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順平 (小城北) 話的“入派三聲”
作者:孫景濤
書刊名:山高水長 : 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下冊;何大安, 張洪年, 潘悟雲, 吳福祥 (編輯)
頁次:689-699
出版日期:2006
出版項: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主題關鍵詞:方言入聲入派三聲聲母的清濁中原音韻
學門:語言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6
通過分析在實地調查中所得到的第一手材料,我們發現古入聲字在順平(小城北)話中的歸派以及演變發展很有規律。第一,古入聲字依聲母全濁(濁阻塞音)、次濁(響音)、清(清阻塞音)而分別派入陽平、去聲、上聲,與《中原音韻》完全相同;逸出規律者絕大部分與北京話相同,可見是受到影響的結果。第二,方言間聲調的影響既可以表現在調類上,也可以表現在調型上。第三,如果一字多調取決於單用還是連用,那麼連用時的聲調有可能存古。
期刊論文
1.李榮(1979)。溫嶺方言的連讀變調。方言,1979(1),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景濤(2005)。論“一音一義”。語言學論叢,31,4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盛裕(1984)。銀川方言的聲調。方言,1,19-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丁邦新(19841200)。吳語聲調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4),755-7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董同龢(19591000)。四個閩南方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0(下),729-10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燾(1992)。「入派三聲」補釋。語言學論叢,17,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丁邦新(1989)。漢語聲調的演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395-4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洪君(2006)。北京話清入歸調的層次與階曲線判定法--兼評《基本詞彙與語言演變》(汪、王2004)。漢聲社第十五次音韻學沙龍,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主辦 (會議日期: 2006/0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Spencer, Andrew(1991)。Morphological theory。Oxford:Basil Blackwell。  new window
2.劉淑學(2000)。中古入聲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讀音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常培(1933)。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常培(1991)。唐五代西北方音。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Pulleyblank, Edwin G.(1991)。Lexicon of Reconstructed Pronunciation in Early Middle Chinese, Late Middle Chinese, and Early Mandarin。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