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本、詮釋與運用:以《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孔子詩論》為例的考察
書刊名: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
作者:林耀潾
作者(外文):Lin, Yao-lin
出版日期:2019
卷期:26
頁次:頁1-26
主題關鍵詞:孔子詩論第一讀者第一文本使用文本詮釋文本Confucius's poeticsFirst readerFirst textUsing a textInterpreting a tex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張寶三(20041200)。《上博一.孔子詩論》對〈關睢〉之詮釋論考。臺大中文學報,21,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學勤(2002)。談《詩論》「詩亡隱志」章。文藝研究,2002(2),3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國良(20021200)。上博楚竹書「孔子詩論」劄記六則。臺大中文學報,17,1-3+5-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名春(2002)。上海博物館藏詩論簡校釋。中國哲學史,2002(1),9-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名春(2002)。上博簡〈關雎〉七篇詩論研究。中州學刊,2002(1),70-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魏啟鵬(2002)。簡帛《五行》直承孔子詩學。中華文化論壇,20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信芳(2003)。《詩論》所評「童而偕」之詩研究。齊魯學刊,200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學勤(2002)。《詩論》說《關雎》等七篇釋義。齊魯學刊,167,90-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馮時(2004)。戰國楚竹書《子羔‧孔子詩論》研究。考古學報,200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桐生(2004)。《論語》與《孔子詩論》的學術聯繫與區別。孔子研究,2004(2),22-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姚小鷗(2002)。《孔子詩論》與先秦詩學。文藝研究,2002(2),36-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慶彰(2005)。《孔子詩論》與《詩序》之比較研究。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重構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5年3月25-26日)。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鄧新華(2004)。中國傳統文論的現代觀照。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文忠(1998)。中國古典詩歌接受史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春青(2005)。詩與意識形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名春(2004)。出土簡帛叢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Eco, Umberto、王宇根(1995)。詮釋與過度詮釋。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淵清、廖名春(2002)。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維揚、朱淵清(2004)。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H.R.姚斯、R.C.霍拉勃、周寧、金元浦(1987)。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桐生(2004)。〈孔子詩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姜廣輝、李零(2002)。經學今詮三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馬承源(2001)。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季旭昇、陳霖慶、鄭玉姍、鄒濬智(2004)。《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朱立元(2004)。接受美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廖名春(2001)。新出楚簡試論。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伊瑟爾(1974)。隱含的讀者。霍布金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雷納.瓦寧(1970)。接受美學:理論與實踐。慕尼黑:芬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懷信(2004)。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詩論》解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龐朴(20000000)。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岳川、金元浦(1998)。接受反應文論。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