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小高年級男性學童健康體適能表現、幸福感與同儕關係之研究
書刊名:國教新知
作者:溫珮如張若寧劉述懿
作者(外文):Wen, Pei-juChang, Jo-ningLiu, Su-i
出版日期:2019
卷期:66:1
頁次:頁65-78
主題關鍵詞:身體質量指數瞬發力心肺耐力Cardiovascular enduranceBMIPow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5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曾聖文、蔡佳紋(20130900)。休閒運動態度對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效益之影響:以參與動機為中介變項。運動與遊憩研究,8(1),23-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建勝(20010600)。學童體適能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中華體育季刊,15(1)=57,131-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志銘、賴永僚、蕭雅分、詹正豐(20151200)。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運動效益、社會支持與及幸福感之關係。中原體育學報,7,58-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Keyes, Corey Lee M.(1998)。Social well-being。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61(2),121-140。  new window
5.Ryff, Carol D.(1995)。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ult Life。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4(4),99-104。  new window
6.張淑紅(20050800)。社會階層、社會心理因素對大學生運動行為之影響。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4(4),325-3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Lair, J.(1984)。Change induction groups, group psychotherapy, integrity groups, peer counseling。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1(2),493-494。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麗雪(2006)。國民小學學生內外控傾向、學生能力 與外表吸引力對同儕關係之影響--社交技巧的調節效果(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慶娟(1996)。兒童同儕地位之家庭因素研究(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馨瑩(2009)。兒童幸福感量表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砡琝(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士翔(2009)。國小學生同儕關係、成就動機與學業成就相關研究--以台南縣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厚仁(2003)。國小六年級被同儕忽視學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蕭雅分(2015)。國小學童休閒運動效益、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關係(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怡瀅(2016)。國小兒童自我概念、幸福感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健庭(2010)。青少年運動員知覺運動能力、運動友誼、同儕關係與同儕塑造動機氣候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莉秀(2014)。高中學生學業成績、體適能表現與同儕關係之 相關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鄧雅榛(2017)。國中生休閒參與、體適能、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臺中市某公立國中為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盧文君(2016)。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活動類型、同儕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蔡明善(2014)。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健康體適能、同儕關係與自尊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馬藹屏(1987)。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賴亞岐(2011)。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傾向與心理需求、自我概念、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廖靜嫻(2013)。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運動涉入與人際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正常(1997)。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體適能的理論基礎。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卓俊辰(1986)。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教育部體育署(2017)。體適能定義及重要性,http://www.fitness.org.tw/direct01.php。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Diener, E.、Lucas, R. E.、Oishi, S.(2005)。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