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畫意心曲──晚清民初題畫詩詞傷時憂國之研究
作者:柯秉芳
作者(外文):KE,BING-FANG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蘇淑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晚清民初題畫詩詞黃爵滋余治侯名貴王鵬運戴三錫淞社高旭南社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inscribed paintingsHuang JueziYu ZhiHou MinggueiWang PengyunDai Sanxithe Sōng SocietyGao Xuthe South Socie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清代詩詞、書法、繪畫皆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除了詩詞文類與書畫藝術本身的發展外,清代結社雅集、刻書版畫的盛行,也連帶影響了題畫詩詞的興盛。其時不少文人兼具詩人、詞人與畫家的身份。每當圖畫完成後,他們會自題,或囑託友人題詠,而文人在賞畫與題畫的相互酬酢中,交流彼此的情感,拓展人際的關係,同時也展現了自我的身份認同與文化地位。清代為圖題詠的風氣,一直延續至晚清民初,始終未曾消退。
盛世之時,文人藉由題畫歌詠承平,表現安定祥和的處遇態度;當國家腐朽、衰弱之時,文人則透過題畫寄託時不我與及感時傷世之情。圖畫的「寫實」特性,可使讀者直觀地感受到作者的繪圖目的,容易引起觀者的共鳴;而文人畫的「寫意」特性,則賦予文人多重的觀看視角,以及寓託情感的多層空間,因此較受詩詞文人的喜愛。但無論是寫實或寫意,重要的是圖畫內在自我的聲音與生命。爾後,經由讀者的詮釋與創造,推進了清代題畫吟詠的風潮,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鼎盛。
本論文以清代盛行之題畫詩詞為研究主題,分別針對黃爵滋〈如此江山圖〉、余治《江南鐵淚圖》、侯名貴〈疏勒望雲圖〉、王鵬運〈春明感舊圖〉、戴三錫〈春帆入蜀圖〉、高旭〈花前說劍圖〉作探究,以勾勒晚清民初之歷史;希冀藉由畫中含射之意涵,以及文人的題詠,映照當時的學術思想與國家情勢,探究士人在晚清民初時代劇變中的處境遭遇及其心緒變化,進而從中尋繹同代人的共相特性,瞭解他們如何透過題詠畫作達到自我抒發與相互慰藉的目的。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enjoyed unprecedented efflorescence in the Qing Dynasty. Apar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art forms, the prevailing distinguished assembly of scholars and publication of prints on books also made inscribed paintings the latest craze among literati in that period. Many of these literati wore more than one hat, flourishing as poets and painters. They would either inscribe poetry on their paintings by themselves, or entrust this task to their friends. Through the reciprocal exchange of admiring paintings and composing poetry, they not only strengthened their emotional bonds and expanded their personal connections, but also articulated their identity and cultural status. Such a common practice remained throughout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Using inscribed paintings, literati sang the praise of prosperous peace and reflected a poised attitude of life when the nation was booming, and lamented the political turbulence and sighed with sorrow at the elapsing time when the nation declined. Although the “realistic” quality of pictures allowed readers to intuitively understand authors’ purposes of drawing and ergo acquire many resonances, literati paintings served as a predilection of poets due to the former’s “freehand style” that not only offered multiple perspectives but also created a multi-layered space in which one could find inner sustenance. Be it realistic or freehand, what mattered was the inner voice and life of a painting per se, and readers’ innovative interpretations carried the craze for inscribed paintings toward unparalleled popularity in the Qing Dynasty.
Focusing on inscribed paintings that enjoyed great popularity in the Qing Dynasty, this dissertation delves deep into several works of this kind, including Huang Juezi’s Such a Landscape, Yu Zhi’s A Man of Iron’s Tears for Jiangnan, Hou Mingguei’s Admiring the Clouds in Shule, Wang Pengyun’s Nostalgia in Lovely Spring Sunshine, Dai Sanxi’s Sailing for Sichuan in Spring, and Gao Xu’s Discussing Martial Art in a Cluster of Flowers, insofar as to outline the development of inscribed paintings 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On a more specific basis, this dissertation seeks to represent the academic pursuit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at that time by reference to these paintings’ allusions and literati’s poetry. Investigating the changes in the situation and mental state of scholars flourishing 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identify the commonalities they shared, thereby grasping how they fulfilled their purposes of self-expressing and mutual consoling by means of inscribed paintings.
一、畫論、畫史、題畫選集、題詠集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叢書集成新編》第5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唐•朱景玄著,鄧喬彬整理,徐中玉審閱:《唐朝名畫錄》,張岱年、徐復等主編:《四庫家藏•集部》第147冊,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
宋•鄧椿:《畫繼》,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叢書集成新編》第5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宋•郭熙著,宋•郭思編:《林泉高致集》,臺灣商務印書館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宋•佚名著,王群栗點校:《宣和畫譜》,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
元•夏文彥:《圖繪寶鑑》,王雲五主編:《萬有文庫》第1集第728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
明•姜紹書著,印曉峰點校:《無聲詩史 韻石齋筆談》,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明•汪氏輯:《詩餘畫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清•張照:《石渠寶笈》,任繼愈、傅璇琮主編:《文津閣四庫全書》第273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清•王槩繪編:《芥子園畫譜》,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清•孫岳頒等纂輯:《御定佩文齋書畫譜》,臺灣商務印書館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焦秉貞繪:《御製耕織圖詩》,王德毅主編:《叢書集成續編》第10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據喜咏軒叢書本影印。
清•李濬之編,毛曉慶點校:《清畫家詩史》,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
清•陳邦彥等編:《御定歷代題畫詩類》,臺灣商務印書館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35-143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顧修:《讀畫齋題畫詩》,清嘉慶元年(1796)刻本。
清•寄雲山人:《江南鐵淚圖》,臺北:廣文書局,1974。
清•袁緒欽編:《疏勒望雲圖題詠》,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
戴振聲輯:《春帆入蜀圖題詠》,民國十九年(1930)鉛印本。
葛澤溥選評箋釋:《蘇軾題畫詩選評箋釋》,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2。
光一編著:《吳昌碩題畫詩箋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汪放、張炎中輯注:《四王題畫詩》,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
孔壽山編著:《唐朝題畫詩注》,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1988。
戴麗珠編著:《明清文人題畫詩輯》,新北:學海出版社,1998。
吳企明編:《清代題畫詩類》,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
洪丕謨選注:《歷代題畫詩選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3。
任世杰編著:《題畫詩類編》,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1996。
趙蘇娜編注:《故宮博物院藏歷代繪畫題詩存》,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吳企明主編:《中國歷代題畫詩》,北京:語文出版社,2006。
任平編:《古今題畫詞精選》,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9。


二、典籍、工具書
(一)經
