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熹“詩”學通論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郝永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3)
頁次:189-196
主題關鍵詞:朱熹詩學詩論詩作平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
所謂的朱熹的"詩"學通論,是基于其《詩》學、詩論和詩作整合為一的考察。朱熹于《詩》學上降次而不廢黜《詩》,其路徑是:在以《詩》為詩認知前提下,先廢黜漢唐政教美刺的《詩經》學體系,再建立新的理學化《詩》學體系。在詩論詩作上,作為理學家也以"作文害道"的理念貶抑詩,但卻貶而不廢,有"詩人之言"的詩論和千三百首的詩作。在詩歌美學上是一個"平易"的主張:以里巷歌謠、朝廷宗廟樂歌解《詩》;詩論中反復申說"平易";詩作也貫徹著"平易"主張。降而不黜《詩》、貶而不廢詩歌以及"平易"詩美主張,和朱熹對詩歌本質即真情實感的即時抒發而非搜索枯腸的苦"做",以及理學家、詩論家及詩人的集多重身份于一體有因果關系。朱熹的"詩"學思想是為人生的一派,于詩歌為藝術的特質上存在不足性。
圖書
1.朱熹、束景南(2002)。詩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鑑(1986)。詩傳遺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騤、李涂(1960)。文則.文章精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熹、束景南(2002)。朱子佚文輯錄•訓蒙絕句。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毛亨、鄭玄、孔穎達、杜預(1999)。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熹、呂祖謙、嚴佐之(2000)。朱子近思錄。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熹(2002)。晦庵先生朱文公集。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慶藩、郭象、王孝魚、莊子(1961)。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熹、黎靖德、王星賢(1986)。朱子語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羅大經、王瑞來(1983)。鶴林玉露(六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朱熹(2002)。詩集傳。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