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當戲劇與博物館相遇--當代博物館戲劇的演繹與模式
書刊名:博物館學季刊
作者:林玫君
作者(外文):Lin, Mei-chun
出版日期:2020
卷期:34:4
頁次:頁119-130
主題關鍵詞:博物館戲劇博物館劇場互動式戲劇策略戲劇教育博物館教育Museum dramaMuseum theatreInteractive drama strategiesDrama educationMuseum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張淑卿(20120700)。歷史類教育活動設計初探--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聞眾之聲:霧社事件八十周年特展」為例。博物館學季刊,26(3),167-185+1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ein, G. E.(2001)。Constructivism: More than meaning making。Museological Review,7,1-17。  new window
3.劉婉珍(20011000)。以展覽為核心的博物館課程。博物館學季刊,15(4),3-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O'Toole, J.、王婉容(2007)。應用戲劇:新觀眾的新戲劇形式。2007應用戲劇/劇場國際研討會。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tinson, M.(2008)。Museum theatre。2008 戲劇教育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林玫君(2015)。澎湖生活博物館常設展教案及教具箱委託研究製作案。澎湖:澎湖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玫君(2010)。霧社事件80週年巡迴展教育活動:歷史百寶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許瑞芳(2011)。教習劇場與歷史的相遇:《一八九五開城門》與《彩虹橋》導演作品說明。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藍劍虹(2002)。回到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人作為一種技藝。臺北市: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奇璋、許瑞芳(2001)。在那湧動的潮音中--教習劇場TIE。臺北市: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rockett, Oscar Gross、胡耀恆(1974)。世界戲劇藝術欣賞。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oal, Augusto、賴淑雅(2009)。被壓迫者劇場。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Dewey, John、單文經(2015)。經驗與教育。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Nicholson, H.(2005)。Applied drama: The gift of theatre。Palgrave Macmillan。  new window
其他
1.林玫君,王婉容,許瑞芳(2009)。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場戲劇展演計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http://www.nmth.gov.tw/researchplanlist_278_8.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玫君,許瑞芳(2013)。102-103年常設展教育推廣計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