周•左丘明著,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浦衛忠、龔抗雲、胡遂、于振波、陳咏明整理,楊向奎審定:《春秋左傳正義》,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第17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春秋•孔子口述,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朱漢民整理,張豈之審定:《論語注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第23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戰國•孟子著,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廖名春、劉佑平整理,錢遜審定:《孟子注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第25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王文錦審定:《周禮注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第9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王文錦審定:《禮記正義》,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第15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漢•公羊壽傳,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浦衛忠整理,楊向奎審定:《春秋公羊傳注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第21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李傳書、胡漸逵、肖永明、夏先培整理,劉家和審定:《毛詩正義》,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第4-5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漢•蔡邕:《琴操》,北京:中華書局,1985。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盧光明、李申整理,呂紹綱審定:《周易正義》,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第1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鄧洪波整理,錢遜審定:《孝經注疏》,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第26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清•孫希旦著,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
楊宗稷:《琴學叢書》,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會編:《琴曲集成》第30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

(二)史
漢•司馬遷著,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4。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4。
漢•趙曄著,張覺校注:《吳越春秋校注》,長沙:嶽麓書社,2006。
漢•袁康著,李步嘉校釋:《越絕書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3。
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陳乃乾校點:《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90。
南朝宋•范曄著,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南朝梁•沈約註:《竹書紀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據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天一閣刊本影印。
南朝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南朝陳•顧野王著,顧恒一、顧德明、顧久雄輯注:《輿地志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唐•姚思廉:《陳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唐•房玄齡等著:《晉書》,北京:中華書局,2015。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唐•陸廣徵著,曹林娣校注:《吳地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16。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宋•薛居正等著:《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
宋•樂史著,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明•余繼登輯:《皇明典故紀聞》,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據明刊本影印。
明•王世德:《崇禎遺錄》,王鍾翰主編:《四庫禁燬書叢刊》第7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據上海圖書館藏清鈔本影印。
明•張岱:《石匱書後集列傳》,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第104冊,臺北:明文書局,1991。
明•曹學佺:《大明一統名勝志》,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69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據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藏明崇禎三年(1630)刻本影印。
明•李濂:《汴京遺迹志》,任繼愈、傅璇琮主編:《文津閣四庫全書》第195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清•張廷玉等著:《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清•清國史館編:《清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3,據嘉業堂鈔本影印。
清•陳慶年:《鎮江剿平粵匪記》,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編:《太平天國史料叢編簡輯》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1961。
清•勒保:《平定教匪紀事》,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20輯第196冊,新北:文海出版社,1974。
清•蘇繼祖:《清廷戊戌朝變記(外三種)》,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清•李希聖:《庚子國變記》,楊家駱主編:《義和團文獻彙編》第1冊,臺北:鼎文書局,1973。
清•王先謙著,劉曉東等點校:《東華錄》,濟南:齊魯書社,2000。
清•朱壽朋:《東華續錄》,顧廷龍主編:《續修四庫全書》第38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宣統元年(1909)上海集成圖書公司鉛印本影印。
清•傅維麟:《明書》,中國野史集成編委會、四川大學圖書館編:《中國野史集成》第20冊,成都:巴蜀書社,1993。
清•素爾訥等纂修,霍有明、郭海文校注:《欽定學政全書校注》,陳文新主編:《歷代科舉文獻整理與研究叢刊》第19冊,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清•福臨等:《大清歷朝實錄》,臺北:臺灣華文書局,1964。
清•伊桑阿等修:《大清會典•康熙朝》,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73輯第721冊,新北:文海出版社,1993。
清•賀長齡:《皇朝經世文編》,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74輯第731冊,新北:文海出版社,1972。
清•易孔昭、胡孚駿、劉然亮編:《平定關隴紀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100輯第993冊,新北:文海出版社,1974。
清•奕訢等總裁,清•朱學勤等總纂:《欽定剿平粵(匪)方略》,《中國方略叢書》第1輯第8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據清同治十一年(1872)刊本影印。
清•奕訢等編纂:《平定陝甘新疆回匪方略》,張羽新主編:《清朝治理新疆方略彙編》第1輯第14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清•王樹楠、王學曾:《新疆圖志》,張羽新主編:《清朝治理新疆方略彙編》第1輯第20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清•盧見曾:《焦山志》,國家圖書館分館編:《中華山水志叢刊》第11冊,北京:線裝書局,2004。
清•陳任暘:《焦山續志》,故宮博物院編:《故宮珍本叢刊》第247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清•翟灝、翟瀚輯:《湖山便覽》,故宮博物院編:《故宮珍本叢刊》第241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清•李銘皖等修,清•馮桂芬等纂:《江蘇省蘇州府志(五)》,成文出版社輯:《中國方志叢書》第5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據清光緒九年(1883)刊本影印。
清•李鴻章等修,清•黃彭年等纂:《光緒畿輔通志》,顧廷龍主編:《續修四庫全書》第63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據民國二十三年(1934)商務印書館影印清光緒十年(1884)刻本影印。
清•陸鼎翰、莊毓鋐纂修:《光緒武陽志餘》,中國地方志集成編輯工作委員會編:《中國地方志集成》第38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據清光緒十四年(1888)活字本影印。
清•周際霖等修,清•周頊等纂:《江蘇省如皋縣續志(一)》,成文出版社輯:《中國方志叢書》第4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據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影印。
清•曾秀翹修,清•楊德坤纂:《奉節縣志(一)》,《新修方志叢刊》第54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據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影印。
清•梁鼎芬等修,丁仁長等纂:《廣東省番禺縣續志》,成文出版社輯:《中國方志叢書》第49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據民國二十年(1931)刊本影印。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清•唐景崧著,李寅生、李光先校注:《請纓日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清•李慈銘:《越縵堂日記》,揚州:廣陵書社,2004。
清•李慈銘著,張寅彭、周容編校:《越縵堂日記說詩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
清•繆荃孫:《藝風老人日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清•陳韜:《湯貞愍公年譜》,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據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影印。
清•黃爵滋:《僊屏書屋初集年記》,王有立主編:《中華文史叢書》第6輯第50冊,臺北:華文書局,1968,據清道光刻本影印。
清•朱孔彰:《中興將帥別傳》,天津圖書館歷史文獻部編:《三十三種清代人物傳記資料匯編》第32冊,濟南:齊魯書社,2009。
清•繆荃孫纂錄:《續碑傳集》,《清朝碑傳全集》第3冊,臺北:大化書局,1984。
清•錢林輯,清•王藻編:《文獻徵存錄》,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第10冊,臺北:明文出版社,1985,據清咸豐八年(1858)刻有嘉樹軒藏板影印。
清•黃爵滋著,黃大受輯:《黃爵滋奏疏》,臺北:大中國圖書有限公司,1963。
清•文慶等編,齊思和等整理:《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北京:中華書局,2014。
清•余蓮村輯:《得一錄》,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3編第92輯第913冊,新北:文海出版社,2005。
楊訥編:《元代白蓮教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9。
王利器輯錄:《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故宮博物院編:《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新北:文海出版社,1963。
宓汝成編:《中國近代鐵路史資料:1863-1911》,北京:中華書局,1963。
