁煒晚年事蹟〉,《文學遺產》,2001年第4期,頁75。
李存陽,〈三禮館與清代學術轉向〉,《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頁50-58。
李慧玲,〈試論阮元《十三經注疏校勘記》得以問世的客觀條件〉,《東南學術》,2013年第1期,頁209-215。
林玫儀,〈清代詞籍評點敘例〉,收入王靖宇編《中國文學評點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頁129-155。
林玫儀,〈孤臣淚灑荒江畔,忍痛新裁變雅詩──文廷式甲午後詞作探微〉,收入《詞學》第14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頁247-280。
林玫儀,〈評點資料所見之王士禛詞人群體〉,宣讀於2004年5月27日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舉辦之「王士禛及其文學群體研討會」,獨立頁碼1-16。
林玫儀,〈試論陽湖左氏二代才女之家族關係〉,《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30期(2007年3月),頁179-222。
林玫儀,〈試論陽湖左氏二代才女之家族關係〉,《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30期(2007年3月),頁179-222。
林玫儀,〈鶼鰈情深,手足情重──左錫璇的感情世界初探〉,《中國文學研究》,第14輯(2009年12月),頁211-246。
林玫儀,〈卷葹心苦苦難伸,始信紅顏命不辰──晚清女作家左錫璇、左錫嘉在戰亂中的情天遺憾〉,《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0卷第2期(2010年6月),頁121-141。
林玫儀,〈余一鼇與楊芳燦、顧翰、丁紹儀諸家親族關係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8期(2011年3月),頁95-170。
林玫儀,〈余一鼇與楊芳燦、顧翰、丁紹儀諸家親族關係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8期(2011年3月),頁95-170。
林玫儀,〈張鳴珂詞集版本源流考〉,《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1卷第3期(2011年9月),頁235-260。
林耀潾,〈《上博簡‧孔子詩論》的倫理接受與情感接受〉,《第六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經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年,頁499-540。
林維杰,〈知人論世與以意逆志──朱熹對《孟子‧萬章》篇兩項原則的詮釋學解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2期(2008年3月),頁109-130。
林素英,〈從〈孔子詩論〉到《詩序》的詩教思想轉化──以〈關雎〉組詩為討論中心〉,《文與哲》,第12期(2008年6月),頁71-102。
林素英,〈從「禮樂」的分合與特性論〈性自命出〉「道」四術或三術的迷思──兼論相關學者的研究方法〉,《文與哲》,第25期(2014年12月),頁183-216。
吳冠宏,〈從余英時〈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一文中「情」之論述及其商榷談玄論與魏晉士風的合理關涉〉,《東華人文學報》,第8期(2006年1月),頁1-26。
吳戩,〈張惠言禮學研究芻議〉,《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7卷第4期(2016年8月),頁77-82。
周建,〈陋規與清嘉道之際的地方財政──以嘉慶二十五年清查陋規事件為線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5期(2012年3月),頁115-158。
卓清芬,〈王鵬運等《庚子秋詞》在「詞史」上的意義〉,《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0卷第3期(2010年5月),頁18-25。
卓清芬,〈清代女性自題畫像意義探析〉,《人文中國學報》,第23期(2016年12月),頁241-264。
卓清芬,〈從〈信芳閣自題八圖〉題詞和《信芳閣詩草》看清代女詩人陳蘊蓮的自我定位〉,《國文學報》,第60期(2016年12月),頁43-77。
唐浩明,〈解讀曾國藩(隨筆)〉,《文學界》,2008年第1期,頁5-15。
施議對,〈聲成文,謂之音:倚聲填詞中的音律與聲律問題〉,《嶺南學報》第5輯,2016年3月,頁243-259。
侯雅文,〈〈今詞苑序〉意義新詮:崇今價值重造〉,刊登於《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4期(2017年1月),頁141-169。
侯雅文,〈論清代「詞史」觀念的形成與發展〉,《國立編譯館館刊》,第30卷,第1、2期合刊本(2001年12月),頁277-304。
侯美珍,〈明清八股取士與經書評點的興起〉,《經學研究集刊》,第7期(2009年4月),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頁137-162。
范金民,〈明清江南進士研究之二──人數眾多的原因分析〉,《歷史檔案》,1997年第4期,頁80-87。
姚達兌,〈清遺民的文化記憶與身分認同──林葆恒和六幅〈訒庵填詞圖〉〉,《民族藝術》,2016年6月,頁139-147。
郜積意,〈漢代隱逸與經學〉,《漢學研究》,第20卷第1期(2002年6月),頁27-54。
梅廣,〈釋「修辭立其誠」:原始儒家的天道觀與語言觀──兼論宋儒的章句學〉,《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5期(2001年11月),頁213-215+217-238。
孫克強,〈以夢窗詞轉移一代風會──晚清四大家推尊吳文英的詞學主張及意義〉,《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7卷第4期(2007年7月),頁1-7。
孫克強,〈袁學瀾《適園論詞》輯校──附《零錦詞》評〉,《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3期,2012年8月,頁71-74。
陳岸峰,〈格調的追求──論沈德潛對明清詩學的繼承與突破〉,《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225-254。
陳水雲,〈乾嘉學派與清代詞學〉,《文藝研究》,2007年第5期,頁56-62。
陳水雲,〈清代的「詞史」意識〉,《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54卷第5期(2001年9月),頁614-620。
陳志信,〈詩境想像、辭氣諷詠與性情涵濡──《詩集傳》展示的詩歌詮釋進路〉,《漢學研究》,第29卷第1期(2011年3月),頁1-34。
陳引馳,〈「文」學的聲音:古代文章與文章學中聲音問題略說〉,《文藝理論研究》,2012年第5期,頁35-42。
陳永明,〈乾隆《貳臣傳》立傳原則平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4本第4分(2013年12月),頁753-784。
陸勇強,〈讀《全清詞‧順康卷》獻疑〉,《學術研究》,2004年第6期,頁129-133。
