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倫理思想探析
書刊名: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
作者:王璟
作者(外文):Wang, Jing
出版日期:2021
卷期:28
頁次:頁81-99
主題關鍵詞:天師道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成書背景倫理思想道誡Celestial master Taoism movementZheng yi fa wen tian shi jiao jie ke jingWriting backgroundEthicsTaoism's disciplin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馬承玉(2005)。《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的時代及與《老子想爾注》的關係。中國道教,2005(2),1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蜀蓉(2008)。張魯北遷及五斗米道的發展與影響。四川大學學報,5,65-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寧(19980900)。漢魏六朝思想界對「報施多爽」問題的討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3,293-3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豐楙(19961000)。六朝道教的度救觀--真君、種民與度世。東方宗教研究,新5=7,137-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軍(2005)。道教倫理觀及其現代文化價值。貴州社會科學學報,2005(5),78-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煒欣(19970900)。張魯漢中政權興衰與其政教特質(西元一九一至二一六)。道教學探索,10,29-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璟(20140900)。《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成書年代考辨。成大中文學報,46,69-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于珍(2001)。《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的教育思想。中國道教,2001(3),34-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繼禹(1990)。天師道史略。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霞(1999)。道教勸善書研究。四川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剛(1994)。勸善成仙--道教生命倫理。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任繼愈(2001)。中國道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77)。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小林正美、李慶(2001)。六朝道教史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壽(1985)。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葛洪、王明(1980)。抱朴子內篇校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顧寶田、張忠利、傅武光(1997)。新譯老子想爾注。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姜生(1995)。漢魏兩晉南北朝道教倫理論稿。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養正、張繼禹(1995)。道教經史論稿。北京: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明(1992)。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班固(1959)。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胡孚琛(1992)。魏晉神仙道教--《抱朴子內篇》研究。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剛(1995)。漢代道教哲學。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魯、饒宗頤(1991)。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卿希泰(1996)。中國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任宗權(2008)。道教戒律學。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唐長孺(1982)。魏晉期間北方天師道的傳播。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天麟(1996)。天師道教團的罪觀及其仙德思想。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