山東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教研室編:《山東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濟南:齊魯書社,1980。
王重民等編:《太平天國》,上海:上海書店,2000。
羅爾綱、王慶成主編:《太平天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邵循正等編:《中日戰爭》,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吳永口述,劉治襄記:《庚子西狩叢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柴德賡等編:《辛亥革命》,上海:上海書店,2000。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蘇報》,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
柳棄疾:《南社紀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26輯第253冊,新北:文海出版社,1974。
劉春堂修,吳壽寬纂:《民國高淳縣志》,中國地方志集成編輯工作委員會編:《中國地方志集成》第34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據民國七年(1918)刻本影印。
歐陽英修,陳衍纂:《福建省閩侯縣志》,成文出版社輯:《中國方志叢書》第13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據民國二十二年(1933)刊本影印。
張之清修,田春同纂:《河南省考城縣志》,中國地方文獻學會編:《中國方志叢書》第456冊,臺北:中國地方文獻學會,1976,據民國十三年(1924)鉛印本影印。
周志靜(靖):《光宣宜荊續志》,新興書局編:《宜興縣志》第3冊,臺北:新興書局,1965。
余紹宋:《浙江省龍游縣志(一)》,成文出版社輯:《中國方志叢書》第8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據民國十四年(1925)鉛印本影印。
蕪湖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蕪湖市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
廣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廣州市志》,廣州:廣州出版社,1996。
鎮江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鎮江市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3。
長沙市地方志辦公室編:《長沙市志》,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曹子西:《北京史志文化備要》,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
魏橋:《浙江省人物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秦國經主編:《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顧廷龍主編:《清代硃卷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1992。
孫文光、王世芸編:《龔自珍研究資料集》,合肥:黃山書社,1984。
林逸:《清洪北江先生亮吉年譜》,王雲五主編:《新編中國名人年譜集成》第14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魏應麒:《林文忠公年譜》,王雲五主編:《人人文庫》第35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錢仲聯:《文雲閣先生年譜》,北京圖書館古籍影印室輯:《晚清名儒年譜》第12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孫淑彥:《曾習經先生年譜》,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
周延礽:《吳興周夢坡先生年譜》,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整理:《近代人物年譜輯刊》第10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據民國二十三年(1934)鉛印本影印。
羅家倫:《國父年譜初稿》,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8。
王鍾翰校:《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2016。
趙爾巽:《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03。
張惟驤:《清代毗陵名人小傳稿》,江慶柏主編:《江蘇人物傳記叢刊》第15冊,揚州:廣陵書社,2011,據民國三十三年(1944)常州旅滬同鄉會鉛印本影印。
竇鎮:《清朝書畫家筆錄》,天津圖書館歷史文獻部編:《三十三種清代人物傳記資料匯編》第42冊,濟南:齊魯書社,2009。
徐世昌:《大清畿輔先哲傳》,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編:《中國古代地方人物傳記匯編》第5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卞孝萱、唐文權編:《辛亥人物碑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
湯志鈞:《戊戌變法人物傳稿》,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32輯第318冊,新北:文海出版社,1974。
閔爾昌錄:《碑傳集補》,《清朝碑傳全集》第4冊,臺北:大化書局,1984。
卞孝萱、唐文權編:《民國人物碑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
故宮博物院藏:《川陝楚善後事宜檔》,臺北: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臺北:故宮博物院。
安維峻:《諫垣存稿》,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1。
康有為著,孔祥吉編:《康有為變法奏章輯考》,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
何智霖編:《閻錫山檔案:要電錄存》,新北:國史館,2003。

(三)子
周•列禦寇著,楊伯峻集釋:《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
戰國•莊子著,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
戰國•荀子著,熊公哲註譯:《荀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
戰國•呂不韋等著,許維遹集釋,梁運華整理:《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6。
漢•劉安等著,何寧集釋:《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
漢•劉向著,王叔岷校箋:《列仙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
漢•(印度)龍樹菩薩著,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臺北:真善美出版社,1967。
晉•葛洪著,胡守為校釋:《神仙傳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
晉•干寶著,錢振民校點:《搜神記》,長沙:嶽麓書社,1989。
晉•陶潛著,汪紹楹校注:《搜神後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
晉•鳩摩羅什譯,後秦•僧肇、道生注:《注維摩詰經》,《經藏法海》第21冊,新北:妙音印經會,2014。
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點校:《長阿含經》,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
唐•徐堅:《初學記》,臺北:鼎文書局,1976。
五代•王仁裕著,丁如明等校點:《開元天寶遺事(外七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五代•王定保著,陽羨生校點:《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宋•孟元老著,伊永文箋注:《東京夢華錄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李昉等著:《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邵伯溫、邵博著,王根林校點:《邵氏聞見錄 邵氏聞見後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宋•王讜著,周勛初整理:《唐語林》,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主編:《全宋筆記》第3編2,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宋•趙希鵠著,鍾翀整理:《洞天清錄》,朱易安、傅璇琮、周常林主編:《全宋筆記》第7編2,鄭州:大象出版社,2015。
明•羅貫中著,陳曦鐘、宋祥瑞、魯玉川輯校:《三國演義(會評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明•史玄,清•夏仁虎,清•闕名:《舊京遺事 舊京瑣記 燕京雜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
明•郎瑛:《七修類稿》,《明清筆記叢刊》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1959。
清•錢泳著,張偉點校:《履園叢話》,《清代史料筆記叢刊》第28冊,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張集馨著,杜春和、張秀清點校:《道咸宦海見聞錄》,《清代史料筆記叢刊》第37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
清•徐書受:《教經堂談藪》,王德毅主編:《叢書集成續編》第42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據清乾隆刻本影印。
清•齊學裘:《見聞隨筆》,顧廷龍主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18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同治十年(1871)天空海闊之居刻本影印。
王國軒、王秀梅譯注:《孔子家語》,北京:中華書局,2009。
楊家駱主編:《唐人傳奇小說》,臺北:世界書局,1997。
蘇州博物館、江蘇師範學院歷史系、南京大學明清史研究室合編:《明清蘇州工商業碑刻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
張伯駒編:《春游社瑣談》,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吳慶坻著,劉承幹校,張文其、劉德麟點校:《蕉廊脞錄》,北京:中華書局,1990。
徐凌霄、徐一士:《曾胡譚薈》,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64輯第636冊,新北:文海出版社,1974。
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2010。
李詳著,李稚甫點校:《藥裹慵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郭則澐主編,郭久祺點校:《知寒軒談薈》,北京:北京出版社,2015。
黃濬著,李吉奎整理:《花隨人聖庵摭憶》,北京:中華書局,2013。

(四)集
戰國•屈原著,黃靈庚集校:《楚辭集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南朝梁•蕭統編,陳宏天、趙福海、陳復興主編:《昭明文選譯注》,長春:吉林文史哲出版社,2007。
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張高評主編:《民國時期文學研究叢書》第1編第5冊,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11,據民國二十五年(1936)開明書店本影印。
漢•賈誼著,明•何孟春訂注,彭昊、趙勖點校:《賈誼集•賈太傅新書》,長沙:嶽麓書社,2010。
唐•李白著,瞿蛻園、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註:《杜詩詳註》,臺北:里仁書局,1980。
唐•杜甫著,清•楊倫箋注:《杜詩鏡銓》,臺北:華正書局,1980。
唐•戴叔倫著,蔣寅校註:《戴叔倫詩集校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唐•李商隱著,清•馮浩箋注:《玉谿生詩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唐•陸龜蒙著,何錫光校注:《陸龜蒙全集校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
唐•孟棨著:《本事詩》,上海:文藝小叢書社,1933。