張端穗,〈仁與禮──道德自主與社會制約〉,收入《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臺北: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張壽安,〈禮教與情欲:近代早期中國社會文化的內在衝突〉,收入林慶彰編《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1998年。
張麗珠,〈清代三禮學復興暨清初禮學名家〉,《經學研究集刊》,第6期(2009年5月),頁157-190。
張宏生,〈宏觀把握與微觀示範──從評點看朱彝尊的詞學成就〉,《南京大學學到(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0年第2期,頁79-88。
傅宇斌,〈論譚獻詞學「正變」觀及其對常州詞派的推進〉,《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3期(2014年6月),頁214-220。
黃克武,〈清代考據學的淵源──民初以來研究成果之評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11期(1991年3月),頁140-155。
黃克武,〈理學與經世──清代《切問齋文鈔》學術立場之分析〉,收入呂妙芬編,《明清思想與文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六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6年。
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年3月),頁361-390。
黃雅莉,〈清代詞學批評中的正變觀析論〉,《興大人文學報》,第47期(2011年9月),頁211-250。
楊儒賓,〈死生與義理──劉蕺山與高攀龍的承諾〉,收入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1998年,頁523-555。
楊傳慶,〈鄭文焯、況周頤的交惡與晚清四大家詞學思想的差異〉,《文學遺產》,2009年第6期,頁78-86。
楊傳慶,〈「詞律之嚴在聲不在韻」芻論──兼及晚清四大家詞律論之同異〉,《文學遺產》,2013年第5期,頁111-123。
楊治平,〈宋代理學「禮即是理」觀念的形成背景〉,《臺大文史哲學報》,第82期(2015年5月),頁43-82。
廖咸浩,〈說淫:《紅樓夢》「悲劇」的後現代沉思〉,《中外文學》,第22卷第2期(1993年2月),頁85-99。
趙剛,〈康熙博學鴻詞科與清初政治變遷〉,《故宮博物院院刊》,1993年第1期,頁90-96+43。
葉國良,〈論凌廷堪的《禮經釋例》〉,《臺大中文學報》,第28期(2008年6月),頁177-196。
葉高樹,〈「滿足漢化」研究上的幾個問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0期(2010年12月),頁195-218。
劉德美,〈清代地方財政積弊個案探討──嘉慶年間安徽錢糧虧空案〉,《師大學報》,第27期(1982年無月份),頁519-530。
劉又銘,〈宋明清氣本論研究的若干問題〉,收入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劉世珣,〈論嘉慶初政──以嘉慶四年洪亮吉上書為中心〉,《故宮文物月刊》,406期(2017年1月),頁70-81。
鍾志峰,〈明清之際,遺民說經:賀貽孫《詩經觸義》評析〉,《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11年第1期(總第17期),頁1-26。
蔡長林,〈文人的學術參與──《復堂日記》所見譚獻的學術評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0期(2012年3月),頁129-176。
蔡長林,〈文章關乎經術──譚獻筆下的駢散之爭〉,《東華漢學》,第16期(2012年12月),頁219-252。
簡宗梧,〈賦與設辭問對關係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1期(2005年12月),頁17-30。
羅時進,〈湖畔水濱──清代江南文學社團的創作現場〉,《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6年第6期,頁10-19。
龔鵬程,〈不存在的傳統──論陳世驤的抒情傳統〉,《政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8年12月),頁39-52。


九、學位論文

王銳紅,《杜詔及其詞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
王志剛,《鴛水聯吟社研究》,蘇州: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3年。
王淑瑜,《甲午戰爭時期詞史作品研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周娟,《清代詞人顧翰及其詞作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鄧紅梅教授指導,2012年。
吳旻旻,《漢代楚辭學研究──知識主體的心靈鏡象》,民雄: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林玫儀,《晚清詞論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8年。
唐玉鳳,《焦袁熹「論詞長短句」及其詞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許嘉瑋,《清初廣陵詞人群體研究──以評點與唱和為主的考察》,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曹孝政,《華喦繪畫之研究──兼論揚州畫派對朝鮮後期繪畫之影響》,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桂清,《清代詞學與經學之關係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博士論文中國古代文學專業,2010年。
陳慷玲,《宋詞雅化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陳郁夫,《晚明經世學鉅著《皇明經世文編》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惠鳳,《賀貽孫詩論研究》,臺北: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陳建男,《朱祖謀詩詞輯校考論》,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
張耕華,《梁溪詞人群體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黃馨儀,《清代道、咸詞史作品研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游凱任,《隱逸與入世──陳繼儒的隱逸生活與文化活動》,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曾沛婷,《譚獻詞學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鄭育昀,《郭麐及其「性靈」文學理論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簡誌宏,《孫雲鳳及其《湘筠館遺稾》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