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2010年代臺灣勞工文學文本觀察全球化勞工處境
書刊名:靜宜中文學報
作者:黃慧鳳
作者(外文):Huang, Hui-feng
出版日期:2022
卷期:21
頁次:頁109-137
主題關鍵詞:移工打工度假全球化產業外移勞工文學Migrant workersWorking holidayGlobalizationIndustrial relocationLabor litera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鄭義暉、蘇志榮(20050300)。產業外移與引入外籍勞工對臺灣產業調整之關係。亞太經濟管理評論,8(2),105-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廖元豪(20110425)。「逃跑外勞」犯了什麼罪?。天下雜誌,4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范銘如(20200600)。小說中的複合空間。臺灣文學學報,36,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詹閔旭(20211200)。新世紀南方視野:連明偉《藍莓夜的告白》裡的臺籍打工度假青年與國際移工。淡江中文學報,45,237-2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光宗(1978)。公道何在?--訪張德銘談農工問題。夏潮,5(6),28-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葉文祥(19771200)。跨越國界的電子工業生產。夏潮,3(6),73-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顧玉玲(2017)。一點六米寬的樓梯。文訊,375,227-2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余昕穎(2015)。國營企業民營化之影響及探討。石油勞工,426,43-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琮淵(20180328)。族裔飛地與跨境華人。當代評論,2018(3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周昆璋(2019)。澳洲打工度假:液態的生命反思與跨國實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堂筠(2017)。揭開「澳」秘:臺灣跨國打工度假的地理想像與體現之探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稚璽(2017)。台澳政治經濟結構下的打工度假的性別、身體與國族(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oehmer, Elleke、盛寧、韓敏中(1998)。殖民與後殖民文學。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魏明毅(2016)。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臺北:游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顧玉玲(2014)。回家。臺北: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雪莉、林佑恩、蔣宜婷、鄭涵文(2017)。血淚漁場:跨國直擊臺灣遠洋漁業真相。臺北:行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億偉(2010)。努力工作:我的家族勞動紀事。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順聰(2011)。家工廠。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谷蒲孝雄、雷慧英(1995)。臺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立青(2017)。做工的人。臺北:寶瓶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阿明(2018)。這裡沒有神:漁工、爸爸桑和那些女人。臺北:時報出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青矗(2017)。外鄉女。台北:水靈文創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顧德莎(2018)。驟雨之島。有鹿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索(2007)。我那賭徒阿爸。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連明偉(2019)。藍莓夜的告白。印刻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立青(2018)。如此人生。寶瓶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姜雯(2018)。奴工島:一名蘇州女生在台的東南亞移工觀察筆記。寶瓶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秋見(2015)。黑手筆記:荒原之狼。晨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逃跑外勞、四方報(2012)。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康原(2018)。滾動的移工詩情。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青矗(2018)。工廠女兒圈。水靈文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楊青矗(1978)。奇蹟的女兒。敦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2011)。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臺北:臺灣勞工陣線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顧玉玲(2008)。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台北: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曾志超(20171020)。產業外移陸企崛起--台灣產業發展大困境,https://www.npf.org.tw/3/175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吳承紘(2017)。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millenial-angst。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eiTing Syu(20131207)。被忽視的跨國勞動新篇章--打工度假,https://www.taiwanesewhy.org/2013/12/3.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071124)。移工在台灣大事紀(2005/5/1止),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11979。  new window
4.陳玠婷(20181205)。姜雯《奴工島》:移工悲歌 貧窮在台灣成為原罪,https://www.taisounds.com/w/TaiSounds/figure_18120513492308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雪莉,鄭涵文,蔣宜婷(20170110)。造假‧剝削‧血淚漁場,https://www.twreporter.org/topics/far-sea-fishing-investigative-report。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南方與多元文化:二十一世紀初臺灣千禧世代作家的南方論述新貌
2. 客家女性的歷史長河--論謝霜天《梅村心曲》的女性歷史關懷
3. 新世紀南方視野:連明偉《藍莓夜的告白》裡的臺籍打工度假青年與國際移工
4. 女性移工的跨域遷徙與回歸--以顧玉玲《回家》為例
5. 小說中的複合空間
6. Disposable Labour: The Predicament of Labour in Capitalist Globalization
7. 全球化效果的侷限:臺灣民眾對接納跨國移民的態度
8. 勞動、婚姻與臺灣的新加入者:她(他)們還是我們?[評1.夏曉鵑等,《不要叫我外籍新娘》(新北市:左岸文化,2005) 2.藍佩嘉,《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臺灣新富家庭》(臺北:行人文化,2008) 3.顧玉玲,《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新北市:印刻文學,2008)]
9. 液態之愛:從《T婆工廠》談全球生產鏈下的愛情階級化
10. 有無僱用外勞廠商之間和勞雇之間對外勞引進影響的認知差異: 高雄縣製造業廠商與本勞的問卷調查分析
11. 我國外籍勞工引進與名額配置因素之探討:政策德菲法之應用
12. 發展型國家消逝下的勞動市場邏輯:臺灣案例的檢視
13. 保障家務工作者的就業福利與勞動權益:以彭婉如基金會為例
14. 論勞動三權理論基礎與我國工會法修正方向--以美國工會法制發展角度觀察
15. 產業外移與引入外籍勞工對臺灣產業調整之關係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