宋•邵雍:《伊川擊壤集》,王德毅主編:《叢書集成續編》第16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據宜秋館據明文靖書院刊本校刊本影印。
宋•司馬光著,李文澤、霞紹暉校點:《司馬光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
宋•蘇軾著,張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宋•張舜民:《畫墁集》,臺灣商務印書館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1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宋•孔武仲著,宋•王蓬編:《清江三孔集》,臺灣商務印書館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4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宋•黃堅編,(朝鮮)宋伯貞音釋,明•劉剡校正:《詳說古文真寶大全》,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編纂出版委員會編:《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2輯第30冊,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據朝鮮正祖年間(1776-1800)刊本影印。
宋•黃庭堅著,宋•任淵、史容、史季溫注,黃寶華點校:《山谷詩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宋•陳師道著,宋•任淵注,冒廣生補箋,冒懷辛整理:《後山詩注補箋》,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釋惠洪著,(日)釋廓門貫徹注,張伯偉、郭醒、童嶺、卞東波點校:《注石門文字禪》,北京:中華書局,2012。
宋•陸游著,錢仲聯、馬亞中主編:《陸游全集校注》,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宋•樓鑰著,顧大朋點校:《樓鑰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宋•辛棄疾著,辛更儒箋注:《辛棄疾集編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5。
宋•葉適著,劉公純、王孝魚、李哲夫點校:《葉適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
宋•姜夔著,夏承燾箋校:《姜白石詞編年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元•劉仁本:《羽庭集》,任繼愈、傅璇琮主編:《文津閣四庫全書》第406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元•吳渭輯:《月泉吟社詩》,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王廷相:《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
明•楊慎編,劉琳、王曉波點校:《全蜀藝文志》,北京:線裝書局,2003。
明•王世貞:《弇州山人續稿》,沈雲龍選輯:《明人文集叢刊》第1期第7冊,新北:文海出版社,1991。
明•葉紹袁編,冀勤輯校:《午夢堂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
明•徐師曾著,羅根澤校點:《文體明辨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清•梁發:《勸世良言》,吳相湘主編:《中國史學叢書》第14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據美國哈佛大學藏本影印。
清•錢謙益著,清•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錢牧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清•歸莊:《歸莊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清•施閏章著,何慶善、楊應芹點校:《施愚山集》,合肥:黃山書社,1992。
清•陳維崧著,陳振鵬標點,李學穎校補:《陳維崧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11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民國涵芬樓影印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刻本影印。
清•呂留良著,徐正等點校:《呂留良詩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清•王士禛著,袁世碩主編:《王士禛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7。
清•宋犖:《西陂類稿》,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13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民國六年(1917)宋恪寀重刻本影印。
清•陳祖法:《古處齋詩集》,王鍾翰主編:《四庫禁燬書叢刊》第12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據清康熙刻本影印。
清•楊椿:《孟鄰堂文鈔》,顧廷龍主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42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楊魯生刻本影印。
清•洪亮吉著,劉德權點校:《洪亮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清•呂星垣:《白雲草堂文鈔》,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43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嘉慶八年(1803)刻本影印。
清•楊鳳苞:《秋室集》,顧廷龍主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47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清光緒十一年(1885)陸心源刻本影印。
清•惲敬著,萬陸、謝珊珊、林振岳標校,林振岳集評:《惲敬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清•包世臣著,李星點校:《包世臣全集》,合肥:黃山書社,1994。
清•包世臣著,潘竟翰點校:《齊民四術》,北京:中華書局,2001。
清•郭儀霄:《誦芬堂詩鈔五集》,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51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道光刻本影印。
清•湯貽汾:《琴隱園詩集》,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52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影印。
清•陶澍著,陳蒲清主編:《陶澍全集》,長沙:嶽麓書社,2010。
清•姚瑩:《東溟文後集》,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54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同治六年(1867)姚濬昌安福縣署刻中復堂全集本影印。
清•范仕義:《廉泉詩鈔》,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54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友石居刻本影印。
清•馮詢:《子良詩存》,顧廷龍主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52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上海圖書館藏清刻本影印。
清•龔自珍著,劉逸生注:《龔自珍己亥雜詩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龔自珍著,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清•黃爵滋:《仙屏書屋初集》,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58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翟金生泥活字印本影印。
清•黃爵滋:《仙屏書屋初集文錄》,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58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本影印。
清•黃爵滋:《戊申粵遊草》,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58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本影印。
清•黃爵滋:《戊申楚遊草》,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58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本影印。
清•黃爵滋:《己酉北行續草》,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58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刻本影印。
清•黃文涵:《憶琴書屋存藁》,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64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光緒二年(1876)刻二十三年(1897)補刻本影印。
清•陳方海:《計有餘齋文稿》,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叢書集成新編》第7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清•劉繹:《存吾春齋文鈔》,林慶彰主編:《晚清四部叢刊》第1編第113冊,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10,據清光緒間(1875-1908)刻本影印。
清•沈兆霖:《沈文忠公集》,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60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同治八年(1869)吳縣潘祖蔭等刻本影印。
清•余治:《尊小學齋集》,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63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光緒九年(1883)無錫李氏刻本影印。
清•唐訓方:《唐中丞遺集》,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63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光緒十七年(1891)刻本影印。
清•曾國藩:《曾國藩全集》,長沙:嶽麓書社,2011。
清•左宗棠著,劉泱泱等校點:《左宗棠全集》,長沙:嶽麓書社,2009。
清•鮑源深:《補竹軒詩集》,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65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光緒刻本影印。
清•俞樾:《春在堂全書》,臺北:中國文獻出版社,1968。
清•李鴻章:《李鴻章全集》,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8。
清•李慈銘著,劉再華校點:《越縵堂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清•楊葆光:《蘇盦詩錄》,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71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光緒九年(1883)杭州刻本影印。
清•張之洞著,苑書義、孫華峰、李秉新主編:《張之洞全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清•寶廷著,聶世美校點:《偶齋詩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清•王鵬運著,潘琦主編:《王鵬運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清•馮煦:《蒿盦續稿》,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75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民國二年(1913)至十二年(1923)遞刻本影印。
