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轉身之前--回顧2001~2020史前館的原住民族特展
書刊名:博物館學季刊
作者:張至善
作者(外文):Chang, Chi-shan
出版日期:2022
卷期:36:2
頁次:頁73-97
主題關鍵詞: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特展原住民族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Taiwan (NMP)Special exhibitionIndigenous peopl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李威宜(20140600)。族群展示的反思:後威權臺灣的觀察。考古人類學刊,80,221-2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辛治寧(20100500)。展示聲明的組織認定--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個案。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41,85-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孟侯(2009)。史前館歷年特展一覽。文化驛站,26,50-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建成(20190600)。創「藝」無限:原住民青年藝術節與高中職原藝班展演經驗。臺東大學人文學報,9(1),73-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建成(2008)。「杵音.響雷.馬亨亨」:馬蘭阿美族的歷史情境與歌舞新貌。原教界,19,34-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頌恩(20120600)。博物館與部落--史前館的藍海策略。文化驛站,31,1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素玫(20211100)。實虛轉位與跨域共作--管窺博物館原住民文化展現的前景。原住民族文獻,49,8-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志興(2012)。「繁衍、祈福與保護:亞洲的背兒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志興(2014)。「有形連帶無形情:臺灣地區兒童養育及其相關物質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臧振華(2005)。社區作伙:史前館的「藍海策略」。國立歷史博館。102-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佳芬(2009)。「南島意象」的形塑與再現:以三座博物館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至善(2006)。「檀島傳奇:從羽神到熔爐」特展圖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至善(20110000)。打樹成衣:南島語族的樹皮布及其文化。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至善(2018)。愛的負擔:「繁衍、祈福與保護:背兒帶文化」史前館展覽成果專輯。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