清•黃遵憲著,錢仲聯箋注:《人境廬詩草箋注》,香港:中華書局,1973。
清•黃紹箕:《二黃先生集》,民國三年(1914)刻本。
清•李葆恂:《津步聯吟集》,民國五年(1916)刻本。
清•繆荃孫著,張廷銀、朱玉麟編:《繆荃孫全集•雜著》,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據民國二十五年(1936)文祿堂印本影印。
清•周祥駿著,陳劍彤、康明超編:《晚眺》,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7。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9。
清•董誥等編,孫映逵等點校:《全唐文》,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6。
清•顧嗣立編:《元詩選(初集、二集、三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顧嗣立編:《元詩選(癸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清•朱彝尊選編:《明詩綜》,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趙翼著,江守義、李成玉校注:《甌北詩話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
清•朱彝尊著,姚祖恩編,黃君坦校點:《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清•徐釚:《詞苑叢談》,朱崇才編:《詞話叢編續編》第1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清•張惠言:《張惠言論詞》,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
清•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
清•周濟:《宋四家詞選目錄序論》,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
清•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4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
清•黃氏:《蓼園詞評》,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4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
清•沈祥龍:《論詞隨筆》,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
清•鄭文焯著,葉恭綽輯錄:《鄭大鶴先生論詞手簡》,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
清•鄧廷楨:《雙硯齋詞鈔》,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52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民國九年(1920)江寧鄧邦述刻本影印。
清•湯貽汾:《琴隱園詞集》,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52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影印。
清•王嘉福:《二波軒詞選》,清道光十四年(1834)刻本。
清•屠倬:《耶溪漁隱詞》,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53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道光元年(1821)潛園刻本影印。
清•秦緗業:《虹橋老屋詞賸》,林慶彰主編:《晚清四部叢刊》第2編第118冊,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10,據清光緒十五年(1889)刻本影印。
清•黎庶燾:《琴州詞》,徐希平、田耕宇主編:《中國西南文獻叢書》第6輯第30冊,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據清光緒十四年(1888)日本使署刊本影印。
清•潘曾瑋:《詠花詞》,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67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光緒十三年(1887)刻本影印。
清•張景祁:《新蘅詞》,顧廷龍主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72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南京圖書館藏清光緒九年(1883)百憶梅花仙館刻本影印。
清•吳重熹:《石蓮闇詞》,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73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民國五年(1916)刻本影印。
清•王鵬運著,沈家莊、朱存紅校箋:《王鵬運詞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清•王繼香:《醉盫詞》,張宏生編選:《清詞珍本叢刊》第17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據清稿本影印。
清•劉炳照:《留雲借月盦詞》,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76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光緒十九年(1893)陽湖劉氏刻二十一年(1895)續刻本影印。
清•鄭文焯:《瘦碧詞》,《民國詞集叢刊》第26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據民國九年(1920)刻本影印。
清•文廷式著,陸有富校點:《雲起軒詞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清•劉恩黻:《麐楥詞》,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仁和吳昌綬雙照樓刊本。
清•胡延:《苾芻館詞集》,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78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金陵糧儲道廨刻本影印。
清•易順豫:《琴思樓詞》,曹辛華主編:《民國詞集叢刊》第8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據民國三年(1914)石印本影印。
清•彭鑾輯:《薇省同聲集》,南江濤選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彙編》第23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據清光緒間(1875-1908)刻本影印。
清•王鵬運:《詞林正均(韻)》,《四印齋所刻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據清光緒七年(1881)四月重梓刻本影印。
清•俞行敏重輯:《寶蓮淨土全書》,《嘉興大藏經》第3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據明萬曆年間(1573-1620)五臺等地刻徑山藏版影印。
清•寄雲山人:《庶幾堂今樂》,清光緒六年(1880)蘇州元妙觀得見齋刊本。
裴維侒著,裴元秀整理,徐晉如標校,劉夢芙審訂:《香草亭詩詞》,合肥:黃山書社,2014。
夏孫桐:《觀所尚齋文存》,林慶彰主編:《民國文集叢刊》第1編第28冊,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08,據民國二十五年(1936)鉛印本影印。
康有為著,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10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況周頤著,潘琦主編:《況周頤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程頌萬著,徐哲兮校點:《程頌萬詩詞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孫文著,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全集》第4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
梁啟超著,沈鵬等主編:《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陳去病著,張夷主編:《陳去病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高旭著,郭長海、金菊貞編:《高旭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陳曾壽:《蒼虬閣詩》,王偉勇主編:《民國詩集叢刊》第1編第88冊,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09,據民國二十九年(1940)刻本影印。
柳亞子著,中國革命博物館編:《磨劍室詩詞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柳亞子著,上海圖書館編:《柳亞子文集•書信輯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姚光著,姚昆群、昆田、昆遺編:《姚光全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范文瀾:《范文瀾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黃麟書編輯,程少籍校補:《宋代邊塞詩鈔》,臺北:東明文化基金會,1989。
楊鍾羲著,雷恩海、姜朝暉校點:《雪橋詩話全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況周頤:《蕙風詞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
冒廣生:《小三吾亭詞話》,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
郭則澐:《清詞玉屑》,朱崇才編:《詞話叢編續編》第4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唐圭璋:《夢桐詞話》,朱崇才編:《詞話叢編續編》第5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沈曾植:《曼陀羅寱詞》,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77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民國十四年(1925)上海商務印書館鉛印本影印。
王以敏:《檗隖詞存》,清光緖九年(1883)刊本。
陳銳:《袌碧齋詞》,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78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揚州刻本影印。
蔣兆蘭:《青蕤盦詞》,朱惠國、吳平編:《民國名家詞集選刊》第1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據民國二十八年(1939)刻本影印。
朱祖謀:《彊村詞賸稿》,紀寶成主編:《清代詩文集彙編》第78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據民國間遞刻彊村遺書本影印。
夏孫桐著,夏志蘭、夏武康箋注:《悔龕詞箋注》,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1。
潘飛聲:《花語詞》,《說劍堂集》,香港:龍門書店有限公司,1977,據清光緒十七年辛卯(1891)刻版影印。
況周頤著,秦瑋鴻校注:《況周頤詞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楊鍾羲著,李雅超校注:《白山詞介》,《白山詩詞》,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曾習經:《蟄庵詞》,朱祖謀編:《滄海遺音集》第2冊,民國三十一年(1942)刊本。
章華:《澹月平芳館詞》,朱惠國、吳平編:《民國名家詞集選刊》第9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據民國十九年(1930)刻本影印。
周岸登:《蜀雅》,曹辛華主編:《民國詞集叢刊》第10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據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影印。
成本璞:《碧雲詞》,《通雅齋叢稿》,清宣統元年(1909)杭州刊本。
午社輯:《午社詞》,南江濤選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彙編》第1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據民國二十九年(1940)鉛印本影印。
周慶雲輯:《甲乙消寒集》,《晨風廬叢刊》,民國六年(1917)烏程周氏夢坡室刻本。
周慶雲輯:《壬癸消寒集》,《晨風廬叢刊》,民國年間烏程周氏夢坡室刻本。
周長庚等著:《支社詩拾》,南江濤選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彙編》第1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據民國間(1912-1949)鉛印本影印。
陳夔龍等著:《花近樓逸社詩存》,南江濤選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彙編》第2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據民國間(1912-1949)上海聚珍仿宋印書局排印本影印。
錢溯耆輯:《南園賡社詩存》,南江濤選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彙編》第8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據清宣統元年(1909)刻本影印。
曹炳麟輯:《消寒社詩存》,南江濤選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彙編》第9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據民國二十八年(1939)鉛印本影印。
沈宗畸輯:《著涒吟社詩詞鈔》,南江濤選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彙編》第10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據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鉛印本影印。
周慶雲輯:《淞濱吟社集》,南江濤選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彙編》第10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據民國四年(1915)刻本影印。
關賡麟輯:《咫社詞鈔》,南江濤選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彙編》第12-13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據民國四十二年(1953)油印本影印。
郭則澐等著:《煙沽漁唱》,南江濤選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彙編》第16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據民國二十二年(1933)鉛印本影印。
呂景端輯:《鯨華社鐘選》,南江濤選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彙編》第26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據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石印本影印。
南社編:《南社叢刻》第2-3集,曹辛華選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彙編續編》第10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據清宣統二年(1910)鉛印本影印。
南社編:《南社叢刻》第5-7集,曹辛華選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彙編續編》第11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據民國元年(1912)鉛印本影印。
南社編:《南社叢刻》第12集,曹辛華選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彙編續編》第13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據民國三年(1914)鉛印本影印。
南社編:《南社叢刻》第14集,曹辛華選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彙編續編》第14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據民國四年(1915)鉛印本影印。
胡樸安編:《南社叢選》,曹辛華選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彙編續編》第21、24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據民國十三年(1924)上海國學社鉛印本影印。
柳亞子編:《南社詞集》第2冊,曹辛華選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彙編續編》第32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據民國二十五年(1936)鉛印本影印。
饒宗頤、張璋編:《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
陳乃乾輯:《清名家詞》,上海:上海書店,1982。
張宏生主編:《全清詞•順康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
張宏生主編:《全清詞•雍乾卷》,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龍榆生主編:《詞學季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
龍榆生主編:《同聲月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

(五)工具書
清•永瑢、紀昀等著:《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清•繆荃孫、吳昌綬、董康:《嘉業堂藏書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整理:《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濟南:齊魯書社,1996。
臺灣商務印書館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目錄索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王德毅、李榮村、潘柏澄編:《元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
錢實甫:《清代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97。
文史哲出版社編輯部:《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陳玉堂:《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全編增訂本)》,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張子文、郭啟傳、林偉洲:《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
梁戰、郭群一:《歷代藏書家辭典》,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1。
錢仲聯:《中國文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
恩華著,關紀新點校:《八旗藝文編目》,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6。
吳文治:《中國文學史大事年表》,合肥:黃山書社,1993。
曾秀華、劉民英、劉克敏、黃文吉:《詞學研究書目:1912-1992》,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三、近人論著
(一)中文專著
卜永堅、李林編:《科場•八股•世變──光緒十二年丙戌科進士群體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15。
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所主編:《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第6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編:《古典文學》第2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論文集》,北京:新華出版社,2008。
王易:《詞曲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12。
王敏:《蘇報案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王偉勇:《詞學面面觀》,臺北:里仁書局,2017。
王翔:《晚清絲綢業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王韶華:《元代題畫詩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
王樹槐:《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江蘇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第48輯,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
毛文芳:《圖成行樂:明清文人畫像題詠析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
毛文芳:《卷中小立亦百年:明清女性畫像文本探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
石守謙:《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巨傳友:《清代臨桂詞派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西北師範學院中文系、西北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編:《唐代邊塞詩研究論文選粹》,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88。
衣若芬:《蘇軾題畫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衣若芬:《三絕之美鄭板橋》,龔鵬程主編:《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第6輯第25冊,新北:花木蘭文化,2009。
衣若芬:《遊目騁懷──文學與美術的互文與再生》,臺北:里仁書局,2011。
衣若芬:《雲影天光:瀟湘山水之畫意與詩情》,臺北:里仁書局,2013。
衣若芬:《觀看•敘述•審美──唐宋題畫文學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4。
朱立元主編:《現代西方美學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
朱惠國:《中國近世詞學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朱德慈:《近代詞人考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李文海、林敦奎、周源、宮明:《近代中國災荒紀年》,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李性忠:《劉承幹與嘉業堂》,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李貞德編:《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
李栖:《兩宋題畫詩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
李康化:《近代上海文人詞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李超杰:《理解生命──狄爾泰哲學引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4。
李惠玲:《清代嶺西詞人群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吳企明、史創新編著:《題畫詞與詞意畫》,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7。
吳盛青編:《旅行的圖像與文本:現代華語語境中的媒介互動》,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
吳瑞秀:《清末各省官書局之研究》,潘美月、杜潔祥主編:《古典文獻研究輯刊初編》第11冊,新北:花木蘭文化,2005。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俞劍華:《中國繪畫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汪夢川:《南社詞人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汪滌:《明中葉蘇州詩畫關係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林立:《滄海遺音:民國時期清遺民詞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
林同華:《中國美學史論集》,臺北:丹青圖書公司,1987。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0。
林京海:《清代廣西繪畫繫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
林香伶:《南社文學綜論》,臺北:里仁書局,2009。
邵迎武:《南社人物吟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
卓清芬:《清末四大家詞學及詞作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3。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范金民、胡阿祥主編:《江南地域文化的歷史演進文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柳無忌、殷安如編:《南社人物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侯竹青:《太平天國戰爭時期江蘇人口損失研究(1853-186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姚水、魏麗萍、朱曼華編輯:《2017書畫拍賣大典》,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7。
秦燕春:《清末民初的晚明想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夏明方:《近世棘途──生態變遷中的中國現代化進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孫之梅:《南社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馬西沙:《中國民間宗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馬興榮等主編:《詞學》第16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馬興榮等主編:《詞學》第30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徐琛、張朝暉:《中國繪畫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
徐儒宗:《人和論──儒家人倫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張安治:《中國畫與畫論》,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
張旺山:《狄爾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張逸良:《另一種表達──西方圖像中的中國記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6。
張暉:《中國「詩史」傳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張漢良:《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教育部主編:《中華民國建國史•民初時期(一)》第2篇第3冊,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
陳平原:《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晚清畫報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
陳松青:《易順鼎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陳恭祿:《中國近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陳華:《捻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79。
陶文鵬:《蘇軾詩詞藝術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曼昭、胡樸安著,楊玉峰、牛仰山校點:《南社詩話兩種》,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崔之清:《太平天國戰爭全史》,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郭廷以:《太平天國史事日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事日誌》,北京:中華書局,1987。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9。
郭廷以:《近代中國的變局》,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
梁淑安編:《中國近代文學論文集(1919-1949)(戲劇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項文惠:《嘉業堂主──劉承幹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黃儀冠:《晚明至盛清女性題畫詩研究──以閱讀社群及其自我呈現為主》,龔鵬程主編:《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第5輯第16冊,新北:花木蘭文化,2009。
閔豐:《清初清詞選本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馮自由:《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民國叢書》第2編第76冊,上海:上海書店,1990。
游宜潔、張均億編輯:《2008書畫拍賣大典》,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8。
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96。
傅璇琮、謝灼華:《中國藏書通史》,寧波:寧波出版社,2001。
傅熹年:《中國古代建築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葉瑞寶、曹正元、金虹等著:《蘇州藏書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葉嘉瑩:《弱德之美:談詞的美感特質》,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
董繼兵:《晚清戰爭詞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8。
楊天石、王學莊:《南社史長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楊天石、劉彥成:《南社》,北京:中華書局,1980。
楊麗瑩:《掃葉山房史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廉樸:《梨園教人興慈善──慈善作家說余治》,鄭州:大象出版社,2018。
趙一凡:《歐美新學賞析》,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
蔣寅:《王漁洋與康熙詩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樊克政:《龔自珍年譜考略》,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鄧喬彬:《中國繪畫思想史(下)》,《鄧喬彬學術文集》第9卷,蕪湖: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7。
鄭大華、鄒小站主編:《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鄭天挺:《探微集(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
鄭文惠:《詩情畫意:明代題畫詩的詩畫對應內涵》,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鄭文惠:《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5。
鄭逸梅:《南社叢談:歷史與人物》,北京:中華書局,2006。
劉東海:《順康詞壇群體步韻唱和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劉毓盤:《詞史》,上海:上海書店,1985。
劉繼才:《中國題畫詩發展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0。
劉繼才:《趣談中國近代題畫詩》,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2。
龍榆生:《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二)》,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錢賓四先生全集》第17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
戴玄之:《中國秘密宗教與秘密會社》,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戴麗珠:《趙孟頫文學與藝術之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
韓經太:《詩學美論與詩詞美境》,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0。
謝飄雲、馬茂軍、劉濤主編:《中國古代散文研究論叢(2012)》,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
魏泉:《士林交游與風氣變遷:19世紀宣南的文人群體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鍾巧靈:《宋代題山水畫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鍾賢培、汪松濤主編:《廣東近代文學史》,深圳: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
羅惠縉:《民初「文化遺民」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
羅爾綱:《綠營兵志》,羅文起主編:《羅爾綱全集》第14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蘇精:《近代藏書三十家》,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3。
嚴迪昌:《清詞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嚴迪昌:《清詩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顧衛民:《基督教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龔鵬程:《中國文人階層史論》,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
欒梅健:《民間文人雅集南社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

(二)外文譯著
(美)柯文(Cohen)著,杜繼東譯:《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美)歐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著,馮鋼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德)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著,朱光潛譯:《詩與畫的界限》,新北:蒲公英出版社,1986。
(德)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著,賀麟、王玖興譯:《精神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英)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戴行鉞譯:《觀看之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美)艾志端(Kathryn Edgerton-Tarpley)著,曹曦譯:《鐵淚圖:19世紀中國對於饑饉的文化反應》,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等著,林泰、謝立新等譯,趙毅衡編選:《符號學:文學論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
(法)蒂費納•薩莫瓦約(Tiphaine Samoyault)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德)威廉•狄爾泰(Wilhelm Dilthey)著,安延明譯:《精神科學中歷史世界的建構》,安延明、李河編:《狄爾泰文集》第3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四、學位論文
王韶華:《宋代「詩畫一律」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方慧勤:《夏孫桐詩詞研究》,蘇州:蘇州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朱存紅:《王鵬運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
李奇志:《論清末民初思想和文學中的「英雌」話語》,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李凈洋:《周臣及其《流民圖》》,杭州: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碩士論文,2013。
杜翠雲:《稊園社發展史論》,蘇州:蘇州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吳可嘉:《周慶雲與《淞濱吟社集》研究》,杭州:浙江工業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何雅茹:《唐代山水題畫詩的文化內涵與審美意蘊》,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
林紋琪:《董其昌文人畫論的檢討與反思》,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邱睿:《南社詩人群體研究》,蘇州: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房棟:《現代上海期刊所刊題畫詩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柯秉芳:《徐釚詞學及其詞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范志鵬:《易順鼎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洪倩芬:《石濤山水題畫文學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孫雨晨:《清代圖像題詠論》,蘇州:蘇州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
唐冬莅:《北宋題山水畫詩「寫意」特點分析──以五類畫迹題詩為中心》,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3。
陳尤欣:《《庚子秋詞》研究》,長春:吉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陳功:《晚清邊塞詞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崔穎:《高旭及其文學研究》,蘭州:西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崔曉杰:《黃爵滋《仙屏書屋初集詩錄》研究》,南昌:華東交通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黃永山:《宋代題山水畫詩之主題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齊亮亮:《北宋山水題畫詩研究》,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9。
鄭文惠:《明人詩畫合論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劉昶:《晚清江南慈善人物群體研究──以余治為中心》,蘇州:蘇州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9。
劉威志:《梁汪和平運動下的賦詩言志(1938-1948)》,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
賴進興:《晚清江南士紳的慈善事業及其教化理念──以余治(1809-1874)為中心》,臺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五、期刊、會議論文
丁淑梅:〈丁日昌設局禁書禁戲論〉,《陝西師範大學學報》40.1(2011.1):143-149。
王一村:〈清末民間義賑中的災情畫──以「鐵淚圖」為中心的考察〉,《農業考古》4(2016):108-113。
王巨安:〈杭州文元堂書莊考評〉,《圖書館工作與研究》198(2012.8):83-86。
王正華:〈《聽琴圖》的政治意涵:徽宗朝院畫風格與意義網絡〉,《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5(1998.3):77-122。
王林:〈論丁戊奇荒期間江南士紳對河南的義賑〉,《洛陽師範學院學報》33.12(2014.12):52-58。
王明珂:〈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5(2001):136-147。
王長坤、張波:〈從「曲忠維孝」到「移孝作忠」──先秦儒家孝忠觀念考〉,《管子學刊》1(2010):50-55、75。
王俊義:〈關於宣南詩社〉,《文物》9(1979):72-73。
王爾敏:〈中國近代知識普及化傳播之圖說形式──點石齋畫報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1990.6):135-172。
王衛平:〈晚清慈善家余治〉,《史林》3(2017):98-108。
王鵬惠:〈「異族」新聞與俗識/視:《點石齋畫報》的帝國南方〉,《臺灣史研究》19.4(2012.12):81-140。
王瓊馨:〈舊王孫的人格象徵──溥心畬詠松題畫詩試探〉,《建國學報》21(2002.7):67-74。
毛文芳:〈一部清代文人的生命圖史:《卞永譽畫像》的觀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2010.6):151-210。
毛文芳:〈「郎與多麗」:清代文人畫像文本的抒情演繹與近世意涵〉,《中正漢學研究》1(2013.6):279-326。
毛文芳:〈李良年的人生讀本──清初〈灌園圖〉的複調意涵〉,《漢學研究》32.4(2014.12):193-228。
毛文芳:〈圖中物色:明清「三好」╱「郎與麗」類型畫像文本之隱喻觀看與抒情演繹〉,《人文中國學報》25(2017.12):1-47。
田夫:〈從《列女傳》看中國式母愛的流露〉,《歷史月刊》4(1988.5):106-113。
(日)吉川忠夫著,王維坤譯:〈五、六世紀東方沿海地域與佛敎──攝山棲霞寺的歷史〉,《敦煌學輯刊》2(1991):91-103。
江絜生:〈吟邊扎記〉,《青年嚮導》12(1938):8。
朱秋娟:〈「江村唱和」考述〉,《中國韻文學刊》23.3(2009.9):35-38。
朱德慈:〈端木埰行年考〉,《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1(2003.1):60-66。
李保華:〈詩人、琴人梅植之〉,《揚州文化研究論叢》1(2015):112-119。
李泰翰:〈同治元年的雨花臺攻防戰〉,《故宮學術季刊》24.1(2006):71-116、164。
李泰翰:〈兵臨城下──評介《平定粵匪圖》中的〈金陵各營屢捷解圍圖〉〉,《故宮文物月刊》22.12(2005.3):64-75。
李恩涵:〈同治年間陝甘回民事變中的主要戰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1978.6):95-124。
李嘉瑜:〈黃庭堅題竹畫詩之審美意識〉,《中山人文學報》7(1998.8):79-100。
汪威廉:〈曼昭汪精衛同為一人──《南社詩話》手稿的發現〉,《明報月刊》48.12(2013.12):45-48。
汪夢川:〈文學政治化的悲劇──以南社為例的反思〉,《燕山大學學報》10.1(2009.3):47-51。
汪夢川:〈汪精衛與曼昭及《南社詩話》考辨〉,《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8.1(2015.1):12-18。
沈謙:〈從「以真寫畫」到「以詩論畫」──題畫詩的藝術手法〉,《明道文藝》293(1990.8):136-144。
宋希於:〈「曼昭」是誰?〉,《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2.9.2)。
佘正松:〈邊塞詩研究中若干問題芻議〉,《文學遺產》4(2006):56-64。
青木正兒著,魏仲佑譯:〈題畫文學及其發展〉,《中國文化月刊》9(1970.7):76-92。
卓清芬:〈清代女性自題畫像意義探析〉,《人文中國學報》23(2016.12):239-262。
況周頤:〈王鵬運傳〉,《學衡》27(1924):3733-3735。
周絢隆:〈實用性原則的遵循與背叛──陳維崧題畫詞的文本解讀〉,《首都師範大學學報》6(2000):79-86。
周翼雙:〈周臣的《乞食圖》──海外珍藏中國名畫欣賞之六〉,《國畫家》2(2000.4):62-63。
柯秉芳:〈一官落寞畫平生──論「銅官感舊圖」題詠與章壽麟沉浮晚清的宦途得失〉,《漢學研究》36.1(2018.3):203-240。
苗貴松:〈明清題畫文學文獻要籍敘錄──兼論現代題畫文學研究始自中國學者〉,《成都師範學院學報》30.1(2014.1):78-85。
姚達兌:〈(後)遺民地理書寫:填詞圖、校詞圖及其題詠〉,《山東科技大學學報》15.1-2(2013.4):57-71。
夏志穎:〈論「填詞圖」及其詞學史意義〉,《文學遺產》5(2009):115-120。
夏志蘭、夏武康:〈詞人夏孫桐的嶺南情緣〉,《人杰風華》3(2009):46-48。
張宏生:〈清初「詞史」觀念的確立與建構〉,《南京大學學報》1(2008):101-107。
張高評:〈墨梅畫禪與比德寫意:南北宋之際詩、畫、禪之融通〉,《中正漢學研究》1(2012.6):139-177。
張高評:〈詩、畫、禪與蘇軾、黃庭堅詠竹題畫研究──以墨竹題詠與禪趣、比德、興寄為核心〉,《人文中國學報》19(2013.9):1-42。
張憲光:〈《南社詩話》與雙照樓詩注〉,《書城》2(2015):42-47。
陳平原:〈以圖像為中心──關於「點石齋畫報」〉,《二十一世紀》59(1990.6):90-98。
陳希豐:〈「婚姻」與「趨向」:以北宋王拱辰家族婚姻網絡為中心〉,《國學研究》38(2017):83-117。
陳曉平:〈「曼昭」就是汪精衛〉,《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2.9.16)。
陳獨秀:〈美術革命〉,《新青年》6.1(1919.1.15):96-97。
郭文儀:〈甲午變局與詞壇新貌〉,《文學遺產》6(2015):122-134。
郭長海:〈關於高旭參與賄選事件之探究〉,《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2.4(2003):51-56。
啟功:〈談詩書畫的關係〉,《文史知識》1(1989.1):3-11。
賀文榮:〈論唐代山水題畫詩的時空藝術〉,《中南大學學報》12.1(2006.2):93-98。
傅璇琮、陳華昌:〈唐代詩畫藝術的交融〉,《文史哲》4(1989.7):3-10。
葉秀雲:〈兩江總督端方偵緝孫中山革命活動史料〉,《歷史檔案》22(1986.5):42-44。
葉曉青:〈「點石齋畫報」中的上海平民文化〉,《二十一世紀》1(1980.10):36-47。
楊志翠:〈宋代文人集團及其題畫詩對山水畫審美發展的影響〉,《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8(2005.8):134-136。
楊國楨:〈宣南詩社與林則徐〉,《廈門大學學報》2(1964):107-117。
楊新:〈周臣的《乞食圖》〉,《美術研究》2(1987.7):85-90。
趙永潔:〈黃爵滋與「江亭雅集」〉,《牡丹江大學學報》24.4(2015.4):137-139。
趙泉民:〈試析晚清新知識分子對義和團運動的心理〉,《華東師範大學學報》32.3(2000.5):50-55。
趙雪沛:〈明末清初的女性題畫詞〉,《文學遺產》6(2006):134-137。
蔡宗憲:〈五至七世紀的攝山佛教與僧俗網絡〉,《臺灣師大歷史學報》55(2016.6):47-101。
蔡聖昌:〈民國海上的淺斟低唱〉,《書屋》7(2016):47-50。
蔡聖昌:〈詩人性本愛疏狂──記民國詩人沈醉愚〉,《書屋》3(2018):47-50。
鄭文惠:〈詩畫共通理論與文人文化之成長──以宋明二代之轉化歷程為例〉,《中華學苑》41(1991.6):141-175。
鄭文惠:〈明代園林山水題畫詩之研究──以文人園林為主〉,《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9(1994.9):17-45。
鄭騫講述,劉翔飛筆記:〈題畫詩與畫題詩〉,《中外文學》8.6(1979):5-13。
劉威志:〈使秦、挾秦與刺秦──從1942年「易水送別圖題詠」論汪精衛晚年的烈士情結〉,《漢學研究》32.3(2014.9):193-226。
劉威志:〈清遺民的「理屈」與「詞窮」──論朱祖謀〈鷓鴣天•廣元裕之宮體八首〉〉,《中國詩學》23(2017.10):197-232。
劉靜平:〈叢篁一枝出之靈府──金農畫竹與題跋中禪意的建構與表達〉,《文物世界》2(2006):50-51。
劉曉煥:〈吳大澂是「逃跑將軍」嗎?〉,《東嶽論叢》6(1991):57-60。
劉繼才:〈論宋代題畫詩詞勃興的原因及其特徵〉,《瀋陽師範大學學報》32.1(2008):89-92。
閻福玲:〈中國古代邊塞詩的三重境界〉,《北方論叢》4(1999):61-65。
錢鍾書:〈中國詩與中國畫〉,《責善半月刊》2.10(1941.8):2-8。
鍾巧靈:〈宋代尚畫之風與題畫詩的繁榮〉,《學術交流》5(2008):160-165。
鍾巧靈:〈論宋代題山水畫詩「畫中有我」的自寓性〉,《東方論壇》1(2008):35-40。
蘇東天:〈談書畫同源同法之誤〉,《朵雲》6(1984.5):13-18。
饒宗頤:〈詞與畫──論藝術的換位問題〉,《故宮季刊》8.3(1974):9-20。
蘭石洪:〈王鵬運題畫詞析論〉,《內江師範學院學報》33.5(2018):56-61。


六、網路資源
Sothebys.com/zh/auctions/ecatalogue/lot.348.html/2016/fine-classical-chinese-paint ings-hk0635。2018年1月19日瀏覽。
108.171.188.109/zh-hant/auction/8808/78。2018年1月19日瀏覽。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